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3年习题课DNA分子中的计算类型归纳

时间****9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90KB
约14页
文档ID:166923673
2023年习题课DNA分子中的计算类型归纳_第1页
1/14

课时课题:第3章 DNA分子中的计算类型归纳课型:习题课授课时间: 2023年 10月 20 日,星期 一 ,第 1、2、5、6 节课教学目标知识目的1. 理解DNA分子的结构特性2.掌握运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分析问题的方法3.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分析DNA复制相关问题4.掌握基因表达过程中和蛋白质有关的相关计算5.掌握在细胞分裂中的DNA复制过程能力目的1.通过学习DNA分子的结构,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2.通过对综合题目的分析和解答,从而提高学生分析有机大分子结构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探索求知、讨论交流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的1.认同DNA作为遗传物质结构和功能的统一,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多样性与特异性相统一的观点2.通过学习,培养和树立合作意识重 点DNA分子结构的重要特点难 点细胞分裂中的DNA复制过程知 识 点1.DNA分子的结构2.DNA分子的复制过程3.基因的表达过程4.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考 试 点1、DNA分子中的碱基计算2、基因表达和蛋白质脱水缩合过程中的计算3、细胞分裂中的DNA复制过程能 力 点运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主探究点DNA分子中的碱基计算规律易错易混点1、碱基比例的计算2、DNA复制与细胞分裂结合的计算训 练 点运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分析问题拓 展 点DNA分子中的碱基计算规律教 学 流 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目的展示:出示习题导学案,展示本节课的知识目的、能力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的。

阅读教学目的展示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本节课教学内容温故知新:复习提问:1.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什么?2.DNA分子的复制方式和过程?3.DNA分子精确复制的因素?学生思考回答问题教学反馈题型一: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基础应用——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应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总结导学案上的碱基规律在黑板上画出DNA的两条链,标出1链、2链如下图12规律一:DNA双链中的两种互补的碱基相等即A=T,G=C最基本的规律)规律二:DNA双链中,嘌呤碱基之和与嘧啶碱基之和相等,任意两个不互补的碱基之和相等,占碱基总数的50%即 A+G=T+C = A+C =T+G =50%规律三:按照碱基互补原则,DNA分子一条链中腺嘌呤A1在该链中的比例等于互补链中的互补碱基胸腺嘧啶T2在互补链中的比例 即A1 = T2 T1 = A2 G1 =C2 C1 = G2规律四:在DNA双链中,每条单链上任意两个互补的碱基和之比相等,与DNA双链中的此比值相等即(A1+ T1)/单链=(A2+ T2)/单链=(A+T)/双链(C1+G1)/单链=(C2+G2)/单链=(C+G)/双链思考导学案上的问题理解、掌握DNA分子结构中碱基的重要特点和数量规律通过模型讲解,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DNA分子中碱基的数量规律例题讲解例1:已知某双链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所有碱基总数的34%,其一条链中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和18%,则在它的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A.34%和16% B.34%和18% C.16%和34% D.32%和18%解析:解此题目时,应先绘出两条链碱基符号,并注明含量,这样非常直观,便于推导和分析来理清解题思绪,寻求解决方法。

明确DNA的两条链中含碱基数目相同,且A=T,G=C,一条链中的A1、T1、G1、C1数量等于另一条链中的T2、A2、C2、G2数量第一步,整理已知条件G+C=34%,T1=32%,C1 =18% 第二步,借助规律推导所需公式所以A+T=66%,A1+T1=A2+T2=66%,G1+C1=G2+C2=34% 第三步,计算在它的互补链中,T2=A1=66%-32%=34%,C2=G1=34%-18%=16% 故A对的例2:分析某生物的双链DNA,发现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和占所有碱基的64%,其中一条链上的腺嘌呤占该链所有碱基的30%,则相应链中腺嘌呤占整个DNA碱基的比例是( )A 、17% B 、32% C、34% D、50%解析:由于A+T是两个互补碱基和,所以无论单链和双链之间的比值都相等,所以题目重视表述“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和占所有碱基的64%”,也可以是占“其中一条链上”的64%,则可求出这条链中胸腺嘧啶占该链所有碱基的比例是64%—30%=34%,即相应链中腺嘌呤占相应链所有碱基的34%,而问占整个DNA碱基的比例除2即可[总结做题方法]:1. 仔细读题,搞清题中所给的和所求的碱基比例是占整个DNA分子的碱基比例,还是占DNA分子一条链的碱基比例。

2. 画一个DNA分子的模式图,并在图中标出已知的和所规定的碱基3.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及有关规律进行计算听老师的讲解并配合老师回答纯熟理解、掌握做题技巧加深学生对DNA分子碱基数量规律的理解和掌握拓展训练引导学生做导学案的拓展训练,让两位同学爬黑板做训练1、从某生物组织中提取DNA进行分析,其四种碱基数的比例是:鸟嘌呤与胞嘧啶之和占所有碱基总数的46%又知该DNA的一条链(H链)所含的碱基中28%是腺嘌呤,问与H链相应的另一条链中腺嘌呤占该链所有碱基数的(  )A.42%   B.27%   C.26%   D.14%训练2、若在一双链DNA分子中鸟嘌呤和胞嘧啶之和占碱基总数的44%,在其中的一条链中A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2%和30%,那么在另一条链中腺嘌呤和胞嘧啶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比例为(  )A.34%、14% B.22%、30%   C.14%、34% D.20%、28%计算导学案上的题目并总结规律拓展学生思维,更好理解新知识 题型二:DNA复制中碱基数计算————基础知识DNA复制其方式是半保存复制,具体过程如图所示:  每个子代DNA分子中的碱基含量和亲代DNA分子中的碱基含量相同。

从图可看出无论复制几次,子代DNA分子中始终有两条链是原亲代DNA的两条模板链,也就是相称于始终有一个DNA分子不是复制而来的因此,复制过程所需要的原料——碱基量,应当是所有子代DNA分子中的碱基量减去一个DNA分子中的碱基量而DNA复制所得子代DNA分子数是成指数增长的,那么一个DNA分子复制过程中,所需的原料——碱基量与复制次数(n)间可建立如下数学模型:  复制n次所需某碱基量=(2n-1)×一个DAN中所含某碱基量第n次复制时,已经复制完2n-1,是由2n-1个增长到2n个,所以新增长的DNA分子数量为:2n-2n-1=2n-1,所以第n次复制所需的原料与复制次数(n)间可建立如下数学模型:第n次复制所需某碱基量=(2n-1)×一个DAN中所含某碱基量学生在组与组比较交流过程中回顾DNA的复制过程,并自己动手绘出DNA复制模式图 在掌握碱基计算的基础上理解模型中的数学公式充足运用模型,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精心点拔,引导学生观测讨论,归纳引导学生从感性到理性,从抽象到形象,层层进一步准确掌握知识要点拓宽学生的视野例题讲解例3:具有100个碱基对的一个DNA分子片段,内含60个腺嘌呤,假如连续复制2次,则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的个数为( ) A. 60 B .80 C. 120 D. 180 解析:第一步,求出一个DNA分子中鸟嘌呤的数目。

具有100个碱基对(碱基数为200个)的一个DNA分子片段,内含60个腺嘌呤,则含鸟嘌呤40个 第二步,根据公式:需要的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数=DNA分子中该碱基数×(2 n-1)=40×(22-1)=120个,式中 n为复制次数例4:(2023•宁夏模拟)有100个碱基对的某DNA分子片段 ,内含60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若连续复制n次,则在第n次复制时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多少个( )A.40n-1 B.40n C.40×2n-1 D.40×2n解析:第一步,求出一个DNA分子中胸腺嘧啶的数目共有100个碱基对即200个碱基,其中C有60个,则T为40个 第二步,在第n次复制时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40×2n-1个答案:C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合作完毕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分工合作能力拓展训练:训练3:某DNA分子有碱基200对,已知腺嘌呤和胸腺嘧啶之和占碱基总数的60%,则该DNA连续复制二次所需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分子数为( ) A.80 B.160 C.240 D.320训练4:某DNA分子具有m对碱基,其中腺嘌呤有A个。

此DNA在连续复制时,对所需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目的叙述,不对的的是 ( )A、在第一次复制时,需要(m-A)个B、在第二次复制时,需要3(m-A)个C、在第n次复制时,需要2n-1(m-A)个D、在n次复制过程中,总共需要(2n-1)(m-A)个计算导学案上的题目并总结规律理解、掌握让学生自己计算、推导,使他们在自己的努力下解决问题,体会探索成功的愉悦感,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观测、分析、归纳能力题型三:基因表达中碱基计算——基础知识基因表达涉及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转录是指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由于DNA是双链,RNA是单链,因此,合成的RNA上的碱基数是DAN上碱基数的一半翻译是指以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此过程中RNA上相邻的三个碱基(即一个遗传密码)决定一个氨基酸,合成的蛋白质上的氨基酸数是RNA上碱基数的三分之一, DNA上碱基数的六分之一由此可见,蛋白质合成过程中DNA上的碱基数、RNA上的碱基数以及蛋白质上的氨基酸数间可建立如下数学模型:  DNA上的碱基数﹕RNA上的碱基数﹕蛋白质上的氨基酸数=6:3﹕1要注意的是,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在RNA上有一个终止密码,因此这样算出来的碱基数是最少碱基数。

回顾与蛋白质脱水缩合有关的规律,并与基因的表达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学生形成相应的知识体系例题讲解例5:某条多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778,若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10,如考虑终止密码子,则编码该多肽的基因长度至少是( )?A.75对碱基 B.78对碱基  C.90对碱基 D.93对碱基解析:第一步,求出氨基酸的数目设氨基酸有X个,则:110X-18(X-1)=2778,得X=30第二步,依据数量关系求解根据6:3:1得,基因中的碱基对数为30*3,再考虑终止密码相应的三对碱基得:93对碱基例6:(2023•浙江模拟)已知某多肽链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0320,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0,脱氧核苷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00.那么,合成该多肽化合物的基因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  )A、12120    B、 90900     C、181800   D、170928解析:第一步,求出氨基酸的数目设多肽链由n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根据蛋白质的分子量=氨基酸分子量×氨基酸分子数-18×水的分子数,肽键数=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数,可得:10320=120×n-18×(n-1),求出n=101。

第二步,依据数量关系求解因此控制该多肽链的基因中,含脱氧核苷酸606个,脱氧核苷酸形成双链的DNA片段脱去n-2个水,则合成该多肽化合物的基因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606×300-(606-2)×18=170928故选:D.找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完毕题目的解答,其余同学在草纸上完毕计算过程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型问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拓展训练训练5:一条肽链上有100个肽键,控制这条肽链合成的基因所含的碱基至少有( ) A、100个 B、 101个 C、303个 D、606个 训练6:已知一个蛋白质由两条多肽链组成,连接氨基酸的肽键共有198个,翻译该蛋白质的mRNA中有A和G共250个,则转录该mRNA的基因中C和T不少于( )A.200个 B.400个 C.600个 D.800个运用学到的解题方法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题型四:与DNA复制、细胞分裂有关的综合计算细胞无论进行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一方面都要进行DNA的复制,然后DNA再分派到子细胞中去这一过程中要涉及到DNA的半保存复制、姐妹染色单体和同源染色体等染色体形为变化、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区别等知识,在碰到具体问题时,通过画简图的办法就可以疏清脉络,化难为易。

回顾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并将其融入DNA的复制过程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例题讲解例7:取1个具有1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用15N标记细胞核中DNA,然后放在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让其连续进行两次有丝分裂,形成4个细胞,这4个细胞中含15N的细胞个数也许是 ( ) A.2 B.3 C.4 D.前三项都对解析:可以运用画图的方法解答例8:(2023.山东)假设一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噬菌体DNA由5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占所有碱基的20%用这个噬菌体侵染只含31P的大肠杆菌,共释放出100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对的的是 ( )A.该过程至少需要3×105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B.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模板、原料和酶等C.含32P与只含31P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为1:49D.该DNA发生突变,其控制的性状即发生改变解析:A、噬菌体的DNA具有10000个碱基,A=T=2023,G=C=3000.在噬菌体增殖的过程中,DNA进行半保存复制,100个子代噬菌体具有100个DNA,相称于新合成了99个DNA,至少需要的鸟嘌呤(G)脱氧核苷酸是99×3000=297000,故A错误;B、噬菌体增殖的模板是由噬菌体自身提供的,细菌提供了原料、酶、场合等,故B错误;C、在100个子代噬菌体中,具有32P的噬菌体共有2个,只具有31P的噬菌体共有98个,其比例为1:49,故C对的;D、由于DNA上有非基因序列,基因中有非编码序列,密码子具有简并性等因素,DNA发生突变并不意味着性状发生改变,故D错误.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绘图的形式进行讨论,交流,合作完毕。

小组讨论完毕后展示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分工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拓展训练训练7:(2023•潍坊)将具有两对同源染色体且DNA分子都已用32P标记的一个精原细胞,放在不含32P的普通培养液中进行减数分裂下列有关叙述对的的是 (  )A.初级精母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中有一条单体具有32PB.初级精母细胞中,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具有32PC.某个时期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半数的染色体具有32PD.此细胞产生的4个精子中所有的染色体都具有32P训练8:某高等动物的一个细胞中DNA分子的双链均被32P标记(不考虑细胞质DNA), 将其放在含31P的细胞培养液中培养,对的的是( )A.若该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则完毕一个细 胞周期后产生的子细胞100%具有放射性B.若该细胞进行无丝分裂,则产生的子细胞均不具有放射性C.若该细胞是精原细胞,则其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50%具有放射性D.若该细胞为精细胞,则其增殖产生的子细胞具有放射性 训练9:(2023•怀化一模)某成年雄性小鼠的初级精母细胞中有20个四分体,如取该小鼠的某种干细胞,放入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培养,当该细胞初次进入有丝分裂后期时(  )A.被标记的同源染色体移向两极 B.被标记的染色体是80条C.细胞内的基因表达很活跃 D.细胞内具有2个染色体组做导学案上的拓展训练习题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明确的完毕目的。

课堂总结本节课重点应掌握DNA分子的结构特点,并掌握关于碱基计算规律,最基本的规律是DNA双链中A=T,G=C  在此基础上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掌握综合类题目的解题方法和规律学生倾听并感受,明确本节课的内容概述本节课所学重要内容,强调本课时的学习目的和重点课后作业自主学习丛书43页例题3,第44页第2题、第46页例题2和第2、6题、第51页12题课下完毕作业巩固新知识教后记: 本节课内容以DNA模型为依托,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让学生理解DNA分子的结构及特点,并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让学生通过计算导学案上的题目总结DNA分子中的碱基计算规律,然后通过例题进行巩固,教给学生做此类题目的方法例题先让学生自己分析,教师再总结做题方法,效果很好[后附学案]DNA计算题型汇总一、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基础应用【基础知识】① 在整个DNA分子中, A=T、G=C;② 在整个DNA分子中,两个非配对碱基之和占碱基总数的50%即 A+C=T+G=50%,A+G=T+C=50%③ 按照碱基互补原则,DNA分子一条链中腺嘌呤A1在该链中的比例等于互补链中的互补碱基胸腺嘧啶T2在互补链中的比例A1A2T1T2G1C1C1C21链2链 A1 = T2 T1 = A2 G1 =C2 C1 = G2④ 在DNA分子中一条链中A+T的和占该链碱基比例等于另一条链中A+T的和占该链碱基比例,还等于双链DNA分子中A+T的和占整个DNA分子的碱基比例。

也等于其转录形成的信使RNA中该种碱基比例的比值)即: A1+T1 = A2+T2 = 总A+T同理: G1+C1 = G2+C2= 总G+C【例题讲解】例1:已知某双链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所有碱基总数的34%,其一条链中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和18%,则在它的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A.34%和16% B.34%和18% C.16%和34% D.32%和18%解析:第一步,整理已知条件G+C=34%,T1=32%,C1 =18% 第二步,借助规律推导所需公式所以A+T=66%,A1+T1=A2+T2=66%,G1+C1=G2+C2=34% 第三步,计算在它的互补链中,T2=A1=66%-32%=34%,C2=G1=34%-18%=16% 故A对的例2:分析某生物的双链DNA,发现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和占所有碱基的64%,其中一条链上的腺嘌呤占该链所有碱基的30%,则相应链中腺嘌呤占整个DNA碱基的比例是( )A 、17% B 、32% C、34% D、50%解析:由于A+T是两个互补碱基和,所以无论单链和双链之间的比值都相等,所以题目重视表述“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和占所有碱基的64%”,也可以是占“其中一条链上”的64%,则可求出这条链中胸腺嘧啶占该链所有碱基的比例是64%—30%=34%,即相应链中腺嘌呤占相应链所有碱基的34%,而问占整个DNA碱基的比例除2即可。

变式训练】训练1、从某生物组织中提取DNA进行分析,其四种碱基数的比例是:鸟嘌呤与胞嘧啶之和占所有碱基总数的46%又知该DNA的一条链(H链)所含的碱基中28%是腺嘌呤,问与H链相应的另一条链中腺嘌呤占该链所有碱基数的(  )A.42%   B.27%   C.26%   D.14%训练2、若在一双链DNA分子中鸟嘌呤和胞嘧啶之和占碱基总数的44%,在其中的一条链中A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2%和30%,那么在另一条链中腺嘌呤和胞嘧啶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比例为(  )A.34%、14% B.22%、30%   C.14%、34% D.20%、28%二、DNA复制中碱基数计算【基础知识】  DNA复制其方式是半保存复制,具体过程如图所示:  每个子代DNA分子中的碱基含量和亲代DNA分子中的碱基含量相同从图可看出无论复制几次,子代DNA分子中始终有两条链是原亲代DNA的两条模板链,也就是相称于始终有一个DNA分子不是复制而来的因此,复制过程所需要的原料——碱基量,应当是所有子代DNA分子中的碱基量减去一个DNA分子中的碱基量而DNA复制所得子代DNA分子数是成指数增长的,那么一个DNA分子复制过程中,所需的原料——碱基量与复制次数(n)间可建立如下数学模型:  复制n次所需某碱基量=(2n-1)×一个DAN中所含某碱基量第n次复制时,已经复制完2n-1,是由2n-1个增长到2n个,所以新增长的DNA分子数量为:2n-2n-1=2n-1,所以第n次复制所需的原料与复制次数(n)间可建立如下数学模型:第n次复制所需某碱基量=(2n-1)×一个DAN中所含某碱基量【例题讲解】例3:具有100个碱基对的一个DNA分子片段,内含60个腺嘌呤,假如连续复制2次,则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的个数为( ) A. 60 B .80 C. 120 D. 180 解析:第一步,求出一个DNA分子中鸟嘌呤的数目。

具有100个碱基对(碱基数为200个)的一个DNA分子片段,内含60个腺嘌呤,则含鸟嘌呤40个 第二步,根据公式:需要的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数=DNA分子中该碱基数×(2 n-1)=40×(22-1)=120个,式中 n为复制次数例4:(2023•宁夏模拟)有100个碱基对的某DNA分子片段 ,内含60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若连续复制n次,则在第n次复制时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多少个( )A.40n-1 B.40n C.40×2n-1 D.40×2n解析:第一步,求出一个DNA分子中胸腺嘧啶的数目共有100个碱基对即200个碱基,其中C有60个,则T为40个 第二步,在第n次复制时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40×2n-1个答案:C【变式训练】训练3:某DNA分子有碱基200对,已知腺嘌呤和胸腺嘧啶之和占碱基总数的60%,则该DNA连续复制二次所需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分子数为( ) A.80 B.160 C.240 D.320训练4:某DNA分子具有m对碱基,其中腺嘌呤有A个此DNA在连续复制时,对所需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目的叙述,不对的的是 ( )A、在第一次复制时,需要(m-A)个B、在第二次复制时,需要3(m-A)个C、在第n次复制时,需要2n-1(m-A)个D、在n次复制过程中,总共需要(2n-1)(m-A)个三、基因表达中碱基计算【基础知识】  基因表达涉及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

转录是指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由于DNA是双链,RNA是单链,因此,合成的RNA上的碱基数是DAN上碱基数的一半翻译是指以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此过程中RNA上相邻的三个碱基(即一个遗传密码)决定一个氨基酸,合成的蛋白质上的氨基酸数是RNA上碱基数的三分之一, DNA上碱基数的六分之一由此可见,蛋白质合成过程中DNA上的碱基数、RNA上的碱基数以及蛋白质上的氨基酸数间可建立如下数学模型:  DNA上的碱基数﹕RNA上的碱基数﹕蛋白质上的氨基酸数=6:3﹕1要注意的是,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在RNA上有一个终止密码,因此这样算出来的碱基数是最少碱基数例题讲解】例5:某条多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778,若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10,如考虑终止密码子,则编码该多肽的基因长度至少是( )?A.75对碱基 B.78对碱基  C.90对碱基 D.93对碱基解析:第一步,求出氨基酸的数目设氨基酸有X个,则:110X-18(X-1)=2778,得X=30第二步,依据数量关系求解根据6:3:1得,基因中的碱基对数为30*3,再考虑终止密码相应的三对碱基得:93对碱基。

例6:(2023•浙江模拟)已知某多肽链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0320,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0,脱氧核苷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00.那么,合成该多肽化合物的基因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  )A、12120    B、 90900     C、181800   D、170928解析:第一步,求出氨基酸的数目设多肽链由n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根据蛋白质的分子量=氨基酸分子量×氨基酸分子数-18×水的分子数,肽键数=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数,可得:10320=120×n-18×(n-1),求出n=101第二步,依据数量关系求解因此控制该多肽链的基因中,含脱氧核苷酸606个,脱氧核苷酸形成双链的DNA片段脱去n-2个水,则合成该多肽化合物的基因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606×300-(606-2)×18=170928故选:D.【变式训练】 训练5:一条肽链上有100个肽键,控制这条肽链合成的基因所含的碱基至少有( ) A、100个 B、 101个 C、303个 D、606个 训练6:已知一个蛋白质由两条多肽链组成,连接氨基酸的肽键共有198个,翻译该蛋白质的mRNA中有A和G共250个,则转录该mRNA的基因中C和T不少于( )A.200个 B.400个 C.600个 D.800个四、与DNA复制、细胞分裂有关的综合计算【基础知识】细胞无论进行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一方面都要进行DNA的复制,然后DNA再分派到子细胞中去。

这一过程中要涉及到DNA的半保存复制、姐妹染色单体和同源染色体等染色体形为变化、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区别等知识,在碰到具体问题时,通过画简图的办法就可以疏清脉络,化难为易例题讲解】例7:取1个具有1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用15N标记细胞核中DNA,然后放在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让其连续进行两次有丝分裂,形成4个细胞,这4个细胞中含15N的细胞个数也许是 ( ) A.2 B.3 C.4 D.前三项都对解析:可以运用画图的方法解答例8:(2023.山东)假设一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噬菌体DNA由5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占所有碱基的20%用这个噬菌体侵染只含31P的大肠杆菌,共释放出100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对的的是 ( )A.该过程至少需要3×105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B.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模板、原料和酶等C.含32P与只含31P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为1:49D.该DNA发生突变,其控制的性状即发生改变解析:A、噬菌体的DNA具有10000个碱基,A=T=2023,G=C=3000.在噬菌体增殖的过程中,DNA进行半保存复制,100个子代噬菌体具有100个DNA,相称于新合成了99个DNA,至少需要的鸟嘌呤(G)脱氧核苷酸是99×3000=297000,故A错误;B、噬菌体增殖的模板是由噬菌体自身提供的,细菌提供了原料、酶、场合等,故B错误;C、在100个子代噬菌体中,具有32P的噬菌体共有2个,只具有31P的噬菌体共有98个,其比例为1:49,故C对的;D、由于DNA上有非基因序列,基因中有非编码序列,密码子具有简并性等因素,DNA发生突变并不意味着性状发生改变,故D错误.【变式训练】训练7:(2023•潍坊)将具有两对同源染色体且DNA分子都已用32P标记的一个精原细胞,放在不含32P的普通培养液中进行减数分裂。

下列有关叙述对的的是 (  )A.初级精母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中有一条单体具有32PB.初级精母细胞中,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具有32PC.某个时期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半数的染色体具有32PD.此细胞产生的4个精子中所有的染色体都具有32P训练8:某高等动物的一个细胞中DNA分子的双链均被32P标记(不考虑细胞质DNA), 将其放在含31P的细胞培养液中培养,对的的是( )A.若该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则完毕一个细 胞周期后产生的子细胞100%具有放射性B.若该细胞进行无丝分裂,则产生的子细胞均不具有放射性C.若该细胞是精原细胞,则其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50%具有放射性D.若该细胞为精细胞,则其增殖产生的子细胞具有放射性 训练9:(2023•怀化一模)某成年雄性小鼠的初级精母细胞中有20个四分体,如取该小鼠的某种干细胞,放入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培养,当该细胞初次进入有丝分裂后期时(  )A.被标记的同源染色体移向两极 B.被标记的染色体是80条C.细胞内的基因表达很活跃 D.细胞内具有2个染色体组。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