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住在富人区的她国家开放大学22春“法学”《证据学》作业考核易错、难点汇编⑥(带答案)一.综合考核(共45题)1.证据规则具有哪些法律属性?()A.明显的程序性B.明确的指导性C.证据规则的强制效力D.明显的公正性参考答案:ABC2.证据裁判原则的含义有哪些?()A.对事实问题的裁判必须依靠证据,没有证据不得认定事实B.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必须具有证据能力C.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必须是经过法庭调查的证据D.保证了程序的公开性,证人、鉴定人都必须到庭作言词陈述参考答案:ABC3.简要论述“三大诉讼”证明的差异有哪些?参考答案:第一,证明责任的分配不同第二,证据的种类有所不同第三,证明标准的法律规定不尽相同第四,证明对象不同第五,证明的程序规则不同4.被害人只能是自然人)A.对B.错参考答案:B5.推定可以分为()A.确定性的推定B.可反驳的推定C.法律推定D.事实推定参考答案:ABCD6.补强证据规则(名词解释)参考答案:补强证据规则,是指某一证据由于其存在证据资格或证据形式上的某些瑕疵或弱点,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必须依靠其他证据的佐证,借以证明其真实性或补强其证据价值,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
补强证据规则就是一项限定证据证明力的规则,要求对特定证据进行补强,否则不能进行直接定案7.直接言词原则由()合并而来A.直接原则B.言词原则C.自由心证原则D.无罪推定原则参考答案:AB8.没有证据证明的事实不得认定)A.对B.错参考答案:A9.证人的猜测性、评论性、推断性的证言,不得作为证据使用,但根据一般生活经验判断符合事实的除外这体现了()A.意见证据规则B.补强证据规则C.最佳证据规则D.传闻证据规则参考答案:A10.进行(),必须经县级以上公安局长批准A.技术鉴定B.侦查实验C.勘验检查D.物证鉴定参考答案:B11.证明责任和证明主体是彼此相分离的)A.对B.错参考答案:B12.传来证据(名词解释)参考答案:传来证据,证据的一种,原始证据的对称是指来源于他人转述或传抄等间接途径的第二手事实材料13.诉讼证据规则其指的是在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中所制定的关于证据的法律条文)A.对B.错参考答案:A14.证明对象在获得确证之前就可以确证真假)A.对B.错参考答案:B15.直接言词原则要求一切证据材料都必须在法庭上以直接、口头的方式进行陈述、讯问、审查和辩论的诉讼原则)A.对B.错参考答案:A16.司法认知(名词解释)参考答案:司法认知又称为审判上的认知,由西方诉讼程序中众所周知的事实无需证明的古老格言演变发展而来,指法官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对于应当适用的法律或某种待认定的事实存在与否或其真实性,无须凭借任何证据,不待当事人举证即可予以认知,作为判决的依据。
17.诉讼中未经当事人质证的证据材料()A.都可以作为定案的根据B.在明确告知当事人的情况下可以作为定案的根据C.由法院依职权决定是否可以作为定案的根据D.一律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参考答案:D18.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般的举证责任是()A.谁主张,谁举证B.原告举证C.被告举证D.法官举证参考答案:A19.证明责任的特征是()A.证明责任总是和一定的法律职责和义务相联系B.证明责任还是和一定的法律风险相联系C.证明责任是独立的D.证明责任不利于诉讼的进行参考答案:AB20.证明对象(名词解释)参考答案:证明对象,即待证事实是指诉讼中需要用证据加以证明的事实包括实体法事实和程序法事实实体法事实指对解决案件实体问题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21.鉴定意见不是一种独立的诉讼证据)A.对B.错参考答案:B22.证据是诉讼的基础和核心)A.对B.错参考答案:A23.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证据,应当提供原件或者原物这一规定体现了()A.意见证据规则B.最佳证据规则C.传闻证据规则D.补强证据规则参考答案:B24.证明对象是与()的主张相联系A.律师B.检察官C.当事人D.法官参考答案:C25.根据诉讼证据与当事人主张的事实的关系,可将诉讼证据分为()。
A.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B.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C.有罪证据和无罪证据D.本证和反证参考答案:D26.下列属于书证的是()A.被害人陈述B.证人证言C.笔迹鉴定意见D.合同参考答案:D27.证据能力是指证据对案件事实的证明的价值和功能)A.对B.错参考答案:B28.证明责任是从证明标准基础上产生的概念)A.对B.错参考答案:B29.民事诉讼的证明对象是由以下哪些方面的事实构成?()A.当事人主张的民事诉讼程序事实B.民事争议发生过程的事实C.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事实D.与案件有关的其他事实参考答案:ABCD30.诉讼证据的基本属性是()A.客观性B.合法性C.关联性D.明白性参考答案:ABC31.当事人针对司法认知可以进行反驳)A.对B.错参考答案:B32.法律上的推定(名词解释)参考答案:法律推定,是指立法者应用演绎方法证明假定的事实并在法律上加以规定,无重要证据予以否定时,即确认为真实法律推定的结论直接来源于法律规定,而非证据推定的事实属于免证事实法律推定最早产生于民事立法,并且迄今主要适用于民事立法33.司法认知的主体是()A.人民法院B.原告C.被告D.公安机关参考答案:A34.以偷拍、偷录、窃听等手段获取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证据材料不能作为定案依据。
)A.对B.错参考答案:A35.定案证据必须与本案相关,体现的是真实性)A.对B.错参考答案:B36.证据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参考答案:1.证据裁判原则2.直接言词原则3.无罪推定原则4.程序法定原则37.我们所要审查、判断的就是证据所反映的事实与待证的案件事实之间是否存在着客观的内在联系)A.对B.错参考答案:A38.行政诉讼的证明责任是由谁承担?()A.原告B.被告C.法官D.书记员参考答案:B39.如何理解证据的合法性?参考答案:1.证据主体合法;2.证据形式合法;3.证据取得方法合法;4.证据认定程序合法40.法律上的推定适用的条件是什么?参考答案:1.适用推定必须首先确认基础事实2.适用推定必须以无相反的证据推翻为条件41.行政诉讼的证明对象应当审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A.对B.错参考答案:A42.司法认知可以分为对事实的司法认知和对法律的司法认知)A.对B.错参考答案:A43.刑事诉讼证明责任分配的一般原则是如何的?参考答案:1.我国刑事诉讼法中规定,对于公诉案件,应当由检察机关承担证明责任,是与其承担的诉讼职能相联系的2.自诉案件由自诉人承担证明责任3.侦查机关对某些程序法事实承担证明责任。
4.人民法院是不负有证明责任的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一般不承担证明责任,即没有提出证据证明自己无罪的义务44.举证责任等同于证明责任)A.对B.错参考答案:A45.电子数据(名词解释)参考答案:是指基于计算机应用、通信和现代管理技术等电子化技术手段形成包括文字、图形符号、数字、字母等的客观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