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抒情散文 阅读思路:分析标题 理清结构(顺序) 明确内容 把握中心(情感)(明确景物,注意限定语) (外在特征.内在品质.情感态度.对比衬托手法答题思路: 勾画文章勤动笔,条理清晰有章法要点一个不遗漏,答案自然文中来语言赏析写景抒情散文阅读中的语言赏析,是所有阅读要点的综合运用思路整理与规范表达 选词(修辞)——对象特征(先外后内)——作者情感与读者共鸣 景物重点是特征,先外后内看分明情感皆由作者来,描摹只为抒心胸阅读 1 冬日香山梁衡( )天寒地冻的时节,我来到香山,领略了香山性格的另一面 )早晨一爬起来我便去逛山这里,我春天时来过,是花的世界;夏天时来过,是浓阴 的世界;秋天时来过,是红叶的世界而这三季都游客满山,说到底是人的世界现在可好, 无花,无叶,无红,无绿,更没有人,好一座空落落的香山,好一个清净的世界 )过去来时,路边是夹道的丁香,厚绿的圆形叶片,白的或紫色的小花;现在只剩下灰 褐色的劲枝,头挑着些已弹去种籽的空壳过去来时,山坡上是些层层片片的灌木,扑闪着 自己霜红的叶片,如一团团的火苗,在秋风中翻腾;现在远望灰蒙蒙的一片.其身其形和石 和土几乎溶在一起,很难觅到它的音容。
过去来时,林间树下是厚厚的绿齿,绒绒地由山脚 铺到山顶;现在它们或枯萎在石缝间,或被风扫卷着聚缠在树根下如果说秋是水落石出, 冬则是草木去而山石显了在山下一望山顶的鬼见愁,黑森森的石崖,蜿蜒的石路,历历在 目连路边的巨石也都像是突然奔来眼前,过去从未相见似的 )与春夏相比,这山上不变的是松柏树干粗粗壮壮,溜光挺直,直到树梢尽头才伸出 几根虬劲的枝,枝上持着束束松针,该怎样绿还是怎样绿这时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走到 松枝间却寂然不动了苍松之外,还有一些松,栽在路旁,冒出油绿的针叶,好像全然不知 外面的季节与松作伴的还有柏树与翠竹柏树或矗立路旁,或伸出于石岩,森森然,与松 呼应翠竹则在房檐下山脚旁,挺着秀气的枝,伸出绿绿的叶,远远地作一些铺垫你看他 们身下那些形容萎缩的衰草败枝,你看他们头上的红日蓝天,你看那被山风打扫得干干净净 的石板路,你就会明白松树的骄傲他不因风寒而筒袖缩脖,不因人少而自卑自惭我奇怪 人们的好奇心那么强,可怎么没有想到在秋敛冬凝之后再来香山看看松柏的形象5)当我登上山顶时回望远处,烟霭茫茫,亭台隐隐,脚下山石奔突,松柏连理,无花无 草,一色灰褐好一幅天然山水图你看这山,他借着季节相助舍掉了丁香的香味,芳草的 倩影,枫树的火红,还有游客的捧场。
只留下这长青的松柏来作自己的山魂山路寂寂,阒 然无人我边走边想,比较着几次来香山的收获春天来时我看她的妩媚,夏天来时我看她 的丰腴,秋天来时我看她的绰约,冬天来时却有幸窥见她的骨气她在回顾与思考之后,毅 然收起了那些过眼繁花,只留下这铮铮硬骨与浩浩正气靠着这骨这气,她会争得来年更好的花,更好的叶,和永远的香气香山,这个神清气朗的冬日!1.文章第一段说“天寒地冻的时节,我来到香山,领略了香山性格的另一面,”请结合全文说说“另一面”的具体含义2.文章第(3)段在写冬日香山时也写了香山其他季节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文中第(5)段中说:“春天来时我看她的妩媚,夏天来时我看她的丰腴,秋天来时我看 她的绰约,冬天来时却有幸窥见她的骨气请结合全文谈谈香山的“妩媚、丰腴、绰约、 骨气”分别表现在哪些方面4.请从文中摘抄2 个四字美词,一个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阅读2 山的图腾( )一到西宁,便感觉到青海山川的不同凡响这里的奇峰峻岭和条条深邃的沟壑,使我 的心灵受到阳刚的洗礼,引起我精神上的强烈震撼 )那天我们乘车沿山谷间的栈道盘旋而去寻觅黄河的源头时,只见山路侧旁皆为红色的 高山峻岭车子行驶于其中,如同盘旋在燃烧的火焰之中,让我内心升腾起一种从未有过的 冲动。
友人邓友梅在途中看见山上耸立着的一块充满曲线美的红石时,诙谐地喊道:“看呐! 那是诗人舒婷在山巅上向大地吟唱她的新诗呢这个比喻可谓天衣无缝,因为那天舒婷刚 好穿着一件红色的外衣,亭亭玉立之姿,颇像峰顶上那块婀娜多姿的红石舒婷没有反驳, 她看着窗外的大山,自语道:“人在旅途中,已是美的享受她的喃喃之语道破了高原上红 色大山诱人的奇丽与娇美 )我也沉醉于大山的遐想之中:我曾游历过美国西部的“红石山国家公园”,那儿的地质 地貌与这儿红色山峦极其近似,但是从气魄上来衡量,“红石山”显得太小家子气了,那就 如同一匹孤驼与一条绵延无尽的棕红色的驼队之分这是远古天崩地裂时,天地造物之神, 让大海沉沦地下,让红色高山凸起于东方大地上的杰作它诱惑一切游人的想象,因为这里 不仅有友人戏言的“舒婷读诗”,还有纯天然的“亭”、“台”、“楼”、“阁”;如果将它和时代 的距离拉得更近一些,这层层叠叠耸立于云间的山峰,有的像原子弹爆炸后升腾起的蘑菇云, 有的像是一条条虹鳟鱼遨游于太空……其形之怪,其貌之绝,真是让我目不转睛,直到我双 眼酸涩时,才愿意眨一眨眼皮我询问司机大山的姓名他说:“这峡谷叫‘拉水峡'” )第二座令我为之动情的山峦,当属日月山了。
它古时的名字叫赤岭,但是密密的青稞 与碧树绿草覆盖了整座山,凸显出它生命的永恒青春间或,可遥见有一束束彩绸,飘逸在 山间,导游告知我,那儿是藏族兄弟举行天葬的祭台 )导游的一句话,便把我们带进了原始古老的氛围中:噢!这是到了古代汉、蕃的分界 地了因而,当汽车向日月山的山脊上攀时,一个古老的故事盘升于我的心头公元 641 年,文成公主就是穿越这个山口进入西藏的翻越这座大山时,她因惜别故土,曾拿出父王 赐她的日月宝镜,观看镜中“八水绕长安”的美景,泪水凄然而下此情此景,被奉命来接 她的使臣发现,这使臣为驱散她的离情悲楚,偷偷把宝镜换成了石镜聪颖过人的文成公主 见到石镜后,便将宝镜摔碎了,以示诀别故土、踏进西藏的决心她没想到,此举成了日月 山之名称的来由——后人为纪念文成公主那颗亮若太阳和月亮般的心,将“赤岭”改为“日 月山”日月山”这圣洁的名字,一直延续至今 )下车后,我无论如何也未曾想到,山顶的风有那么大,我差点被吹了个跟头在这一 刻,我才意识到自己是到了海拔3520 米的青藏高原,它不仅让我倍感寒冷,而且心跳加剧、 呼吸急促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去遥想当年宫廷中长大的文成公主,要经历这般磨砺,该有 多么艰难!但她没有退却,而是为了民族和谐和中华大业,毅然迈过了这座山,进入海拔更 高的西藏。
)我和友人把一路上藏族朋友送给我们的哈达都找了出来,将其系在祭台之上这既是 向文成公主表示后来人的敬意,也是向日月山献上一份中华的赤子情怀——因为这座日月山 已然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和山岳中的精灵了!( )青藏高原的山,是迷人的西行路上,我在与大山无数次的对视中,心灵得到了最为 完美的陶冶故而写此文,作为青藏高原之行的永恒纪念作者丛维熙,原文有删改)1.文章写了两座令“我”“动情”的山,请阅读文章②-⑧段,填写表格山的特征 “我”的情感状态拉水峡(1) (2) 日月山(3) (4) 2.结合文章的相关内容,简要谈谈自己对第⑧段画线句子的理解3文章第③段有许多句子写得很精彩,请你结合具体语句作简要赏析不超过12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