山区桥梁施工方案与施工技术平安控制论述山区桥梁施工方案与施工技术平安控制论述 摘要:介绍了山区高速公路桥梁施工的特点,阐述了山区桥梁施工过程中各部位施工方案的选择,并重点介绍高墩施工控制的要点 关键词:陡坡桩基;高墩立柱;施工平安控制 Abstract: 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mountainous area highway bridge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expounds the bridge construction process mountains each part of the construction scheme selection, and introduced the construction control of high piers of the main points. Keywords: steep pile foundation; High pier column; Construction safe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V67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年来,从公路建立角度考察,具有地形起伏变化大,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气候因素多变,人均耕地稀缺等特点,仅凭早期积累的平原微丘区高速公路施工管理经历和技术水平是难以适应的。
鉴于此,对山区高速公路施工管理进展充分探讨很有必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重点从桥梁施工管理方面予以阐述 1 山区高速公路桥梁建立的特点 总结山区高速公路桥梁建立常具有以下技术和施工特点: ㈠ 桥梁占路线总长比例大,路桥相间频繁; ㈡ 横断面出现半路半桥形式; ㈢ 平纵技术指标降低,甚至取标准的极值; ㈣ 所采用的施工工艺较为成熟; ㈤ 桥位周围自然地理环境差,地面起伏大,坡度多大于45°,局部到达 80°,局部形成峭壁悬崖或峡谷; ㈥ 相邻墩柱(纵向、横向)相对高差大,本工程柱高最小不到1.0 m,最高达45.2 m; ㈦ 施工环境恶劣,桥位偏僻,交通不便; ㈧ 机械化作业程度低,劳动力密集; ㈨ 多高空作业,本工程盖梁顶至地面最大高差为达47.2 m; ㈩ 上部构造多采用无支架式施工方法,如预制安装法、悬臂现浇法等 2 山区桥梁施工方案的选择 2.1 桩基、承台(系梁)施工成孔工艺的选择应根据地形、地质、水文、进场道路、施工场地等,因地制宜的选择机械钻孔或人工挖孔有关资料指出,对地形复杂、地势陡峭、进场道路狭窄、水源困难、地质条件较好,无地下水或少量地下水的桩基,宜采用挖孔灌注桩施工,这是符合客观情况的。
但同时,从平安角度考虑,人工挖孔深度不宜大于15 m如前所述,本工程受各种条件限 制,所有桩基均采用人工挖孔工艺成孔,几乎也是唯切实可行的成孔方法,这就要求特别重视施工平安,严格遵守人工挖孔的平安操作规程,并对可能出现的平安问题制定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当位于陡坡上的桩基上方边坡岩体破碎易坍塌时,采用必要的防护加固措施,如用锚索、锚杆稳定山体我们曾在修建一高架桥,多处陡坡大于60°,开孔时经常造成开挖上方是山体,下方那么为邻空面,无法有效护壁,孔口也不能形成平安的挖孔施工平台我们采用下述方法来处理:邻空侧装外半圆模,靠山体侧设锚杆置入山体,安装护壁内钢筋网,安装孔内圆模,浇注20 cm原护壁混凝土,这样撤除内模后,第1段护壁在陡坡上形成一个平安稳定的孔口平台,保障了后续工作的进展 进入岩层后需要爆破,遵循“多打眼少装药〞原那么,以到达松动岩层又不破坏山体稳定对于几处半路半桥地段,先施工紧靠桥梁的路基地段,后施工桥梁根底,防止爆破失稳等不利因素对根底的影响 由于大多数桩基吊车不能靠近,人工成孔后在孔口搭设井字钢管支架,在架内分节制作,用拉链葫芦分节放入孔内为缩短时间,接头可采用直螺纹机械联接,但应在运输过程中保护好丝口。
陡坡地段搭设的钢管支架应设置支撑、风缆,保持支架的整体稳定 山坡人工挖孔桩一般无渗水或渗水量小于6mm/min,可采用导管小坍落度混凝土干浇渗水大于6 mm/min,必须用水下混凝土灌注用法灌注,要求孔内水位大于6 m,缺乏时用水泵反灌水;同时随着混凝土外表上升,山坡孔壁漏水严重,接近桩顶,孔内可能变成无水或少水,终灌后桩顶以下5m范围内用振捣棒插捣,保证混凝土密实 施工过程中,我们根据横向陡坡实际地形,调整系梁底面高程,以山体上侧的桩顶地面控制高程,尽量减少开挖山体系梁调整后,山体下方需接长至地面以上的桩基,以立柱形式装模浇筑桩身,确保外露体美观 2.2 立柱、盖梁施工立柱顶距地面最大高差为45.2 m,立面以突变形式分级为 220 cm、 180 cm两种圆柱墩高墩钢筋焊接、垂直运输、装拆模、操作人员上下靠整体支架,支架用 48×3 mm钢管搭设,为提高稳定性,一排四根墩柱支架整体搭设,并辅以纵向风缆立杆设计为4×13根,步距1.50×2.00 m,遇墩柱位置适当调整,横杆步距1.80 m,设置双向水平杆,并适当布置剪刀撑,立杆下端20 cm设纵横向扫地杆支架不承受新浇混凝土重力,只考虑钢管自重力、施工荷载及风荷载,重点验算其稳定性。
图1 立柱施工方式(单位:cm) 支架自重240kN,施工荷载取20 kN,每根竖柱承受荷载:(240+20)/52=5 kN 所用ø 48×3 mm钢管,A=424 mm² ,回转半径i=15.9 mm;按强度计算,竖柱的受压应力为:σ=N/A=11.8 MPa,长细比:A=L/i=113.2<[λ]=150 查?钢构造设计标准?(GB50017―2003)附录C,得 =0.541,那么竖柱的受压应力为:σ=N/(ø xA)=21.8 MPa<ƒf=215 MPa 经历算,支架的稳定性和强度满足要求 同样,对于垂直运输用钢丝绳的选用,连接螺栓直径确实定,也应进展验算,首先从技术上保证平安性能符合标准要求考虑人工装模的限制,每节半弧圆钢模设计高150 em,小型卷扬机(1 t以下)配合可装拆模 混凝土按两种直径分两次浇筑上一级支架应与已浇墩柱结实连接,增强稳定性经计算,认为用本模板体系可一次浇注两根全高度单径立柱(最高为25 m),但须注意以下几点:① 模板单件强度、刚度必须合格,由正规厂家生产,水平连接法兰用整体厚钢板(δ≥16 mm);②竖向、水平联接采用优质螺栓;③柱间横向腰系梁同时浇筑,系梁模板要求刚度好,与左右两立柱形成“H〞形整体;④两柱模顶设自制卡件一道,增强两模间横向稳定,设柱顶、柱腰风缆;⑤混凝土垂直运输采用输送泵,但要注意解除支架与模板之间所有联系并保持大于或等于20 em的距离,防止输送过程中的摆动引起模板的不稳。
盖梁施工采用无支架式,原有支架只作为操作平台对于双柱墩,我们采用预埋牛腿孔,穿 90mnl厚壁钢管作为支承点,上托贝雷架承受模板、混凝土荷载 图2 双柱墩施工方式 对于独柱墩,我们采用预埋牛腿+抱箍斜撑法施工,防止了高柱墩帽施工搭设支架,如图3加工抱箍应进展严格计算,制作标准,准确定位抱箍也可代替预埋牛腿作为双柱盖梁的支承点 图3 独柱墩施工方式 3 小 结 正如前文所述,由于条件限制,上部构造一般采用无支架施工,主要方法有预制安装法、悬臂浇注法等,又以标准化程度高的预制T梁、工字梁和空心板为多预制场的设置应考虑山区桥梁建立的特点,宜设在桥头,但不宜设在填方路基上对于架梁设备的可操作性、稳定性、平安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自由横移,辅助铺设轨道,自行纵移跨孔,无须吊车配合最新【精品】范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