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下册书院家教语文趣味知识竞赛人教版.doc

tian****1990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04KB
约44页
文档ID:5678598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下册书院家教语文趣味知识竞赛人教版.doc_第1页
1/44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下册书院家教语文趣味知识竞赛人教版智慧显身手一、字词大比拼1、给下面的音节加上不同的声调,写在横线上,再在括号里写出相应词语8分)Shi ji _____ (      ) shi yan _____ (      )_____ (      )          _____ (      )tong zhi  _____ (      )  cai hua  _____ (      )_____ (      )         _____ (      )2、“庆”移动一点成【 】再去掉两笔成【 】再移动一点成【 】再去掉一点成【 】2分)3、选择同一个字在不同句子里中的意思:(4分)张:a.使合拢的东西分开或使紧缩的东西放开 b.陈设、铺排 c.扩大、夸张 d.看、望 e.量词f.姓①他上课时总是东张西望,不专心听讲    (    )②张足了帆的船,快得像离弦的箭一样    (    )③张灯结彩闹社火             (    )④一张张笑脸             (    )4、用“静”字组词分别填在横线上,使它与前面的词语搭配。

心情_____     头脑_____     教室_____夜晚_____     山村_____     公园_____5、古时候,有一家人过年时,贴着这样一副对联:上联:“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这副对联隐含着一个成语,暗示他家很穷你知道这个成语吗?写出来吧:_____________(2分)6、照样子写出十二生肖的名称,并写出关于它的成语8分)例:子( 鼠 ) 鼠目寸光     酉(   )              戌(   )      巳(   )              寅(   )      二、句逗显身手1、青蛙呱呱地叫改为拟人句)(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老鼠怎么可能不偷东西呢?(改为陈述句)(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多读好书,可以提高我们的知识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给下面的句子加上不同的标点,使它们表示不同的意思张  丽  同  意  我  不  同  意张  丽  同  意  我  不  同  意张  丽  同  意  我  不  同  意张  丽  同  意  我  不  同  意5、把句子补充完整,让人感受到春天是一个美丽而有生机的季节。

1)________公园里开满_________鲜花2)_________小鸟在树枝上_________3)_________小河从村边_________流过◆ 积累搜索库1、根据成语故事中的人物,写成语祖逖(       )       更羸(      )2古诗填空:(8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淡妆浓抹总相宜这两句诗句出自__朝诗人____写的《        》,这首诗写出了_____和_____的美丽景色我还读过这位诗人写的《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雪夜归人3)千门万户曈曈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留连戏蝶时时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枝红杏出墙来 (7)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出现了“诗圣” ,“诗仙” 等著名诗人3、读书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你一定谈过许多好书你知道下面的人物出自于哪部小说吗?(4分)白骨精《   》  曹操《   》  林黛玉《   》 鲁智深《   》◆ 阅读新体验。

15分)____________泥土( )被无数人踩着,( )没有向人要过报酬,只是默默地承受着一切每当出去游览时,你是否注意过那藏着根基的泥土?你也许不会注意它,因为它是那么平凡,那么没有吸引力 )没有泥土,( )没有树木花草泥土是一切之源它把自己的身体乃至体内的一切养料都供给了大树、鲜花、小草……它无私地默默无闻地为人类奉献着人类也正是这样,哪位英雄的背后,没有许多默默地支持他们的人?就说获得金牌的运动员吧,他们的名字家喻户晓可是他们周围的医务人员、教练和领队却用自己的身心和全部精力培育着这朵朵鲜花我想:这些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人和泥土一样,都是伟大的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4分)2、根据下面的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并填在括号里2分)不出名不为人知道 ( )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很出名 ( )3、第三自然段中的“朵朵鲜花”,在文中是指__________,而培育“朵朵鲜花”的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4、文章主要赞美了( )(2分)(1)获金牌的运动员2)藏着根基的泥土3)默默无闻,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人5、用“——”划出文中的反问句,(2分)并改成陈述句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给本文添加一个题目吧!(1分)◆ 创作新时空20分)  根据下面一句话,展开自己的想象,写一篇自己喜欢的300字左右的小作文自己加一个题目  一场森林大火过后,一望无际的森林里的花草树木成了烧焦的木炭,森林里的动物在大火中都被烧死了就在这时,突然出现一只在山洼里栖息的小梁龙,啊,还有他活着,小梁龙走出了山洼………200附送:2019年四年级语文下册二-四单元教案2019年四年级语文下册二-四单元教案教学内容5 古诗三首本课计划学时2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3、会认“畔、御、侯”等3个字,会写“畔、莺、啼、御、暮、侯、隔”等7个字教学重点 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挂图第一课时 一、导入解题    寒食是古代一个传统节日,清明前的一两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三天不生火做饭,所以叫寒食,我们一起来看看当年寒食节时的长安城什么样?  二、学习《寒食》一诗   1、自读,读准字音   2、指导学习第一句     出示:春城天处不飞花    (1)把诗句划分成词语       春城/天处/不/飞花    (2)想想每个词的意思,不会的怎么办?(查字典、看注释)    (3)把词语连成句子,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3、照样子自学后三句   4、检查出示(斜……御柳……汉宫……)   5、指导朗读    (1)想象一下,春天满城飘柳絮什么样?    (2)举国上下都在过寒食节而皇宫又在干什么呢?如果你是长安的百姓看到这些你会有什么感受?   6、有感情地朗读  三、学习《泊船瓜州》   1、回顾上首诗的学习方法   2、分小组学习   3、汇报交流   4、指导朗读     出示课件:在这样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你独自一人在外漂泊,心里会怎样想?(回家)带着这样的思乡之情再读   5、背诵  四、小结    今天我们是怎样学习古诗的?  五、布置作业    背诵《泊船瓜州》、《寒食》。

二次备课:课后反思: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解释诗句   2、背诵《寒食》《泊船瓜州》  二、学习《江畔独步寻花》   1、解题     读题目,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2、自读古诗读准字音   3、小组自学   4、交流汇报    (1)检查出示词语    (2)谁来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三、启发想象,指导朗读   1、读了这首诗,你眼前会浮现出哪些景物?(鲜花、小路、蝴蝶、娇莺)   2、你能结合诗句想象一下什么样吗?(学生描述)   3、当我们自己融入这花的海洋,闻着沁人心脾的花香,听着悦耳的鸟鸣,你想说什么?   4、带着对春天的热爱来读  四、背诵练习二次备课:课后反思:教学内容6 桂林山水本课计划学时2教学目标⒈通过朗读、背诵课文,了解桂林美丽的山水,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啊”的音变,读好比喻句及排比句  ⒊学习通过对看到的、感到的、想到的进行描写的方法,把句子写具体  ⒋学会本课10个生字,积累词语重点理解“拔地而起”、“连绵不断”、“波澜壮阔”、“形态万千”、“危峰兀立”等词  ⒌背诵课文教学重点通过朗读,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体会课文是如何把它们写具体的。

根据句子结构及句式的特点把握语调及语速掌握“啊”的读音教学难点通过朗读,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体会课文是如何把它们写具体的根据句子结构及句式的特点把握语调及语速掌握“啊”的读音教具准备挂图、生字卡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⒈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出示),因此,我们乘着木船,荡舟漓江,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⒉“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天下第一)  ⒊下面,我们要随着作者的视线,一起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在“山”和“水”下作重点记号)  二、自学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1、出示自学要求:  ⑴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⑵你觉得课文是按什么结构来写的?   ⑶桂林的山水有哪些特点?请用小圈圈出  ⒊检查自学  ⑴指名四人朗读  ⑵你觉得课文是按什么结构来写的?  板书:总起分述总结  ⑶桂林的山水有哪些特点?板书:水:静清绿山:奇秀险  请你用文中引用的一句古诗来总结文章板书: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板书:          总起:甲天下               静             水 清     桂林山水 分述:  绿               奇             山 秀               险          总结: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三、导学第二节  ⒈分小组自学课文第二节,从以下几个方面把课文读懂:  词义,结构(分层),修辞手法,语言文字,朗读语气等等,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来学习,谈谈学习的体会,也可以提出不懂的地方,在大组交流时提出。

  目的:读出感情,理解语言文字,作者是怎样把漓江水的特点写具体的  学习方式:读读、议议、圈圈、划划  等一会儿老师还要请你们交流一下你们是怎样来学习课文的,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学习的方法、步骤  ⒉交流学习情况:  ⑴词义:波澜壮阔、无瑕等  ⑵分层:三层  ⑶修辞手法:引读  第一句用“波澜壮阔的大海”和“水平如镜的西湖”跟漓江作比较,强调漓江的水有独特的美第二句具体写漓江水“静”、“清”、“绿”三个特点其中的“真”,是的确、实在的意思  (作者为何在“静、清、绿”前加上一个“真”字,后都带个“啊”字?通过朗读,体会“真”写出程度啊”抒发作者喜悦、赞美之情  对这三个特点,作者用感觉或用比喻来具体说明,并把它们组成一组排比句,文字优美,富有节奏,给人的印象鲜明、深刻  最后一句写出江水之静  ⑷描写角度:引读  “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从动态的角度写;  “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从透明度的角度写;  “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从色彩的角度写  ⑸引读,说说你怎样读出语气,交流并指导朗读  “静,清,绿”三字要读重音,在“静得、清得、绿得”后要有小停顿,以突出后面补充说明得部分。

读这三个分句,音量要渐大,读出层层推进得感觉  朗读这一节,首先要把握平稳、清新的基调,其次要运用重音、速度等技巧,传递出对内容的理解第一句是全节的总起句,读时要平稳,声音可略低,“却从没看见过”、“这样的”读重音第二句要掌握重音和停顿最后一句是再次写感觉,以突出漓江水的“静”,读时渐轻、渐缓  读好排比句,注意节奏,几个“像……”要一气呵成  个读,齐读  ⑹质疑,解疑  ⑺小结你们小组是用什么方法来学习课文的?  【读课文→分层→找特点→怎样写具体(读读议议)→有感情朗读】  ⒊背诵第二节,根据板书自背,互背,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把课文背出来的  (记关键词,列提纲,记每句第一字……)  ⒋检查背诵  四、布置作业  ⒈抄写词语;  ⒉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⒊背诵并默写第二节二次备课:课后反思: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⒈指名背诵二节(默写第二节)  ⒉过渡:桂林的水是美的,桂林的山更有与众不同之处  二、导学第三节  ⒈用学习第二节的方法来自学第三节,把课文读懂:  目的:读出感情,理解语言文字,作者是怎样把漓江山的特点写具体的  学习方式:读读、议议、圈圈、划划  还要交流一下你们是怎样读懂课文的方法。

  ⒉交流学习情况:  ⑴词义:奇峰罗列、危峰兀立、怪石嶙峋、色彩明丽  ⑵分层:二层  ⑶写法:  写法上与第2节相似,显示了结构上的对称第一句用“峰峦雄伟的泰山”、“红叶似火的香山”跟桂林的山作比较,突出桂林山的奇特第二句用排比句具体地写桂林山的奇、秀、险的特点  奇峰罗列,形态万千——山形  色彩明丽——山色  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山势  有形态的描摹,有联想比喻,有亲身感受,把山的形、色、势写得非常生动逼真  ⑷有感情地朗读  ⑸交流学习方法:  【读课文→分层→找特点→怎样写具体(读读议议)→有感情朗读】  ⑹背诵第三节,交流背诵方法  三、略读第三段  ⒈师引读:第三段从整体上写桂林山水之美山水一体,交相辉映,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受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⒉最后这句古诗是什么含义?  ⒊这句诗既是作者的感受,也是对全文的总结,与第一段的内容相呼应  ⒋背诵第三段  四、总结  ⒈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述了桂林美丽的山水,写下了自己观赏桂林山水的真切感受,抒发了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⒉让我们齐读课文  五、完成课后练习  ⒈指导课后练习二:  例中的第一分句是概述,第二分句是用补充说明的方法写具体,即“清得”怎么样两个小题分别要求写出“黑得怎么样”和“干净得怎么样”如:“黑得伸手不见五指”“黑得看不见屋内的陈设”;“干净得看不见一张纸屑”等  ⒉完成其他练习  六、布置作业  ⒈背诵课文  ⒉默写课文 二次备课:课后反思:教学内容9 卫星比武本课计划学时2教学目标1、认识“拐、循”等8个生字,会写“培、训”等10个生字 2、理解内容,知道课文介绍了哪几种人造地球卫星,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和功能 3、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卫星比武的情景4、教育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教学重点学习课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教学难点理解五种卫星的特点和功能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篇文艺性的说明文通过讲同学们观看《卫星比武》的电影,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几种人造地球卫星的特点和功能课文介绍这几种人造地球卫星时,写法基本一致,先讲它的外形,再介绍它的功能,然后是自述本领采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教学过程:一、 谈话导入新课。

1) 教师出示卫星图片你喜欢他们吗?能不能说说你喜欢的原因2) 教师出示卫星课件,学生观察卫星3) 板书课题卫星比武(4) 学生齐读课题,质疑课题二、 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1、 轻声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漏子2、 提出自学要求1) 轻声读课文,标出本课生字,标出自然段序号2) 借助拼音读生字,查字典,理解生字生词3) 课文主要是些什么事情?(4) 你读懂了什么?再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三、 检查学习情况(1) 指名分段朗读(2) 师生共同评价学生朗读情况.(3) 幻灯出示本课生字.(4) 指名认读生字.(5) 出示文中词语.(6) 学生认读生字(7) 学生轻声自由朗读课文,找出你最感兴趣的句子,并在句子旁加上自己的感受.(8) 课文向大家介绍了什么?这篇课文向大家介绍了侦察卫星、气象卫星、导航卫星、通信卫星、资源卫星等各式各样卫星的特点与作用,告诉我们在今科学技术革命的浪潮里,各种卫星各显神通,为人类做出了人类巨大的贡献.四、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1、以小组为单位,小组讨论: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2、各小组在小组内先互相交流,进行改进并推荐代表准备发言3、各小组互相修改自然段的段意。

4、给课文分段五、小结1、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回去后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卫星的构造、作用六、布置作业书写生字词,朗读课文二次备课:课后反思: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讲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 复习导入新课二、 情境导入三、 整体感知1、 指名朗读课文2、 学生评价朗读情况3、 学生自主学习课文4、 反馈学习情况:你读懂了什么?你有哪些质疑呢?四、 学习课文1、 默读全文,思考:你从文中知道了哪几种卫星?卫星的什么知识?2、 学生交流汇报,你最感兴趣的是介绍卫星的什么知识?(样子、用途)3、 自由朗读你喜欢的部分,想想: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4、 初步交流小组成员互相讲述在自己喜欢这部分知识中,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5、 评议充分小组成员互相肯定意见,并补充自己的意见6、 师生交流,通过读议学习并结合实际体会拟人等说明方法五、 探究学习1、 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关于其他卫星,你有什么问题吗?2、 激励评价,上网查寻资料六、 总结全文1、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3、谈谈你今后在保护动植物方面要怎样做?七、作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收集有关卫星的资料和图片板书设计:卫星比武侦察卫星、气象卫星、导航卫星、通信卫星、资源卫星各显神通 贡献巨大二次备课课后反思潼川三小 四年级 语文 集体备课教案教学内容10、巴斯德征服狂犬病本课计划学时3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育学生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造福人类的崇高品质。

 2.了解巴斯德征服狂犬病的原因和过程,体会巴斯德在给小孩治疗过程中的心情,进而体会科学家崇高的责任感 3.认识9个字,会写13个字理解带有生字的词语教学重点1.品位、感悟巴斯德在给小孩治疗过程中的心情,进而体会科学家崇高的责任感 2.了解课文的结构,学习按时间顺序叙事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1.理解、体会巴斯德征服狂犬病过程中的情感变化,感受他崇高的品质 2.“搏”的右上最后一笔是横折,不是横着钩;区别“搏”与“博” 3.了解课文按时间先后顺序叙事的写作方法教学准备讲授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等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的是法国著名的科学家,微生物的创始人巴斯德如何征服狂犬病的故事赞扬了巴斯德为造福人类,刻苦钻研、勇于实际的科学精神,同时说明了科学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不光要下苦功夫,有时还需要承受巨大的压力 课文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讲述巴斯德是怎样征服狂犬病的重点讲述了巴斯德在人体上试验狂犬疫苗获得成功的艰辛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初读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认识并学习生字,提出问题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查找有关巴斯德与狂犬病的资料  二)谈话引入、了解巴斯德与狂犬病、学习第一自然段。

  1.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闻名世界的人物,他就是——  2.板书课题:巴斯德  3.课件出示链接资料:  4.课文中第一自然段也简单地介绍了巴斯德打开书,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6.今天我们要学的内容主要介绍巴斯德的什么事?  7.板书:征服狂犬病  8.齐读课题:  9.理解:征服 10、引导质疑:你对题目中的哪个词最感兴趣?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用适当的方法认识生字、理解词语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指名分部分朗读课文,正音 (2)板书字音不准确的字的音节:如:潜、孜、靡……、 (3)课件出示会认字:齐读正音  3.学习生字 (1)自学生字,质疑、解疑、指导书写 [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运用已有的知识、能力解决生字、新词的学习,教师点拨、重点、难点问题]  (2)重点指导“博”、区分“博”与“搏”  课件出示:“博”的笔顺,通过重点笔画变色强调有上边的“横折”不要写成“横折钩”  课件演示:“残”右上两笔横稍斜,不是撇  课件出示:“博”与“搏”的组词练习,进行比较 (3)书写生字 (4)布置作业:抄写生字、新词二次备课:课后反思: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研读课文,朗读课文教学步骤:(一)复习生字、新词:  指名读生字、词卡片(或课件出示)(二)整体感知,理解“征服” 1.自由读课文,继续思考课题中“征服”一词说明什么? 2.交流认识。

 3.理清文章写作顺序:课文按什么顺序叙述巴斯德征服狂犬病的经过的? 4.默读课文,划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5.小结:课文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巴斯德征服狂犬病的经过三)研读课文2、3自然段: 1.读了这两个自然段,你了解到了什么?(狂犬病很可怕) 2.指导学生朗读出狂犬病的可怕 (1)抓住重点词语理解:“一旦”“数日之内便会死亡”、“极为罕见”、“无数人”、“谈‘犬’色变” (2)学生互相评读 [引导学生正确互相评价,引导学生善于发现、肯定别人优点,善意提出意见重视人文素养的提高] 3.引导学生体会巴斯德研制出狂犬病疫苗的艰难和是否适用于人体的疑虑,并读出感情 (1)自由读,感悟巴斯德的情感变化 (2)指名对比读,引导学生听读、评议:他们读得是否一样?你听出怎样的感情? (3)你想怎样读?    [尊重学生的个体感受,培养学生认真倾听、思考的习惯] (4)再评议、朗读过程中理解“五年”、“孜孜不倦”、“终于”,感受征服狂犬病的艰难;同时体会巴斯德为疫苗能否使用于人体的焦虑、疑惑,理解其崇高的责任心  4.小结:巴斯德经过长达五年的时间,经过艰辛的努力,终于在征服狂犬病的道路迈出了成功的一步,但是强烈的责任感却是他对如何驱除狂犬病对人体的危害而忧虑不安。

接着发生了怎样的事情使他最终征服了狂犬病?我们接着看课文 (四)研读课文4—12自然段  1.整体感知:自由读4—12自然段   思考:这部分内容讲述的是一件什么事?从这件事情经过中你感受到巴斯德是一个怎样的人?  2.研读感受:  课件出示自学提纲:  (1)默读课文,划出表示巴斯德情感的语句  (2)反复品读感悟:从这些情感变化你中体会到什么?  (3)怎样读好这些语句?  3.小组交流自己的感受  (1)代表汇报本组对某一语句的理解  (2)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相关语句  (3)其他组评议、补充  4.朗读自己最感动的句子 (五)总结:   出示名言和补充资料: “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的唯一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巴斯德 (六)布置作业:继续查找、收集有关巴斯德的资料, 有关动物病毒对人体的危害及预防把办法 [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情感]二次备课:课后反思潼川三小 四年级 语文 集体备课教案教学内容11、小树死因调查报告本课计划学时2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教育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自觉保护环境2.继续练习末读课文,理解内容弄清文章的结构,说说各部分的联系,初步学习写调查报告的方法。

3.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字4.学习用“并且”造句教学重点1.了解调查报告的写法2.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教学难点1.了解报告文学各部分间的联系,2.“宜”、“订”的字音掌握和“圾”、“贸”、“摊”的自行掌握教学准备字词卡片、课件、相关资料这是一篇调查报告,作者通过对小树死因的调查、分析,得出结论:小树的死亡,大多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并且与集贸市场有很大的关系最后提出建议,采取相应措施来保护绿化成果 本文结构条理清楚,各部分看似独立,其实紧密联系,环环相扣每一部分用一个过渡句来衔接,使文章浑然一体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认读生字,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什么是调查报告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谈话导入:1.老师板书课题2.学生齐读课题3.提问: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课文的体裁是调查报告、内容是关于小树死因的4.引入:什么是调查报告呢?二.默读课文,读准字音,整体感知调查报告的结构,学习生字1.学生默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认会2.浏览课文,看看课文分为几部分3.指名部分朗读课文,正音4.出示词语卡片学生认读:步量法、人为、订立、国槐、枯萎、集贸市场、适宜、垃圾、树坑、罚等5.理清文章结构:6.小组合作自学生字。

7.小组间互相检查识字效果,采取点将提问(板书)的方法巩固识字四、作业:抄写生字二次备课:课后反思: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各部分结构顺序的安排,朗读课文教学步骤:(一)谈话引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感知了课文,学习了课文中的生字,下面我们复习一下:(二)复习生字、词 1.抽读生字卡片 2.重点巩固易错字:贸、罚、垃圾三)理解感悟课文 1.回顾调查报告的结构组成:(1)浏览课文,看看调查报告由哪几部分组成?(2)板书:原因——调查——分析——结论——建议(3)引入学习:下面我们分别看看个部分都写了什么内容?2.指名朗读课文1、2自然段,思考:作者写调查报告的原因是什么?(1)学生回答后板书:(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出情感变化  [通过师生评议增加对语言的理解和感悟,以读带讲](3)导入:看到春天还嫩叶满枝的槐树,到了本该枝繁叶茂的盛夏竟悄然枯死,怎能不令人或不解呢?这正是作蛇蝎调查报告的原因接下来我们看作者开始做了哪些事?3.学习“调查”部分1)默读这部分中1自然段,并划出作者调查过程中有哪些做法?(2)默读这部分中2自然段,并划出表示数字的词语3)学生汇报所划内容并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引导学生认真读书,边读边思考,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4)老师根据学生体会归纳板书:   步量统计考察、拍照、画图、列举数据——摆事实 4.学习“分析”部分 (1)默读这一部分,思考:作者进行了哪些方面的分析?为什么要考虑这些? (2)分析过程中有什么发现? 5.学习“结论”部分 (1)小组讨论:作者得出的结论对吗?为什么? (2)小组合作朗读这部分内容,注意要读得具有说服力 6.学习“建议”部分 (1)齐读这一部分 (2)你还有什么更合理的建议? (3)写一写,读一读,议一议  [给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时间和空间] (四)理清文章脉络  1.自由读,思考:个部分间改变顺序行吗?为什么?  2.拓展学习:介绍关于调查报告的常识(什么是调查报告?写作方法等) (五)学习用“并且”造句:  1.指名读课后练习的两个句子  2.分析“并且”前后两部分之间的关系  3.仿照例句说句子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收集一些调查报告,学习其结构  3.收集关于环保的一些资料板书设计: 11.小树死因调查报告 原因—调查—分析—结论---建议二次备课课后反思:潼川三小 四年级 语文 集体备课教案教学内容7 走进丽江本课计划学时2教学目标1、体会丽江的“神奇而美丽”,从而产生爱国的情感。

2、体会过渡句在文中承上启下的作用3、认识11个生字教学重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丽江古城的特点和丽江神奇的自然景观教学难点体会过渡句在文中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具准备1.课件2.生字、词语卡片第一课时   一、导入    (出示美丽的漓江挂图),今天我们一起去游览美丽的漓江  二、初读课文   1、自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词语:雄伟城镇纯朴下旬纺织     百货 绵延 闪烁 昂然 挺立   3、检查朗读(指名分段读)   4、自己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些丽江的景点?)   5、指名说  三、练习朗读   1、边读边画出自己不懂的词句   2、同组互读   3、小组内交流,试着解决不懂的问题  四、布置作业   1、抄写优美的词句   2、收集有关丽江的图片二次备课: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出示:(地图)    导语: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位于滇西北高原之上的漓江古城  二、深入学习课文   1、读全文,说说丽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默读课文思考:     我们都到达了哪些地方?     板书:地点     谁能用书上的句子把这些景点连起来说说。

   3、自读自悟    (1)自由读,用一句话概括出丽江的特点神奇而美丽)    (2)默读课文把体现丽江神奇而美丽的句段画出来    (3)练习朗读   4、指导朗读     第一自然段:     (1)用一句话概括地说说,你读这段的感受     第三、四自然段:     (1)出示图片,引导学生体会丽江的神奇而美丽     (2)带着赞赏的感情读     第五、六自然段:     (1)想象读     (2)集体交流,评读你认为他哪儿读得好,为什么?     (3)出示图片,看到这么美的玉龙雪山你想说什么   5、揭示中心     文中的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板书设计: 街道 色彩斑斓 走进丽江 四方街 八卦型 玉龙雪山 白雪皑皑 神奇而美丽 虎跳峡 惊心动魄 二次备课:课后反思:潼川三小 四年级 语文 集体备课教案教学内容8* 五彩池本课计划学时2教学目标1、了解五彩池的奇特景观,从中感受大自然的美。

2、了解每段落之间的联系并划分段落3、学习12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二、三自然段教学重点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和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教学难点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和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教具准备风景图第一课时一、布置预习   1、同学们喜欢旅游吗?去过哪些地方?   2、提出预习要求:轻声把课文朗读几遍,做到读正确、流利想想五彩池在哪儿?它是什么样子的?   3、学生预习,教师巡视  二、检查预习   1、检查生字读音   2、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开火车读课文   3、五彩池在什么地方?五彩池是什么样子的?  三、再次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如何描写五彩池的?  四、学生默读思考讨论:   1、五彩池是什么样子的?(第二自然段,共四句话)    (1)第一句为什么用“漫山遍野”“大大小小”来形容五彩池?    (2)第二句为什么说水池像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    (3)第三句写的是什么?    (4)第四句为什么说水池像葫芦,像镰刀,像盘子,像莲花?   2、五彩池中的水都有什么颜色?是什么“令我惊奇”?  五、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想想五彩池中的水为什么会显出不同颜色?二次备课:课后反思:第二课时一、指名朗读课文。

  二、学生理解第四自然段   1、默读,把讲原因的句子画出来,读一读   2、课文有几句话说明原因的?(4句话)这四句话是怎么把原因说清楚的?(第一句说池中长着不同形状的石笋;第二句说石笋表面附着石粉;第三句讲阳光折射;第四句讲池边树木花草的倒影  三、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讨论:    为什么说五彩的瑶池就在人间,不在天上?    (因为课文开头说奶奶讲过天上神仙住的地方叫瑶池,而我却真的看到了像瑶池那样神奇的五彩池  四、指名读“读读写写”中所列词语,并抄写两遍  五、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二、三自然段  板书设计:          位置:藏龙山          水池:大小不同,形状不同      五彩池 池水:同源不同色          原因:池底石笋、石粉,阳光折射          赞叹:人间瑶池二次备课:课后反思:潼川三小 四年级 语文 集体备课教案教学内容语文百花园二本课计划学时2教学目标1、能够分类积累词语   2、运用已有的阅读文章的方法,自己独立阅读理解现代诗   3、能够清楚、明白地把一件事介绍清楚   4、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选择一件寒假中的事记叙,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重点1、分类积累词语   2、能够清楚、明白地把一件事介绍清楚教学难点1、练习把句子写具体   2、能够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选择一件寒假中的事记叙,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具准备挂图、生字卡第一课时   一、导入:    出示图片:同学们,今天老师带着大家去一个地方,看这是知识花园,你们想去看看那里有什么吗?知识花园有很多的地方可玩,但是只有答对问题过关才可以往下走  二、出示词语    姐妹花园    来到姐妹花园你会发现有很多词语就像姐妹一样有相似之处   1、找姐妹     想一想,下面哪些字可以和以上的字音搭配组成词语,试着把这些词语写下来     h ji gāng m     ( )蝶 ( )水     ( )驶 衣( )     山( ) ( )才 炼( )     ( )色 ( )布 ( )碑   2、(出示一株大花,每朵花的花瓣上都有一个词语)在姐妹花园里,有一株特殊的花,每朵花的花瓣上都有一个词语,想想这些词有什么特点,试着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词和这些词差不多     千山万水 千言万语 千变万化 千姿百态     千差万别 千丝万缕 千真万确 千奇百怪  三、丰收园    来到这个园子你们肯定能猜到,这里会有很多知识等着你来收获。

    出示:百花图    谁先背下来,百花园的花就会为你开放一次,看谁背得快    出示古诗、诗歌    同学们背诵得很快,百花园不仅为你们开了花,看还有很多硕果等着你们拿.看看这些诗歌中有哪些你喜欢的词语,把它写在卡片上的小花篮里二次备课: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妙语堂(练习句、段、篇)     介绍:在百花园里我们有很多收获,妙语堂里更是妙语连珠,我们将在这里有什么发现呢?还是进去看看吧!     同学们每天都在学校学习,校园里有你喜欢的地方吗?是什么样的?你心目中的学校是什么样?小组同学互相说说     练习说     小组推荐说  五、小结    今天我们在知识花园中畅游了一番,希望同学们以后能在知识的海洋中,有更多的收获  六、作业:把你们今天说的写在本上二次备课:课后反思:潼川三小 四年级 语文 集体备课教案教学内容12 绿色记事本本课计划课时1教学目标1、认识“供、耗”等7个生字 2、理解小奥茨和他同学的“绿色记事本”上记录的内容学写环保日记 3、教育学生保护环保要从小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觉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教学重点理解小奥茨和他同学的“绿色记事本”上记录的内容,知道孩子们在保护环境方面做了些什么,有些什么感想。

教具准备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等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讲的是小奥茨的老师发给孩子们一本“绿色记事本”,用来记录一些环保行为和想法通过这种写环保日记的形式,让孩子们自觉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并从生活中学习环保知识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明白环保要从小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教育学生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一、 谈话引入新课二、 检查预习情况1、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2、 师生共同评价学生朗读情况3、 幻灯片出示本课生字词4、 指名认读生字,并做到口头组词5、 学生轻声自由朗读课文,找出你最感兴趣的句子,并在句子旁边写生自己的感受三、 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1、以小组为单位,小组讨论: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事什么事? 2、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反馈学习情况:你读懂了什么?你有哪些质疑呢?四.学习课文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2、师生共同评价朗读情况3、出示学习提纲(1)什么是“绿色记事本”?,它有什么作用?(2)小奥茨的绿色记事本里记录了些什么?(3)你认为他做的最“与众不同”的事情是什么?(4)小当娜煮鸡蛋的新方法你了解了吗?(5)费格小朋友的什么做法让大人们都肃然起敬?(6)学习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4、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自学,小组内先互相交流。

5、反馈学习情况绿色记事本是用再生纸制成的,原料是废纸和垃圾,因而不用耗费大量的木材作用:给学生专门记录环保行为和想法板书设计: 12*绿色的记事本 材料:废纸 垃圾 作用:给学生专门记录环保行为和想法课后反思二次备课教学内容语文百花园三本课计划学时2教学目标1、 语海畅游-----读对联,辨字音和读句子,用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既……又”造句等内容2、 积少成多---读背中外科学家的名言3、 阅读平台---科学小故事《用冰取火》4、 语文大课堂----让学生进行一次社会调查,再小组交流,然后写一篇调查报告5、 指南针---- 介绍的是在写调查报告时,怎样使用搜集到的资料教学重、难点1、阅读平台---《用冰取火》2、能说会道----讲述我家的故事3、语文大课堂----让学生进行一次社会调查,再小组交流,然后写一篇调查报告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语海畅游”,完成“积少成多”和“阅读平台”教学过程:一、学习“语海畅游”1、 出示文字幻灯:板书有课本中的例子2、 认真读读以下字,你发现了什么?3、 小组内讨论,交流注意点1)读对联,辨字音和读句子,(2)用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既……又”造句。

4、出示课本例子5、学生做练习,教师反馈做练习情况6、(1)出示课外练习,学生做练习2)学生做课本中的练习7、反馈练习情况二、积少成多1、出示幻灯:中外科学家的名言学生读这组名言2、你还知道那些中外名言学生反复读诵及至能背3、全班齐读,同桌互相抽查,熟读成诵4、各个小组内交流对名言的理解5、各个小组推荐代表发言,教师适时点拨三、阅读平台-----《用冰取火》1、指名分段朗读短文《用冰取火》,要求读得流利、连贯你读懂了什么?2、 作者在这篇短文中告诉了我们什么?1、 自渎短文,想一想,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2、 你喜欢科学小故事吗?为什么?3、 学生自由发言,要求说出理由4、 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话要对大家说的吗?四、 作业 背诵默写中外名言课后反思二次备课第二课时一、 复习导入新课背诵、默写中外名言二、 指南针-----介绍的是在写调查报告时,怎样使用搜集到的资料1、 教师读题目要求2、 本次的练习对我们有什么要求呢?3、 各个小组派代表发言三、 语文大课堂-------让学生进行一次社会调查,再小组交流,然后写一篇调查报告1、指名读题目,其余思考:题目给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2、反馈思考情况。

3、幻灯出示要求:“语文大课堂”是一次学以致用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交际、分析、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学习《小树死因的调查报告》的写作方法,写一篇调查报告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做好活动准备:确定调查主题,选择调查方法;进行实地调查:落实调查任务,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做好课堂交流;写出调查报告1) 想一想:怎样把收集材料呢?2) 怎样把你你的材料进行整理3)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四、 总结五、 学生写调查报告,教师随堂指导六、 作业1、 完成习作2、 小组内交流自己的习作3、 将自己写的文章展示给同学看二次备课课后反思教学内容13.我站在祖国地图前本课计划学时2教学目标1、展开想象,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借助图片、音像资料品味优美的语言,背诵第2小节3、学习本课9个生字,会写11个词语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优美的语言,背诵第2小节教学难点有针对性地收集资料,利用资料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十分美妙的诗歌,它描绘了一幅祖国壮丽的山河诗歌中写的是我站在祖国的地图前,心里感到无比幸福,因为祖国是一个巨大的摇篮,是一个宽阔而温暖的怀抱,我在这个温暖的怀抱里茁壮成长。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1、展开想象,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地图)  二、初读课文   1、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2、同桌互读,检查朗读   3、检查朗读     沙漠 深褐 沼泽 湖泊 平原  三、深入学习,品词品句   1、再读课文,说说你都读懂了什么?   2、学习第一小节   1)轻声读第一节,说说第一节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五颜六色都是形象的语言)   2)我们一起来看看“五颜六色”中告诉了我们什么?   3)。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