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河北省崇礼区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za****8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76KB
约17页
文档ID:22223248
河北省崇礼区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1页
1/17

河北省崇礼区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 选择题 (共3题;共8分)1. (2分)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 概率 陶治 冠名权 众志成城B . 渲泄 开销 暴发力 杯水车薪C . 余暇 神彩 发祥地 掉以轻心D . 倾泻 凑合 摄像机 相儒以沫2. (4分) (2019高三上金华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在建设新中国的征程中,无数科学家以身许国,前赴后继做隐姓埋名人,干惊天动地事,用自己的青春、血汗甚至生命,为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强大夯基立柱乙)钱学森、邓稼先、郭永怀……这一个个耀眼的名字如暗夜星辰,在一穷二白、积贫积弱的中华大地上点亮了科技之光、铺就了科技强国之路在他们的感召和引领下,无私奉献、甘于清贫,一心只为科技报国,不计个人得失,成为一代代中国科学家的优秀精神特质时至今天,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人民物质生活极大丰富,这些物质依然在许多人身上熠熠生辉丙)但是,它们不应成为对科技从业者们的“道德绑架”和“刻板成见”,我们不能空谈“情怀”(以身许国)而不谈受益。

当下我们应祛除科技领域的陈规陋俗,完善激励机制,回报为国家的科技事业奉献了青春和血汗的可爱可敬的科学家们,进而激发科技创新的强大能量1) 文中划线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 . 前赴后继B . 熠熠生辉C . 祛除D . 进而(2)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 . 甲B . 乙C . 丙3. (2分) (2017高一上瓦房店月考)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 A . 在信息化的今天,中秋民俗依然活跃在全球华人中间,它是华人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也是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节日B . 昨天上午,市气象台发布大雾黄色预警:主城和开发区的大部分地区将出现能见度小于500米的雨雾,请注意防范C . 习近平不但读书多,而且对文学有很高的鉴赏力,譬如谈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时,他说陀思妥耶夫斯基有深度,托尔斯泰有广度,他个人更喜欢托尔斯泰D . 急避险造成损害,是指行为人在遭到紧急危难的情况下,为避免或救护一个较大的合法权益使之不受损害,不得已而对某一较小的利益造成的损害二、 语言表达 (共2题;共11分)4. (1分) (2017高二下辽宁月考)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在儒家学说中,“孝”为伦理道德之首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其大意是,“孝”说的是供养父母,而犬马也都能得到饲养,________,就与饲养犬马没有区别由此可见,孝不仅在于外在的表现,________如若未能真诚侍奉和恭敬父母,任何外在形式的表现都不足以体现孝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________,也是一种社会伦理的道德追求孝”成为统治者治理国家的社会伦理基础,儒家更将“孝”作为评价一个人能否尽忠报国、尽职为官的基本标准,“孝”与“忠”共同形成社会个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行为准则5. (10分) (2017高二上辽宁期末)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山东省某市400多年前庞庄村人开始做麦秸手编,可见,该市历史悠久,文明程度较高早期编织的物品主要是草囤子,草囤子俗称“气死猫”,意思是无论猫怎么折腾也打不开草囤子,吃不到里面的食物,这说明猫身体瘦弱,对草囤子无能为力后来编织的品种越来越多,种类达5大类35种,多是日常生活用具随着时代的发展,由于产品档次较低的原因,麦秸手编工艺开始没落,现在编织麦秸的只剩下本村十几个年过花甲的老人。

①该市历史悠久,文明程度较高并非一定就是做麦秸手编而形成的②________③________三、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6. (9分) (2019高三上邢台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苏绣起源于何时?由于文献与实物资料的限制,现在尚难断言刺绣是在织物上进行再加工的手工艺品工艺美术界一般认为刺绣的出现略迟于纺织的出现,是随着缝纫而产生,发展的从20世纪50年代吴地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织物与骨针等实物来看,早在上古时期吴地就可能有刺绣了关于苏绣的最早记载,见于西汉刘向《说苑正谏》中关于吴人迎送外交使节排场的记述:“晋平公使叔向聘于吴,吴人拭舟以逆之,左五百人,右五百人,有绣衣而豹装者,有锦衣而狐裘者晋平公在位时间为公元前557年至公元前532年,可见早在2500年前,吴地“断发文身”的习俗就已被披锦饰绣的衣服所代替《吴越春秋夫差传》中也有记载:“吴王临欲伏剑,顾谓左右曰,吾生既惭,死亦愧矣……死必连繴组以罩吾目,恐其不蔽,愿复重罗绣三幅,以为掩明这也可说明吴地早期刺绣是以绣衣,绣帕等重实用的绣品为主的从上古时期到春秋战国时期,是吴地苏绣的初创时期摘编自孙佩兰《吴地苏绣》)材料二:苏绣讲求“顺”,强调丝理对表达物体凹凸转折、阴阳向背的重要作用。

任何事物都有丝理,若对此缺乏正确认知,很难使绣品获得应有的艺术效果但关于这一问题,前人没有文字记录,全靠今人在实践中摸索一个偶然的机会,苏绣艺术大师李娥媖发现一朵在墙角含苞待放的深红色月季花,她由花叶上放射形的纤维组织,特别是合抱形花瓣的姿态,联想到刺绣的丝理,顿生灵感,后在艺术实践中逐步总结出丝理规律,即刺绣丝理必须与植物纤维组织及动物毛丝生长方向一致,并随它们姿态的不同和变化灵活运用如绣花卉,宜用散套针该针法线条组织灵活,丝理转折自如,可使镶色、接色和顺,适宜表现花卉娇艳多姿、五彩缤纷的特点又如绣猫,宜用施针,因为施针的线条是稀铺后分批逐层施密的,线条略有交叉,适合表现小猫遍身柔和松软的茸毛乱针则以似乱非乱的线交叉掺和绣面,使作品生动逼真按丝理规律刺绣,可使花儿迎风争艳,金鱼游姿优美,鸟儿枝头跳跃,小猫呼之欲出,其艺术效果远胜图画这项创造性发现,成为苏绣技艺的一大特色摘编自李明《苏绣》)材料三:如今,苏绣大师们可以轻而易举地模仿任何一种绘画效果,苏绣似乎发展到了尽头,再也变不出新花样了姚惠芬开始思索:苏绣区别于绘画的媒介特性是什么?毫无疑问是针法,针法构成了苏绣的艺术语言但眼下,一些传统针法尤其是衣饰上使用的实用针法,正被人们渐渐淡忘。

于是,姚惠芬决心回到更早的传统里,去寻找新的可能性她从刚开始的别扭、不习惯到最后的从心所欲不逾矩,进入了自由、自觉的创作状态,能自主地决定每个局部采取何种针法姚惠芬的《骷髅幻戏图》系列刺绣作品,亮点不在于用刺绣去模仿绘画,而在于借绘画去展现针法:每一块城砖,每一个局部,都由不同的,矛盾的针法构成如果说过去的重点是“绣什么”,现在则变成了“怎么绣”针法上的自觉使苏绣变得纯粹了,摆脱了形似而变得抽象了,类似于格林伯格所说的现代主义绘画对写实绘画,叙事绘画的超越,充满了对媒介特性的自我批判由此,苏绣在向古老传统的创造性回归中,完成了华丽的蜕变摘编自陈岸瑛《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起》)(1) 下列对材料中“苏绣”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依据《说苑》《吴越春秋》等文献,我们可以推断出,苏绣起源于2500年前的吴地,早期以绣衣、绣帕等重实用的绣品为主B . 苏绣独树一帜相当程度上得益于丝理规律的发现和运用,而丝理规律的要核在于刺绣丝理与物体丝理的一致C . 苏绣讲求“顺”,强调丝理对表达物体凹凸转折、阴阳向背的作用,这使所绣之物有接近图画的效果D . 苏绣的出路不在于“绣什么”,而在于“怎么绣”,即加强针法上的自觉性,努力回归到过去使用实用针法的古老传统中去。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苏绣源远流长,上古时期吴地可能就有刺绣而刺绣是在织物上进行再加工的,所以一般来说纺织的出现要略早些B . 李娥姨在前辈大师的指点下,由一朵深红色月季花,悟得花叶上的纤维组织与刺绣丝理的关联,总结出了丝理规律C . 按丝理规律绣一朵牡丹,最好用散套针,因为该针法线条组织灵活,丝理转折自如,有利于表现牡丹的突出特点D . 针法是苏绣区别于绘画的媒介特性创造性地运用针法,苏绣突破了形似的艺术藩篱,完成华丽的蜕变3) 根据上述材料,简要概括苏绣的历史渊源,技艺亮点和蜕变路径 7. (20分) (2018高一下黑龙江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一条鱼的狂奔周海亮他的手里提一个沉甸甸的冲击钻,腰间别一个丑陋并陈旧的卷尺不远处的长椅上,坐着几个等车的人那里还有一个空位他需要一个位子,可是他不敢走过去他已经累了一天他把自己悬挂在接近竣工的楼房外墙,用极度别扭的姿势把坚硬的混凝土外壳打钻出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圆孔这是他在城市里糊口的惟一本钱和留下来的全部希望①有时他感觉自己就像一条鱼,一条离开了河川,在陆地上奔跑的鱼他必须不停地狂奔,用汗水濡染身体。

他不敢停下来太阳会把他烤干已经疲惫到极致,他的两腿仿佛就要支撑不住他瘦小的身体他不断变换着站立的姿势,使自己舒服或者看起来舒服一些腿上的每一丝肌肉都在急速地蹦跳和抽搐这些微小的抽搐几乎要牵着他,奔向站牌下的那一个空位姑娘坐在那里,空位在姑娘身边姑娘的额头洒着几粒赭红色的迷人麻点姑娘的眉眼描得细致迷人姑娘穿着很长的黑色皮靴,很短的黑色皮裙皮裙和皮靴之间,露出一截令他眩晕的圆润的大腿他看了姑娘很久他是用眼的余光看的城市生活让他习惯了用余光观察所有美好的东西——越是美好的东西,越是不动声色有风,姑娘身上的香味不断飘进他的鼻子,让他宁静、安逸、幸福和自卑他上了公共汽车,投下一枚硬币他希望得到一个位子他果真得到了是公共汽车的最后一排,他冲过去,把身体镶在上面他几乎在那个巴掌大的硬椅上平躺下来他是那么疲惫,坐着有多么幸福香味再一次钻进他的鼻子,轻挠着他,让他打了一个羞愧的喷嚏他把脑袋转向窗外,眼睛却盯着姑娘锦缎般光洁的皮肤当然是用余光,他的余光足以抚摸和刺透一切他再一次变得不安起来他挺了挺身子,坐得笔直车厢里越来越拥挤所有站着的人,都在轻轻摇摆姑娘倾斜着身子,一只手扶住身边的钢管姑娘的旁边站着一位男人,身体随着汽车的摇摆,不断碰触着姑娘。

他的脸红了好像自己就是那位男人,好像他攥着的,不是冷冰冰的冲击钻,而是姑娘甜藕一样的胳膊他看到姑娘扭过头去,厌恶地看看男人男人尴尬地笑,做一个无奈的表情姑娘没有说话,她小心并艰难地使自己和男人之间闪出一条狭窄的缝隙汽车突然猛然摇晃,姑娘的努力顷刻间化为泡影现在她和男人,再一次贴到一起于是他站了起来他对自己的举动迷惑不解他对姑娘说,这儿有个座位,你坐他想他应该说出了这句话,因为他的嘴唇在飞快地抖动姑娘看看他,懵懂的表情,似乎没有明白他的意思他只好指指自己让出来的位子,他对自己说,这儿有个座位,你坐姑娘瞅瞅他,再瞅瞅那个空位,再瞅瞅他姑娘把头重新扭向窗外姑娘没有动,也没有理他姑娘说,哈他的表情便僵住了他感觉自己被当众扒光了衣服,所有人都在细细研究他身上每一个肮脏的毛孔他没有坐下他把脸扭向男人他对男人说,这儿有个座位,你坐他听到自己的声音在轻轻颤抖那是哀求的调子,透着无比的卑微和真诚男人笑了他不知道男人为什么笑,但男人的确笑了男人的脸上瞬间堆满了快乐的细小皱纹男人没有动,甚至没看那个空位男人盯着他男人说,哈声音是从鼻子挤出来的——那声音有些失真他有一种强烈的想哭的冲动那座位就那样空着,没有人去坐。

包括他很多人都在看他,面无表情他感觉自己被他们一下一下地撕裂开来,每个人都拿到其中一块,细细研究他提前两站逃下了车他提着那个沉甸甸的冲击钻,慢慢走向宿舍他感到很累,似乎马上就要瘫倒他经过一个报摊,停下来他把眼睛贴上了当天的晚报他对晚报并不感兴趣他只想知道现在离过年,还有几天他把冲击钻换到另一只手②他感觉自己是一条即将脱水的鱼,正被太阳无情地炙烤他想明年,自己应该不会再来这个城市了因为在乡下,淌着一条温暖的河一缕熟悉的清香悄悄钻进他的鼻孔他没有转身,继续盯着那张晚报突然他再一次紧张起来,他感觉姑娘就站在不远处,盯着他看他转过身他第一次面对姑娘他看到姑娘迷人的脸他的身体开始战栗不安姑娘说刚才是你吗?他点点头姑娘说哦,转身走开姑娘走了几步,再一次停下姑娘扭过脸,说,谢谢你啊然后转身,走进一家服装店他开始了无声的狂奔,泪洒成河他感到安静和幸福③他感觉自己就像一条鱼,在炙热的陆地上不停地奔跑他不能停下,他需要汗水和眼泪的濡染他想他明年,可能,还会留在这里他知道这个城市需要他,用极度别扭和危险的姿势,将坚硬的混凝土外墙,钻磨出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圆孔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头的外貌与动作描写,交代了“他”的农民工身份。

突出了他工作的艰辛和劳累B . 习惯用余光观察美好,香味引发羞愧的喷嚏表明“他”在城里遭遇的嘲笑、歧视不止一次,所以不再敢直视美好,只好把爱意深藏心底C . 他把座位让给男人,是想化解被人误解和鄙夷的尴尬,证明自己没有“肮脏”动机,同时也想帮助姑娘摆脱男人的骚扰D . 姑娘对“他”由拒绝好意到感谢相助,暗含作者对农民工群体的同情与颂扬,借此衬托了农民工对美的追求和内心的质朴善良2) 小说设置“男人”这个形象有哪些作用? (3) 小说三次提及他感觉自己像“一条鱼”,但每一处都表现了主人公不同的生活状况和心理感受,请简要分析 四、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6分)8. (16分) (2017高一下兰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张衡传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1)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 ①衡因上疏陈事 ②因宾客至蔺相如朗谢罪B . ①遂乃研核阴阳 ②乃幽武于大窖中C . ①宦官惧其毁己 ②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D . ①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 ②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2)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遂通五经,贯六艺”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B . 《两都赋》的作者是张衡,《二京赋》的作者是班固二都与两京都指长安和洛阳C . “拜、迁、转、徙”都是指调动官职D . 《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被称为“四史”3) 下列各组语句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 ①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②戍卒叫,函谷举B . ①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②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C . ①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②师不必贤于弟子D . ①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②古之人不余欺也(4)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定,不好交接俗人②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③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9. (10分) (2017高二上岳阳期末)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各题①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

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②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1) 下面各句中划线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 愿为诸君快战 快速B . 项王自度不得脱 估计C . 田父绐曰“左” 告诉D . 辟易数里 躲避容易(2) 下面各组划线虚词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 汉军围之数重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B . 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以故汉追及之C . 然今卒困于此 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D . 左,乃陷大泽中 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3) 下列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选文①段对项羽逃亡路线叙述得十分清楚:淮水—阴陵—大泽—东城。

项羽军事力量的变化也交代得十分清楚:八百余人—百余人—二十八骑由此看出,楚军的节节惨败B . 选文第①段中,项羽的一句:“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表现了他的极端自负C . 选文第②段对项羽快战的三次突围描写得十分精彩:斩将——叱退——复斩都尉,突现了项羽威武善战的英雄形象D . 选文①②只运用了语言描写来刻画项羽的人物形象,如:他在三次快战后,谓其骑曰:“何如?”则再次体现了他自负的特点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10. (6分) (2017高一下会宁期末) 阅读下面诗词,完成下面小题暑旱苦热王令【注】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注】王令,北宋诗人,28岁卒,短短的一生写了不少心系天下苍生,同情民间疾苦的诗作1) 下面对这首诗的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 首句“清风无力”衬暑旱之甚,更著一“屠”字,将“热”人格化,有力表现诗人对“清风”的责怨之情B . 次句运用拟人,写太阳应落不落,助“热”为虐,形象生动C . 三四句“人”“天”对比,字里行间渗透诗人对老天爷的憎恨之情,突出暑旱的严重。

D . “人固已惧江海竭”的潜台词是:人们最害怕的还不是江海枯竭,而是因暑旱带来的无力解决的生计问题,紧扣诗题中“苦”字E . 全诗想象奇特,气势恢宏,用语奇险,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2) 本诗技法上虚实结合,立意上又“识度高远”(刘克庄语)请你结合本诗内容作简要分析六、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11. (5分) (2017高一上沈阳开学考)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逍遥游》中庄子认为列子御风而行,飘然若仙,但仍有所待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做到“无待” (2) 宋濂在《送东阳马升序》中介绍自己求学期间同学舍的人都穿锦衣华服,光彩鲜明,而他虽缊袍敝衣却无慕艳意的原因是“________” (3) 《荀子劝学》中指出,螃蟹虽然有锋利而坚硬的“跪”和“螯”,却“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 (4) 《木兰诗》中,表明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5) 《三峡》中,作者用奔马和御风作比较,体现出夏季三峡水流迅猛急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6) 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话表达出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怀 (7) 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一诗中,表现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8) 在生死大义面前,文天祥慷慨陈词:________,________他的这些豪壮之语感召了多少仁人志士为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9) 《陋室铭》中,点明本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10)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将月亮人格化来寄托对友人的思念和关切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11) 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用鲜艳的色彩表现了紧张悲壮的战斗场面 (12) 《陋室铭》中写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13) 《山坡羊潼关怀古》写潼关险要壮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观刈麦》中刻画劳动人民在特定情况下近乎变态心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15) 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以“________,________”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壮观景象传神地表现出来。

(16) 陶渊明《饮酒(其五)》以“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人之闲逸而自在,山之静穆而高远,创造了“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之境界 (17) 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的优美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18)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_______” 两句诗比喻新奇传神,成为千古传诵的咏雪名句 七、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 (2020高二上大庆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只老鹰从鹫峰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倒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羽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不限,文题自拟,不得套作,不得抄袭1) 卷面工整,字迹清楚,不少于800字。

第 17 页 共 17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3题;共8分)1-1、2-1、2-2、3-1、二、 语言表达 (共2题;共11分)4-1、5-1、三、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6-1、6-2、6-3、7-1、7-2、7-3、四、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6分)8-1、8-2、8-3、8-4、9-1、9-2、9-3、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10-1、10-2、六、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1-10、11-11、11-12、11-13、11-14、11-15、11-16、11-17、11-18、七、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2-1、。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