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人物主要事迹怎么写5篇 感动中国人物主要事迹怎么写篇1 朱丽华双目失明,却为他人带来光明未来28年来,她捐款373万元,资助了寒门学子480人次,还带动了100多名残疾人就业她先后获得了“全国自强模范”“浙江省道德模范”“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等30多项荣誉 9月21日,初心榜样朱丽华的事迹见诸报端,朱丽华用初心书写的大爱故事震撼了嘉兴人自己少花一元钱,就能多捐出一元钱让帮助过的人活得有尊严,是我最大的快乐我的财产、我的器官、我的一切都将捐献给社会她的肺腑之言,湿润了读者的眼眶,也映照了红船旁一名六旬党员的信仰之光 9月29日下午,市委书记张兵专程来到南湖区丽华推拿诊所,看望慰问盲人——党员朱丽华,并向她送上了鲜花 10月10日,中共嘉兴市委作出决定,在全市广泛开展向朱丽华同志学习的活动嘉兴全市掀起了一股向朱丽华学习的热潮 从报纸到电视、新媒体,朱丽华这个名字被印刻在人们眼中、耳中、心中身残志坚、自强不息、心有大爱、乐于奉献的她,成了全社会的榜样张兵先后两次就朱丽华的报道作出重要批示,倡导全市共产党员和各级干部认真学习 10月16日开始,朱丽华一次又一次走上宣讲台,将她的初心和梦想娓娓道来。
从市区到县(市),从机关到学校,从部门到街道……人们一次又一次被她感动,热泪盈眶 被她的事迹吸引而来的,还有新华社、央视、中新社、浙江日报等省级以上主流媒体,她的事迹也从嘉兴传播到全省,乃至全国 10月27日,第六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暨第三届全国残疾人展能节在嘉兴开幕朱丽华的事迹在残疾人之间口口相传,国务院和中残联、人社部等国家相关部委的领导接见了朱丽华 褪去榜样的光环,朱丽华依然是残疾员工的好所长,是贫困学子的好妈妈有人想来诊所看望她,都被她一一回绝,“如果听了我的故事有感触,不妨将爱心传递,多关注身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几天前,朱丽华在前期捐款333万元的基础上,向嘉兴市民政局发起的“暖巢行动”汇去了一笔40万元的善款40万元,相当于她为顾客推拿6600多次她要为低保家庭改善生活环境,给他们一个温暖的家而她对于自己,依然苛刻,不论走到哪里都穿着同一件红色外套 爱心使者,是她对自己的定位,也是她给人留下的最深的印象前天,朱丽华获评第六届“浙江慈善奖”手握爱心形状的奖杯,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我将坚守初心,继续传递温暖和爱 感动中国人物主要事迹怎么写篇2 黄文秀,女,壮族,中共党员,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阳区巴别乡德爱村多柳屯人,20XX届广西定向选调生、北京师范大学法学硕士。
本科就读于山西省长治学院生前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委宣传部副科长、派驻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第一书记 2018年3月26日,黄文秀来到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2019年6月17日凌晨,黄文秀从百色返回乐业途中遭遇山洪因公殉职,年仅30岁 黄文秀是20XX年北京师范大学哲学院硕士毕业生,面对精彩的世界,这个从山村走出来的女孩作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选择,她决定回到家乡支援建设,2018年担任广西百色乐业县百坭村的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的家庭并不富裕,父亲身患重病,重重压力之下,黄文秀总是乐观开朗、积极向上 从进村开始,黄文秀就努力融入当地生活,挨家挨户走访,学会了桂柳方言,一年多时间,她帮村里引进了砂糖橘种植技术,教村民做电商;协调给每个村建起了垃圾池在黄文秀任上,百坭村103户贫困户顺利脱贫88户,村集体经济项目收入翻倍 黄文秀驻村笔记中写道:“每天都很辛苦,但心里很快乐 2019年6月17日凌晨,黄文秀遭遇突发山洪不幸遇难,年仅30岁 感动中国人物主要事迹怎么写篇3 1950年12月,周恩来总理在研究我国航空工业建设问题时提出,国家准备5年内拿出60亿斤小米用来支援发展航空工业。
60亿斤小米,按当时的物价算大约是5.35亿元人民币对百废待兴的中国来说,这绝不是一个小数目但“没有制空权的军队就要被动挨打,没有制空权的国家必然遭受侵略”,就算一穷二白,中国航空工业还是在抗美援朝的硝烟中艰难起步了 1951年,刚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的顾诵芬来到北京,加入刚刚组建的航空工业系统中1956年,我国第一个飞机设计机构——沈阳飞机设计室成立,顾诵芬继续北上在沈阳,他作为首批核心成员,在徐舜寿、黄志千、叶正大等开拓者的领导下,开启了新中国自行设计飞机的新征程 对年轻的顾诵芬来说,离家北上建设航空工业,不仅是响应国家号召,也是在践行他从小的理想多少年过去,“七七事变”爆发后频繁出现的飞机轰炸声,总是在他的耳边回荡没有航空的话,我们国家将来还得受人欺负,我以后想造飞机顾诵芬坚定地说从此,他在高考志愿上填报3所大学的航空系,是因为这份初心;大学毕业后,投身航空工业一线,也是因为这份初心 到沈阳后,顾诵芬接到的第一个任务是设计一架亚音速喷气式中级教练机——歼教-1在这之前,中国航空曾迎来一批苏联“老师”可他们的“课程”里,只有如何制造飞机,并不教我国如何设计飞机仿制而不自行设计,就等于命脉在人家手里,这怎么能行?但自行设计,就意味着一切从零开始。
按照时任沈阳飞机设计室主任徐舜寿的方案,他们要设计的喷气式飞机需要从两侧进气,而不是用机头进气这在国内根本没有先例准确说,那时我国在气动力设计方法和手段上完全空白而作为气动组组长,顾诵芬在大学时就没接触过喷气式飞机因此,在听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北航”)图书馆有一份相关国外文献后,他立刻动身来到北京为了不影响学生白天使用资料,他借了一辆旧自行车,天天晚上跑北航查找抄录资料,整整跑了一个星期,自行车前叉在土路上都颠裂了就这样,靠着硬“啃”国外资料,顾诵芬最终提出了亚音速飞机气动参数设计准则和气动力特性工程计算方法,出色完成了歼教-1飞机的气动布局设计 歼教-1首飞成功后,几乎是无缝衔接,顾诵芬又通过完成我国首型初级教练机——初教6飞机气动布局设计,建立了亚音速飞机气动力设计体系;随即又在国内首次建立了超音速飞机气动力设计体系,实现了超音速飞机气动力设计、计算、试验与试飞的闭环他所创立的飞机气动力设计方法体系至今仍被国内飞机设计采用,为后续歼击机设计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但在1978年之前,顾诵芬的名字并不为人所知虽然我国第一架自主设计的喷气式教练机歼教-1,早在1958年7月26日就在沈阳飞机厂机场首飞成功,但考虑到当时的国际环境,首飞成功的消息并没有公开。
周恩来总理知道后还托人带话,“告诉这架飞机的设计人员,要他们做无名英雄” 顾诵芬和他的同事们从不畏惧做无名英雄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这是他们共同的追求到了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以后,因国家、军方、航空工业系统、地方政府多次的奖励、表彰,顾诵芬的名字才逐渐进入世人的视野他却总是说:“党和人民给了我很多、很高的荣誉这些荣誉应归功于那些振兴中国航空工业的领导和默默无闻、顽强奋斗的工人、技术人员 感动中国人物主要事迹怎么写篇4 统计力学是杨振宁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他在统计力学方面的特色是对扎根于物理现实的普遍模型的严格求解与分析,从而抓住问题的本质和精髓1952年杨振宁和合作者发表了3篇有关相变的重要论文第一篇是他在前一年独立完成的关于2维Ising模型的自发磁化强度的论文,得到了1/8这一临界指数这是杨振宁做过的最冗长的计算Ising模型是统计力学里最基本却极重要的模型,但是它在理论物理中的重要性到20世纪60年代才被广泛认识 1952年,杨振宁还和李政道合作完成并发表了两篇关于相变理论的论文两篇*同时投稿和发表,发表后引起爱因斯坦的兴趣论文通过解析延拓的方法研究了巨配分函数的解析性质,发现它的根的分布决定了状态方程和相变性质,消除了人们对于同一相互作用下可存在不同热力学相的疑惑。
这两篇论文的高潮是第二篇论文中的单位圆定理,它指出吸引相互作用的格气模型的巨配分函数的零点位于某个复平面上的单位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