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制造工艺学习题一一、填空题1.在制订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时,必须保证 质量 、 生产率 、 经济性 三个方面的基本要求2.工艺过程是指改变 原材料 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之成为 成品 、 半成品 的生产过程3.划分工序的依据是 工作地 、 加工对象 是否变动加工是否连续完成4.工艺过程包括毛坯,零件和热处理,产品 制造机械加工 、 涂装 、 装配调试 和 包装 等5.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在 机床上用切削加工 各种方法加工零件的工艺过程6.工序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 同一 机床(或的工作地点)上对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 连续 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7.工序是机械加工 工艺过程 的基本组成部分8.安装是工件在机床上正确地 定位 和 加紧 9.工位是工件在一次 安装 后,在机床上相对于刀具或设备的固定部分所占据的 每一个位置 。
10.复合工步是采用 复合刀具 或 多刀 对工件进行加工的工步11.用文件形式固定下来的合理的 工艺过程 称工艺规程12.根据产品年产量不同,机器制造一般可分为 单件 生产、 成批 生产和 大量 生产三种类型13.单件小批量生产时,应尽量选用 通用 夹具、通用 量具以及 通用 刀具14.模具零件中常用的毛坯主要有锻件 、铸件 、 焊接件 、各种型材 、 棒料 、板料 及 工程塑料 等15.定位是使工件的 加工表面 在机床上或夹具中处于 正确 加工位置17.工艺基准包括 工序 基准、 定位 基准、 测量 基准和 装配 基准18.定位基准应从与 加工表面 有相对 位置精度 要求的表面中选择19.在 零件图 上所使用的基准为设计基准。
20.在 工艺过程 中所采用的基准为工艺基准21.基准重合即选 设计基准 为定位基准,这是选择精基准的原则22.工件在机床上的装夹方法有 找正法 、 用夹具 23.机械加工的最初工序只能用工件毛坯上未经加工的表面作定位基准,这种定位基准称 粗基准 ,用已经加工过的表面作定位基准称 精基准 24.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一般划分为 粗加工 、 半精加工 、 精加工 、 光整加工 四个阶段25.划分加工阶段的作用是 能保证加工质量 、有利于 合理使用设备 和便于 安排热处理工序 ,及时发现 毛坯的缺陷 26.加工方案的形成是根据零件的 特点 ,考虑各种加工方法的 技术要求 ,将几种 加工方法 配合起来,一步一步地将零件加工出来27.加工平面一般采用 铣削 、 刨削 、 车削 的方法28.铰孔、拉孔适用于 直径较小 的孔的精加工,淬硬的孔只能用 磨削 进行加工。
29 . 对零件的内孔表面进行机械加工, 可在 车 、 钻 、铣 、 镗 、 拉 、磨 等机床上进行加工方法的选择,主要考虑孔径 大小 和深浅及 精度 和 表面粗糙度 要求30.工艺过程分阶段进行,粗加工阶段可采用 大 功率、刚度 好 、精度 低 、效率 高 的机床进行加工以提高生产率31.为提高零件硬度和耐磨性的热处理淬火工序,一般安排在 半精加工 之后 精加工 加工或光整加工之前32.粗加工的主要任务是 切去大部分的加工余量 ,使毛坯的形状和尺寸尽量接近 成品 33.精加工的任务是 完成各主要表面的最终加工 ,使各精度指标达到图样要求34.热处理工序在工艺路线中的安排,主要取决于零件的 材料目的要求 和热处理的 温度 和 时间 35.铸件毛坯适用于 形状复杂 的零件,锻件毛坯适用于 强度 要求较高,而 形状 比较简单的零件36.制订工艺规程的最基本的原始资料是 零件图 。
37. 工序卡片 是具体指导工人进行操作和掌握生产情况的重要工艺文件38.工序余量是 相邻两工序 的尺寸之差 39.选用机床应与所加工的零件相适应,即使机床的精度与加工零件的 技术要求 相适应:机床的主要尺寸规格与加工零件的 尺寸大小 相适应,机床的生产率与零件的 生产类型 相适应40.工艺装备的选择,主要包括 夹具 、 刀具 、 量具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如果每一个工件在同一台机床上钻孔后就接着铰孔,则该孔的钻、铰加工过程是连续的,应算作一道工序√ )2.一个工人在同一台车床上连续完成某一零件某一表面的粗、精车,应算作两道工序× )3.在某机床上将一批轴车完端面后,再逐个打中心孔,对一个工件来说,车端面和打中心孔,应划分为一道工序× )4.在一道工序中,工件只需一次装夹× )5.在一次安装后,工件在机床上所占据的位置不一定只有一个,有时可能有几个√ )6.一个工序可以包含几个工步,也可以只有一个工步√ )7.复合工步即为多个工步的组合。
× )8.工件一次装夹后,切削用量改变后,工步仍不变× )9.成批生产的基本特点是产品品种多,同一产品有一定数量,能够成批进行生产√ )10.工件的安装包括定位、夹紧和拆卸三个过程× )11.利用划线找正,位置误差较大,直接找正位置误差很小 )12.工件定位的作用主要是为了保证被加工表面的位置精度 )13.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改变毛坯尺寸、形状、相对位置和性质,使其成为零件的全过程称为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它通常是由一系列的工序、安装和工步等组合而成的 )14.直接找正安装,就是将工件放在通用夹具(三爪自定心卡盘,四爪单动卡盘)中,根据工件要求的安装精度凭目测或划针盘,用百分表边度量边找正,使工件在机床上有正确的位置 )15.零件的技术要求,是指零件的尺寸精度、几何形状精度、各表面之间的相互位置精度 )16.零件的内孔表面加工,在精度要求相同的条件下,要比外圆加工困难 )17.只有满足“基准重合”原则,才能实现“基准统一”原则 )18.当坯料材料已确定时,已知该材料的铸造性良好,则采用铸件作坯料 )19.尺寸较大的钢制零件,当要求组织均匀、晶粒细小时,不宜直接用热轧型材作坯料,而应该采用锻件。
)20.锻造工件具有很多优点,例如能改善金属的内部组织,节约材料等,所以任何金属零件均可锻造获得 )21.粗基准即为零件粗加工中所用基准,精基准即为零件精加工中所用基准 )22,如果要求保证零件加工表面与某不加工表面之间的相互位置精度,则应选此不加工面为粗基准 )23.若零件上每个表面都要加工,则应选加工余量最大的表面为粗基准 )24.采用浮动铰刀铰孔、圆拉刀拉孔以及用无心磨床磨削外圆表面等,都是以加工表面本身作为定位基准 )25.光整加工的主要任务是提高被加工表面的尺寸精度和降低表面粗糙度,一般不能纠正形状和位置误差 )26.只要工人的操作技能相当熟练,加工过程严格按图样要求,则无须单独安排检验工序 )27.对于极高精度的外圆加工(IT5,Ra 为0.2μm 以上),方案可选用粗车—半精车—精车 )28.在自动机床上加工的零件,以及某些运输、装夹困难的重型零件,可划分加工阶段,而在一次装夹下完成全部表面的粗、精加工 )29.为改善金属组织和加工性能的热处理工序(如退火),一般安排在半精加工之后,精加工、光整加工之前进行 )30.调质热处理后的工件,表面硬度提高,切削加工困难,故应安排在精加工之后、光整加工之前进行。
)31.在安排机械加工工艺顺序中,应贯彻粗精加工分开原则,它可以减少工件在精加工后的变形,及早发现毛坯内部缺陷和合理选用机床 ( )32.未淬火钢零件的外圆表面,当精度要求为ITl2~ITll,表面粗糙度要求为Ra6.3~3.2μm 时,最终加工应该是精车 )33.工序分散的优点是可采用普通机床和安排数量较多的人就业,故目前一般倾向于工序分散 )34.工序集中即每一工序中工步数量较少 )35.单件,小批量生产宜选用工序集中原则 )36.工艺尺寸可以是零件的设计尺寸,也可以是设计图样上没有的尺寸,还可以是检验时需要的测量尺寸或工艺过程中的工序尺寸等 )37.时间定额是指切除工件上的加工余量所消耗的时间 )38.各工序的加工尺寸及公差取决于各工序的加工余量 )39.制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首先要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目空缺处)1.轴类零件在一台车床上连续车端面、车外圆和切断,此时工序应为( )A.一个 B.二个 C.三个 D.四个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中的装夹是指( )。
A.一把刀具在机床上每装卸一次的过程 B.工件每更换一次机床所发生的装卸工作C 工件在机床上每装卸一次之间所完成的工艺过程 D 工件在机床上的定位和夹紧3.关于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中的工步、工序、安装之间关系说法是正确的( )A.一道工序可以划分为几次安装,一次安装又可划分为几个工步B.一次安装可以划分为几道工序,一道工序又可划分为几个工步C 一道工序只有两次安装,一次安装可以划分为几个工步D.一道工序可以划分为几个工步,每个工步有两次安装4.对一根简单转轴要进行下列操作:车削两个Ra12.5μm 端面并各钻一个中心孔:粗、精车Φ26mm 的外圆”,切Φ24mm×2mm 的环槽,铣8mm 宽的封闭平键槽,它的工艺过程由( )A.两道工序组成 B.一道工序组成 C.三道工序组成5.单件生产的基本特点是( )A.产品品种单一 B.每种产品仅生产一个或数个C.经常重复生产 D.各工作地的加工对象一般不变6.大量生产的基本特点是( )A.产品品种单一而固定 B.同一产品仅生产一个或数个C.各工作地的加工对象经常改变 D.很少重复生产7.在不同的生产类型下,同一产品的工艺过程是( )。
A.相同的B.相似的C.不同的8.制订工艺规程的最基本的原始资料是( )A.装配图B.零件图C.工序图9.在拟定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安排工艺顺序时,首要考虑的问题是( )A.尽可能减少工序数B.精度要求高的工件表面的加工问题C.尽可能避免使用专用机床D.尽可能使用万能夹具E.尽可能增加一次安装中的加工内容10.下述各条件中,属单件生产的工艺特征是( ) A.按划线加工,使用万能夹具B.广泛使用专用设备C.根据试切后测量来进行加工D.加工对象周期性变换E 由木模砂型铸造和自由锻造生产毛坯11.装配时用来确定零件在部件中或部件在产品中的位置所使用的基准为( )A.定位基准B.测量基准C.装配基准D.工艺基准12.测量零件已加工表面的尺寸和位置所使用的基准为( )A.定位基准B.测量基准C.装配基准D.工艺基准13.加工时,用来确定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正确位置所使用的基准为( )A.定位基准B.测量基准C.装配基准D.工艺基准14.选择定位基准时,粗基准可以( )使用A.一次B.二次C 多次15,为以后的工序提供定位基准的阶段是( )A.粗加工阶段B.半精加工阶段C.精加工阶段16.如图4-1-1 所示,加工直径为D 和长度为L 的外圆时用三爪自定心卡盘夹持工件,工件( )是定位基准。
A.a 面B.b 面C.c 面D.d 面E.e 面17.关于粗基准的选择和使用,以下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 A.选工件上不需加工的表面作租基准B.当工件表面均需加工,应选加工余量最大的坯料表面作粗基准C.粗基准只能用一次D.当工件所有表面都要加工,应选加工余量最小的毛坯表面作粗基准E.粗基准选得合适,可以重复使用18 . 关于精基准选择的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尽可能选装配基准为精基准B.选择能作为更多加工表面定位基准的表面作精基准C.选加工余量最大的表面作精基准D.选面积较大和较精确的表面作精基准19.零件机械加工顺序的安排,一般是( )A.先加工基准表面,后加工其它表面B.先加工次要表面,后加工主要表面C.先安排粗加工工序,后安排精加工工序D.先加工孔,后加工平面20.箱体上中等尺寸的孔常采用( )加工,较小尺寸的孔常采用( )加工A.钻—扩—拉B.钻、镗C.钻—铰D 钻—扩—铰21.对未经淬火直径较小孔的精加工应采用( )A.铰削B.镗削C.磨削D.钻削22.在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中,首先要加工精基准面,这是为了( )A.消除工件中的残余变形应力,减少工件变形误差B.使以后各道工序加工有精确的定位基准C.避免主要的加工表面产生加工硬化D.有利于减小以后各工序加工表面的表面租糙度E.有利于精基准面本身的表面精度的提高23.精度要求较高,表面粗糙度要求为:Ra0.8μm 的滑动平面,其终了加工,应该采用( )。
A.精车B.精铣C.精刨D.平磨E.拉削24.对有色金属零件的外圆表面加工,当其精度要求为IT6、表面粗糙度要求为Ra0.4μm时,它的终了加工方法应采用( )A.精车B.精磨C.精细车D.粗磨E.研磨25.粗精加工分开,就是先将所有要加工的表面粗加工一遍,然后再对要求较高的表面进行精加工,这样做可以带来( )好处: A.有利于主要加工表面不被碰坏B.可以及早发现毛坯的内部缺陷,及时终止加工避免浪费C.为合理选用机床提供可能D.可以减少安装次数E.能消除由于粗加工的切削热引起的变形应力,减小工件变形误差26.可使零件外圆面加工椿度为IT8 及表面粗糙度为Ra1.6μm 的终了加工方法是( )A.粗磨B.半精车C.精车D.精细车E.精磨27.按照基准先行原则安排机械加工工艺顺序,下述工件的加工选择哪些是正确的( )A.轴类零件先车端面再钻中心孔B.带轮先车外圆C.箱体零件先加工底平面D.轴类零件先车外圆E.冷冲模凹模先加工型孔28.工序集中的优点是减少了( )的辅助时间,有利于保证各表面的精度A.测量工件B.调整刀具C.安装工件D.形状E.尺寸F.位置29.某一表面在—道工序中所切除的金属层深度称( )。
A.加工余量B.工序余量C.总余量30.工序集中到极限时,把零件加工到图样规定的要求工序为( )A.一个B.二个C.多个31.简要说明零件加工所经过的工艺路线的卡片是( )A.工艺过程综合卡片B.机械加工工艺卡片C.机械加工工序卡片32.工序分散到极限时,一个简单工步的内容有( )工序A.一个B.二个C.多个模具制造工艺学习题一一、填空题1.质量 生产率 经济性2.生产对象 成品 半成品3.工作地(设备) 加工对象(工件)4.制造机械加工 装配调试 涂装 包装5.机床上用切削加工6.同一 连续7.工艺过程8.定位 夹紧9.安装 每一个位置10.复合刀具,多刀11.工艺过程12.单件 成批 大量13.通用 通用 通用14.锻件 铸件 焊接件 各种型材 棒料 板料 工程塑料15.被加工表面 正确的17.工序 定位 测量 装配18.被加工表面 位置精度19.零件图20.工艺过程21.设计基准22.找正法装夹工件 用夹具装夹工件23.粗基准 精基准24.粗加工 半精加工 精加工 光整加工25.保证加工质量 合理使用设备 安排热处理工序 毛坯的缺陷26.技术要求 特点 加工方法27.铣削 刨削 车削28.直径较小 磨削29.车 钻 铣 镗 拉 磨 大小 精度 表面粗糙度30.大 好 低 高31.半精加工 精32.切去大部分加工余量 成品33.完成各主要表面的最终加工34.材料目的要求35.形状复杂 强度 形状36.零件图37.工序卡片38.相邻两工序39.技术要求 尺寸大小 生产类型40.夹具 刀具 量具二、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 9.√ 10.× 11.√12.√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22.√23.×24.√ 25.√ 26.× 27.× 28.√ 29.× 30.×31.√32.×33.×34.×35.√36.√ 37.× 38.× 39.√三、选择题1.A 2.D 3,A 4.A 5.B 6.A 7.C 8.B 9.B 10.A、E、C 11.C12.B 13,A 14.A 15.A 16.B 17.A、C、D 18.A、B、D 19.A、C 20.BD 21.A 22.B 23.D 24.C 25.B、C、E 26.A、C 27.A、C 28.C、F 29.B30.A 31.A 3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