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考语文 文言文复习专题《孟子两章》课件

细水****9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2.99MB
约16页
文档ID:156358637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考语文 文言文复习专题《孟子两章》课件_第1页
1/16

今日寄语今日寄语 老当益壮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穷且益坚,不坠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杜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杜甫劝学)甫劝学)面对一切艰难险阻,我们更要执着地追求面对一切艰难险阻,我们更要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即使在郁郁不得志的逆境当自己的理想,即使在郁郁不得志的逆境当中,也不消沉放弃,不丧失凌云之志中,也不消沉放弃,不丧失凌云之志一、文学常识 孟子,孟子,名轲,字子舆名轲,字子舆,邹人,邹人,战国战国时期的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孔孟”并称论点:论点:战争战争需要需要“人人和和”论证论证域民域民固国固国威天下威天下治国需要治国需要“人和人和”结论结论“人和人和”取决取决于于得道得道(攻)小城环而攻之不胜(攻)小城环而攻之不胜天时天时不如地利不如地利(守)城高兵利粮足委而去之(守)城高兵利粮足委而去之地利不如人和地利不如人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举举例例得道多助得道多助,天下顺之,天下顺之 失道寡助,亲戚畔之失道寡助,亲戚畔之 战争战争治国治国类类推推对对比比回顾课文回顾课文 理清思路理清思路二、回顾课文二、回顾课文 理解文意理解文意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即中心论点即中心论点)是: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攻城一方不能取胜的原因是:、攻城一方不能取胜的原因是:守城一方守城一方“委而去之委而去之”的原因是:的原因是:3、日本某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日本某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 致反对,弄得众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的那句话(点明全文主旨的叛亲离,正应了孟子的那句话(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句子)是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地利不如人和二、回顾课文二、回顾课文 理解文意理解文意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1.造就人才的造就人才的客观客观条件是:条件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2.2.人在人在主观方面主观方面有助于成才的因素有助于成才的因素,写人心理状写人心理状态和人面部表情变化的句子是:态和人面部表情变化的句子是: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3.3.从反面提示国家灭亡的原因的句子是:从反面提示国家灭亡的原因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三、三、孟子两章孟子两章重点字词识记重点字词识记(1)七里之七里之郭郭(2)委委而去之而去之(3)寡助之寡助之至至(4)天下天下顺顺之之(5)三里之三里之城城(6)亲戚亲戚畔畔之之(7)池池非不深也非不深也(8)域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民不以封疆之界(9)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国不以山溪之险(10)威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天下不以兵革之利(1)人人恒恒过过(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作(3)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喻(4)曾曾益其所不能益其所不能(5)衡衡于虑于虑(6)动心动心忍忍性性(7)劳劳其筋骨其筋骨(8)入入则无法家拂士则无法家拂士(9)舜舜发发于畎亩之中于畎亩之中(10)行行拂拂乱其所为乱其所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七里之七里之郭郭(2)委委而去之而去之(3)寡助之寡助之至至(4)天下天下顺顺之之(5)三里之三里之城城(6)亲戚亲戚畔畔之之(7)池池非不深也非不深也(8)域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民不以封疆之界(9)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国不以山溪之险(10)威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天下不以兵革之利(1)外城。

外城2)放弃3)极点4)归顺,服从归顺,服从5)内城6)通通“叛叛”,背叛,叛离背叛,叛离7)护城河8)限制9)巩固10)威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人人恒恒过过(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作(3)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喻(4)曾曾益益其所不能其所不能(5)衡于衡于虑虑(6)降大任于降大任于是是人人(7)国恒国恒亡亡(8)入入则无法家拂士则无法家拂士(9)舜舜发发于畎亩之中于畎亩之中(10)行行拂拂乱其所为乱其所为(1)常常2)奋起,指有所作为奋起,指有所作为3)明白,知道明白,知道4)增加5)思虑6)这,这些这,这些7)灭亡8)指国内9)起,指被任用起,指被任用10)违背违背四、词法现象:通假字、词类活用四、词法现象:通假字、词类活用 通假字通假字(1)入则无法家入则无法家拂拂士士(2)曾曾益其所不能益其所不能(3)困于心困于心衡衡于虑而后作于虑而后作 词类活用词类活用(1)人恒人恒过过(2)苦苦其心志其心志 (3)劳劳其筋骨其筋骨(4)饿饿其体肤其体肤(5)空乏空乏其身其身(6)动动心心忍忍性性“拂拂”通通“弼弼”,辅佐衡衡”通通“横横”,梗塞、不顺。

梗塞、不顺曾曾”通通“增增”,增加名词用作动词,犯错误名词用作动词,犯错误使动用法,使使动用法,使痛苦使使劳累使使挨饿使使经济贫乏(经受贫困)经济贫乏(经受贫困)使使受到惊动,使受到惊动,使坚忍四、词法现象:一词多义四、词法现象:一词多义 固固国国不以山溪之险:不以山溪之险:国国 国国恒亡:恒亡:行行拂拂乱其所为:乱其所为:拂拂 入则无法家入则无法家拂拂士:士:国防国防 国家国家 违背违背 同同“弼弼”,辅,辅弼弼 (1)(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2)(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以兵革之利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靠武力的强大3 3)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帮助他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七、重点句翻译七、重点句翻译(1)(2)七、重点句翻译七、重点句翻译周一周二你们的自学任务 作业作业1 1、人物形象总结(整合不同文章)、人物形象总结(整合不同文章)第一步第一步分开写形象分开写形象谢道韫、元方、友人、孔子、颜回、老河兵、讲谢道韫、元方、友人、孔子、颜回、老河兵、讲学家、仲永、仲永之父、孙权、吕蒙、鲁肃、木学家、仲永、仲永之父、孙权、吕蒙、鲁肃、木兰、共工、夸父、屠户、狼、王叔远、陶渊明、兰、共工、夸父、屠户、狼、王叔远、陶渊明、刘禹锡、周敦颐、宋濂、韩愈、范仲淹、陈涉、刘禹锡、周敦颐、宋濂、韩愈、范仲淹、陈涉、唐雎、秦王、刘备、诸葛亮、公输、墨子、楚王、唐雎、秦王、刘备、诸葛亮、公输、墨子、楚王、曹刿、鲁庄公、邹忌、齐王、庄子、惠子、愚公、曹刿、鲁庄公、邹忌、齐王、庄子、惠子、愚公、妻子、小男孩、智叟妻子、小男孩、智叟 第二步第二步整合各类人。

整合各类人正面:君主、大臣、百姓、有特殊技能才能的人正面:君主、大臣、百姓、有特殊技能才能的人 反面:君主、官吏、百姓、有一定技能的人反面:君主、官吏、百姓、有一定技能的人周一周二你们的自学任务 作业作业2 2、从文章中获得的启发、从文章中获得的启发 第一步第一步分别写启发分别写启发论语伤仲永孙权劝学智子疑邻论语伤仲永孙权劝学智子疑邻塞翁失马河中石兽狼马说得塞翁失马河中石兽狼马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愚公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愚公移山等第二步第二步整合各类启发整合各类启发学习方法类、学习态度类、个人修养类、为人处学习方法类、学习态度类、个人修养类、为人处世类、人生哲理类等世类、人生哲理类等周一周二你们的自学任务 作业作业3 3、人物的不同情感、主旨思想、写作手法、人物的不同情感、主旨思想、写作手法 如:桃花源记和大道之行也如:桃花源记和大道之行也如:湖心亭、三峡、答谢、记承、与朱、小石潭、如:湖心亭、三峡、答谢、记承、与朱、小石潭、岳阳楼、醉翁亭、满井岳阳楼、醉翁亭、满井作业作业4 4、不同文体常用的不同写作手法归纳,举、不同文体常用的不同写作手法归纳,举例分析记叙文、写景散文、说理性文章。

记叙文、写景散文、说理性文章。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