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浙江省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

精***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16.34KB
约30页
文档ID:253611939
浙江省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_第1页
1/30

浙江省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浅阅读是基本上不需要思考、浏览式、娱乐式的阅读方法,它所追求的是短暂的视觉快感和心理愉悦新媒体的发展和信息量呈几何级数增长是其产生的背景,阅读介质从以往的纸质为主转变到电子与纸质并存,读者也由以前在阅读过程中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阅读内容主要是、短信和网络新闻、小说、图片等摘编自网络)材料二当然,课外不读书,可能并非孩子的本意他们是想读书的,只是没有时间,这一点在此次调查中得到验证81.44%的受访者认为,他们之所以课外阅读少,主要是因为功课多,很少有时间和心情读书也有54.64%的学生认为即便要读书,也只读短文章,最好是能一次看完知道结果的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梁永安从中看到了问题他担心长此下去,这部分学生会患上“长文章畏惧综合征”,他们不敢读大部头的作品,喜欢马上看完又助长了阅读的浮躁之心。

与之相对应的是浅阅读也在成为中学生阅读的主流一些所谓的青春小说,正在受到孩子的追捧而梁教授所称的那些蕴含深刻思想的读本,却被他们抛在一边,为什么非要读而有所收获呢?这是当代的上海中学生所不能理解的摘编自离亮《调查:中学生阅读呈“浅阅读”趋势》)材料三此外,大学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间是3.27小时,而每天花费在纸质阅读上的时间却只有1.58小时,这表明大学生普遍上网时间长,读书时间少即便如此,将上网时间全部用于阅读的学生也仅占3.69%,大部分学生上网还是以看视频、聊天、打游戏为主是什么影响着大学生的阅读?调查显示,在诸多原因中,学校竟成了影响阅读的最主要原因调查中有39.26%的学生抱怨学校课程安排太满,没有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进行阅读29.86%的同学认为学校图书馆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网络媒体的冲击、缺乏教师引导和图书价格偏高等成为相对次要的原因仅有8.72%的学生认为社会上“读书无用”等观点的影响导致学校缺乏读书氛围其实阅读危机应该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如今令人忧虑的不仅仅是“阅读危机”本身,更是它背后所折射出的人文危机、精神危机而且,这种危机并非大学生单方面造成的,单单问责大学生是无法真正触及到危机根源的,它需要整个社会的正视与疗救。

要知道,在浮躁的社会情绪中,对金钱的媚俗、对速成的向往已远远超出了对知识的渴望、对学问的崇拜被欲望的洪流裹挟,作为理应引导社会价值的大学精英亦无法全身而退整个社会缺乏阅读文化,这才是阅读缺乏症的病因摘编自2014年9月《中国教育报》)材料四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以社交媒体为主的浅阅读已经成为很多读者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报告显示,51%的受访者每天会用超过1个小时的时间阅读社交媒体上的信息(刷、看微博或通过电子设备看新闻等),而每天读纸质书超过1个小时的受访者仅占36%数据还显示:“睡前”“节假日”“工作休息时”以及“上下班、上下学或出差途中”仍是读者主要的阅读时间,在阅读时间的选择上越来越碎片化,人们无暇体会深阅读带给人类心灵的滋养静水流深,现在我们有理由担心,阅读之浅,或许会让我们成为一个涸辙之鲋,会让我们当下的文化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摘编自刘瑾《亚马逊中国2015全民阅读调查报告》)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浅阅读的读者对阅读内容基本不需要思考,被动接受阅读信息就能获得短暂的视觉快感和心理愉悦B. 课外不读书,可能并非中学生的本意,因为学业压力,想阅读的他们很少有时间和心情进行课外阅读。

C. 阅读的浮躁之心使得浅阅读成为中学生阅读的主流,中学生不敢阅读大部头的作品,而选择阅读青春小说D. 社交网络的兴起,让读者每天花更多时间阅读社交媒体上的信息,并使其在阅读时间的选择上越来越碎片化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新媒体的发展和信息量呈几何级数增长是浅阅读产生的背景,它带给读者的阅读快感是深阅读无法比拟的B. 当代中学生认为,阅读并非一定要有所收获,所以,那些蕴含深刻思想的读本被他们抛在了一边C. 作为理应引导社会价值的大学精英的阅读危机,引发了社会人文危机、精神危机,这应该引起整个社会的正视D. 热衷于碎片化阅读,无暇进行深阅读,可能会让我们成为涸辙之鲋,会让我们的文化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3. 根据调查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一项调查中,占一半以上的中学生偏向选择阅读短文章这些学生有可能会患上“长文章畏惧综合征”B. 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每天看视频、聊天、打游戏等的上网时间,远远大于他们每天花在纸质阅读上的时间C. 调查显示,超过三成的大学生认为学校课程安排太满,没有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这是影响阅读的主要原因之一。

D. 调查发现,仅有8.72%的学生认为社会上“读书无用”等观点影响校园阅读这说明大学生阅读缺乏症主因不在社会4. 下面是某高一学生读完以上四则材料后所画的思维导图(即文章思路),请你帮忙补上空缺部分5. 有十本书被网友列为“死活读不下去前十名排行榜”,四大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及《百年孤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瓦尔登湖》等都榜上有名请根据上述几则材料,说说网友对这些大部头作品读不下去的可能原因答案】1. B 2. D 3. D 4. ①浅阅读的定义;②专业人士的担忧;③阅读危机背后的社会原因;④对浅阅读社会化的反思(或:浅阅读的弊端) 5. ①在新媒体的发展和信息量呈几何级数增长的背景下,选择更具娱乐性、带来短暂视觉快感的浅阅读;②由于学业、工作压力,缺少阅读大部头作品的时间和心情;③认为阅读不一定要有所收获,不一定要阅读蕴含深刻思想的作品;④社会浮躁情绪影响,对金钱的媚俗、对速成的向往,对知识、学问的轻视;⑤社交网络的兴起,以社交媒体为主的浅阅读已经成为很多读者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时间更碎片化解析】【导语】这四则材料共同探讨了现代社会中浅阅读的现象及其影响。

材料一介绍了浅阅读的背景和特点,强调新媒体的影响材料二和三通过调查数据揭示了中学生和大学生在阅读上的困境,指出学业压力和课程安排是主要障碍材料四则反映了社交网络对阅读习惯的改变,导致阅读时间碎片化整体来看,这些材料揭示了浅阅读对深度思考和文化传承的潜在威胁,呼吁社会关注阅读文化的缺失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A.“被动接受”错,材料一原文是“读者也由以前在阅读过程中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C.“阅读的浮躁之心使得浅阅读成为中学生阅读的主流”错材料二“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梁永安从中看到了问题他担心长此下去,这部分学生会患上‘长文章畏惧综合征’,他们不敢读大部头的作品,喜欢马上看完又助长了阅读的浮躁之心”,可见助长“浮躁之心”是专家的担忧;“浅阅读也在成为中学生阅读的主流”,材料二“与之相对应的是浅阅读也在成为中学生阅读的主流”,是“在成为”D.“社交网络的兴起,让读者……并使其……”错,材料四“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报告显示,51%的受访者每天会用超过1个小时的时间阅读社交媒体上的信息……数据还显示……在阅读时间的选择上越来越碎片化”,前后没有“让”“并使其”这样的逻辑关系。

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能力A.“它带给读者的阅读快感是深阅读无法比拟的”,于文无据原文“浅阅读是基本上不需要思考、浏览式、娱乐式的阅读方法,它所追求的是短暂的视觉快感和心理愉悦”,没有跟深阅读进行比较B.“当代中学生”错,原文是“当代的上海中学生”,选项扩大了范围C.“大学精英阅读危机,引发了社会人文危机、精神危机”错,原文是“令人忧虑的不仅仅是‘阅读危机’本身,更是它背后所折射出的人文危机、精神危机”,“整个社会缺乏阅读文化,这才是阅读缺乏症的病因”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大学生阅读缺乏症主因不在社会”错原文是“学校竟成了影响阅读的最主要原因”,“整个社会缺乏阅读文化,这才是阅读缺乏症的病因”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图表信息,概括相关内容的能力①材料一在阐述浅阅读产生的背景之前说的是“浅阅读是基本上不需要思考、浏览式、娱乐式的阅读方法,它所追求的是短暂的视觉快感和心理愉悦”,这是浅阅读的定义;②材料二第一段是中学生阅读现状调查,第二段开头写“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梁永安从中看到了问题他担心长此下去……”,可概括为:专业人士的担忧;③材料三第二段谈是影响大学生阅读的因素,第三段说的是“这种危机并非大学生单方面造成的……它需要整个社会的正视与疗救”“整个社会缺乏阅读文化,这才是阅读缺乏症的病因”,可概括为:阅读危机背后的社会原因;④材料四大众阅读的现状调查后面说的是“静水流深,现在我们有理由担心,阅读之浅,或许会让我们成为一个涸辙之鲋,会让我们当下的文化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可概括为:对浅阅读社会化的反思(或:浅阅读的弊端)。

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①材料一介绍了浅阅读产生的背景及对阅读方式、内容的影响,“新媒体的发展和信息量呈几何级数增长是其产生的背景,阅读介质从以往的纸质为主转变到电子与纸质并存”“阅读内容主要是、短信和网络新闻、小说、图片等”,在新媒体的发展和信息量呈几何级数增长的背景下,选择更具娱乐性、带来短暂视觉快感的浅阅读;②材料二中调查课外不读书的原因时发现,“主要是因为功课多,很少有时间和心情读书”,可见由于学业、工作压力,缺少阅读大部头作品的时间和心情;③材料二“梁教授所称的那些蕴含深刻思想的读本,却被他们抛在一边,为为什么非要读而有所收获呢?这是当代的上海中学生所不能理解的”,认为阅读不一定要有所收获,不一定要阅读蕴含深刻思想的作品;④材料三“要知道,在浮躁的社会情绪中,对金钱的媚俗、对速成的向往已远远超出了对知识的渴望、对学问的崇拜”,社会浮躁情绪影响,对金钱的媚俗、对速成的向往,对知识、学问的轻视;⑤材料四“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以社交媒体为主的浅阅读已经成为很多读者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阅读时间的选择上越来越碎片化”,社交网络的兴起,以社交媒体为主的浅阅读已经成为很多读者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时间更碎片化。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套不住的手赵树理白云岗公社大磨岭大队有个教练组,任务是教初参加农业生产的人学技术,两个做活质量最高的老农民当教师,陈秉正兼任组长,王新春兼任副组长组员是流动的,经常分配在各小队组长陈秉正已经是七十六岁的老人了,按一般惯例,这样大岁数的人本来早就该不参加主要劳动,可是这老头身体特别强健,在年轻时候一个人可以抵一个半人做活;如今虽说老了,一般青年小伙子还有点比不上他他教人做活,不但要求规格,而且要教架势因为规则太多,徒弟们记着这样忘了那样,有时候腰太直了,有时候步子乱了,有时候下锄没有计划……陈秉正老人不住口地提醒着这一个,招呼着那一个,也常常随时打断他们的工作重新示范徒弟们练架势练得累了,老组长陈秉正便让他们休息一阵子自己就招呼梯田下边沟岸上教徒弟们种田地的副组长王新春过来闲谈一会陈秉正一见王新春就伸出手来。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