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生物《细胞的生命历程》教案 新人教版一、教材分析1.知识内容比较分析大纲课标细胞的增殖教学目标1.真核细胞的有丝分裂(C)2.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的概念和特点(B)3.无丝分裂方式的过程和特点(A)1.简述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2.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并概述其过程3.描述细胞的无丝分裂4.模拟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探讨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重难点重点:①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细胞周期的概念和特点②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难点: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染色体的变化特点重点:①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②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难点: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以及DNA数量的变化细胞的分化教学目标细胞的分化的知识(A)1.说明细胞的分化2.举例说明细胞的全能性3.进行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与人类健康的资料搜集和分析重难点关于细胞分化的概念和在个体发育中的意义重点:①细胞分化的概念和意义②细胞全能性的概念难点:细胞全能性的概念及实例细胞的衰老和凋忘教学目标衰老的知识(A)(与分化合并成一个章节)1.描述细胞衰老的特征2.简述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
3.探讨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关注老年人的健康状况4.进行与社会老龄化相关的问题的资料搜集和分析重难点重点:①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细胞衰老的特征②细胞凋亡的含义难点:细胞凋亡的含义以及与细胞坏死的区别细胞的癌变教学目标癌变的知识(A)与分化合并成一个章节)1.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和致癌因子2.讨论恶性肿瘤的防治,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重难点重点:①癌细胞的主要特征②致癌因子难点: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区别2.能力要求比较分析(1)增加的实验:①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探讨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②使用高倍掀微镜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增加了一个记录表,让学生学习“如何取样”2)增加了“技能训练”①解释现象:“草履虫、变形虫等单细胞动物为什么有2个细胞核”②分析数据:如“细胞的寿命与分裂能力的关系”3)增加了“进行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收集和分析”4)增加了“搜集和分析关于社会老龄化相关的问题”5)增加了“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讨论健康的生活方式与防止癌症的关系”二、教学建议1.知识结构(概念图)2.教学建议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的课时安排:按照《浙江省新课程学科指导意见》授课4课时,实验1课时,复习1课时,合计6课时。
但本人认为课时会比较紧,不同学校的教师,要根据自己学校学生的具体情况,对自己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第1节 细胞的增殖课时安排:可安排授课2课时其中1课时新授课和1课时实验及概括和总结但笔者认为在该节内容的处理上多用一些课时是值得的,该部分知识对于《遗传与进化》的学习具有重要影响5. 1. 2. 知识目标:1.说出限制细胞长大的因素2.简述细胞增殖的周期性3.概述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区别各时期细胞分裂图4.概述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DNA数目的变化规律及绘制相应的坐标曲线图,能绘制各时期的细胞简图5.描述细胞的无丝分裂情感目标:认同细胞是有生命的,细胞的生命有时是短暂的,由细胞构成的生物体的生命也是短暂的,我们应该珍爱生命;能力目标:1.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关系,探讨细胞不能无限增大大原因;2.实验“高倍显微镜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要求能绘出细胞有丝分裂简图,熟练使用高倍显微镜及初步学会装片制作技术3.判断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各个时期的图像;4.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点;教学策略:本节安排了“实验: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教学指导意见不作要求],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该实验结果进行讨论,通过实验和数学计算得出细胞越小物质运输效率就越高的结论,指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用辨证的观点去看待“细胞并非越小越好”。
本节应重点以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为例学习有丝分裂的知识还要注重对各种课程资源的选择、整合和优化可事先用吹塑板做成细胞和染色体模型,两人一组,教师边讲解边在黑板粘贴有丝分裂各时期剪贴图,同时学生在课桌上的细胞模型中用染色体模型操作最后通过电教手段把动态的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再现出来强调细胞分裂的各时期是为了研究方便人为划分的,实际上有丝分裂是一个动态的连续过程传统的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既让学生感受细胞分裂过程的动态性和连续性,又能克服电教手段转瞬即逝的弊端通过剪贴图和染色体行为的模型建构,突出了探究学习,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在讲述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时,可把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全过程同时呈现出来让学生观察对比,归纳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在这里,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归纳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共同特征即有丝分裂的实质: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从而保持了遗传物质的稳定性,使学生理解有丝分裂对生物遗传的重要意义在讲解过程中,为了使知识点落到实处,在黑板上用粉笔演绎有丝分裂的过程把图形、坐标、表格三结合;染色体、染色单体、DNA三种物质分门别类;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三种物质的行为、数量变化特点做到条理清晰。
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染色体数2N2N2N4NDNA数0-4N4N4N4N2N染色单体数2N-4N4N4N00最后概括出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点:对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处理,按教材内容讲述即可,不宜过多发挥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考虑到装片的制作和观察的难度和效果,教材处理为验证性实验如果具有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过程的数码显微摄像的课程资源,教师也可大胆尝试,进行知识发生过程式教学先做实验,创造和再现科学家发现细胞有丝分裂的条件和工作过程,获得感性认识后,再进行理性的思考,把拍摄到的静止图像,按照想像的细胞分裂过程图像的正常顺序排序,把学生已形成的细胞分裂静态图像转化为连续的动态画面,突出学生的主动探究第2节 细胞的分化知识目标:1.举例说明细胞分化的概念和生物学意义2.举例说明细胞的全能性3.说明细胞分化与基因选择性表达之间的关系情感目标:1.科学家科学探索的精神:克隆羊多利的诞生;2:批判虚假的科研成果:南朝鲜科学家:黄禹锡的伪造科研成果受到严厉惩处;能力目标:1.细胞全能性与细胞分化的现实运用2.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并进行分析教学策略:学习细胞分化时应该联系初中学过的有关组织、器官、系统的知识;联系不同组织中的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特点。
从个体发育过程中各种组织、器官、系统建成的来理解细胞分化的意义关于细胞分化的概念和意义,在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探讨以下问题①细胞分化在生物界普遍存在的实例例如,在植物的胚根发育成根的过程中,分生区的细胞不断分裂,形成的细胞近似正方体,随着细胞的生长,变成伸长区的长方体细胞,后来分化成成熟区的输导组织的导管细胞、根毛细胞、薄壁细胞等形态、结构、功能各异的细胞又如动物的胚胎细胞形成多细胞生物体,干细胞再生出各种细胞等②细胞分化的过程在细胞外观尚未出现明显变化之前,细胞分化的前途就由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决定了,分化的细胞所呈现出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变化,首先源于细胞内化学物质的变化,如结构蛋白和催化化学反应的酶,以后依次渐变,不能逆转,因此,分化是一种持久的、稳定的渐变过程③细胞分化的意义一般多细胞生物体的发育起点是一个细胞(受精卵),细胞的分裂只能繁殖出许多相同的细胞,只有经过细胞分化才能形成胚胎、幼体,并发育成成体,细胞分化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细胞的全能性是教学的难点,可以从细胞有丝分裂结果,染色体和DNA数目不变来分析由于体细胞一般是受精卵通过有丝分裂繁殖而来的,已分化的细胞都有一套和受精卵相同的染色体,携带具有本物种特征的DNA分子。
因此,分化的细胞仍具有发育成完整新个体的潜能在合适的条件下,有些分化的细胞具有恢复分裂、重新分化发育成完整新个体的能力让学生知道,细胞的全能性和细胞核具有全能性是两个概念同时高度评价多利羊克隆成功所取得的成就,批评南朝鲜科学家黄禹锡的伪造科研成果的欺骗行为本节教材的 “资料搜集和分析”,对于学生了解干细胞及其研究进展,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应鼓励学生课后完成资料搜集工作,在班级内交流但不必补充很多,不然会起相反的结果主要分析一下白血病的例子就可以了第3节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知识目标:1.说出单细胞生物体和多细胞生物体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2.描述细胞衰老的特征3.简述细胞凋亡及其与细胞坏死的不同4.简述细胞凋亡是由特定基因控制的主动性死亡的过程情感目标:1.探讨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关注老年人的健康状况2.面对社会老龄化带来的问题,让学生尝试提出合理化建议能力目标:1.搜集与社会老龄化相关的问题的资料,并进行分析,学会数据处理的方法教学策略:关于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的衰老和寿命有关,学生易感兴趣可以通过调查人体衰老的特征,讨论如何延缓衰老,延长寿命,引出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
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有关,但二者又不能划等号可围绕这一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展开讨论,并为讲述细胞衰老的特征作铺垫接下来介绍细胞衰老的特征细胞衰老的原因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至今有多种学说,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科书处理为选学内容,如果有学生课堂上提出这方面的问题,就介绍给学生最后从生物的寿命引入,探讨细胞的死亡强调细胞死亡有两种形式①细胞坏死,它是由某些外界因素造成细胞急速死亡,是一种被动性死亡;②细胞凋亡,这是一种由特定基因控制的主动性死亡细胞坏死与细胞凋亡在形态学和生物化学上有着明显的区别细胞凋亡有广泛的生物学意义,例如,在胚胎发育时期清除多余的细胞,有利于器官的建成当细胞被病毒感染或发生癌变时,机体也会通过凋亡的方式加以清除教科书从实例出发,以人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尾的消失,蝌蚪尾的消失,以及胎儿发育的过程中五个手指的分开为例,引导学生认识细胞凋亡受到严格的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为对学生进行关爱他人、关注社会问题的情感教育,应鼓励学生课下完成教材中的“资料搜集和分析--社会老龄化的相关问题”的活动第4节 细胞的癌变3. 1. 2. 知识目标:1.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2.说出致癌因子种类。
3.区别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情感目标:讨论恶性肿瘤的防治,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愉快的心情能力目标: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讨论健康的生活方式与癌症防治的关系教学策略:本节课应突出情感教育目标: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学生的探究、讨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准备:网上搜集相关资料课前预先安排组长一名:全面负责资料和调查;(养老院访问吸烟情况)本节课的重点以三个问题的形式首先呈递给学生(1)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有那些特征?(2)癌症发病的原因有那些?(3)吸烟有害健康吗?本节的“问题讨论”从学生熟悉的日光浴引入,让学生讨论晒太阳的利弊,从而引起学生思考:为什么臭氧层破坏会导致皮肤癌患者增多吸烟有害健康(学生调查情况和教师网上资料)总结归纳出癌细胞的特征:(见书本);归纳出癌细胞的概念:(见书本);总结出致癌因子:(见书本);自然而然接引出癌症治疗的方法和手段癌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放射治疗、中医治疗等不管是哪一种治疗手段,均对身体有一定的危害作用所以,预防癌症显得尤为重要健康和科学的生活方式,平时注意生活规律,多参加体育锻炼,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都是对预防癌症十分有利的。
最后还可以让同学们联系下生活实际:现实生活中还有那些情况会导致癌症:装修后屋子、化工涂料、大理石的放射性等等教科书之后,安排了“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医院里的检验师”让学生了解检验师这个职业性质和主要任务,让学生了解检验师这个职业与生物学的关系三、生物新课程的学生评价体系一、过程与方法的评价1.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评价表1 探究活动评价报告表被评价人活动内容小组成员评价时间评 价 项 目自我评价小组评价1提出问题有价值无价值2猜想和假设正确错误3设计实验简单规范一般4实验效果明显一般5评估结论正确错误6交流与合作积极发言一般8其它说明教师评价2.课堂表现的评价这部分评价主要由6位班委轮流负责记录,评价的等级分“优”、“良”、“合格”和“尚需努力”四个层次(如表2)表2 班别____ 姓名____学期____周次课堂练习课堂发言课堂纪律第1周第2周第3周……二、知识与技能的评价(表3)表3 班别 ____ 姓名 ____ 第 __ 学期形成性评价周次作业单元过关成绩单元自我小结第1周第2周第3周……小计合计作业10%单元过关20%实验考核30%期末测试40%期末总评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新课程标准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纳入学生的科学素养的范畴。
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是具体体现在每一节课,每一活动中因此,教师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也应该是体现到每一个活动中,如表(1),表(2),表(3),表(4)中各评价项目的有关内容,就有具体体现而平时的学后感(见档案袋)更是反映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很好形式学期末,先由学生写一篇学习体会(见表6),进行自我评价教师再根据各项登记材料评出“优”、“良”、“合格”、“尚需努力”四个等级,最后结果填入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