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脑瘫儿童的家庭化康复

ta****u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11.73KB
约8页
文档ID:177892006
脑瘫儿童的家庭化康复_第1页
1/8

脑瘫儿童的家庭化康复(讲座)主讲人:秦涛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疗技术的发展,脑瘫的诊断和治疗正在趋于低龄化因此,早期 发现和早期治疗成了现代脑瘫治疗的主流这里所说的早期指的是指患儿0—6岁这一 段时间在这一段时间里人体的发育改善是最明显的也是人格形成的萌芽阶段 对于脑性瘫痪患儿来说,接受适当的康复治疗相当重要,特别是和其它的医学领 域协作,再进一步通过心理性的、教育性的治疗,会收到较明显的效果图一人体生长发育时间曲线图表一是儿童的神经系统,生殖系统,身体机构成长发育的一个曲线图从 这个图中可以看到正常儿童0—6岁这个阶段各方面的发育状况其中神经系统 的发育0到6岁时是飞跃性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完成了 90%左右,到10岁时 已趋于缓和,比较恒定脑性瘫痪儿童,其中大部分都是出生前由于在脑部受到 损伤而出现运动机能的异常根据表l对正常儿童0—6岁这一段时间的脑部发 育的研究推测,对脑瘫患儿早期进行全面的训练治疗,会对患儿运动机能和智力 上产生有较大的影响,因为这一时期患儿脑发育处于旺盛时期,对于脑损伤的顺 应性比较高,而且在这一时期,痉挛症状和手足徐动症状几乎不明显,异常性的 姿势和运动姿势控制起来比较容易,同时对于挛缩变形也比较容易防治。

所以对 于治疗师和家长来讲,应该十分注意这一段时间里患儿的衣食住行,并从日常的 生活活动中加以引导,尽可能地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早期康复能够做到早期康复当然是最佳的治疗方法,但是在我国,康复医学兴起的时 间还不是很长,各种疾病的康复治疗体系还不是很完善,脑性瘫痪就是其中之一 因此,作为家属、家长学会在家庭当中对患儿进行训练治疗就变得相当重要了 因为对于脑瘫患儿来说,开展良好的家庭治疗无异于赐予他第二次生命右图是一个脑性瘫痪患儿一天里的生活安排 在康复医学比较发达的国家,患儿每天生活安排的 内容和程序基本如此首先要记住,无论 是哪一项 安排都是以脑瘫患儿为中心的,物理 治疗(PT)、作 业治疗(OT)、语言治疗(ST)和家庭训练所占的比例 相对来讲比较小,而日常生活(入浴、入厕、洗脸、 更衣、吃饭、玩耍、睡觉等)动作却占了相当大的 一部分这说明患儿每天通过自己自身的日常生活 进行积累,达到一个运动训练的目的是非常重要 的治疗师的训练(PT、OT、ST)和在治疗师指导下 进行的家庭训练,只是一个对患儿进行运动模式的 强化和感觉上的再教育及运动、感觉 的促通,最终患儿还要把所学到的、感觉 到 的运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当中去,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这样才能使患者的运 动水平和机能得以真正地提高,同时他参与社会的能力和心理的接受能力也会得 到提高,走向成熟这就说明,对一个脑瘫患儿的日常生活加以指导和进行家庭 训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根据我国目前的情况和条件,每一个脑性瘫痪的患儿不可能每天都能得到治 疗师(PT、OT、ST)的指导和治疗因为我国人口众多,残疾人的总数比较多,其 中脑瘫患儿为数也不少,康复设施相对缺乏,这就决定了对脑瘫患儿在家庭中进 行日常生活指导和家庭训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关于脑瘫儿童的家庭化康复,这是一种多方面、综合性的康复体系治疗者 不仅要了解正常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还要有一定的医学常识,了解人体各 正常关节活动的知识,以及引起关节活动范围减小和导致关节变形的原因;最重 要的是要知道怎样控制异常动作的发生并且诱导出正确的反射动作等等耒奈以下所列出的内容是进行家庭康复必需的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方法,家长及治 疗师可以在这些方法的引导下对患儿开展家庭康复一) 家庭里的关节活动的训练方法肌张力较高是导致身体关节活动范围受限及变形的主要原因,平时在家中,可采用被动 牵拉的手法,使肌张力得以缓解,从而扩大关节的活动范围,再加上及时的辅助训练,才 可保持新扩大的关节活动范围。

另外,在患儿休息时,可给他穿戴一些自制的辅助支具, 既降低了肌张力,又可防止关节变形为了防止家长在为患儿牵拉时造成患儿受伤, 牵拉前家长应了解,人体正常关节活动的知识以及引起关节活动范围减少或导致关节变形 的原因)(二) 早期治疗的家庭康复训练方法:早期康复训练的方法是针对没有形成明显异常的运动姿势的患儿,按照儿童运动发育 的顺序来进行的每一个治疗阶段相互之间都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同时每一个阶段又标志 着一个运动发育的水平,所以,家长在对自己孩子进行家庭康复训练时,要仔细观察孩子 的运动发育是处在哪一个运动发育水平上1) .仰卧位的姿势控制训练(2) .俯卧位的姿势控制训练(3) .坐位姿势的控制训练(4) .跪立位与单膝跪立位的控制训练(5) .立位与步行的姿势控制训练(三) 年龄较大的各类型脑瘫的家庭康复训练方法对于一些年龄稍大、病型较明显的脑瘫患儿,利用早期康复治疗的方法进行康复训练, 效果会不太明显,这时就要根据患儿的病型分类,选择适当的康复训练方法在这里我们 所介绍的是根据著名的脑瘫治疗专家,英国的Bobath夫妇的治疗理论,针对不同的病型设 计的一些简单的康复方法和步骤这些方法简单易行,便于在家庭中由家长对患儿进行长 期治疗,并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必须强调的是,在家长对患儿进行家庭康复训练之前,应 该让患儿去医院进行彻底的检查,充分掌握患儿病情的基本情况,如果发现患儿的某个关 节出现脱臼现象或其它不适于康复治疗的病变,不要冒然施行这些康复训练动作,以免对 患儿造成损伤1) •年龄较大的痉挛型四肢瘫患儿的康复训练方法与步骤(2) .对体干及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痉挛明显的四肢瘫和双重性瘫患儿的康复训练方法 与步骤(3) .痉挛型双重性瘫痪或轻度痉挛型四肢瘫患儿的康 复训练方法与步骤(4) .痉挛型偏瘫性脑瘫患儿的康复训练方法(5) .年龄较大的紧张性手足徐动型患儿的康复训练方法与步骤(6) .能够保持坐位但双侧上肢障碍的紧张性手足徐动患儿的康复训练方法与步骤(7) .失调型脑瘫患儿的康复训练方法与步骤(四) 脑瘫患儿日常生活动作训练由于脑瘫患儿的大脑在发育期间受到损害,所以不仅运动发育受到影响,而且感觉方面, 如:视觉、听觉、对物体的识别能力、与外界沟通能力等方面在不同程度上均受到了影响 那么如何帮助及诱导脑瘫患儿克服智能上的缺陷,使他们能够与同龄儿童一样快乐成长, 这重任就落在治疗师,老师及家长身上而在这三者中,家长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为, 脑瘫患儿即使在医院里接受再长时间的各种治疗,他终究还得回到家中,一切日常生活动 作,如穿衣、梳头、刷牙、上厕所等都还需要在家长帮助或指导下完成。

俗话说:“父母 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何帮助一正常孩子健康成长,家长都是深有体会的,但脑瘫患 儿同正常儿童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家长不仅要用特殊方式来帮助患儿克服生理上的各种缺 陷,而且还要用特殊的方法来教导患儿如何去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帮助患儿以各种方式来 与外界沟通等脑瘫患儿日常生活动作中的各个问题:1、手部的训练(1)手部训练(2)手部功能的维持及防止其退化的方法2、抱脑瘫患儿的方法3、进食动作的训练4、穿脱衣服的训练5、坐位平衡的训练与应用6、站立及步行训练脑瘫患儿涉及一个家庭的幸福、一个人的成长、一个社会国民素质的提高,因此小儿 脑瘫既是医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故防治小儿脑瘫意义显得非常重大本次讲座的目的, 一个是为了在全校范围内普及有关脑瘫的知识及一般的康复常识,再一个也是为致力于脑瘫患儿治疗的治疗师和教师们提供一些家庭训练的指导方法,以便在工作中指导患儿及患儿家属还有就 是向脑瘫患儿的家长进行家庭康复训练的教育,使脑瘫患儿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正确的指导 和运动功能的训练,从而提高患儿的自立能力最后,我们真诚地希望能够与同行们进行交流,同大家一起搞好脑瘫患儿的治疗工作 更希望患儿的家长家属通过这次讲座得到启发,使您的孩子有一个全新的发展。

附文:脑瘫常识脑性瘫痪脑性瘫痪简称脑瘫(CP)是指脑在其生长、发育完成以前由于受到某种侵害、损伤 而造成的永久性的肢体姿势及运动的异常,这种姿势和运动的异常是随着患儿的生长发育 不断地变化的一般这些姿势及运动的异常在患儿满周岁时渐渐明显地被发现脑瘫患者 病位在脑,累及四肢,表现多样,可伴有智力低下、惊厥、听觉和视觉障碍、行为异常等 是儿童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小儿脑瘫在各国的发病率不低于千分之一至千分之二,我国 的发病率在千分之一点六至千分之四之间脑瘫的并发症脑性瘫痪是脑损伤的结果,以运动障碍、姿势障碍为主,其他由脑损伤所致的障碍我 们称之为伴发障碍主要有:(一)健康和体力障碍:(二)智力障碍:根据分析7个国家6572名患者资料得知,脑性瘫痪智能分布,几乎半数为智能低下(IQ 不到70), 1/4在边缘(IQ在70-89之间),余下1 / 4为平均(1Q为90-109)或在平均以上(IQ高于110)三) 情绪及行为障碍:(四) 学习障碍:由于脑部损伤,视力、听力、语言、智力障碍,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动力不强,常闹 情绪,学习能力受到影响据美国统计,7岁以上脑瘫患儿中85%有阅读困难,93%算术欠 佳,只有25%学习上是正常或优异。

五) 癫痫:脑性瘫痪的合并症中,癫痫常常以各种惊厥而引人注目癫痫不仅妨碍脑性瘫痪的疗 育,并且反复的惊厥有增强脑损伤的危险尤其是在婴幼儿期有婴儿痉挛如不重视,在 脑性瘫痪患儿出现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时可有致死危险故必须重视脑性瘫痪患儿的惊厥, 予以恰当的诊断和及时的治疗六) 感觉障碍:(七) 语言障碍:脑性瘫痪患儿的语言障碍发病率为65%-95%,其中四肢瘫患儿发生率较高,往往以吸 吮困难、吞咽和咀嚼困难为先导,表现为发音不清、构语困难、语言表达障碍、甚至失语 症等脑瘫的分类:(一)按瘫痪部位分类(此分类多应用于痉挛型)1. 四肢瘫:指两上肢、下肢和躯干的瘫痪而言2. 双瘫:两下肢重、躯干和上肢比较轻者,几乎都见于痉挛型,为脑性瘫痪的典型类 型3. 截瘫:指两下肢局限性瘫有代表性的为,脊髓损伤时的脑性瘫痪,障碍局限于下 肢总的看来,躯干、上肢总不像完全正常4. 偏瘫:指一侧的上肢、下肢瘫痪,尤其是上肢障碍较重5. 重复偏瘫和双瘫的强调:两下肢障碍相比,两上肢障碍重者或者一侧上、下肢障碍 重于另一侧上、下肢者,称之为重复偏瘫6. 三肢瘫:指患儿三个肢体有障碍,或者四肢瘫的不完全型而言7. 单瘫:对只一侧肢体瘫痪而言,临床上罕见。

二)按患者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可分为1、痉挛型2、强直型3、手足徐动型4、共济失调型5、震颐型6、肌张力低下型(无紧张型)7、混台型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