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58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综合运用所学的人民币的相关知识解决购物中的简单实际问题2.引导学生精力解决问题的过程,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初步学会有序思考3.沟通生活和数学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认识了各种常用面值的人民币及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了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以及会进行人民币的简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教学资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让学生学会解决在钱数限定的条件下买需要的东西的问题,由于计算的数据只限于20以内,例题中的数量关系比较简单,教学重点师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重点在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教学重点:会应用所学的人民币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学难点:会用尝试和罗列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课堂练习本教学流程:一、关注文化,情境导入1.谈话,引出课题师:孩子们,上周我们一起认识了人民币今天,我们就一起用这些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板贴:解决问题)2.复习简单的计算课件出示商品图及问题。
)师:为迎接世界读书日,新华书店最近购进了四种新书热爱阅读的小明打算给自己买点书师:谁来说说,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师:谁能帮小明算一算?【设计意图:借助节日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既向学生渗透了多阅读的思想,又能在不知不觉中复习了旧知,自然地把学生带进新课堂二、研究讨论,获得方法课件出示问题:妈妈给了小华13元钱,正好可以买下面哪两种书?1.理解问题,尝试解决师: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师:“正好”是什么意思?师:那你们觉得小华可以买到什么书?为什么?2.设置错例,教学“尝试—调整”策略1)借助已有经验,尝试解决问题师:一五班有个小朋友也想给小华帮帮忙,你们看他的想法行吗?(选择《画报》和《卡通世界》:6+8=15元)生:不行,结果比13元多了师:那该怎么调整?【设计意图:基于对学情的把握,学生已经能准确说出方案因为在这里故意设置错例,将错误资源转化为宝贵的教学资源,为下面的探究做好准备,引出“尝试—调整”这一解题策略2)回顾方法,及时巩固师:再看看这个小朋友的方案可以吗?(选择《我是小学生》和《画报》这两本书)小结:在碰到这种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选两本先试一试,价格低了,我们就换贵一点的;价格高了,我们就换便宜一点的。
尝试—调整是一种很好的解题方法3.创设情境,教学“有序罗列”策略1)限定条件,引发思考师:如果老师一定要买《我是小学生》这本书呢?可以搭配什么?师:算一算,这三种方案都可以吗?师小结:像这样先选出一本,再按顺序拿这本书和其他书搭配的方法叫“有序罗列”用这种方法也能找到答案你还想固定哪一本呢?【设计意图:尝试和罗列是解决问题最基本的两种策略在这里重点教学尝试的方向和罗列的有序性,一边合理地解决实际问题2)对比优化,理解方法师: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帮我们解决问题,你更喜欢哪一种?4.回顾反思,检查解决问题的过程师:对,解决问题一定不能忘了回顾与反思,这道题我们应该怎样检查呢?预设:检查这两种书加起来是不是正好是13元三、巩固复习,拓展提高课件出示:书店又购进两种书:《小骑士》13元、《我长大了》19元1)小林老师有19元钱,正好可以买哪两种书?(2)你会选择《我长大了》吗?为什么?你会选择《我是小学生》吗?为什么?【设计意图: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解题策略后,巧妙设定数据,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先观察、多思考、后动笔的好习惯四、课堂总结,提炼升华师:同学们通过思考运用新方法帮小林老师解决了这个大难题。
谁能说说自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什么收获吗?师: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少,希望大家在生活中都能多动脑、勤思考,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去帮助别人解决问题,你就是最棒的!【设计意图:课堂上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研究数学的方法让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对学习过程梳理、归纳,使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认知体系,在自我反思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本节课的学习方法所用教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