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特别说明:所有正确答案请认准“参考答案”四个字! 】(其余的答案均为学生作答,不用看! ! !)2014年秋季中国法律思想史第一次形成性考核第一大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题 2分,共10题,共20分C 1.商朝的刑法总称是()1A.吕刑1B.禹刑C.汤刑PD.五刑参考答案:C2.西周初年,与宗法制紧密结合的是( )A.侯国制B.郡县制rC.中央集权制D.分封制参考答案:D荀子隆礼重法”思想的人性论根据是()£A.性恶论r[B.双性论rC.性善论rD.无性论参考答案:A4.以德配天”说是()提岀的思想•A.周公rB.孔子kC. 孟子r 1D 商鞅参考答案:A5."仓廩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是()的观点A 管仙B.韩非lrC.孔子D.子产参考答案:A& 6.子产铸刑书的重大意义在于()rA.贵贱不愆厂B.改革土地制度LC.公布成文法D.规范礼治参考答案:C7.孔子所说的 为政在人”,强调的是()厂A.专家治国卜 匚B.法律治国C.贤人治国LD.民人治国参考答案:C8.在商朝的宗教迷信中,主宰一切的至上神是( )A.玄鸟1B.黄帝C.祖先D.上帝参考答案:D9.先秦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A.周公rB.董仲舒C. 孟子D.孔子参考答案:D10.墨家"天志"法律观的核心是()fA.非攻(•B.兼爱C.尚同D.尚贤参考答案:B第二大题!每题有两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
每题 3分,共10题,共30分& 1.子产提岀的"国之大节"是指()参考答案:A B C D E2.周公”慎罚”说的主要内容有()参考答案:A B C D3.管仲所讲的”国之四维”包括()’ A.礼B.义C.廉A. 隆礼重法B. 化性起伪C. 明分使群D. 定分止争4.荀子礼法起源观的前提是( )r厂参考答案:B C5.墨子用来匡救时弊、改造社会的主张有( )参考答案:A C6.荀子提出的人治思想包括( )A. 当法律不能适应实际情况时,要靠人的灵活运用和当机立断B. 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C. 有治人,无治法A.嫡长继承制□B.礼制C.分封制D.世卿世禄制参考答案:A C D9."明德"的内容包括()A."管"者从轻,"非管"者从重B.对"不孝不友"者,"刑兹无赦"P C."父子兄弟,罚不相及“17D.反对乱罚无罪,杀无辜西周宗法等级制度包括()D. 法是人制定的参考答案:A B C D7.孔子与子产的法律思想相比较,二人( )‘ A.都主张宽猛相济,但孔子以宽为主B.都主张宽猛相济,但子产以宽为主□ C.都主张宽猛相济D.都不主张宽猛相济参考答案:A C8.参考答案:A B C D匚 10.下列能够体现神权法”思想的说法有( )2 A.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冃B.用天之罚"C.有夏服天命冃D.天用剿绝其命参考答案:A B C D第三大题!!在下划线处填写正确的答案。
每题 2分,共10题,共20分 1.管仲提岀了 ”通货积财, "的方针,形成了他以重商主义为特征的立法思想答:富国强兵参考答案:富国强兵O 2.周公礼治的基本特征是 答: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参考答案: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O 3.荀况法律思想的起点和归宿是分析 和 答:自然之天和社会之人参考答案:自然之天社会之人4. 是宗法等级制的一项核心内容答:嫡长子继承制参考答案:嫡长继承制O 5.商王专门豢养了一批向上帝请示的人,叫做 "卜"、"巫"、" '答:祝参考答案:祝O 6.西周礼治思想的基本原则是亲亲和 答:尊尊参考答案:尊尊7.邓析反对周礼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主旨是 ” '答:不法先王,不是礼义参考答案:不法先王、不是礼义8.春秋时期, 人邓析私制"竹刑”,后来为驷颛所杀答:千古诡辩第一参考答案:郑国9. 和天志是墨家法律思想的岀发点和归宿答:尚同参考答案:法天10.西周一开始就确立了 "立嫡以长不以贤、 "的嫡长继承制,制度从而进一步完备了宗法答:立子以贵不以长参考答案:立子以贵不以长第四大题!!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题 6分,共3题,共18分1.子产的法律思想有哪些?答:在奴隶社会,奴隶主不仅依靠物质手段来统治和压榨奴隶,还采用精神手段来 欺骗和奴役奴隶,以达到维护他们的统治的目的,于是,他们编造了 天命”天罚”等神权法思想,并使之合法化,并把反映他们意志的法律说成是神意的体现。
如有夏服(受)天命”菲饮食而致考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 ”等说 法,P4-5 ,总之其基本含义就是君权天授”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天意使然参考答案:子产的法律思想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一、 子产对礼治的继承与改造子产将礼与仪区别开来,把礼视为自然的总秩序和 总规律,推动了礼的 自然化和社会化同时又将礼下放到民间,沟通了礼与法的界限, 开创了后来从礼治过渡到法治的先河二、 改革内政、创立新制提出五项 "国之大节三、 铸刑书,公布成文法开创了古代公布成文法的先例四、 宽猛并用的刑法思想以宽服民和以猛服民罪刑相当与以情断狱2.周公”慎罚”说的内容是什么?答:1 )对犯罪进行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对待那些故意犯罪和贯犯,要从重惩处, 虽然是小 罪也要处以重刑而对于那些过失犯罪和偶犯则从轻处理,虽然有大罪也可 减刑2 )反对族株连坐,主张罪止一身他坚决反对殷商连用族刑的做法,强调 "父子兄弟,罪 不相及”,只惩罚罪犯本人 (3 )反对乱罚无罪,杀无辜周公说:”奸宄(犯法作乱)杀人,历人有宥 ”即某地发生 了杀人案,无关的过路人不承担责任,从而缩小了株连的范围 (4 )刑罚适中周公主张 ”用中刑”,即刑罚宽严适当,用刑"不过”,又无”不及”,刑当其 罪,避免出现偏重偏轻的情 况。
5 )对危害宗法等级秩序和私有财产的犯罪严惩不赦 以上这些思想在当时世界法史上是罕见的, 在当时是一种非常先进的理论, 起过积极的 作用而且它对后世的立法和司法都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参考答案:周公主张谨慎用刑,反对滥杀无辜其 ”慎罚”说的主要内容有:(1)对犯罪进行具体分析,区别对待 (2 )反对族株连坐,主张罪止一身3 )反对乱罚无罪,杀无辜4 )刑罚适中周公的明德慎罚”说,虽然只是适应周初政治形势的一种权宜之计和作为维护其统治的 一种手段,但在当时却是一种先进的理论,起过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它对后世的立法和 司法产生了良好的影响3.简述"一同天下之义”的法律起源论答:天志、明鬼:最高的价值规范 在墨子看来, 儒以天为不明,以鬼为不神天鬼不说,此足以丧天下”(《墨子公孟》)无鬼神,天下是非无一定之标准,失去统一的法 度,因此必须设天志、明鬼以为规矩参考答案:墨家否认国家和法律的先天存在,认为人类历史上有过 "一人一义,十人十义"的时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从而造成了社会的混乱和争夺国家和法律的产 生实现了 "一同天下之义”,消灭了混乱 这种起源论目的在于使”兼爱"、"交利"上升为 法律和政策,统一人们的思想,建立对劳动者有利的社会秩序,具有进步性。
第五大题!!解释下列词汇每题 4分,共3题,共12分C 1.民贵君轻答:孟子提岀的社会政治思想意为从天下国家的立场来看,民是基础,是根本,民比 君更加重要是孟子仁政学说的核心具有民本主义色彩,对中国后世的思想家有极大 的影响参考答案:这是孟子的思想孟子认为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同时从民心的向 背决定着国家的兴亡和民众是统治者的财用之源这两方面说明 ”民贵君轻”的道理孟子 的这种思想是古代法律思想中具有民主因素的进步思想 但这一思想的岀发点仍是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2.宗法答:中国古代社会中凭借血缘关系对族人进行管辖和处置的制度亦称宗法制度这种 制度与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宗族组织相配合,是统治阶级维护政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手 段参考答案:是源于氏族社会末期父系家长制的传统习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调整家庭内 部关系,维护家长,族长统治地位和世袭特权的行为规范匚 3.兼相爱,交相利答:墨子的思想宗旨是 贵兼”他认为当时社会的 大害” 巨害”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 人与人之间的争夺,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人们的不相爱因此,他主张国与 国之间,人与人之间,都应当 兼相爱,交相利”参考答案:”兼相爱、交相利"是先秦墨家”天志”法律观的主要内容。
兼相爱”指不分亲 疏、贵贱、贫富、一视同仁地爱所有的人,是针对 ”别相恶”而言的;"交相利”是主张人 们互相帮助,共谋福利,反对互相争夺, ”亏人自利”,它针对"交相贼”而言,”交相利” 明确肯定了小生产者追求和保有实际利益的合理性4.不法先王,不是礼义答:这是邓析思想的主要倾向,也是他主张改革、反对周礼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主旨意思是说: 先王”的礼义,教条没有必要非遵守不可也就是封建社会时常说的 祖制”比如明初洪武朝颁布海禁,直到嘉靖年间才迫于形式逐渐废止这其间是有很多有眼光 的大臣提岀废止海禁的,但是保守派只要一句 祖制不可违”就能完全推倒因为皇帝无所谓忠,违了祖制就失了孝道这就是典型的 效法先王”只要有例可循的,总之不管实际情况,都会遵守下去的这里的法,不是遵守的意思,而是去修正参考答案:法即效法;是即肯定, ”不是”即不承认、反对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先王"的所作所为,并不可能为万世所效法 礼义也不见得正确,没有必要非遵循不可 这是春秋时期邓析提岀的改革主张,同时也是邓析反对周礼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主旨2014年秋季中国法律思想史第一次形成性考核 2第一大题!!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每题 2分,共10题,共20分 1.孔子所说的 为政在人”,强调的是()rA.民人治国nB.专家治国C.法律治国aD.贤人治国参考答案:D2.先秦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A.周公B.董仲舒 1C 孔子rD.孟子参考答案:C荀子隆礼重法”思想的人性论根据是()rA.性恶论B.性善论rC.无性论PD.双性论参考答案:A& 4.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的主张岀自()A.孟子FB.孔子EC.周公D.荀子参考答案:BO 5.墨子所讲的”义"是指()A.君礼臣忠rB.兄友弟恭i—卜C.父慈子孝D.人们之间互爱互利参考答案:D6.提岀”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这一命题的思想家是()参考答案:A参考答案:D)统治思想的继承8.子产的刑法思想是对以下(C.德主刑辅厂1D. 一断于法参考答案:B9.管仲的立法思想具有明显的()的特征rA.重农抑商B.重农主义C.重商主义pD.重商抑农参考答案:C10.孔子所说的 礼”,一般是指(参考答案:C第二大题!! !每题有两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每题 3分,共10题,共30分闕 1."明德”的内容包括()□ A."管"者从轻,"非管"者从重B.反对乱罚无罪,杀无辜匕1 C.对"不孝不友"者,"刑兹无赦”□ D."父子兄弟,罚不相及”参考答案:A B C D2.荀况注重对法的理论探讨,他提岀的重要的法学概念有 ()3.下列符合刑不上大夫”礼治精神的有( )D.王之同族有罪不即市参考答案:C D4.西周宗法等级制度包括()参考答案:B C D6.西周礼治的基本原则是()5."以德配天”说的意义在于()rA.生产力水平的提高B.意味着神权的某种动摇C.反映了劳动人民反抗力量的强大及对历史的推动作用厂 D.劳动人民思想水平的提高参考答案:B CA. 长长B.亲亲C.男女有别D.尊尊参考答案:B D7.子产提岀的"国之大节"是指()門A.养其亲2 B.畏君之威K I C.尊其贵2 D.事其长□ E.听其政参考答案:A B C D E8.周公”慎罚”说的主要内容有()参考答案:A B C D9.下列选项中,属于墨家法律思想的有( )A.兼爱B.尚同C.尚贤"D.非攻参考答案:A B C D10.周礼具有以下性质()。
1 A.婚姻家庭规则冃B.法律规则"C.宗教仪式冃D.根本大法参考答案:A B C D第三大题!! !在下划线处填写正确的答案每题 2分,共10题,共20分O 1.为了使天命不再转移,周公提岀了 说答:以德配天参考答案:以德配天2.为目的墨家认为,法律必须以答:为万民兴利除害参考答案:为万民兴利除害3.孟子认为,” ,人之大伦也”答:内则父子,夕卜则君臣参考答案:内则父子,外则君臣4.商王专门豢养了一批向上帝请示的人,叫做 "卜"、"巫"、" '答:祝参考答案:祝匸, 5.墨家"天志"的锋芒所指是 答:贵族统治者参考答案:贵族统治者山 6.墨家是当时 阶级的思想代表答:小生产者参考答案:小生产者7. 是宗法等级制的一项核心内容答:嫡长继承制参考答案:嫡长继承制8."命夫命夫,不躬坐狱讼"是" "在诉讼中的表现答:司法参考答案:刑不上大夫9."令顺民心"即制定法令必须与民心相结合是 的主张答:管仲参考答案:管仲10. 权相结合的方法,掩盖法的阶我国从奴隶社会起,统治阶级就利用神权、政权、级本质,对奴隶和平民施行残酷的刑罚答:族参考答案:族第四大题!! !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题 6分,共3题,共18分。
闕 1.简述"一同天下之义”的法律起源论答:在墨子看来, 儒以天为不明,以鬼为不神天鬼不说,此足以丧天下 ”(《墨子?公孟》)无鬼神,天下是非无一定之标准,失去统一的法度,因此必须设天志、明鬼以 为规矩参考答案:墨家否认国家和法律的先天存在,认为人类历史上有过 "一人一义,十人十义"的时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从而造成了社会的混乱和争夺国家和法律的产 生实现了 "一同天下之义”,消灭了混乱 这种起源论目的在于使”兼爱"、"交利"上升为 法律和政策,统一人们的思想,建立对劳动者有利的社会秩序,具有进步性2.神权法思想是如何形成的?答:神权法思想一般指利用宗教迷信进行统治的阶级,为了取得人们的拥护 ,把他们的权力说成是神所授予的,把体现他们意志的法律说成是神意的体现的一种法律思想在 由宗教领袖直接掌握政权、实行神权政治的国家或地区,神权法也就是教会法(或称寺 院法、宗规法)西欧中世纪基督教神权法思想曾占统治地位, 为封建统治阶级效劳(见西欧中世纪神学法律思想)参考答案:神权法是由宗教迷信思想发展而来的在原始社会中,社会生产力低下,人 们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也相应较低他们认为在现实世界之外存在一个超自然、超人类 的力量支配着人们的生活。
进入奴隶社会后,统治阶级就利用人们这种认识,将自己神 话为那种超自然、超人类力量的代言人这样,神权法思想说自然而然地形成了3.请比较 明德慎罚”与 以德配天”答:明德是道德教化,是正面引导,是不会产生负面影响的刑罚则是惩罚手段,体现 了统治者 恶恶”之心其与教化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如果不在适当限度内使用,往往会产 生相反的社会效果,使民积怨,以至于威胁到统治者的政权 慎罚”即是认真地对待刑罚,在合理的限度内使用刑罚, 使刑罚达到预期目的、 避免事与愿违的结果的一种主张 其慎用刑罚的基本要点,一是要慎重断案,不滥用刑罚,提倡罚当其罪,要十分谨慎地使用 中罚”用刑不可偏重,也不可偏轻,要使刑当其罪二是在定罪量刑时,要区分 故意与过失,惯犯与偶犯,这在古代思想史上,无疑是一大贡献三是注重教化 .周公认为使用刑罚并不是单纯为惩罚人,而是为了劝民为善,防止犯罪 明德慎罚,亦克用劝要囚,殄戮多罪,开释无辜,亦克用劝 以周公旦等代表的西周奴隶主贵族,总结并吸取了夏代、商代灭亡的教训,提出了以德配天”的君权神授说认为天”或上 帝”不是哪一族独有的神,而是天下各族共有的神; 天命”属于谁,就看谁有能使人民归顺的 德” 上天”只会把统治人间的 天命”交给那些有 德”者;一旦统治者失 德” 也就会失去上天的庇佑,新的有德者即可以应运而生,取而代之。
因此,作为君临天下 的统治者应该 以德配天” 以德配天”的神权政治主张,在当时法律上的体现就是 明德慎罚”参考答案:1.二者共同之处: 明德慎罚”与 以德配天”都是周公提岀的思想 都是西周统治者在总结商朝灭亡教训的基础上提岀的思想其目的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 益都有缓和阶级矛盾的作用二者都突岀了 德”的重要性2.二者不同之处: 明德慎罚”思想一是要求统治者 敬德”二是要求统治者慎重刑罚以德配天”说则强调有德”是统治者维护其统治的前提第五大题!! !解释下列词汇每题 4分,共3题,共12分a i.铸刑书答:公元前536年3月(阴历),郑国执政子产将郑国的法律条文铸在象征诸侯权位 的金属鼎上,向全社会公布,史称 铸刑书”参考答案:公元前 536年郑国子产把成文法的刑法条文铸在铁鼎上,公布于众 从而开创了中国古代公布成文法的先例铸刑书一方面冲破了传统的秘密刑思想的束缚,肯 定了公布成文法的”合礼合法”;另一方面,它打破了 ”刑不上大夫”的传统,肯定了法律 对限制贵族特权的作用,在我国古代法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2.民贵君轻答:孟子的民本思想表现之一是强调统治者首先必须获得民心,并进而提岀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石破天惊观念。
参考答案:这是孟子的思想孟子认为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同时从民心的向背决定着国家的兴亡和民众是统治者的财用之源这两方面说明 ”民贵君轻”的道理孟子的这种思想是古代法律思想中具有民主因素的进步思想 但这一思想的岀发点仍是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3.明德慎罚答:所谓明德,就是提倡尚德、敬德,它是慎罚的指导思想和保证所谓慎罚,就是刑 罚适中,不乱罚无罪,不乱杀无辜参考答案:西周时,周公吸取了殷商灭亡的教训,提岀 ”明德慎罚”的思想明德”就是要加强自我克制,实行德治;”慎罚"就是主张谨慎用刑,反对滥杀无辜周公的 ”明德 慎罚”说对于稳定周初的社会秩序和巩固国家统治发挥了重要作用它直接影响了后来 儒家的德刑关系论4.隆礼重法答:隆礼”重法”,是荀子对儒家思想进行改造而提岀的新思想,这是基于人性恶的理论他认为,人生来就有欲, 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 ”,有欲必有争,因此人性是恶的 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 ”,要发挥 礼义”的教化作用,借以改造生来不良的人性,同时还要并用刑罚制服性情顽劣之人他在性恶论的基 础上,把儒、法两家对立的政治主张结合起来参考答案:隆礼重法是荀子提岀的思想命题。
思想是礼、法并重,在治理国家中,两者 都不可缺少另外荀子将礼的原则法律化,使之有法的性质,隆礼重法对秦汉以后正统 法律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2014秋法学本科中国法律思想史第二次考核第一大题!!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题 2分,共10题,共20分参考答案:A2.否定现实礼法并提倡法律简约的是( )Up*A.法家rB.儒家C. 道家It*D.墨家参考答案:C3.西汉中期,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 )A.董仲舒B.晁错rC.陆贾D.贾谊参考答案:A4.老子认为,天下混乱、人民难治的原因,在于统治者追求 ()A.自然B.有为C.清净rD.无为参考答案:B5.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的法治主张岀自(参考答案:D6.最早提岀系统法治”理论的先秦法家代表人物是()卜A.管仲B.商鞅广C.韩非rD.李斯参考答案:B7.先秦时期最早起来反对孔子,与儒家相抗衡的学派是( )广A.法家rB. 道家It*C一儒家•D.墨家参考答案:D中国最早将"法律"二字连用是从()开始的A.《韩非子》B.《墨子》卜C.《老子》■f-D.《管子》参考答案:A9.法者,国之权衡”的说法,体现了法的( )A.规范性1B.自然性LC.变化性D.公开性 参考答案:A10.墨子所讲的”义"是指()A.兄友弟恭厂B.君礼臣忠C.人们之间互爱互利□D.父慈子孝参考答案:C第二大题!! !每题有两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
每题 3分,共10题,共30分参考答案:A B CO 2.下列哪些法律主张是汉初黄老学派提岀的( )商鞅认为使法令保持统一的方法是( )参考答案:A B C#.仲长统变法改制的内容主要有()参考答案:B C D5.秦王朝的法律思想主要表现为 ( )厂 A.文武并用,德刑相济 冃B.以法为教,以吏为师肓丨C. 事统上法,法令由一统[j ID. 严刑峻法,深督轻罪参考答案:B C D6.为了贯彻赏罚,韩非提岀的原则和方法有( )A.赏罚有度□B.德主刑辅顾C.信赏必罚D.合于形名参考答案:A C D7.下列选项中,属于墨家法律思想的有( )0 8.法家认为法的作用有()参考答案:C D0 9.下列先秦法家人物中属于 后期法家”的是( )参考答案:A C10.法家"壹法"包括的内容有()A.统一的行政权参考答案:B C D第三大题!! !在下划线处填写正确的答案每题 2分,共10题,共20分0 1. 和天志是墨家法律思想的岀发点和归宿答:法天参考答案:法天2." " 体现了秦王朝”以法为教”的专制思想答:焚书坑儒参考答案:焚书坑儒3.贾谊法律思想的特点是 答:变法因时参考答案:礼法结合4.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从政治思想上说,有由 治到 治的变革答:奴隶、封建参考答案:礼法5.商鞅是第一个系统地提岀” ,莫名重刑”的重刑论思想家。
答:禁奸止过参考答案:禁奸止过6.在"三纲"当中,最重要的是 答:君臣义参考答案: 君为臣纲 是法家法律思想的核心答:法治参考答案:”法治"8.、统一人们的思想法家提岀的”壹法"是指统一立法权、统一答:法令的内容参考答案:法令的内容9. 第一个提岀了 ”刑无等级”的原则答:商鞅参考答案:商鞅门 10.的理想社会墨家的理想是要建立一个"兼相爱、 '答:交相利参考答案:交相利第四大题!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题 6分,共3题,共18分1.董仲舒的法律思想答: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参考答案:董仲舒是生活在汉武帝时代的著名思想家,他的著作主要有《春秋繁露》和《举贤良对 策》1 )他提岀了维护皇权的《春秋》法统说董仲舒认为孔子作《春秋》就是为汉朝立 法而用,故将《春秋》推至至尊,看成治国理民的法典他的《春秋》法统说,大致有 以下内容:① 《春秋》大一统思想② 从秦的弊政中吸收教训,提岀 "更化论",用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调整治国 策略,进行"更化"③ "罢黜百家”,统一思想2 )"君权神授",法自君岀立法系统论董仲舒提岀 "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的理论, 认为君主统治是天意的体现,君主必须秉承天意来行事。
另一方面,董仲舒也加强了对 统治者的神化,给"君权神授"制造理论依据3 )维护封建等级的"三纲五常"论① "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和"夫为妻纲",其中最主要的是"君为臣纲"② "五常”是指仁、义(谊)、礼、智、信它是处理君臣、上下关系的准绳,是调整统 治者与被统治者关系的基本原则董仲舒的"三纲五常”论的核心是维护和巩固君主的权 力,它通过调整封建社会的各种关系,成为封建立法的指导思想4 )主张"阳德阴刑",德主刑辅的德刑关系董仲舒提岀: "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为了阐述施行德和刑的方法,他创造了 ”性三品”说,董仲舒德主刑辅的思想,是儒家法律思想的核心5 )《春秋》决狱,"原心论罪"的司法主张《春秋决狱》,就是以《春秋》的精神 和事例作为审判的法律根据,引经断狱,将儒家的经义应用到法律中去,从而把儒家的 经典法律化原心论罪”是指在审理案件时,主要根据犯罪者的动机来酌定刑罚2.汉初黄老学派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答:汉初黄老学派法律思想的基本内容 具有不同于初期黄老的明显特点,特别是在吸收先秦儒家法律思想方面所表现的若干特点: 主张 文武并用”,德刑相济”先秦黄老以道、法并提,重点在于法而不在于道,不谈儒家的 礼治”或德治”。
到了汉初,经过改造的黄老之学则既强调无为的道,力求 道胜”而 反于无为”,又在重视法的作用的同时,反复强调礼或德的功用,在德刑关系问题上提岀了一套完整的主张参考答案:①无为而治,”与民休息"②文武并用,”德刑相济”③"罚不患薄”约法 省刑 ④"轻徭薄”,”以粟为赏罚”,把法律的作用同发展农业生产联系起来,倡导 ”以 农为本",以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3.简述慎到的"立公弃私"的"公法"论答:立公弃私 慎到提岀的法律主张,他认为,公与私是直接对立的两个方面,要立公 就必须弃私,而存私则必然害公,作为君主应该立公弃私, 即抛弃个人的利益,为天下, 为国家效功法的作用的目的就在于立公弃私,这种观点可以说是划时代的新论参考答案:慎到提岀了 "立公弃私”的"公法"理论,从而以普遍形式提岀了新兴地主阶级 的公私观1) 慎到认为法是”至公”的准则2) 慎到认为,”法”是最大作用和目的在于”立公弃私”3) "立公弃私"的方法是"事断于法"和以法"定分"第五大题!!解释下列词汇每题 4分,共3题,共12分口 1.法家的"法治"答:本文从法学史角度,对先秦法家提岀的法治理论的基本内容 ,思想前提,实现法治的方 法和途径,法家法治理论的历史进步性,法家法治理论与古代西方法治学说的异同点 ,以 及法家法治理论对中国古代法学所发生的负面影响等作了比较详细的评述 .阐述了法家法治理论和西方法治学说各自出现的历史必然性和存在的合理性参考答案:是法家法律思想的核心。
法家主张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制定为 ”法",以”法”作为治国和统一天下的重要方法,即所谓 ”依法治国”3.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 答:偷钩的要处死,篡夺政权的人反倒成为诸侯旧时用以讽刺法律的虚伪和不合理参考答案: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庄子认为仁义礼乐只不过是大盗 ”窃国"的工具在这 种制度下,盗窃钩者被杀死了,而盗窃国家的人却成了诸侯法律、道德对 "窃国者”不 但起不了制裁作用,反而被其利用这是庄子对儒家所讲仁义的深刻批判3.事断于法答:民一于君,事断于法,即百姓、百官听从于君主的政令,而君主在做事是必须完全依法 行事是法家思想家 慎到的思想参考答案:即严格的按照法令规定办事,是治理国家的唯一的正确途径,也是实现君主 制的"无为而治”、事不亲躬的最好方法这是慎到提岀的 ”立公弃私”的具体方法之一4.非攻答:非攻”是墨学的重要范畴,是墨子军事思想的集中体现, 同时也包含着丰富的政治、 哲学、科学、文化、伦理思想 …参考答案:是墨子的主张墨子认为国与国之间应尊重彼此利益,大国不应以强欺弱, 攻打小国这反映了墨子要求和平,反对兼并战争的思想2014秋法学本科中国法律思想史第二次考核 2第一大题!!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每题 2分,共10题,共20分O 1.东汉末年,主张恢复肉刑的著名思想家是( )Q … |卜IIA.刘秀B.仲长统厂F-C.曹参D.萧何参考答案:B参考答案:D2.秦朝统治者奉行的是先秦()的思想c tzA.墨家1B.道家LC.儒家D.法家—参考答案:D3.墨家法律思想的核心是(A.尚刑B.尚贤C.尚同D.兼爱#.在法家兴起之前,同儒家相对峙的最大学派是(rA.道家厂B.兵家rC.阴阳家D.墨家参考答案:D汉初黄老学说发展的顶峰之作是(rA.《南华经》B.《淮南子》PC.《白虎通义》hD.《吕氏春秋》参考答案:C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岀自()戸A.《论语》B. 《孟子》C.《荀子》D.《老子》参考答案:DC 7.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 ”法律命题的思想本质是()A.德主刑辅B.以法治国It*C.政教合一rD.以礼治国参考答案:AC 8.汉初统治者在崇尚黄老”无为而治”的同时,也看到了()A.法家主张的以刑去刑的作用B.墨家主张的法”为万民兴利除弊”的作用*C.儒家提倡的仁义道德的作用D.道家反对的仁义礼法的作用参考答案:C9.最早提岀系统法治”理论的先秦法家代表人物是()A.商鞅1(^B.管仲rC.李斯rD.韩非参考答案:A10.参考答案:A第二大题!! !每题有两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
每题 3分,共10题,共30分「 1.董仲舒在论述治国应当”大德小刑”的两点理由是()"A.阳德阴刑说B.事皆决于法说厂C.性三品说D.无为而治说参考答案:A C2.法家所主张的立法原则有()B A.随时变"B.量可能冃C.循天道两D.因民情参考答案:A B C D3.下列哪些法律思想是《淮南子》所主张的( )参考答案:A B D4.墨子用来匡救时弊、改造社会的主张有( )□ D.仁政 参考答案:A B5.下列选项中,属于墨家法律思想的有( )A.尚同¥B.兼爱“ C.尚贤D.非攻参考答案:A C D7.法家认为法的作用有A.齐之以礼参考答案:A B C DB.定分止争C.明使分群D.禁恶止乱9.董仲舒新儒学的思想因素包括( )A.道家2 B.阴阳五行家17C.法家D.儒家参考答案:A B C D参考答案:B D8.法家"壹法"包括的内容有()S A.统一人们的思想2 B.统一的立法权□ C.统一的行政权“ D.统一法令的内容参考答案:A B D10.仲长统变法改制的内容主要有()参考答案:A C D第三大题!! !在下划线处填写正确的答案每题 2分,共10题,共20分1.商鞅"以刑去刑"的重刑思想,是针对儒家" "的观点而提岀的 答:以德去刑参考答案:以德去刑2.商鞅是第一个系统地提岀” ,莫名重刑”的重刑论思想家。
答:禁奸止过参考答案:禁奸止过3. 和天志是墨家法律思想的岀发点和归宿答:兼爱参考答案:法天4.墨家是当时 阶级的思想代表答:平民小生产者参考答案: 小生产者口 5.法家提岀的”壹法"是指统一立法权、统一 、统一人们的思想答:法令的内容参考答案:法令的内容6.慎到变法的指导思想是 答:立公弃私参考答案:"立公弃私"7.秦朝推行法治的主要表现” '答:事统上法和法令由一统参考答案:事皆决于法8.董仲舒强调以道德教化作为治国的重要工具,并用阴阳学说来加以阐述,形成一套完整 的"阳德阴刑”的 论答:德主刑辅参考答案:德主刑辅9. 是法家法律思想的核心答:法制参考答案:”法治”10. 第一个提岀了 ”刑无等级”的原则答:商鞅参考答案:商鞅第四大题!! !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题 6分,共3题,共18分G 1.简述《庄子》对法家的批判答:《庄子》认为法家的”法治”是致乱之源治国"的结果是”乱人之性”,造成人与人的仇恨与残杀;”治人”的结果是”乱天之经”,破坏了天地自然的和谐; 运用刑罚的结果 是”天下大乱"它还指责 法家强调的"赏罚”不切实际,是欲治反乱的措施;法家的 ”明 主"、"圣王"只能"丧人之国”,无一利而有百害。
参考答案:《庄子》认为法家的”法治"是致乱之源治国"的结果是”乱人之性”,造成人与人的仇 恨与残杀;”治人”的结果是”乱天之经”,破坏了天地自然的和谐;运用刑罚的结果是 ” 天下大乱"它还指责法家强调的"赏罚”不切实际,是欲治反乱的措施;法家的 ”明主"、 "圣王"只能"丧人之国”,无一利而有百害2.简述《老子》对法家"法治"的批判答:《老子》认为以”法”治国是与自然之道相违背的人为 之道,是欲治反乱的倒行逆施他说”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形成"盗贼充斥”,"民之轻死”要"使民重死”看重生 命,就先"使民无知无欲”,然后采取各种”无为而治”的措施, 达到无为而无不治参考答案:《老子》对法家"法治"的批判《老子》认为以"法"治国是与自然之道相违 背的人为之道,是欲治反乱的倒行逆施他说”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形成"盗贼充斥”, "民之轻死”要”使民重死”看重生命,就先”使民无知无欲”,然后采取各种”无为而治” 的措施,达到无为而无不治3.法家的执法主张答:为了推行法治”法家认为必须使法令成为君主治国、官吏尽职和判断所有人言是 非、行赏施罚的惟一准则,从而提岀了明法、任法、壹法、从法的主张明法:要求立 法明确和万民遵守。
任法:要求远贤智、弃私议、有法必依,执法以信壹法:统一立 法权,统一法令的内容,统一人们的思想从法:要求使法令具有绝对权威参考答案:(1 )明法要求立法明确和万民遵守主张以成文形式将新法 ”布之于百姓II2 )任法要求远贤智、弃私议,有法必依,执法以信3 )壹法要求统一立法权,统一法令的内容,统一人们的思想4 )从法要求使法令具有绝对权威,任何人都要按法令办事主要包括君臣共守和 刑无等级两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