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码头工程 混凝土缺陷修补方案

daj****de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56.79KB
约7页
文档ID:152175115
码头工程 混凝土缺陷修补方案_第1页
1/7

码头工程混凝土缺陷修补方案第一节概述码头工程砼外观质量存在以下主要问题:多处混凝土破损、蜂窝麻面、离析、露筋凳,个别 横梁出现竖向裂缝这些缺陷虽然不影响结构物的内在质量和使用,但严重影响了结构物的 外表美观,降低了结构物的整体质量因此,为了保证混凝土工程的外观质量,现针对混凝 土外观出现的缺陷,制定相应的修补方案,以期更好的指导混凝土缺陷修补施工第二节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缺陷及处理要求根据国家标准GB506666-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第八章规定,混凝土现浇结构外 观质量缺陷划分为九种情况(详见表-1)现浇结构外观质量缺陷名称坦罗一五重眼防—般映陷构件内引盼不祯湿手士包更而外需纵向竟方钢所有外露其他钢粉有少星外露蜂窝混僵土表面地少冰泥砂浆而形成外 露IMI主要受为3位矽犒其他部位有少里蜂窝孑阂混;房土中.云度和长度1匀混过保 护期度构件主要登方部位看孔.可其他部位有少里孑心目力漕温密土中夹有杂物且滉度曲过保护 层厚度枸件t不亍力击位Mm洁H他剖位有少量井酉湖占涓黄土 P局部不蹒构件主要受力部满检其他部位有少量皖松裂蜜裂缝从混谨土表面延伸至混谨土肉 部枸件主异竟土三「吏宜.可响 结构性能或使用功能的裂且他部位有少墨不/响结构性 能或使用功能的裂缱连接部 峻陷构件连接处混谨土缺陷R连接钢 筋、连接件松动连接部莅有 影响洁构传力 性能的玦陷连接部位有基:本不熟向 1结构传 力性能的缺陷外形成 陷U植掉宙.植甬不直、翔曲不平、 飞边凸肋等清水混湄土构件有翌响使 用功能或装怖效果的外形其他混凝土构件有不髭响使用 功能的外形雌外去缺陷构件表面麻面.掉皮、起砂、沾污 等具有重要装饰效果的清水 泥引土构件有外表缺陷其他混凝土构件有不影响使用 功能的外表濒现浇混凝土结构拆模后,应对其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进行检查,做出记录,并应及时按施工技术方案对缺陷进行处理。

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 陷,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设计)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混凝土外观质量 不宜有一般缺陷,对于已出现的一般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按技术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对已经 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第三节混凝土缺陷修复施工工艺2.1缺陷修复施工工艺流程2.2混凝土缺陷评估、记录混凝土结构模板拆除后,应有监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对外观质量进行检查,对出现的 外观质量缺陷,根据其对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影响的严重程度,按表-1进行评估确定,并 做出记录,然后按照批准的施工技术方案进行处理本次缺陷缺陷修复方案是按照武汉港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出具的检测报告进行拟定2.3分析产生缺陷的原因混凝土的外观质量缺陷一般有麻面、蜂窝、漏浆、孔洞、露筋、夹渣、缺棱掉角、表面裂纹等几种现象,以下针对不同缺陷产生的原因逐一进行分析2.3.1麻面现象麻面现象:为混凝土表面局部漏浆、粗糙、存在许多小凹坑的现象,但无钢筋和石子外露产生原因:(1) 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损2) 模板缝隙拼装不严实,灌注混凝土时缝隙漏浆3) 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混凝土中的气泡未排出,一部分气泡停留在模板表面。

2.3.2蜂窝现象蜂窝现象:为混凝土表面麻面现象严重,局部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出现空隙,形 成蜂窝状的孔洞产生原因:(1) 混凝土搅拌时间短,没有拌和均匀,混凝土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2) 未按操作规程灌注混凝土,下料不当,造成石子集中,振捣不出水泥浆,造成混凝土 离析3) 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没有分段、分层灌注,振捣不实或下料与振捣不协调,下层未 振捣或振捣不到位就灌注上层混凝土4)模板缝隙未堵好,或模板支设不牢固,振捣混凝土时模板移位,造成严重漏浆2.3.3孔洞现象孔洞现象:为混凝土结构内部有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者是蜂窝缺陷过多过于严重产 生原因:(1)在钢筋密集处或预埋件处,混凝土灌注不畅通,不能充满模板间隙2)未按顺序 振捣混凝土,产生漏振3) 混凝土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或严重跑浆4) 混凝土工程施工组织不好,未按施工顺序和施工工艺认真操作5)混凝土中有硬 物和杂物掺入,或木块等大件料具掉入混凝土中6)不按规定下料,吊斗直接将混凝土卸入模板内,一次下料过多,下部因振捣棒振捣作 用半径达不到,形成松散状态2.3.4露筋现象露筋现象:钢筋混凝土结构内部的主筋、副筋或箍筋等没有被混凝土包裹而外露的缺陷。

产 生原因:(1)混凝土灌注振捣时,钢筋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少甚至漏放,钢筋紧贴模板2)钢筋 混凝土结构断面较小,钢筋过密,如遇大石子卡在钢筋上,混凝土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 围3)因配合比不当混凝土产生离析,振捣部位缺浆或模板严重漏浆4)混凝土振捣时, 振捣棒撞击钢筋,使钢筋移位5) 混凝土保护层振捣不密实、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多、拆模过早等,拆模时混凝土缺棱掉 角所致2.3.5缺棱掉角现象缺棱掉角现象:为混凝土拒不掉落、不规整,棱角有缺陷产生原因:(1) 常温施工时,过早拆除承重模板2) 拆模时受外力作用或重物撞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3)冬季施工时,混凝 土局部受冻2.3.6夹渣现象夹渣现象:为混凝土内部有杂物且深度超过保护层厚度,造成结构整体性不良,杂物来源有 两种情况,一种是原材料中的杂物,另一种是施工现场遗留下的杂物产生原因:(1) 砂、石等原材料中局部含有较多的泥块未及时清除2) 模板安装完毕后,现场遗留大量的垃圾杂物如锯末、木屑、小方木块等,工程用水冲 洗时不仔细,大量的垃圾杂物聚集在一处,最后未及时清理3) 现场工人的掉落工具、支撑小方木等杂物及丢弃的小模板等卡在钢筋中未作处理。

2.3.7疏松现象疏松现象:前述的蜂窝麻面、孔洞、夹渣等质量缺陷都同时不同程度地存在疏松现象,而单 独存在的疏松现象,混凝土外观颜色、光泽度、粘结性能甚至凝结时间等均与正常混凝土差 异明显,混凝土结构内部不密实,强度很低产生原因:(1)混凝土漏振2) 水泥强度很低而又计量不准,或混凝土搅拌站因设备故障造成矿物掺合料掺量达 到65%以上,此时混凝土砂浆粘结性能极差,强度很低3) 严寒天气,现浇混凝土未做保温措施,造成混凝土早期冻害,出现松散,强度极低2.3.8裂缝现象裂缝现象:混凝土原生的微细裂纹,对结构和使用影响不大,可以不修补但是必须防治产 生宽度大于0.2mm的表面裂缝产生原因:(1) 干缩裂缝多出现在混凝土养护结束后的一段时间或是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一周左右 水泥砂浆中水分的蒸发会产生干缩,且这种收缩是不可逆的干缩裂缝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混 凝土内外水分蒸发程度不同而导致变形不同的结果干缩裂缝多为表面性的平行线状或网状 浅细裂缝,宽度多在0.05〜0.2mm之间,大体积混凝土中平面部位多见混凝土干缩主要 和混凝土的水灰比、水泥的成分、水泥的用量、集料的性质和用量、外加剂的用量等有关2) 塑性收缩是指混凝土在凝结之前,表面因失水较快而产生的收缩。

塑性收缩裂缝一般 在干热或大风天气出现,裂缝多呈中间宽两端细且长短不一、互不连贯状态其产生的主要 原因为:混凝土在终凝前几乎没有强度或强度很小,或者混凝土刚刚终凝而强度很小时,受 高温或较大风力的影响,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快,造成毛细管中产生较大的负压而使混凝土体 积急剧收缩,而此时混凝土的强度又无法抵抗其本身收缩,因此产生龟裂影响混凝土塑性 收缩开裂的主要因素有水灰比、混凝土的凝结时间、环境温度、风速、相对湿度等等3) 沉陷裂缝的产生是由于结构地基土质不匀、松软,或回填土不实或浸水而造成不均匀 沉降所致;或者因为模板刚度不足,模板支撑间距过大或支撑底部松动等所致,特别是在冬 季,模板支撑在冻土上,冻土化冻后产生不均匀沉降,致使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此类裂缝 多为深进或贯穿性裂缝,其走向与沉陷情况有关,一般沿与地面垂直或呈30°〜45角方 向发展,较大的沉陷裂缝,往往有一定的错位,裂缝宽度往往与沉降量成正比关系裂缝宽 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地基变形稳定之后,沉陷裂缝也基本趋于稳定4) 温度裂缝多发生在大体积混凝土表面或温差变化较大地区的混凝土结构中温度裂缝 的走向通常无一定规律,大面积结构裂缝常纵横交错;梁板类长度尺寸较大的结构,裂缝多 平行于短边;深入和贯穿性的温度裂缝一般与短边方向平行或接近平行,裂缝沿着长边分段 出现,中间较密。

裂缝宽度大小不一,受温度变化影响较为明显,冬季较宽,夏季较窄高 温膨胀引起的混凝土温度裂缝是通常中间粗两端细,而冷缩裂缝的粗细变化不太明显此 种裂缝的出现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混凝土的抗冻融、抗疲劳及抗渗能力 等5) 化学反应引起的裂缝为混凝土拌和后会产生一些碱性离子,这些离子与某些活性骨料 产生化学反应并吸收周围环境中的水而体积增大,造成混凝土酥松、膨胀开裂这种裂缝 一般出现在混凝土结构使用期间,一旦出现很难补救,因此应在施工中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 防2.3.9连接部位缺陷现象连接部位缺陷现象:竖向构件和水平构件的连接部位,容易出现外观质量缺陷在它们的连 接部位出现质量缺陷危害最大的是前述的夹渣、缝隙,除此之外,常见的还有“烂根”等烂根”一般指混凝土结构连接处混凝土出现露筋、蜂窝、孔洞、夹渣及疏松等症状产生原因:垃圾杂物聚集在根部,混凝土下料被卡住,振动器振捣不到位,模板漏浆严重, 浇筑前没有浇灌足够50mm厚水泥砂浆等2.3.10外形缺陷现象外形缺陷及外表缺陷:主要是针对混凝土结构外观而言,指混凝土结构棱角不直,缺棱掉角、 翘曲不平、飞边凸肋、错台产生原因:(1) 拆模时间过早或折模时工人撬、扳、敲、击等造成缺棱掉角。

2) 模板安装尺寸不准确,或模板刚度差、稳定性不够、紧固性不牢,造成棱角不直,翘 曲不平、飞边凸肋、错台等2.3.11外表缺陷现象混凝土的外表缺陷:有表面麻面、掉皮、起砂、沾污等,表面麻面的原因如前所述,此处不 再赘述产生原因:(1) 掉皮的原因,对于竖向构件,一个是水灰比偏大,混凝土料过稀,泌水严重,另一个 是混凝土料过振,产生大量浮浆下层混凝土振捣成型后继续浇注上一层,此时若混凝土料 过稀而又过振,浮浆往上浮及往外挤,然后再顺着模板慢慢往下流,此一层浮浆的水灰比很 大,强度很低,与前一层成型好了的混凝土粘结性很差,拆模后容易掉落,出现掉皮现象 对于水平构件,则是已浇注成型好了的构件再次受到扰动,引起表层混凝土起壳而出现掉皮 此外,混凝土中含气量大时,在构件表面形成大量砂眼,也容易出现掉皮2) 起砂是由于混凝土浇注时由于模板没有充分湿润,模板吸水,粘结砂浆,或者模 板漏浆严重、漏刷隔离剂等,其特征是构件表面无浆,细砂堆积,粘结不牢,与麻面同时出 现3) 沾污是未能保持混凝土构件表面清洁,出现钢模铁锈污染、脱模剂残迹,或重复使用 模板原混凝土未完全清理干净2.3.12人为孔道现象人为孔道现象:为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为加固模板、预埋件安装等人为预留的孔道。

人为 孔道一般不影响混凝土工程的结构稳定性2.4缺陷混凝土凿除对于深度小于5mm的麻面、蜂窝,修复工人用打磨机抹平,然后进行修复对于深度大于 5mm的麻面、蜂窝,根据划定的区域,修复工人用凿子凿成四边形或规则的多边形,深度 为直至把松散混凝土全部凿除并清洗干净,然后根据试验室提供的水泥砂浆配合比进行修复 养生对于漏浆、孔洞、露筋、施工缝夹层和缺棱掉角,根据划定区域,修复工人用凿子将 区域内松散混凝土全部凿除并清洗干净,然后根据试验室提供的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配合 比进行修复并养生2.5混凝土缺陷修复在进行混凝土缺陷修复前,报监理工程师检验,检验合格后利用试验室提供的水泥浆、水泥 砂浆或细石混凝土配合比进行拌制材料进行修复,修复过程中请监理工程师旁站,修复完成 后进行重新验收2.5.1蜂窝麻面修复(1) 对于小于5mm的麻面和蜂窝,在划定区域内打磨完成后,将坑内杂物清理干净并用 水充分湿润,然后根据试验室提供的水泥浆或水泥砂浆配合比进行修复2) 对于深度大于5mm的麻面和蜂窝,在划定区域内将松散混凝土凿除后,将杂物清洗 干净并用水充分湿润,用水泥砂浆进行修复最后对修复后的缺陷进行仔细养护。

2.5.2孔洞修复将缺陷范围内的松散混凝土凿除后,用钢丝刷或压力水冲刷湿润后,然后用高一个强度等 级的细石混凝土进行修复,并振捣密实,然后仔细养护2.5.3露筋、缺棱掉角及破损处修复用凿子将划定区域内的松散混凝土凿除,露出新鲜坚实的骨料,然后用水冲洗干净并湿润, 当露筋和缺棱掉角比较小时用水泥砂浆修复,当露筋和缺棱掉角比较大时,用高一个强度等 级的细石混凝土进行修复并振捣密实,然后仔细养护2.5.4夹渣修复(1) 如果夹渣是面积较大而深度较浅,可将夹渣部位表面全部凿除,刷洗干净后,在表面 抹的水泥砂浆2) 如果夹渣部位较深,应先做必要的支撑,分担各种荷载,将该部位夹渣全部凿除,安 装好模板,用钢丝刷刷洗或压力水冲刷,湿润后用高一个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灌、 捣实2.5.5疏松修复(1) 因胶凝材料和冻害原因而引起的大面积混凝土疏松,强度较大幅度降低,必须完全拆 除,重新建造2) 局部混凝土疏松,全部凿除,用钢丝刷刷洗或压力水冲刷,湿润后用高一个强度等级 的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灌、捣实2.5.6裂缝修复(1) 在裂缝不降低承载力的情况下,采取表面修补法、充填法、注入法等处理方法:①表 面修补法。

该法适用于缝较窄,用以恢复构件表面美观和提高耐久性时所采用,常用的是沿 混凝土裂缝表面铺设薄膜材料,一般可用环氧类树脂或树脂浸渍玻璃布② 充填法当裂缝较宽时,可沿裂缝混凝土表面凿成V形或U形槽,使用树脂砂浆材料进 行填充,也可使用水泥砂浆或沥青等材料③ 注入法当裂缝宽度较小且较深时,可采用将修补材料注入混凝土内部的修补方法,首先 裂缝处设置注入用管,其他部位用表面处理法封住,使用低粘度环氧树脂注入材料,用电 动泵或手动泵注入修补2) 如果裂缝影响到结构安全,可采取围套加固法、钢箍加固法、粘贴加固法等结构加固 法此方法属结构加固,须经设计验算同意后方可进行① 围套加固法在周围尺寸允许的情况下,在结构外部一侧或数侧外包钢筋混凝土围套,以 增加钢筋和截面,提高其承载力;对构件裂缝严重,尚未破碎裂透或一侧破裂的,将裂缝部 位钢筋保护层凿去,外包钢丝网一层;大型设备基础一般采取增设钢板箍带,增加环向抗拉 强度的方法处理② 钢箍加固法在结构裂缝部位四周加U型螺栓或型钢套箍将构件箍紧,以防止裂缝扩大 和提高结构的刚度及承载力加固时,应使钢套箍与混凝土表面紧密接触,以保证共同工作③ 粘贴加固法将钢板或型钢用改性环氧树脂和粘结剂,粘结到构件混凝土裂缝部位表 面,使钢板或型钢与混凝土连成整体共同工作。

粘结前,钢材表面进行喷砂除锈,混凝土刷 净干燥,粘结层厚度为1〜4mm2.5.7连接部位缺陷修复根据构件连接部位质量缺陷的种类和严重情况,按上述露筋、蜂窝、孔洞、夹渣、疏松和裂 缝的有关措施进行修被加固2.5.8外形缺陷修复(1) 须采用与原混凝土完全相同的原材料,按原配合比适当增减各种成分(可掺加部分白 水泥),制成三种以上的现场砂浆配合比,然后分别制作实验样品150*150mm)天后对比 颜色,采用外观颜色一致的一个配比2) 外形缺失和凹陷的部分,先用稀草酸溶液清除表面脱模剂的油脂,然后用清水冲洗干 净,让其表面湿透再用上述配比砂浆抹灰补平外形翘曲、凸出及错台的部分,先凿除多 余部分,清洗湿透后用砂浆抹灰补平2.5.9外表缺陷修复出现麻面、掉皮和起砂现象,使用“外形缺陷”修补方法,然后用干净的干布擦去表面污渍, 养护24h后,用细砂纸打磨至表面颜色一致出现玷污则必须由人工用细砂纸仔细打磨,将 污渍去除,使构件外表颜色一致2.5.10人为孔道修复人为孔道一般不影响混凝土工程的结构稳定性,主要采用回填封堵的措施,以保证混凝土工 程的外观及防止破碎面裸露,减少随时间侵蚀或腐蚀,影响混凝土工程使用寿命。

将孔道周 围已松动的混凝土剔除,清洗孔道并进行充分湿润,采用高致密性特种砂浆进行回填封堵2.6混凝土缺陷修复后养生混凝土缺陷修复完成后,在其表面覆盖塑料薄膜,并用胶带沿混凝土修复区域将塑料薄膜裹 紧并覆盖一段时间,防止修复砂浆的水蒸气蒸发和收缩裂纹延伸到修复砂浆层或混凝土层 中2.7混凝土缺陷修复方案的补充完善工程技术部根据已出缺陷的种类、产生的原因、凿除的方法和修复方法对混凝土修复方案及 时进行补充完善,以便在以后的混凝土修复时做的更好第四节修复施工安全要求1、 高空作业要搭设脚手架或作业平台,上下使用梯子,严禁穿硬底鞋及有跟鞋作业,要佩 戴安全带2、 作业面下方不得站人,各类工具要携带牢固,以防掉落伤人3、配料人员应佩戴口罩 和手套。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