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第13章《内能》复习导学案一、基础知识导读(一)分子动理论及其应用:1.物质是由 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分子若看成球型,其直径以10-10m来度量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①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②扩散现象说明:A、 分子间存在 B、 分子在不停的做 ③课本P3图13.1-2 实验现象:两瓶气体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结论: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课本P3图13.1-3 实验现象:两种液体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结论:液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④固.液.气都可 扩散 ,扩散的快慢与 有关温度越高扩散越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⑤热运动: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因此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说明:分子运动与物体运动要区分开:扩散.蒸发等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而飞扬的灰尘,液.气体对流是物体运动的结果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①斥力起主要作用,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的斥力起主要作用。
②引力起主要作用图13.1-4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固体很难被拉断,固体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都是因为分子之间引力起主要作用二)内能的初步概念: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2.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既然物体内部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和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那么内能是无条件的存在着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3.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③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4.内能与机械能不同:(1)机械能是宏观的,是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与机械运动有关(2)内能是微观的,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能的总和内能大小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快慢及分子作用有关这种无规则运动是分子在物体内的运动,而不是物体的整体运动5.内能的改变:(2)内能改变的外部表现:物体温度升高(降低)——物体内能增大(减小)物体存在状态改变(熔化.汽化.升华)——内能改变反过来,不能说内能改变必然导致温度变化。
因为内能的变化有多种因素决定)(2)改变内能的方法: 和 A.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①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的现象②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热传递传递的是(热量),而不是温度③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热,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放热温度降低,内能减少④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 B.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①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 ②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相互 ③解释事例:P9图13.2-5看到棉花燃烧起来了,这是因为活塞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燃点使棉花燃烧钻木取火:使木头相互摩擦,人对木头做功,使它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木头的燃点而燃烧图2-11看到当塞子跳起来时,容器中出现了雾,这是因为瓶内空气推动瓶塞对瓶塞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使水蒸气液化凝成小水滴C.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区别:由于它们改变内能上产生的效果相同,所以说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但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不同,在做功过程中能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在热传递过程中能的形式不变D.温度.热量.内能 区别:△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温度升高——→内能增加,不一定吸热如:钻木取火,摩擦生热(做功的方式)△热量:是一个过程 吸收热量 不一定升温如:晶体熔化,水沸腾△内能:是一个状态量 内能增加 不一定升温如:晶体熔化,水沸腾 不一定吸热如:钻木取火,摩擦生热(做功的方式)为了理解温度.热量.内能的关系,一定要记住一个特例:“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但温度 ,内能 ;晶体凝固时放出热量,温度也 ,但内能 ”三)比热容:1.比热容:⑴ 定义: 物质在升温(降温)时,吸收(释放)的热量与 之比 ⑵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 本领的物理量⑶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 ,大小与物质的 和 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⑷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表示:1kg的水温度升高(降低)1℃吸收(放出)的热量为4.2×103J⑸水常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2.计算公式:Q吸=Cm(t-t0),Q放=Cm(t0-t)3.热平衡方程:不计热损失 Q吸=Q放二、基础知识练习1.公共场所吸烟的重要危害是造成他人被动吸烟,俗称“二手烟”。
二手烟”表明( )A.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 分子的体积发生了变化; C. 分子间有引力; D. 分子间有斥力2.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低的物体可能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多 B.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C.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D.物体温度升高,它的热量一定增加3.已知铜的比热容比铝的比热容小,下列说法正确的( )A.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和放出的热量有关 B.将一块铜的质量减小一半,它的比热容不变 C.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铜块升高的温度多 D.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铜和铝,放出相等热量后相接触,热传递的方向是从铜传给铝4.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比热容越大; B.物体的温度越高,比热容越大;C.物质的比热容与它的质量.温度的变化.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的多少无关;D.由于水比干泥土的比热容大,所以内陆地区在一天之内气温的变化比沿海地区小5.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满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右图所示(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C.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D.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温度升高的比乙液体温度升高的多。
6.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一个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块浸有少量乙醚(乙醚极易挥发)的棉花,用力把活塞迅速下压,棉花就会立即燃烧根据该实验现象得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气体比液体更容易被压缩 B.浸有少量乙醚可以降低棉花的着火点C.活塞迅速下压,乙醚蒸气液化放出热量,使棉花燃烧D.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会增加7.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分子间的距离越大作用力也越大B.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有关,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有关C.震后疾病防控消毒时空气中散发一股浓浓的药味,是药物分子的扩散现象D.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但功和热量是不同的物理量,单位也不同8.指出下列各物理名词中“热”的含义:热传递中的“热”是指:________; 热现象中的“热”是指:________;热膨胀中的“热”是指:________; 摩擦生热中的“热”是指:_________9.(2013江苏盐城,第17题)20112年6月24日,“蛟龙号”首次下潜至7000m以下,“蛟龙号”入海后,舱壁遇到冷的海水,温度降低,内能 ,这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内能的。
此时,舱壁内侧出现了大量小水珠,这是舱内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9.水稻是喜温植物,春季育秧时,通常傍晚向秧田灌水,早晨将水放出,以防霜冻.隐含的物理知识是,水的 较大.气温降低时,水能 (选填“放出”或“吸收”)较多的 (选填“温度”、 “内能”或“热量”)10.2011年3月11日,日本仙台以东海域发生大地震并引发海啸.海浪具有巨大的能量,致使褔岛核电站冷却系统受损,反应堆温度升高.用海水冷却反应堆是利用 ______方式来改变反应堆的内能.褔岛附近的空气中检测到核电站泄漏的放射性物质,说明分子是 _____ _ 的11.(4分)(2013•长沙)某电热壶的电阻为40Ω(假定恒定不变),工作时电流为5A.一标准大气压下,用该电热水壶将0.5kg的水从20℃加热至100℃,最少需要吸收热量 J,电热水壶至少要工作 s.12.某中学为学生供应开水,用焦炭作为燃料,已知焦炭的热值是3×107J/kg,现完全燃烧了4.2kg的焦炭,放出的热量 设该热量有25%被水吸收,能将 kg的水从25℃加热到100℃。
[已知C水=4.2×107J/(kg·℃)].13.1kg的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__ 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冰水混合物的内能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4、用燃气灶烧水时,把2.2kg 初温为20℃的水加热到100℃,共燃烧了45g 天然气(假设天然气完全燃烧)已知天然气的热值为4.4×107 J/ kg,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 kg×℃)⑴ 天然气属于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在烧水过程中,大量向外散失的能量不会自动再汇集回来,这说明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是有 的⑵ 水的内能增加了 J (3)燃气灶烧水的效率为 15.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温度计测量液体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值,并用钟表记录加热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物质质量/g初始温度/℃加热时间/min最后温度/℃水6020645食用油6020668(1)在实验过程中控制加热时间相同,通过比较 来研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差异.(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 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3)通过实验可以得到不同的物质吸热能力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用 这个物理量来描述.16.用太阳能热水器(如图所示)代替传统的煤气或电热水器可以更好的节约能源.图中小芳经过实验发现自己家里的太阳能热水器的吸热功率为2000W( “吸热功率”是指该集热器每秒钟吸收的太阳辐射的能量即热量),在8个小时内将储水器中的水温从20℃加热至80℃,而的储水器的容积是200升.根据小芳的观测数据,请完成:(水的密度ρ=1.0×103kg/m3,水的比热容c=4.2×103J/(kg•℃)(1)储水器中的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J?(2)集热器8个小时吸收的太阳辐射给它的热量是多少J;(3)这台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的效率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