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 - 1、大海的歌 一、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大海有哪些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理解“潮声、玉镜、仰头、翻滚、奔腾、琴师、凑出、渔帆”等词 3.可以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大海的神奇与变化多端开展想象力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背诵喜欢的段落 三、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大海的特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件导入,激发情趣 〔一〕老师导语:同学们,见过大海吗?说一说你感觉到大海怎样?[语言训练] 〔二〕提醒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组描写大海的诗歌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认识生字 〔一〕.自由读课文,认识生字词:带着问题我们来读一读课文首先用最合适自己的方法认识文中的生字把课文读熟在自己认读的根底上,出示课件,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二〕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三〕课文中有几首诗?每首诗中的大海给你什么感觉?你最喜欢哪首诗中的海? 1.自由读你最喜欢的那首诗,想想你为什么喜欢这首诗? 〔1〕这首诗让你感到大海有什么特点? 〔2〕你最喜欢哪些语句所描写的情景?想象一下那情景什么样?试试怎样读出你的感受? 2.根据喜欢的不同内容自愿组合,进展小组讨论与交流。
3.小组汇报、感悟: 〔1〕感悟一:大海色的神奇: A天水相连,蔚蓝一片的情景 引导学生感受天在海中,海中有天,一切都被海水染蓝的景象,感受作者置身海中,看到的,听到的都仿佛是大海的蓝,那么神奇 B引导学生朗读,品味:玉镜、翻滚奔腾、来往穿梭等词语,想象其描绘的情景,从而读出感情 〔2〕感悟二:大海风的神奇: A出示填空: 海上的风是〔〕、是〔〕、是〔〕、是〔〕 他一来,就〔〕…… 就〔〕…… 就〔〕…… 就〔〕…… B考虑:为什么用省略号?还会怎样?[引发想象] C仿照这首诗的语句说一说你想象到的情景 1 〔3〕感悟大海静的神奇: 〔天上的月亮和星星倒映平静的海面上〕帮助学生理解风平浪静的景象和“抱着明月”、“背着星星”的意思 B指名朗读、评议: 四、朗读课文,选背诗句 1.自愿结合小组,合作朗读课文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习背诵 五、拓展活动: 搜集有关大海的诗文,理解有关大海的知识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会认字 2.学习会写字 〔1〕自主学习12个生字〔读准音、想方法记住字形〕 〔2〕小组合作讨论〔音、形、义、写。
〕 〔3〕小组汇报,老师点拨:“文”与“纹”、“朝”与“潮”、 “镜”与“境”的比照、区分 〔4〕学生选出最难写的字,师生探究 老师板书:滚〔注意右边的间架构造〕 〔5〕学生练写,小组交流、评改 [虽然是三年级的学生了,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写字才能,但是在学习生字过程中,老师仍然要重视写字的指导引导学生进展小组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在观察、讨论、评议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才能、合作精神及评价别人的才能] 3.检查背诵情况 板书设计 1.大海的歌 色的神奇:雾、云、波纹、潮声、天、鸟 风的神奇:花神、琴师、大力士、狮子 静的神奇:不闹、不笑、抱着、背着、鼾声 2、《帽子和鸟窝》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认识4个生字会写14个字,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体会翔翔对帽子的喜欢之情,从而感受他对小鸟的保护. 教学时间:两课时 2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学习“帽”和“窝”: 1.板书:帽子 学习“帽”:怎样记?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帽”的字形,强调“帽”的右上是“曰”不是“日”;右下是“目”,也不是“日”。
2.板书:鸟窝 学习“窝”:引导学生考虑:“窝”是什么偏旁〔是穴宝盖,不是宝盖头〕二、出示课题、质疑: 1.板书: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的题目 2.齐读课题:帽子和鸟窝 3.问: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三、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带着问题自由读一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标出自然段,不认识的自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会 2.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一边听他的字音是否读准,一边考虑:课文讲的是谁,干什么的事? 3.纠正字音: 4.指名答复下列问题:课文讲的是谁,干什么的事? 5.解答问题:如今知道为什么题目叫做“帽子和鸟窝了吗”? 四、学习生字: 1.认读生字词:齐读生字、词卡片 2.强调易错字: 慌:右边容易加点 耍:与“要”区分 挠:右上边不要加点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谈话:上节课我们初步理解了《帽子和鸟窝》这篇课文的内容,知道了课题中的帽子是谁的?他把自己的帽子送给小鸟做窝,是不是他不想要了? 二、默读课文,考虑: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翔翔非常想要自己的帽子?把这些语句画出来 三、分组讨论交流 四、小组汇报讨论情况,学生补充,老师点拨,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相关语句。
1.感悟一:课件出示:帽子!我的帽子丢在草地上了! 我的帽子丢在草地上了 指名比照读句子,感受语气上有什么不同 启发想象:翔翔心里怎样?他在想什么?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问:在这之前他们什么心情?朗读第一、二自然段,体会发现帽子丢了前后不同的心情练习朗读 2.感悟二: 3 〔1〕大家又爬上了山坡,帮翔翔去找帽子 〔2〕结合第一自然段,理解“又”:此时他们一定觉得怎样?〔累、渴〕 〔3〕联想自己玩累时的感觉,说说假如你的帽子不见了你会怎样? 〔4〕练习读三自然段 3.感悟三: 〔1〕比照朗读,感悟孩子们追的时间长,路途远,始终没有停下歇息从而体会追回帽子的急迫心情 孩子们追呀追呀,一直追到松树林里 孩子们追到松树林里 〔2〕指名朗读、评议 4.感悟四: 〔1〕孩子们望望拖着帽子蹲在树上的松鼠,挠挠脑袋,无可奈何地下山了 〔2〕理解“挠挠脑袋”:为什么挠脑袋?心里怎么想? 〔3〕理解“无可奈何”:想像一下翔翔走的样子,表演体会 5.感悟五: 朗读6、7自然段以读代讲,评议理解翔翔和小朋友着急的心情重点体会:“几根”、“又细又长”、“举起、”“挑哇,挑哇,”等词所表达的心情。
6.归纳: 翔翔和小朋友太想找回这顶帽子了他们不仅当天不顾劳累不顾饥渴,爬山、追松鼠,而且第二天还做了充分的准备去够帽子眼看就要够着了,结果却怎样呢? 五、理解翔翔和小朋友对小鸟的爱心 1.出示文字: 我不要帽子了!让鸟儿在里面做窝吧! 听翔翔的,我们听听翔翔的! 2.合作朗读,感受心情 3.总结:虽然翔翔和小朋友极想要自己的帽子,但是面对小鸟,他们放弃了由此看出他们更爱什么? 4.你们喜欢翔翔和小朋友吗?假如是你,你会怎样做? 5.结合自己查找的资料,说说假如拿回帽子,会出现怎样的情况? 六、布置作业: 1.必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选做:〔1〕自己也为小动物做一件事〔2〕搜集关于保护、保护动物的故事 3、吹泡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的: 1、 初步理解冰心生平及作品风格 2、 学习生字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二、教学程序: 一、板书课题,理解并奠定学生学习此文的心理根底 1、同学们,见过肥皂泡吗?吹过肥皂泡吗?你觉得怎么样? 4 2、可是,你亲自做过泡泡水吗? 二、介绍作者 1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了不起的奶奶,她是我国的一位著名的作家,她生于1900年。
三、引入课文内容的学习 同学们,冰心奶奶像你们那么大的时候,也吹肥皂泡她的肥皂泡吹得可不一般,那小小的、不起眼儿的肥皂泡,经了她的手,他的嘴,以及她的眼,她的心,不但吹出了情趣,还吹出了冰心奶奶的梦想!想知道冰心奶奶是怎么吹肥皂泡的吗?翻开书,60页,自己读一读,请大家在读的过程中勾出自己的重点词 四、学习词语 1、出示生词:正音、练习读屏幕上的词语可不容易读好,会读吗?谁来试一试?老师正音后让学生练一练,然后齐读,抽读 2、理解学生在阅读中的学词情况有没有老师没写上,而你又认为非常重要的词语?板书:黏稠 颤巍巍 山巅-注音、正音、练读 3、读课文,攻破难点同学们再读读课文,希望每个同学都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周老师给你一个建议:通读一遍之后,集中精力攻破难点 4、轮读课文 五、理解课文内容 1、冰心奶奶是怎样做泡泡水的呢?谁来说一说?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说理解“和弄”一词 2、管你这样做了,可不一定就能吹出许许多多美妙的肥皂泡冰心奶奶可细心了,做肥皂泡的微妙,她在文中已偷偷地告诉了大家读读2、3自然段,同学们一定可以把他找出来理解“黏稠”一词 3、我们班的同学真是越来越聪明!怎么吹呢?读3自然段,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说。
4、泡泡水我们会做了,泡泡我们也会吹了,小管子的那一头会吹出些什么样的泡泡呢?读4、5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吹出的泡泡是什么样的呢?标出写泡泡样子的词语抽学生说,老师展示课件,然后让学生读黑板上的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呢?老师告诉学生:用嘴巴是很难讲清楚的,凭空想象也很难,但是只要你亲自去吹一吹肥皂泡,你就能从那奇妙的泡泡身上找到这些词语 六、小结本堂课所学内容,齐读全文 在玩肥皂泡游戏的过程中,冰心奶奶不但作了,吹了,还认真的欣赏了自己吹出的每一个肥皂泡,她满怀爱心和向往,写下了这篇美妙的文章,让我们一起再读一读这篇文章 七、下一节准备 明天,我们还学这一课,到时候,我希望看到同学们一手拿着自己亲自调配的泡泡水,一手拿着吹泡泡的小管子注意!肥皂水可不是什么好惹的东西,千万别洒到自己和同学们的眼睛里去 5 第 11 页 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