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是怎样传递的【教材分析】这节课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热》的第6课热是一种能量形式本单元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1课)主要是让学生对热源和热传递有一个初步的感知;第二部分(2——5课)重点在于让学生体验并感受到身边的很多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以及各种热胀冷缩现象的实际应用;第三部分(6——7课)主要研究热传递现象;第四部分(8课)用所学知识设计和制作一个保温杯本节课安排了两个主要的探究活动:第一、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先通过学生用手触摸来感受到金属条中热量的传递,进而判断热总会从温度较高的一端(物体)传递到温度较低的一端(物体)在这个基础上设计直观的实验,观察金属条中热传递的过程和方向,目的是要用眼清楚地看到热传递的方向及过程第二、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这一教学环节希望学生能更深入地观察热传导现象.根据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学生们往往会认为热传导是一个线行的过程,经过上面的实验观察活动,似乎更强化了他们的这种认识.热传导真是这样的吗?教科书设计了观察金属片中的热传递的活动,这项活动,不仅拓宽了学生探究思路,也会使学生对热传导产生新的认识,更深刻地认识到热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向温度较低的地方从教材安排的来看,学生在经历第一个探究活动后就能准确地得出热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递到温度低的地方,第二个活动的目的是使学生更深入的观察,使其对热传递有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金属片上热传递的过程和方向,是对第一个实验的拓展,从点到面,更加加深了学生对热传导的理解.【学情分析】在金属棒的一端加热,另一端是否会热起来,学生们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如果将不锈钢勺的勺部浸在热水中,勺炳露在外面,过一会儿,勺炳也会热起来尤其是在吃火锅、喝汤的时,如果把金属勺子浸在汤锅中,一会儿,勺炳就无法直接用手拿学生在生活中虽然有热传导的经验,但认识是浅显的他们可能并没有思考过其中的原因,勺炳为什么会热起来呢?热又是怎样传递的呢?这就是本节课主要要探究的问题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热总会从温度较高的一端(物体)传递到温度较低的一端(物体);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式叫热传导过程与方法:设计实验观察热传导的过程和方向; 用文字或图示记录、交流观察到的关于热是怎样传导的现象情感、态度、价值观:保持积极的观察探究热传递的兴趣;体验通过积极思考和探究所获得的成功喜悦教学重点】知道热传导总是从温度较高的一端(物体)传递到温度较低的一端(物体)教学难点】自主设计实验察热传导的过程和方向教学准备】为每一小组准备:一个铁架台,酒精灯,凡士林,盘子,报纸,金属棒,两片圆形金属片,夹子。
教学过程】一、 导入1、 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我们将用这些材料来探索一些有趣的科学知识先观看大屏幕,一个烧杯里面盛有热水,把一根金属条放进去,过一会儿,用手触摸露出水面的部分,会有什么感觉?(变烫)在生活当中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验?(有)谁能来说一说?(学生汇报)那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个热是哪里来的呢?预设:1.是热气把它吹热的;2.热沿着金属条传上去的;3.热水给它的……2、看来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想法,那你有没有认真去研究过呢?(没有)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热在物体中是怎样传递的揭示课题,板书——热是怎样传递的)二、探究活动一: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1、根据我们已有的生活经验,你能否设计一个实验,让这种看不到的热传递过程,看得见呢?先小组讨论一下你们的实验方法办法想出来了吗?现在我们就来交流一下,哪位同学愿意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学生汇报(教师要及时肯定学生的想法)同学们都很聪明,想到了非常多的方法,老师也有一种方法,我们一起来看看,需要的实验器材有:铁架台、酒精灯、金属条、火柴、凡士林这里老师先简单介绍一下凡士林,它具有一定的粘性,可以粘一些小物体,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温度达到一定高度后,凡士林就会融化。
我先将金属条固定在铁架台上,将火柴用凡士林粘在金属条上面,再用酒精灯去加金属条的一端你们觉得可能会观察到什么现象?(火柴掉落)为了便于记录火柴掉落的顺序,我们给四根火柴分别编上序号离酒精灯最近的为1号,后面一次为2号,3号,4号这个办法怎么样?(好)今天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做一做,那么同学们,你能猜测一下,火柴掉落的顺序会是怎样的呢?并说说你的理由学生猜测)还有没有不同的意见?在动手做实验之前你有什么想提醒大家注意的?(引导:四根火柴上凡士林的量要一样;火柴之间的距离要一样;第一根火柴离酒精灯加热点的距离也要与火柴之间的距离相等老师还有几点提醒:(1)认真操作,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做好记录;(2)凡士林融化后滴下来会弄脏桌子,要用报纸接住,小心别烫到手;(3)实验完成后,及时熄灭酒精灯,不要用手马上去碰金属条明白了吗?(明白了)请各组组长拿出你们抽屉中的塑料水槽,开始实验PPT出示温馨提示,播放音乐)3、 学生实验,完成记录单4、 (音乐停,实验结束)实验完成的请坐端正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实验现象?(多个组汇报)5、 有没有不同的结果?(没有)看来大家的猜测是正确的提问:从刚才的实验现象中你们得出了怎样的结论,热是怎样传递的?6、 (靠近酒精灯的一端的火柴先掉落,这说明热是从热的一端传递到冷的一端)预设:热从离酒精灯近的地方再传递到远的地方;(如果学生不能说出温度,则引导:,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酒精灯加热的地方,离这个加热点越近,温度越高;离加热点越远,温度越低。
得出热是有温度高的一端传向温度低的一端你能否用温度这个词来描述一下?)(设计意图:通过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使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从而突破重点10、酒精灯加热,温度升高向温度低的一端传递因此热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11、如果酒精灯在金属条的另一端加热,会怎么样?中间加热呢?热又会怎样传递呢?谁来猜一猜(学生猜测:先2,3掉落再1,4掉落;热向两端传递)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播放动画)我们发现热在金属条上是从较热的部分向较冷的部分传递金属条的热是谁给他的?(酒精灯)像这样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如酒精灯火焰的热传递给金属条),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如热在金属条上的传递)的传热方法叫做热传导热传递的方法有多种,热传导只是其中一种三、探究活动二: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刚才我们研究的是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那它在片状物体中又会怎样传递呢?出示金属原片:1、 你也能像刚才一样,来设计一个实验来研究热在金属片中是怎样传递的吗?2、 预设:将凡士林涂到金属圆片上,再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凡士林融化的情况追问:怎么涂?——均匀地涂抹在金属片上;酒精灯放在哪里加热?——中间、边缘一个点。
3、 如果在它的中心加热,会怎么样呢?并说说你的理由由中心向四周传递)4、 如果在涂有凡士林的金属圆片边缘的一个点加热,又会是怎样传递呢?并说明理由由边缘向另一侧(其他部分)呈扇形传递)5、 是不是真的这样呢?我们赶紧来做一做在动手实验之前,老师还是有几点提醒:((1)认真操作,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做好记录;(2)凡士林融化后滴下来会弄脏桌子,要用报纸接住,小心别烫到手;(3)实验完成后,及时熄灭酒精灯,不要用手马上去碰金属片;请组长将抽屉中的其他材料取出来,开始实验6、 (学生实验)7、 提问:你们组是怎么做这个实验的,观察到了什么现象?酒精灯在中间加热时,凡士林是从中间开始向周围扩散融化,说明热是从中间燃烧点温度高的一端向四周温度低的一端传递;酒精灯在金属圆片边缘的一个点加热,凡士林从加热的边缘开始融化,说明热是从温度高的一端向温度低的一端传递的不一定出现放大边缘:金属片边缘的凡士林融化速度比稍内侧处快原因:边缘处既有从加热点通过扇形传递过来的热量,也有沿边缘传递过来的热量因此,边缘处的热量要比他稍内侧处多一点,所以,金属片边缘的凡士林比稍内侧处融化得快8、 从这两个实验现象中,你得到了怎样的结论?——热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
9、 总结:通过刚才的这几个实验,谁能来说一说热传递有怎样共同的特点?(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是的,其实科学家做了大量的实验,发现无论是什么形状的物体,热传递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大家一起来读一读: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10、 那么热在金属片上的传递方式是热传导吗?说说你的理由11、 这节课我们一起进行了热是怎样传递的研究通过研究我们知道: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像这样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做热传导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热传导的现象?12、 预设:捂热水袋、喝汤、吃火锅……板书设计:热是怎样传递的温度高 温度低一个物体 另一个物体, 通过直接接触 热传导物体的一部分 另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