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韩请求言语行为对比分析及教学建议 - 语言学

众众****夺宝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6.32KB
约5页
文档ID:169406875
中韩请求言语行为对比分析及教学建议 - 语言学_第1页
1/5

中韩请求言语行为对比分析及教学建议 - 语言学 语言学论文范文硕士论文范文 本文是一篇语言学论文,本论文的创新点:通过收集两种语言的热播影视剧的剧本作为语料,使请求的情境更多,分析更准确能够弥补由于调查问卷不能收集语音语调的一些缺点第一章 请求言语行为及相关研究第一节 言语行为理论及礼貌理论一、言语行为理论英国哲学家 Austin 最初创建了言语行为理论系统地提出“言语行为理论〞是在 1955 年的一次哈佛大学的讲座上,奥斯汀将语言看作一种行为奥斯汀认为人所说的话语都可以看作是一种言语行为,这种言语行为可分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①言内行为指的是说话这一行为,说出某些词和句子,言外行为指的是言内行为所实施的动作、行为,而言后行为是指话语作用于听话者后,所到达的一个效果示例请求言语行为,“行李太沉了,能帮我把行李搬上来吗?〞则这句话就是说话者的言内行为,而言外行为就是说话者在实施一个请求行为,而言后行为,就是听话者在听到说话者的这一请求后做出的反馈〔帮忙说话人把箱子搬上去〕关于这三点,言外行为是奥斯汀最为关注的,同时这一点也受到了语用学领域的众多学者的关注。

奥斯汀将“言外行为〞又分为五类:“裁决型〞〔表示判断或者宣布,一般指对不能轻易做决定或下定义的事情进行判断,示例仲裁者的裁定等〕、“行使型〞〔如下达命令,做出判决,指行使一定强势请求情景产生影响〕、“承诺型〞〔向他人做出承诺〕、“阐述型〞〔指对所说的内容进行详细地讲述,如陈说和否认等〕、“行为型〞〔指某种社会行为或态度,如抱歉、感激等〕奥斯汀对言外行为的分类,并没有客观的依据和具体的规范,因此没有受到语言学界广泛的认可,其中包括他的学生 Searle,因此 Searle 在继承奥斯汀研究的根底上,做出了改良Searle 作为奥斯汀的学生,对奥斯丁的理论又做了补充和修改将奥斯汀的言语行为“三分说〞改成“四分说〞,将奥斯汀的“言内行为〞拆分为两种行为,分别是:“说出行为〞“以言表意〞,前者是将语言说出的行为,后者是进行指称和判断他将言语行为分为直接言语行为和间接言语行为直接言语行为顾名思义,就是可以通过语言的字面意思判断出言语行为含义和目的的行为与此相反,间接言语行为,就是通过某种间接的方式来以言行事,因此分析说话者言语的内在含义,是不能单单从说话者的字面含义来推断的,其中的“言外之意〞就是必须通过高低文及语境来判断这一言语行为的内在含义。

Searle 将话语伴随行为作为研究的重点第二节 请求言语行为的概念及界定Searle 将请求、邀请、命令都归为指令类言语行为的下位请求的叙述一般是在说话人的地位或者权势与听话人平等或者低于说话人的情况;命令的叙述一般是在说话人的地位或者权势高于听话人的情况;邀请的叙述一般对于说话人和听话人的地位和权势没有什么关系列文森和布朗认为请求言语行为是通过某种行动使听话人感到心理负担,进而威胁到其面子的一种行为请求是一种会威胁到听话人面子的言语行为,属于指令行为的下属范畴现代汉语词典》对“请求〞是这样解释的:“某人向某人表明要求,希望得到满足〞Blum•kulka(1991)认为,请求是用来表示说话人对于听话人接下来做出某种行为的一种冀望的事前行为①请求这种言语行为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听话人的面子,也会在听话人拒绝请求的时候威胁到说话人的面子刘自强〔2022〕将“请求〞和“邀请〞辨别,“请求〞有下列几种含义:1.以私事相求,2.表明要求,希望得到满足,3.所提出的要求因此请求只对于发出请求的人有益,而对被请求的人无益但邀请是说话者和受邀人根本都受益的一种行为국리국어원?표준국어대사전》这样定义“请求〞:“필요한 어떤 일이나 행동을 청함.또는 그렁 청.〞尽管韩国规范国语大辞典用“请〞来表现请求,但很难将请求与命令、提议等行为辨别开来。

利奇认为,请求是能够给听话人选择的余地的,而命令那么是强制性的,不会给听话人余地,因此请求与命令的区别也在这另外请求与提议的区别在于提议是可以使听话人受益,而请求实际上是使听话人利益受损的因此本文确定“请求〞是一种说话人会受益,但听话人的面子会受到威胁的一种言语行为,这种行为一般不是强制的第二章 中韩请求言语行为的策略比照分析第一节 中韩电视剧中请求言语行为策略的比拟为了研究中韩两国的请求言语行为,本文以电视剧剧本为根本资料进行了分析电视剧剧本资料虽然不是实际发生的对话,但比问卷调查更接近实际对话且更自然,因此具有分析价值首先迎合各年龄段的偏好选择了近十年来开播的人气电视剧围绕着家庭、职场、爱情三个主题选择了中国电视剧?新恋爱时代》?爱情公寓 4》?加油吧,实习生》与韩国电视剧?하이킥! 짧은 다리의 역습》?미생》?그녀는 예뻤다》共 6 部电视剧的前 10 集进行了分析通过比拟中韩两国电视剧剧本的请求叙述,来说明以中韩两国的文化背景为根底的请求策略差别中国电视剧中请求策略的出现频率如表 2.1 所示加油吧实习生》中“叙述义务型的语句〞出现的频率最高与韩剧一样,在职场电视剧中社会地位高的人向社会地位低的人发话时出现了请求言语行为。

与其他电视剧不同的是,强调当为性的“叙述意图型〞出现的频率相对高于其他电视剧爱情公寓 4》不是一个单纯的言情剧,而是一个带有略微喜剧色彩的情景剧这部电视剧中“叙述义务型〞出现频率也最高,其次是“倡议型语句〞及“提及预备条件的语句〞新恋爱时代》是包含言情主题的家庭剧,它与韩国家庭剧一样,“提及预备条件的语句〞出现的频率也很高甚至在?新恋爱时代》中“提及预备条件的语句〞占据着第一的位置第二节 请求情景与中韩社会关系对请求策略的影响由于电视剧资料的请求情景显著多于问卷调查资料,且与实际发话情景极其相似,所以能很好地代表日常发话情景但电视剧因无法控制变量,所以拜托、高亲密度请求等简单请求情景出现的频率更多本小节将根据请求情景与说话者与听话者的关系来察看中韩电视剧中哪种请求更容易出现一、根据请求情景的属性〔一〕强势请求情景请求情景为强势请求时主要是强调听话者当为性的发话可能听话者感受到的负担重,那说话者要考虑一下听话者的面子,所以这种情况下请求言语行为就比拜托情景少下面的是电视剧中强势请求情景下面是中国电视剧强势请求情景中具有代表性的请求发话〔26〕a:别人的知识产权,别乱翻b:花花,你呢,不许学大人说话,不许淘气。

c:你少说几句!生活过得好不好,不是靠呼啸的爱情公寓 4》〔26〕是说话者与听话者亲密度高或者说话者的地位高于听话者时出现的发话a 中说话者与听话者是朋友关系,是当听话者乱动别人的东西时说话者进行制止请求的情景因为亲密度高,所以使用“别〞直接发出了表示意图的请求b 是向小朋友发话的请求,使用“不许〞表示请求别做某种事c 是说话者让听话者别再喊叫,让他冷静一下时出现的叙述意图和希望的请求发话由于说话者的地位比听话者的地位高,因此用了直接请求策略,虽然是叙述义务型的请求,但通过划线的揭示原因的辅助行为语减轻了听话者的负担〔27〕a:你得让我妈了解了解你吧b:向总,您得听我解释,这件事情吧c:你可是当着全国观众的面拒绝了我,你得给我一个真正的理由吧d:你得给小可做个典范,加把油,知道吗??新恋爱时代》〔27〕中使用了能愿动词“得〞这里用能愿动词以及叙述义务型的直接策略提出请求,是因为亲密度高或比拟重要的事情这两种原因,可能觉得给听话者太多负担,所以后面又加了“吧〞减轻了其负担其中 a 又使用了动词重叠“了解了解〞体现了减缓语气的补偿第三章 中韩请求言语行为策略比照分析及教学倡议........................41第一节 不同因素下中韩请求言语行为策略的异同.......................41一、 不同情境属性下汉韩请求策略的异同........................41二、 不同亲密度下汉韩请求策略的异同...................................41结语.............................49第三章 中韩请求言语行为策略比照分析及教学倡议第一节 不同因素下中韩请求言语行为策略的异同一、不同情境属性下汉韩请求策略的异同通过第三章我们可以得出当以强势请求情景为请求情境的属性时,两种语言都更愿意选择直接策略,也会有较少一局部间接策略。

韩剧中更愿意使用暗示以及倡议型语句,虽然说话者在一定程度上会比听话人更有强势请求情景,但是为了防止听话人的面子受损,说话人还是将听话人的面子威胁降到最低,不仅如此,这种请求常常也伴随着敬语叙述尊敬而中国电视剧里,在以强势请求情景为请求情境的属性时,直接用了命令型请求,偶尔会加一些重叠性的动词,减轻对方的心理负担一般情况下都是用叙述义务的“得〞“应该〞等词汇来增加请求的 12 语言学论文范文硕士论文范文 可能性当以拜托为请求情境的属性时,这时候一般听话人与说话人地位相等或者说话人的地位低于听话人的地位,在这种情境下,中国电视剧里,请求策略更多地使用直接策略,直接叙述自己的愿望,直接明示请求,如果双方的关系不则亲密的时候也会用“请〞“求〞等词汇结合请求内容或者使用“麻烦您〞等语句,还有未完成发话的形式;韩剧里那么是使用间接疑问式的请求,使用间接性的疑问句或弱化自身的意图来增加请求成功的可能性。

即便是说话人的地位比听话人的地位高,也会使用询问的方式来进行请求二、不同亲密度下汉韩请求策略的异同当亲密度过高时,中韩两国表现出相同的选择,由于说听双方的亲密度高,不管是中国还是韩国都更加愿意直接说明自己的请求,由于双方关系好,此时韩剧里也不会过多地使用敬语,类似于朋友、家人这种亲密的关系,汉语和韩语也会用一些未完成的发话来暗示请求当彼此亲密度低的时候,汉语里会表现出明示性请求,同时伴有“谢谢〞的语句来叙述自己的感谢,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选择降低听话人的负担;韩语里那么会通过表示自己的希望和意图的方式间接地提出请求,同时设定一个命题内容,当命题内容实现的时候,体现说话者积极的态度或者感激来表示恭顺还会伴有一定强暗示结语本论文以强势请求情景、亲密度和社会地位作为影响请求言语行为策略的三个限制因素总结了汉语和韩语请求策略的异同共有下列结论:1. 从中心行为语的直接请求策略上看,中国人更愿意使用叙述义务型和叙述意图型语句,韩国人更愿意使用叙述义务型和叙述需求的语句2. 从中心行为语间接请求策略上看,中国人更愿意使用倡议型语句,韩国人更愿意使用提及预备条件的语句3. 中国人更愿意使用辅助行为语韩国人使用揭示理由和表示应酬的策略要高于中国人使用这两项策略的频率。

但总体来看中韩两国都频繁地使用确认情况、表示应酬和揭示理由这三项辅助语除此之外,也给出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请求言语行为的一些教学倡议,倡议主要从教材、教学和学生三个角度进行表明了解中韩两国请求言语行为上的差别,不仅可以促进两国跨文化交流,也能够帮忙对外汉语教师更好地教授这一局部知识本论文的创新点:通过收集两种语言的热播影视剧的剧本作为语料,使请求的情境更多,分析更准确能够弥补由于调查问卷不能收集语音语调的一些缺点本论文的缺乏:本文篇幅有限,没能将调查问卷结合到一起分析,单纯的影视剧剧本选材有限,与实际叙述有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希望后续的研究能够考虑并完善此论文的缺乏之处,对中韩请求言语行为做出更深入的研究参考文献〔略〕 12 。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