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的认识》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7~29页例1、例2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初步学会看立体图形 2、使学生认识并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 3、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 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教学重、难点: 1、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2、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长方体模型、长方体形状的纸盒、长方体框架 学生:长方体形状的物品、小棒和小球等学具、用学具做的长方体纸盒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 1、师:画面上是什么图形?(长方形)现在请你们认真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课件演示由6个长方形围成一个长方体的过程) 2、师:同学们在一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是不是由6个任意的长方形都能像这样围成一个长方体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继续研究和长方体有关的一些知识板书课题) 3、师:周围有很多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从主题图中找一找电脑抽象出长方体的图) 师:你带来了哪些长方体形状的物品? 二、探究新知 (一)整体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1、请你拿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的物品,用手摸一摸 师介绍长方体上平平的部分叫作长方体的面 2、师边指边说:长方体两个面相交的部分叫做长方体的棱请你找出长方体的棱 3、指导学生观察:三条棱相交的地方叫作长方体的顶点用手摸摸看 4、师: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边说师边用课件分别演示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 (二)探究长方体的特征 1、独立观察、小组合作探究长方体特征师:刚才我们认识了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现在请你拿出长方体的物品,仔细观察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看看有什么发现?(课件出示) 小组里说一说,然后把你们的发现填在数学书中的表格里 提示:同学们在数面、棱、顶点的数目时拿着长方体的手不要来回转动,要想一想怎样数比较好,不重复也不遗漏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观察) 2、汇报交流,归纳长方体的特征课件一步步出示问题及答案) 在汇报交流时注意: (1)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数面、棱、顶点的个数 在数棱的数目时,如果学生不理解相对的棱,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相对的棱 (2)学生介绍长方体面及棱的特征后教师分别再用课件演示加深理解 (3)让学生指一指特殊的长方体中哪些面是相同的,哪些棱的长度相等。
3、拿出学具按照表格中的问题完整说一说长方体的特征 4、师小结:通过刚才的观察、探究,我们知道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三)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1、动手操作,深化认识 (1)拿出学具动手插一个长方体的框架,想想应该选用哪些小棒,怎样插比较快,可以同桌合作也可以自己动手 (2)师:在制作中你发现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每一组棱的长度怎么样? 2、认识长、宽、高 (1)师:我想知道做这个长方体的框架共需要多长的铁丝(出示教具),需要量出几条棱的长度,为什么? 师: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这三条棱的长度相等吗?怎样求总棱长? (2)师:像这样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认识立体图形中长方体的长、宽、高 3、认识不同位置放置的长方体的长、宽、高 横着、竖着、侧着摆放长方体框架,分别让学生指它的长、宽、高三、练习巩固 1、深化理解长、宽、高 拿出自己做的长方体,摆放好位置后,量出它的长、宽、高汇报后板书) 小结: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都可以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因此由于长方体摆放的位置不同,大家量的长、宽、高的长度也不同,但是长、宽、高的和是不变的。
2、填空并口答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长方体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