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四大园林导游词介绍 苏州园林,在建筑中独树一帜,有重大成就的古典园林建筑苏州园林又称苏州古典园林, 以私家园林为主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并称苏州四大园林,代表着宋(公元960~1278年)、元(公元1271~1368年)、明(公元1368~1644年)、清(公元1644~1911年)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苏州四大名园这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汗水的结晶!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苏州四大园林导游词.介绍,供大家参考学习 苏州四大园林导游词1 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 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四年(1509),为明代弘治进士、御史王献臣弃官回乡后,在唐代陆龟蒙宅地和元代大弘寺旧址处拓建而成取晋代文学家潘岳《闲居赋》中“筑室种树,逍遥得意……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句意,将此园命名为拙政园王献臣在建园之期,曾请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征明为其设计蓝图,形成以水为主,疏朗平淡,近乎自然风景的园林王献臣死后,其子一夜豪赌,将园输给徐氏,其子孙后亦衰落明崇祯四年(1631)园东部归侍郎王心一,名“归田园居” 园中部和西部,仆人更换频繁,乾隆初,中部复园归太守蒋棨全部。
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进驻苏州,拙政园为忠王府,相传忠王李秀成以中部见山楼为其治事之所光绪三年(1877)西部归富商张履谦,名“补园”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进行抢修,一代名园得到了爱护,并于1952年正式对外开放中、西部部分,1960年东部整修完毕,东、西、中三部分完整开放,1961年3月4日列入首批全国重点文物爱护单位1997年12月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拙政园位于苏州市东北街178号,占地面积520__平方米,全园分东、中、西、住宅四部份住宅是典型的苏州民居,现布置为园林博物馆展厅东部明快开朗,以平冈远山、松林草坪、竹坞曲水为主主要景点有:兰雪堂、缀云峰、芙蓉榭、天泉亭、秫香馆等中部为拙政园精华所在,池水面积占1/3,以水为主,池广树茂,景色自然,临水布置了形体不一、凹凸错落的建筑,主次分明主要景点有:远香堂、香洲、荷风四周亭、见山楼、小飞虹、枇杷园等西部主体建筑为靠近住宅一侧的卅六鸳鸯馆,水池呈曲尺形,其特点为台馆分峙、回廊起伏,水波倒影,别有情趣,装饰华丽精致主要景点有:卅六鸳鸯馆、倒影楼、与谁同坐轩、水廊等 世界文化遗产—狮子林 狮子林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至今已有650多年的历史。
元代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元末名僧天如禅师维则的弟子“相率出资,买地结屋,以居其师因园内“林有竹万固,竹下多怪石,状如狻猊(狮子)者”;又因天如禅师维则得法于浙江天目山狮子岩普应国师中峰,为纪念佛徒衣钵、师承关系,取佛经中狮子座之意,故名“师子林”、“狮子林” 狮子林既有苏州古典园林亭、台、楼、阁、厅、堂、轩、廊之人文景观,更以湖山奇石,洞壑深遂而盛名于世,素有“假山王国”之美誉 元代流传至今的狮子林假山,群峰起伏,气概雄浑,奇峰怪石,玲珑剔透假山群共有九条路线,21个洞口横向极尽迂回曲折,竖向力求回环起伏游人穿洞,左右回旋,时而登峰巅,时而沉落谷底,仰观满目迭嶂,俯视四周坡差,或平缓,或险隘,给游人带来一种恍惚迷离的神奇趣味对面石势阴,回头路忽通如穿九曲珠,旋绕势嵌空如逢八阵图,变化形无穷故路忘出入,新术迷西东同游偶分散,音闻人不逢变幻开地脉,神妙夺天工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就是狮子林的真实写照 据史载,1720__年2月11日康熙皇帝南巡、狮子林赐额“狮林寺”后,乾隆皇帝六游狮子林,先后赐“镜智圆照”、“画禅寺”及现存“真趣”等匾额乾隆还下令在北京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内仿建了两座狮子林。
可风当年帝皇对狮子林情有独钟 苏州园林甲江南,狮子林假山迷宫甲园林欢迎世界各地的伴侣们前来寻踪、探幽、觅“真趣”,解开当年和尚造假山迷宫之谜 世界文化遗产—网师园 网师园,地处苏州古城东南隅阔家头巷,被誉为苏州园林之“小园极致”,堪称中国园林以少胜多的典范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爱护单位1997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网师园的造园历史可追溯至八百年前南宋淳熙初年,吏部侍郎史正志于此建万卷堂,名其花圃为渔隐,植牡丹五百株清乾隆年间,光禄寺少卿宋宗元在万卷堂故址,营造别业,为奉母养亲之所,始名网师园,内有十二景乾隆末,园为瞿远春购得,增建亭宇,叠石种树,由于瞿远春的巧为运思,使网师园“地只数亩,而有纡回不尽之致;居虽近廛,而有云水相忘之乐至今网师园尚总体保持着瞿氏当年造园的结构与风格同治年间,园归李鸿裔,因与宋代名园沧浪亭相近,李氏自称“苏邻”,更园名为“苏邻小筑”1920__年,张作霖购此园,改名为“逸园”1940年,园为文物鉴赏家何亚农买下,并对此进行全面整修,悉从旧规,并复网师旧名1950年何氏后人将园献给人民政府1958年,网师园再经整修后对游人开放。
网师园是古代苏州世家宅园相连布局的典型,东宅西园,有序结合即以池水为中心,由东部住宅区、南部宴乐区、中部环池区、西部内园殿春簃和北部书房区等五部分组成全园布局形状整齐均衡,内部又因景划区,境界各异园中部山水景物区,突出以水为中心的主题水面聚而不分,池西北石板曲桥,低矮贴水,东南引静桥微微拱露环池一周叠筑黄石假山高下参差,曲折多变,使池面有水广波延和源头不尽之意园内建筑以造型秀丽,精致小巧见长,尤其是池周的亭阁,有小、低、透的特点,内部家具装饰也精致多致 网师园意谓“渔父钓叟之园”,园内的山水布置和景点题名蕴含着浓郁的隐逸气息全园面积仅8亩多,做到了感觉宽绰而不显局促,主题突出,布局紧凑,小巧玲珑,清秀高雅,胜利地运用比例陪称关系和对比手法,获得较好的艺术效果,是苏州中型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 世界文化遗产—留园 留园位于苏州阊门外,原是明嘉靖年间太仆寺卿徐泰时的东园园巾假山为叠石名家周秉忠(时臣)所作清嘉庆年间,刘恕以故园改筑,名寒碧山庄,又称刘园园中聚太湖石十二峰,蔚为奇观咸宁年间,苏州诸园颇多毁损,而此园独存光绪初年为盛康所得,修葺拓建,易名留园 现全园占地约50亩,大致可分中、东、西、北叫个景区。
其间以曲廊相连迂回连绵,达700余米,通幽度壑,秀色迭出 中部是原来寒碧山庄的基址.中辟广池,西、北为山.东、南为建筑假山以土为主,叠以黄石,气概浑厚山上古木参天,显出一派山林森郁的气氛山曲之间水涧曲折,仿佛池水之源池南涵碧山房、明瑟楼是故园的上体建筑,楼阁如前舱敞厅如中舱形如画舫楼阁东侧有绿荫轩,小巧雅致,临水挂落与栏杆之间,涌出一幅山水画卷涵碧山房西侧有爬山廊,随山势高下起伏,连接山顶闻木樨香轩山上遍植桂花,每至秋日,香气浮动,沁人心脾此处山高气爽,环顾四周,满同景色尽收眼底池中小蓬莱岛出现十碧波之上池东濠濮亭、曲溪楼、西楼、清风池馆掩映于山水林木之间,进退起伏.错落有致池北山石兀立,涧壑隐现,可亭亢于山冈之上,有凌空欲飞之势 东部重门叠户,庭院深深院落之间以漏窗、门洞、廊庑沟通穿插,相互对比衬托,成为苏州园林中院落空间最富变化的建筑群土厅五峰仙馆俗称楠木厅,厅内装修精致,陈设高雅其西,有鹤所、石林小院、揖峰轩、还我读书处等院落,竹石倚墙,芭蕉映窗,满目诗情画意林泉耆硕之馆为鸳鸯厅,中间以雕镂剔透的圆洞落地罩分隔,厅内陈设古雅厅北耸立着闻名的留园三峰.冠云峰居中,瑞云峰、岫云峰屏立左右。
冠云峰高6.5米,玲珑剔透,相传为宋代花石纲遗物,系江南园林巾最高大的一块湖石峰石之前为浣云沼,四周建有冠云楼、冠云亭、冠云台、伫云庵等.均为赏石之所 西部以假山为主,土石相间,浑然天成山上枫树郁然成林,盛夏绿荫蔽口,深秋红霞似锦至乐亭、舒啸亭隐现于林木之中臀高望远,可借西郊名胜之景山左云墙如游龙起伏山前曲溪宛转,流水淙淙东麓有水阁“活泼泼地”.横卧于溪涧之卜,令人有水流不尽之感 北部原有建筑早已废毁,现广植竹、李、桃、杏,“又一村”等处建有葡萄、紫藤架其余之地辟为盆景园,花木繁盛,犹存田园之趣 留园以宜居宜游的山水布局,疏密有致的丰间刘比独具风采的石峰景观,成为江南园林艺术的杰出典范 苏州四大园林导游词2 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分别代表着宋(公元948~1264年)、元(公元1271~1368年)、明(公元1369~1644年)、清(公元1644~1920__年)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苏州四大名园” 苏州园林四大名园——拙政园 位于苏州市娄门内东北街178号,是江南园林的代表,也是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现列为全国重点文物爱护单位此地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元朝时为大弘(宏)寺。
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明代弘治进士、明嘉靖年间御史王献臣仕途失意归隐苏州后将其买下,聘闻名画家、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征明参加设计蓝图,历时20__年建成 苏州园林四大名园——留园 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齐名坐落在苏州市阊(音:chāng)门外,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公元 1522~1566年),另一资料:留园修建于明天顺四年(公元1460年)原为明代徐时泰的东园,清代归刘蓉峰全部,改称寒碧山庄,俗称“刘园”清光绪二年又为盛旭人所据,始称留园留园占地约30亩 苏州园林四大名园—— 狮子林 狮子林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至今已有650多年的历史,为元代园林的代表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城区东北角的园林路 23号,平面成东西稍宽的长方形,占地1.1公顷,开放面积0.88公顷园内假山遍布,长廊环绕,楼台隐现,曲径通幽,有迷阵一般的感觉长廊的墙壁中嵌有宋代四大名家苏轼、米芾、黄庭坚、蔡襄的书法碑及南宋文天祥《梅花诗》的碑刻作品 东南多山,西北多水,四周高墙深宅,曲廊环绕以中部水池为中心,叠山造屋,移花栽木,架桥设亭,使得全园布局紧凑,富有“咫足山林”意境狮子林既有苏州古典园林亭、台、楼、阁、厅、堂、轩、廊之人文景观,更以湖山奇石,洞壑深邃而盛名于世,素有“假山王国”之美誉。
狮子林的湖石假山既多且精致,湖石玲珑,洞壑宛转,曲折回旋,如入迷阵,有“桃源十八景”之称洞顶奇峰怪石林立,均似狮子起舞之状有含晖、吐月、玄玉、昂霞等名峰,而以狮子峰为诸峰之首 园内建筑以燕誉堂为主,堂后为小方厅,有立雪堂向西可到指柏轩,为二层阁楼,四周有庑,高爽玲珑指柏轩之西是古五松园西南角为见山楼由见山楼往西,可到荷花厅厅西北傍池建真趣亭,亭内藻饰精致,人物花卉栩栩如生亭旁有两层石舫石舫备岸为暗香疏影楼,由此循走廊转弯向南可达飞瀑亭,是为全园最高处园西景物中心是问梅阁,阁前为双仙香馆双香仙馆南行折东,西南角有扇子亭,亭后辟有小院,清爽雅致 沧浪亭 苏州园林四大名园——沧浪亭 在江苏吴县城内郡学之南,钱氏广陵王元璙别圃,宋苏舜钦得之,筑亭曰沧浪,因作沧浪亭记,积水弥数十亩,旁有小山,高下曲折,与水相萦带,舜钦死,屡易主,绍兴时曾归韩世忠家,俗名韩王园,由元迤明,废为僧居,旧有飞虹桥、濯缨亭、芳香馆、翠玲珑、瑶华境界诸胜,明归有光、清宋荦皆有记,至今为吴中胜境 在湖北阳新县放生池上,莲花弥望,夹堤皆垂柳,群山环列,有浮屠突兀在云烟紫翠间,记称江山之胜,颇似武林西湖 苏州四大园林导游词3 各位五湖四海的伴侣,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叫邓蕊竺,为了便利,大家叫我小邓就可以了,盼望能与大家相处开心!感谢! 我们要去的地方是苏州园林,那里是世界闻名遗产,请大家留意,不要随地吐痰,制造垃圾,还有一点就是进去时必需脚步轻轻哟! 我先简洁介绍一下苏州园林和要去的园子:苏州古典园林建于16世纪至18世纪,房子都是精雕细琢而成的,大家待会儿去细细巡游。
苏州园林素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誉据记载,苏州园林是文化意蕴深厚的“文人写意山水园”说了这么多题外话,信任大家对苏州园林已经了解了一些吧!我们现在书归正传讲正题了我们要去的园林是世界四大名园中的两个园子,知道是哪两个吗?嘻嘻!就是沧浪亭,建于宋朝,狮子林,建于元朝听了这些,大家也不妨跟我去玩玩吧,走!我们动身我们先去沧浪亭吧,去沧浪亭不会太远,一两分钟就到了 好了,这就是沧浪亭,怎么样?不错吧!沧浪亭建于北宋时期(公元1041至1048年),是苏舜钦所筑,可以说是苏州最最古老的园林南宋初期曾为名将韩世忠住宅沧浪亭造园艺术与众不同,不信你们看!前面有一泓绿包围着园子,下前面有一座桥,大家可以从桥内进入沧浪亭各位请跟我一起进入沧浪亭大家都进来了吗?好!大家向正前面远眺,有一座土山,隆然高耸山上幽竹纤纤、古木森森,山顶上有个珍宝叫沧浪石大家可以上山,看一看这个在山顶上奇特的珍宝 游客伴侣们,集合了!集合了!我们要去狮子林了,我来说一下狮子林,待会儿,大家可以去狮子林玩,还可以去宾馆休息,现在我来说说狮子林吧! 狮子林占地十五亩,东南多山,西北多水狮子湖是水景观的主要景点,那里的石假山别有特色,相当的精致。
狮子林的建筑以燕誉堂为主,堂后有一个精致的小方厅像燕誉堂之类的建筑在狮子林几乎随处可见,出名的有立雪堂现在各回各家吧! 大家再见了,以后请你们的亲朋好友来苏州古典园林,不过,可别忘了我——小邓哟! 苏州四大园林导游词4 狮子林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距今已有650多年的历史江苏省苏州市城区东北角的园林路23号,占地1.1公顷,开放面积0.88公顷元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僧天如禅师为纪念其师中峰禅师建菩提正宗寺, 元末名僧天如禅师维则的弟子“相率出资,买地结屋,以居其师因园内“林有竹万固,竹下多怪石,状如狻猊(狮子)者”;又因中峰禅师曾倡道天目山狮子岩,取佛书“狮子吼”之意,易名为狮子林 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73岁的大书画家倪瓒(号云林)途经苏州,曾参加造园,并题诗作画(绘有《狮子林图》),使狮子林名声大振,成为佛家讲经说法和文人赋诗作画之胜地清乾隆初,寺园变为私产,与寺殿隔绝,名涉园,又称五松园1917年为颜料买办商人贝润生购得,经9年修建、扩建,仍名狮子林(园东为贝氏家祠、族学和住宅)由于林园几经兴衰变化,寺、园、宅分而又合,传统造园手法与佛教思想相互融合,以 及近代贝氏家族把西洋造园手法和家祠引入园中,使其成为融禅宗之理、园林之乐于一体的寺庙园林。
狮子林平面成东西稍宽的长方形,占地1.1公顷,开放面积0.88公顷东南多山,西北多水,四周高墙深宅,曲廊环绕以中部水池为中心,叠山造屋,移花栽木,架桥设亭,使得全园布局紧凑,富有“咫足山林”意境狮子林既有苏州古典园林亭、台、楼、阁、厅、堂、轩、廊之人文景观,更以湖山奇石,洞壑深邃而盛名于世,素有“假山王国”之美誉狮子林的湖石假山既多且精致,湖石玲珑,洞壑宛转,曲折回旋,如入迷阵,有“桃源十八景”之称洞顶奇峰怪石林立,均似狮子起舞之状有含晖、吐月、玄玉、昂霞等名峰,而以狮子峰为诸峰之首园内建筑以燕誉堂为主,堂后为小方厅,有立雪堂向西可到指柏轩,为二层阁楼,四周有庑,高爽玲珑指柏轩之西是古五松园西南角为见山楼由见山楼往西,可到荷花厅厅西北傍池建真趣亭,亭内藻饰精致,人物花卉栩栩如生亭旁有两层石舫石舫备岸为暗香疏影楼,由此循走廊转弯向南可达飞瀑亭,是为全园最高处园西景物中心是问梅阁,阁前为双仙香馆双香仙馆南行折东,西南角有扇子亭,亭后辟有小院,清爽雅致 苏州四大园林导游词5 拙政园位于苏州城东北隅(东北街178号),截至2022年,仍是苏州存在的最大的古典园林,占地78亩(约合5.2公顷)。
全园以水为中心,山水萦绕,厅榭精致,花木繁茂,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花园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花园开阔疏朗,中花园是全园精华所在,西花园建筑精致,各具特色园南为住宅区,体现典型江南地区传统民居多进的格局园南还建有苏州园林博物馆,是国内唯一的园林专题博物馆 此地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元朝时为大弘(宏)寺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明代弘治进士、明嘉靖年间御史王献臣仕途失意归隐苏州后将其买下,聘闻名画家、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征明参加设计蓝图,历时16年建成,借用西晋文人潘岳《闲居赋》中“筑室种树,逍遥得意……灌园鬻(音:yù,书卖)蔬,以供朝夕之膳(馈)……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之句取园名暗喻自己把浇园种菜作为自己(拙者)的“政”事园建成不久,王献臣去世,其子在一夜豪赌中,把整个园子输给徐氏 清嘉庆十四年(1809),刑部郎中海宁查世倓购得此园其时园中池堙石颓,查氏修缮经年,焕然一新,仍名复园但为时不久,至嘉庆末年又归吏部尚书协办高校士平湖吴璥,其子观看晋德也曾居此,故苏人呼为吴园 400多年来,拙政园屡换园主,曾一分为三,园名各异,或为私园,或为官府,或散为民居,直到上个世纪50年月,才完璧合一,恢复初名“拙政园”。
拙政园全园占地78亩(约52022平方米),分为东、中、西和住宅四个部分住宅是典型的苏州民居,布置为园林博物馆展厅 拙政园中现有的建筑,大多是清咸丰九年(公元1850年)拙政园成为太平天国忠王府花园时重建,至清末形成东、中、西三个相对独立的小园中部是拙政园的主景区,为精华所在面积约18.5亩其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池水面积占全园面积的3/5(另一资料:1/3)主要景点有远香堂、枇杷园、梧竹幽居、小飞虹、见山楼、海棠春坞、听松风处、香洲、荷风四周亭、绣绮亭、雪香云蔚亭等;西部原为“补园”,面积约12.5亩,其水面迂回,布局紧凑,依山傍水建以亭阁因是清代末年所改建,有肯定的晚清风貌,主要景点有卅六鸳鸯馆、宜两亭、倒影楼、留听阁、与谁同坐轩、笠亭、浮翠阁、塔影亭、贴水长廊等;东部原称“归田园居”,是由于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园东部归侍郎王心一而得名约31亩,因归园早已荒芜,全部为新建,布局以平冈远山、松林草坪、竹坞曲水为主配以山池亭榭,仍保持疏朗秀美的风格,主要建筑有秫香馆、兰雪堂、芙蓉榭、天泉亭、缀云峰等,均为移建 苏州四大园林导游词.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