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浅论工程造价管理

ch****o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1.01KB
约12页
文档ID:156607600
浅论工程造价管理_第1页
1/12

浅论工程造价管理摘 要:工程造价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现代管理科学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工程造价的管理显得愈来愈重要本文首先提出了我国造价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其次进一步探讨了工程造价管理全过程控制,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关键词:造价管理;建筑工程;全过程控制Abstract:Project cost is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modity economy and modern management science.With the deepening of reform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system,the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This paper firstly puts forward the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cost management in our country.And further discuss the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process control,finally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Key words:Cost management;Construction project;The whole process control目 录一、 引言 3二、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分析 4(一)工程造价管理的含义 4(二)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51、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 52、宏观方面存在的问题 53、微观方面存在的问题 6三、工程造价管理全过程控制 7(一)投资决策阶段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首位 7(二)设计阶段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 8(三)施工阶段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环节 9四、对策建议 10(一)完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体系 10(二)加强设计阶段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力度和强度 10(三)施工阶段对建筑工程造价进行细分管理 11五、结语 11一、 引言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近十年来我国建筑业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份额一直在 6%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左右。

建设工程造价的管理是保证这一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工程造价的计算与控制是以建设项目、单项工程、单位工程为对象,研究在建设前期、工程实施和工程竣工的全过程中计算和控制工程造价的理论、方法,以及工程造价的经济规律的学科计算和控制工程造价是工程项目建设中的一项重要的技术与经济活动,是工程管理工作中的一个独特的、相对独立的领域当今,世界各国纷纷在改进现有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借助其他管理领域理论与方法的最新发展,开始了更为深入和全面的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市场不断地给工程造价提出新的问题,同时也促使工程造价的计价体系和控制方法不断地改革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程建设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的工程技术和管理方法被广泛地运用到实践当中,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但是在工程造价管理方面却进展缓慢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仍然沿用苏联模式,始终不能摆脱定额管理的俗套,这种计划经济模式,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入WTO以后, 我国将有更多的企业(包括建筑企业)和产品进入国外市场,国外也将有更多的企业(包括建筑企业)和产品进入我国市场这就要求工程造价管理改革向市场化方向靠拢,与国际惯例接轨。

加入WTO后,我国工程造价管理领域受到的最大冲击之一是工程造价的计价、定价模式和控制方法将我国与国际工程造价管理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我国建筑业界解放思想,冲破传统工程造价管理理论的束缚,确立全新的工程造价管理理念,促进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 二、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分析(一)工程造价管理的含义工程造价管理有两层含义:一是建设工程投资费用管理;二是工程价格管理建设工程投资费用管理的含义是,为了实现投资的预期目标,在拟定的规划、设计方案的条件下,预测、计算、确定和监控工程造价及其变动的系统活动价格管理分2个层次,在微观层次上,是生产企业在掌握市场价格信息的基础上,为实现管理目标而进行的成本控制、计价、订价和竞价的系统活动;在宏观层次上,是政府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利用法律、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对价格进行管理和调控,以及通过市场管理,规范市场主体价格行为的系统活动二)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和问题1、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目前,国内业界普遍采用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是静态管理与动态管理相结合的模式并且向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过渡,即指在实行各地区主管部门统一采用单价法编制工程预算定额实行价格管理(地区平均成本价)与分阶段调整市场动态价格、将指导价和指定价相结合,定期不定期公布指导性系数,再由各地区的工程造价机构据此编制、审查、确定工程造价。

同时,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定额计价这种管理办法基本适应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强化了政府对工 程造价的宏观调控,初步做到了自成体系,管理有序,控制造价,促进效益的积极作用同时,己经开始实施的注册造价工程师制度,又促使我国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向专业化、正规化方向前进了一大步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行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存在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并已开始制约管理水平的提高与发展管理层已经意识到存在的局限性对经济发展造成的不利因素并已开始制定相关制度 2、宏观方面存在的问题2.1工程预算定额方面:现行工程预算定额尽管在补充和完善,但还跟不上价格变化与建筑材料更新换代的需求2.2行业法规方面:建设工程造价领域的法制还不健全,政策还不配套,缺乏监管机制,导致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不规范操作现象严重,严重阻碍建设工程领域的健康发展2.3管理体系方面:现行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仅能实现建设工程的局部管理,导致工程造价失控,“三超”现象严重有些工程在立项阶段就工程投资估算不实,资金尚未落实就急于上项目,甚至编制虚假的工程概算;有些工程在投资估算时未考虑动态因素,导致市场价格变动时往往形成投资缺口。

2.4建设方管理方面:现阶段我国投资体制还不完善,责任机制还不健全特别是市场供求关系失衡时的业主在建筑市场中居于主导地位,造成建设方各自为政,发生许多不规范行为,影响了建设工程正常的建设进度、工程质量和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2.5工程造价咨询机构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从事工程造价咨询等工作的中介组织发展很快,但相应的管理制度却不配套,审批与认定中介组织过程不严谨;中介组织对承担的咨询服务不负经济责任,也没有完善的赔偿制度和回避制度等很多中介组织带有明显的行政色彩,借助于行业主管部门的权力,不按规定办事,搞行业垄断,缺乏公正性,影响了造价咨询机构的声誉及管理水平的提高3、微观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微观上看,我国目前的工程合同计价一般为招投标价格和预算包干价格两种,这两种价格的确定都按照有关预算定额来计算编制概预算或投标报价时、主要依据为各行业部门编制的部门或地方统一预算定额各承包方很少有自己的一套比较完善的预算定额修订系统,由于国内预算定额是基于行业平均生产率以及国内资产设备生产率进行制定的,而且修订周期过长,不能反映当前的实际水平,所以在编制概预算和投标报价时,须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这种基于预算定额的计价方法,使建筑造价过多的受到了预算定额取费制度的限制而不能充分反映市场的供求状况,也难以真实地显示企业的实际消耗和工作效率。

三、工程造价管理全过程控制(一)投资决策阶段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首位 在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项目的各项技术经济决策,对建设工程造价以及项目建成投产后的经济效益,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是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阶段作为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在决策阶段应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对拟建项目进行经济评价,选择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建设方案,并在优化建设方案的基础上,编制高质量的项目投资估算,使其在项目建设中真正起到控制项目总投资的作用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有: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建设地区的选择;建设厂址(地点)的选择;项目的经济规模;工艺评选;设备选用等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常有一些不顾客观规律,忽视对项目决策过程中的经济评价,导致提高成本、降低效率,影响项目应有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如项目的经济规模,规模经济标准是指产品的合理生产批量,一些产品的生产在一定条件下呈“收益递增”的经济现象,即随生产批量的扩大,单位成本降低,收益上升在我国长期以来,不少地方与企业,不顾经济规模和布局的合理性,重复引进,重复建设,使项目投资和资源严重浪费一个建设项目若出现前期决策失误,则不管后期建设实施阶段造价管理如何努力,也无法弥补其损失。

据相关资料统计,在项目建设各阶段中,投资决策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高达80-90%所以投资决策阶段对工程造价控制是首位,应做好大量社会调查,可行性研究,得出科学方案,确保项目决策的正确性,才能进入建设工程设计阶段二)设计阶段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设计阶段是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的重点在项目作出投资决策后,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在于设计设计是在技术和经济上对拟建工程的实施进行全面的安排,也是对工程建设进行规划的过程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设计能使项目建设缩短工期、节省投资、提高效益据调查设计费一般只占建设工程全寿命费用的1%以下,而这1%以下的费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却占75%以上因此,设计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在设计阶段建设形式、结构类别、设备和材料的选用已经确定,在建设后期实施阶段,对工程造价影响较小由此可见,设计质量对整个工程建设至关重要同一建设项目,同一单项单位工程,可以有不同的方案,从而有不同的造价,因此,有必要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做多个方案,通过技术比较、经济分析和效益评价,选用技术先进适用、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即设计方案的优化过程优化设计方案是设计阶段重要步骤,是控制工程造价的有效方法,主要可通过设计招投标、设计方案竞选、运用价值工程优化设计方案、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评价等方法,来论证拟采用的设计方案技术上是否可行、功能上是否满足要求、经济上是否合理、使用上是否安全可靠。

正确处理技术与经济的对立统一关系,设计人员和造价管理人员必须密切配合,作好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在降低和控制项目投资上下功夫,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应及时对项目投资进行分析对比,反馈造价信息,能动地影响设计,以保证有效地控制投资三)施工阶段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环节施工阶段投资控制是在已确定的投资规模、设计标准及招投标、签证施工合同的基础上,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把工程造价控制在确定的计划投资额范围内,一旦出现偏差,应及时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或者纠偏,确保投资控制目标的实现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 严格审批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节约投资造价工程师应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认真审核,采用经济比较法进行综合评审,加强投资控制应督促承包商在保证质量和进度的前提下尽可能采取先进技术,以降低工程造价,制定先进的、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以达到缩短工期、提高质量和降低造价的目的2、 加强材料、设备的采购和管理,有效控制投资总额不被突破材料是构成工程造价的主要内容,一般材料费约占工程总造价的60-65%,可见在施工阶段,搞好工程材料供应管理,对于降低工程造价十分明显3、 严格控制正确处理工程变更签证,确保总投资不被突破。

工程变更不只是图纸内容的改变,如材料替换、设备参数修改、施工方法的改变、功能调整、尺寸变化等等都属于工程变更范畴四、对策建议(一)完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体系随着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体系的完善,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不仅可以在招标阶段帮助决策者进行造价评估,还能在建筑工程设计阶段、建筑工程施工阶段以及竣工结算阶段进行造价管理因此,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体系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建筑企业在业内的资质为准绳,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走低价位路线,编制通用的招投标文件格式,严格按照程序办事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评估的基础之上,确定哪些是合理的低造价,哪些是不规范的低造价,将合理的低造价与资质相对雄厚的建筑企业结合起来,在招标阶段将造价控制在合理科学的范围之内,彻底将工程造价管理力度和强度提高到新的水平二)加强设计阶段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力度和强度设计阶段在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个阶段虽然造价低,但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占到了整个工程造价的四分之三左右,可见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因此,必须在设计阶段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力度和强度,将科学的设计、先进的技术、合理的造价、规范的内容结合起来进行造价管理,并将管理深入到每个细小环节,力求在设计阶段将工程造价控制在最佳范围,避免在施工阶段出现工程量随意增加,建筑材料用量过大,设备型号不符合施工要求以及各种扯皮现象的发生,保证建筑工程如期保质低造价交工。

三)施工阶段对建筑工程造价进行细分管理建筑工程的施工是一段相当漫长的过程,一般较为复杂多变,在施工中引起变更的因素很多,涉及设计不合理需要变更,实际施工中甲方提出的变更、材料方面的变更,种种原因都会导致工程造价的增加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也会遇到不合理的签证,导致工程造价的增加严格控制变更洽商、材料代用、额外用功及各种预算外费用,做到先算账后花钱与此同时,在建筑材料信用上实行限额信用制度,鼓励材料节省行为另外,在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上也要加强造价管理,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施工,不得随意变更施工量清单内容五、结语 我国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是借鉴前苏联的做法逐步建立起来的,经历了曲折的历程目前,我国正在逐步完善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建设工程造价领域的法制还不健全,政策还不配套,缺乏监管机制,工程造价咨询的服务水平有待提高传统的造价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经济的发展,我国应该借鉴国外先进的计价模式,进一步推行工程量清单工程量清单计价可以提供一个平等的竞争条件,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的需要,有利于工程款的拨付和工程造价的最终结算,有利于业主对投资的控制施行全过程造价控制,需采取以下措施:前期阶段准确的投资估算,设计阶段的限额设计、运用价值工程进行方案的优选,工程实施阶段对工程量的准确计量、工程变更的控制,以及竣工结算的管理。

参考文献:[1]潘飞、曹林英、费雪梅.浅谈建设单位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的管理.[J].山西建筑,2009(11).[2]曲京涛.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及完善对策.[J]时代金融,2009.[3]孙三友、马荣圈、于东东.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体系.[M].北  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37-39.。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