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液压泵拆装实训

无***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66KB
约12页
文档ID:135930210
液压泵拆装实训_第1页
1/12

液压泵拆装实验班级:学号:姓名:1.1 实训目的液压动力元件——液压泵是液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液压泵的拆装 实训以达到下列目的:1、进一步理解常用液压泵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2、掌握的正确拆卸、装配及安装连接方法3、掌握常用液压泵维修的基本方法1.2 实训用液压泵、工具及辅料1、实习用液压泵:齿轮泵 2 台、叶片泵 2 台、轴向柱塞泵 1 台2、工具:内六方扳手 2 套、固定扳手、螺丝刀、卡簧钳等3、辅料:铜棒 、棉纱、煤油等1.3 实训要求1、实习前认真预习,搞清楚相关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对其结构组成有一个 基本的认识2、针对不同的液压元件,利用相应工具,严格按照其拆卸、装配步骤进行, 严禁违反操作规程进行私自拆卸、装配3、实习中弄清楚常用液压泵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主要零件、组件特殊 结构的作用1.4 实训内容及注意事项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 拆解各类液压泵, 观察、了解各零件在液压泵中的作 用,了解各种液压泵的工作原理,按照规定的步骤装配各类液压泵1. 4.1 齿轮泵型号: CB- B 型齿轮泵结构:泵结构见图 2-1 及图 2-2 1. 4 . 1.1工作原理在吸油腔,轮齿在啮合点相互从对方齿谷中退出,密封工作空间的有效容积 不断增大,完成吸油过程。

在排油腔,轮齿在啮合点相互进入对方齿谷中,密封 工作空间的有效容积不断减小,实现排油过程逬油M图1-1外啮合齿轮泵结构示意图A-A图1-2齿轮泵结构示意图1-后泵盖 2-滚针轴承 3-泵体 4-前泵盖 5-传动轴1. 4.1.2 拆装步骤1、拆解齿轮泵时,先用内六方扳手在对称位置松开 6 个紧固螺栓,之后取 掉螺栓,取掉定位销,掀去前泵盖 4,观察卸荷槽、吸油腔、压油腔等结构,弄 清楚其作用,并分析工作原理2、从泵体中取出主动齿轮及轴、从动齿轮及轴3、分解端盖与轴承、齿轮与轴、端盖与油封此步可以不做)4、装配步骤与拆卸步骤相反1. 4.1.3 拆装注意事项1、拆装中应用铜棒敲打零部件,以免损坏零部件和轴承2、拆卸过程中,遇到元件卡住的情况时,不要乱敲硬砸,请指导老师来解 决3、装配时,遵循先拆的部件后安装,后拆的零部件先安装的原则,正确合 理的安装, 脏的零部件应用煤油清洗后才可安装, 安装完毕后应使泵转动灵活平 稳,没有阻滞、卡死现象4、装配齿轮泵时,先将齿轮、轴装在后泵盖的滚针轴承内,轻轻装上泵体 和前泵盖,打紧定位销,拧紧螺栓,注意使其受力均匀1. 4.1.4 主要零件分析轻轻取出泵体,观察卸荷槽、消除困油槽及吸、压油腔等结构,弄清楚其作 用。

1、泵体 3泵体的两端面开有封油槽d,此槽与吸油口相通,用来防止泵内油液从泵体 与泵盖接合面外泄,泵体与齿顶圆的径向间隙为 0.13〜0.16mm2、端盖 1 与 4前后端盖内侧开有卸荷槽e (见图中虚线所示),用来消除困油端盖 1上 吸油口大,压油口小,用来减小作用在轴和轴承上的径向不平衡力3、油泵齿轮两个齿轮的齿数和模数都相等,齿轮与端盖间轴向间隙为 0.03〜0.04mm轴向间隙不可以调节1. 4. 1 . 5思考题1、 齿轮泵由哪几部分组成?各密封腔是怎样形成?2、 齿轮泵的密封工作区是指哪一部分?3、 图2-2中,a b、c、d的作用是什么?4、 齿轮泵的困油现象的原因及消除措施5、 该齿轮泵有无配流装置?它是如何完成吸、压油分配的?6该齿轮泵中存在几种可能产生泄漏的途径?为了减小泄漏,该泵采取了 什么措施?7、齿轮、轴和轴承所受的径向液压不平衡力是怎样形成的?如何解决?1. 4. 2单作用式变量叶片泵图2-3为单作用式变量叶片泵的结构图图 1-3 外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结构1— 滚针轴承 2 —传动轴 3—调压螺钉 4 —调压弹簧 5—弹簧座 6—定子7—转子 8—滑块 9—滚针 10—调节螺钉 11—柱塞1. 4.2.1 拆卸步骤:第一步:拆下上端盖,取出调压螺钉 3、调压弹簧 4 及弹簧座 5 等; 第二步:拆下下端盖,取出调节螺钉 10 及柱塞 11; 第三步:拆下前端盖,取出滑块; 第四步:拆下连接前泵体和后泵体的螺栓,拆开前泵体和后泵体; 第五步:拆下右端盖;第六步:取出配油盘、转子和定子。

1. 4.2.2 观察结构a、 观察叶片的安装位置及运动情况;b、 比较单作用式变量叶片泵定子内孔形状与双作用式定量叶片泵定子内孔 形状是否相同;c、 观察定子与转子是否同心;d、 观察配油盘的形状并分析配油盘的作用; 如何调定泵的限定压力和最大偏心量1. 4.3 双作用叶片泵型号: YB1 型叶片泵结构:结构见图 1-4 1. 4. 3.1工作原理当传动轴3带动转子12转动时,装于转子叶片槽中的叶片在离心力和叶片 底部压力油的作用下伸出,叶片顶部紧贴于定子表面,沿着定子曲线滑动叶片 从定子的短半径往定子的长半径方向运动时叶片伸出, 使得由定子4的内表面、配流盘1、5、转子和叶片所形成的密闭容腔不断扩大,通过配流盘上的配流窗 口实现吸油叶片从定子的长半径往定子的短半径方向运动时叶片缩进, 密闭容腔不断缩小,通过配流盘上的配流窗口实现排油 转子旋转一周,叶片伸出和缩 进两次配流盘结构如图1-5所示Ai图1-4 YB1型叶片泵1、5 —配流盘2、8—滚珠轴承 3 —传动轴4 —定子6—后泵体7—前泵体9—骨架式密封圈 10—盖板11—叶片12—转子13—长螺钉"K图1-5配流盘结构示意图1. 4.3.2 拆装步骤及注意事项1、拆解叶片泵时,先用内六方扳手对称位置松开后泵体上的螺栓后,再取 掉螺栓,用铜棒轻轻敲打使花键轴和前泵体及泵盖部分从轴承上脱下, 把叶片分 成两部分。

2、观察后泵体内定子、转子、叶片、配流盘的安装位置,分析其结构、特 点,理解工作过程3、取掉泵盖,取出花键轴,观察所用的密封元件,理解其特点、作用4、拆卸过程中,遇到元件卡住的情况时,不要乱敲硬砸,请指导老师来解 决5、装配前,各零件必须仔细清洗干净,不得有切屑磨粒或其它污物6、装配时,遵循先拆的部件后安装,后拆的零部件先安装的原则,正确合 理的安装,注意配流盘、定子、转子、叶片应保持正确装配方向,安装完毕后应 使泵转动灵活,没有卡死现象7、叶片在转子槽内,配合间隙为0.015〜0.025毫米;叶片高度略低于转子 的高度,其值为 0.005 毫米1. 4.3.3 主要零件分析1 、定子和转子定子的内表面是椭圆柱面, 转子的外表面是圆柱面 转子中心固定, 定子中 心可以左右移动定子径向开有 13 条槽可以安置叶片2、 叶片该泵共有 13个叶片, 流量脉动较偶数小 叶片后倾角为 240,有利于叶片在 惯性力的作用下向外伸出3、 配流盘图 2-5 所示,配流盘上有四个圆弧槽,其中 a 为压油窗口, c 为吸油窗口, b和d是通叶片底部的油槽a与b接通,c与d接通这样可以保证,压油腔 一侧的叶片底部油槽和压油腔相通,吸油腔一侧的叶片底部油槽与吸油腔相通, 保持叶片的底部和顶部所受的液压力是平衡的。

1. 4 . 3 . 4思考题1、 叶片泵由哪些部分组成?2、 叙述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3、 单作用叶片泵和双作用叶片泵在结构上有什么区别?4、 叶片泵中定子、转子、配油盘、叶片能正常工作的正确位置如何保证?5、 双作用叶片泵的定子内表面是由哪几段曲线组成的?选择等加速等减速 曲线作为过渡曲线的原因是什么?1. 4. 4轴向柱塞泵型号:SCY14-1B型斜盘式轴向柱塞泵结构:结构见图1-61. 4 . 3 . 1工作原理当电机带动油泵的传动轴8旋转时,缸体5随之旋转,由于装在缸体中的 柱塞9的球头部分上的滑靴12被回程盘压向斜盘15,因此柱塞9将随着斜盘 的斜面在缸体5中作往复运动从而实现油泵的吸油和排油油泵的配油是由 配油盘6实现的改变斜盘15的倾斜角度就可以改变油泵的流量输出图1-6 SCY14-1B型斜盘式轴向柱塞泵1-中间泵体2-内套3-定心弹簧4-镶套5-缸体6-配流盘7-前泵体8-传动轴9-柱塞10-套筒12-滑履13-轴销14-压盘15-斜盘16-变量活塞17-丝杠18-手轮19-螺母20-钢球配流盘结构如图1 — 7所示图1-7配流盘结构示意图1. 4 . 3 . 2拆装步骤及注意事项1、 拆解轴向柱塞泵时,先拆下变量机构,取出斜盘、柱塞、压盘、套筒、 弹簧、刚球,注意不要损伤,观察、分析其结构特点,搞清各自的作用。

2、 轻轻敲打泵体,取出缸体,取掉螺栓分开泵体为中间泵体和前泵体,注 意观察、分析其结构特点,搞清楚各自的作用,尤其注意配流盘的结构、作用3、 拆卸过程中,遇到元件卡住的情况时,不要乱敲硬砸,请指导老师来解 决4、 装配时,先装中间泵体和前泵体,注意装好配流盘,之后装上弹簧、套 筒、钢球、压盘、柱塞;在变量机构上装好斜盘,最后用螺栓把泵体和变量机构 连接为一体5、 装配中,注意不能最后把花键轴装入缸体的花键槽中,更不能猛烈敲打 花键轴,避免花键轴推动钢球顶坏压盘6安装时,遵循先拆的部件后安装,后拆的零部件先安装的原则,安装完 毕后应使花键轴带动缸体转动灵活,没有卡死现象1.4.3.3 主要零部件分析1、缸体 5缸体用铝青铜制成, 它上面有七个与柱塞相配合的圆柱孔, 其加工精度很高, 以保证既能相对滑动,又有良好的密封性能缸体中心开有花键孔,与传动轴 8 相配合缸体右端面与配流盘 6 相配合缸体外表面镶有钢套 4并装在滚动轴承 11 上2、柱塞 9与滑履 12 柱塞的球头与滑履铰接 柱塞在缸体内作往复运动, 并随缸体一起转动 滑 履随柱塞做轴向运动,并在斜盘 15 的作用下绕柱塞球头中心摆动,使滑履平面 与斜盘斜面贴合。

柱塞和滑履中心开有直径1mm勺小孔,缸中的压力油可进入柱 塞和滑履、滑履和斜盘间的相对滑动表面,形成油膜,起静压支承作用减小这 些零件的磨损3、 中心弹簧机构中心弹簧 3,通过内套 2、钢球 20 和回程盘将滑履压向斜盘, 使活塞得到回 程运动,从而使泵具有较好的自吸能力同时,弹簧 3又通过外套 10使缸体 5 紧贴配流盘 6,以保证泵启动时基本无泄漏4、 配流盘 6如图1-7所示,配流盘上开有两条月牙型配流窗口 a、e,外圈的环形槽f 是卸荷槽, 与回油相通, 使直径超过卸荷槽的配流盘端面上的压力降低到零, 保 证配流盘端面可靠地贴合两个通孔 c (相当于叶片泵配流盘上的三角槽)起减 少冲击、降低噪音的作用四个小盲孔起储油润滑作用配流盘下端的缺口,用 来与右泵盖准确定位5、 滚动轴承 11用来承受斜盘 15 作用在缸体 5 上的径向力6、变量机构变量活塞 16 装在变量壳体内,并与螺杆 17 相连斜盘 1 5前后有两根耳轴 支承在变量壳体上(图中未示出),并可绕耳轴中心线摆动斜盘中部装有销轴 13,其左侧球头插入变量活塞 16的孔内转动手轮 18,螺杆 1 7带动变量活塞 16上下移动(因导向键的作用,变量活塞不能转动),通过销轴 13使斜盘 15摆动,从而改变了斜盘倾角丫,达到变量目的。

1. 4.3.4 思考题1、轴向柱塞泵由哪几部分组成?2、柱塞泵的密封工作容积由哪些零件组成?密封腔有几个?3、叙述轴向柱塞泵的工作过程4、采用中心弹簧机构有何优点?5、柱塞泵如何实现配流的?6、柱塞泵的配流盘上开有几个槽孔?各有什么作用?7、手动变量机构由哪些零件组成?如何调节泵的流量?8、、说明轴向柱塞泵中变量机构改变输出流量的过程1.5 实训报告要求按照实训报告要求,认真完成各项内容并写出实习心得体会及建议。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