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红领巾真好》评课稿

wu****ei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8KB
约4页
文档ID:155218642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红领巾真好》评课稿_第1页
1/4

《“红领巾”真好》评课稿学期初经过年级组老师们讨论,根据学校课题研究的要求,我们把第七单元“保护环境、爱护动物”这一主题作为本册的学科整合的内容通过整合二年级上册语文、美术、音乐、人自然社会等学科中关于“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的内容,开展主题式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投入环保活动实践中;也实现主题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全方位链接,增强他们保护小动物的意识;并且懂得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相融相依昨天徐老师执教的是这一单元其中一篇课文《“红领巾”真好》下面就围绕这节课,结合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实,说一些自己粗浅的看法语文科的核心素养是什么?现在大家普遍接受的一种概括,表现为:听说读写思语文一定要守住语言学习、据于文本,这就是语文课程的核心,因而学习语文的第一阶段就是初步的语言阶段,重视词汇积累,进行口语交际纵观徐老师的整堂课,无论教学设计还是课堂呈现,都是非常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1、重点突出,目标明确——读课堂伊始,徐老师就用清脆动听的鸟鸣声和极其亲切生动的语言,恰到好处地把学生带进喜闻乐见的情境中,为整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读是语文学习的基本途径,在读中以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发展而读,保证孩子们真读、活读。

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读的形式非常丰富多样,设计了以问促读、以句引读、以评导读(评价语富于变化,富有情趣)、在欣赏中仿读等方式,层层递进,在朗读训练的同时,也注入了情感体悟2、重视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说低年级阅读教学必须处理好阅读和发展语言等方面的关系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把感知课文内容和想象说话融入读书活动之中,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徐老师为学生设计了语言实践平台凭借教材进行恰当、巧妙的语言实践小鸟会在枝头高唱什么?“红领巾”们笑着回答……”当孩子们看到人们伤害小鸟的一张张图片时,老师又乘机追问:“你们想说些什么?”“你能为小鸟做些什么?”这样的说话设计,拓展了思维,培养了语言,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运用语言,同时升华人文内涵3、深化主题、内化行为,拓展延伸——思与写拓展文本,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文本,在学习第二小节时,通过观看微视频,具体了解小鸟的本领以及对人类的帮助,进而深深地激起孩子们对小鸟的喜爱之情也为后面出示小鸟受伤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小鸟的可怜埋下了感情的伏笔两幅画面两种基调的对比,激起学生爱护小鸟的决心,让学生产生了人与自然生灵要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说到课程整合,显而易见,课堂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制作爱心标语,是本节课最大的整合点。

徐老师在课文结尾处以设计宣传语,制作“爱心标语牌”为实践活动,让每个孩子从内心中升腾的感受自然而然地宣泄出来,突破了教学难点,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延伸和拓展,课内外有效衔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都起到了水到渠成的作用不足之处:1、老师对学生的朗读和说话训练的评价语言还不够精确,老师要运用评价对学生的发言进行引导和提升2、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面不够广,回答问题的学生人数只有21人,而且部分学生回答次数多达5、6次这样久而久之,会讲的学生获得更多的机会,而不善于表现的孩子就越来越沉默,课堂上如何做到面向全体学生,用什么方式关注到其他学生的学习情况,这一问题值得我们思考语文姓语,读书、写作,这是语文的本质性的行为表现过去如此,今后还会如此在孩子语言发展的初级阶段,不要急于求成,不要太多灌输过去的书本和所谓的文化一个人的语言发展与年龄认知特点是匹配的,任何语言的学习都需要从基础语言的词汇积累开始语文读久了,或许其人的文化滋味就显著起来《“红领巾”真好》评课稿《“红领巾”真好》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七单元的课文,单元主题是“环保”这是一首融合了深深的情、浓浓的趣,韵味十足,充满意境的儿童诗诗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实际,语言生动活泼,唱响了一曲人与自然合谐相处的美与爱的赞歌。

徐老师在教学展示中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学习:一、设境激趣,感受“美”课堂一开始让孩子听听清脆的鸟鸣声,孩子马上便趣味盎然孩子们在这样乐意融融的情境中,开始出示林中一个个的小木牌来复习巩固生字词,为后面的学习铺垫了很好的氛围二、把握文本特点,加强朗读徐老师把文本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点结合起来,设计自主探究学习用一个问题:自由读诗歌,你发现了什么共同点,用横线画出来全诗分三节,结构基本相同,每节都采用了自问自答的形式展开叙述,语言生动活泼通过交流反馈,教师进行小结,并指导朗读文中的三个问句语文新大纲也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徐老师在后来的教学中安排了充分的朗读,通过重点词的感悟:叽叽喳喳,蹦蹦跳跳,扑棱棱,飞来飞去,用自己的语言引领孩子在一次次的读、一次次的体验中理解课文,体味情感,孩子们越读越顺、越读越有味三、加入微课,激发情感 徐老师在学完一二两节,插入了微视频,介绍了几种益鸟及它们对树林的贡献,很好地激发了激发学生对鸟类的喜爱,对大自然的热爱”,顺理成章的进入第三节的学习:感受红领巾放鸟巢、立木牌,,遵循“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朗读感悟,体会小鸟的可爱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增强爱鸟护鸟的意识,感受到做“爱鸟护鸟小卫士”的快乐与自豪。

 四、课程整合,拓展延伸徐老师为学生设计了言语实践平台凭借教材进行恰当、巧妙的语言实践当人们伤害小鸟,一只只担惊受怕的小鸟们在说些什么?你会对这样的人类说什么?这样,拓展了思维,培养了语言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运用语言,继而出示小鸟受伤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小鸟的可怜两类图片形成强烈的反差,激起学生爱护小鸟的决心,水到渠成地写下爱心标语(护鸟爱心牌提前在美术课进行了制作),通过朗读展示,张贴,给学生留下了人与自然生灵要和谐共处的美好形象《“红领巾”真好》评课稿这两天进行了校教研组展示课,给我的最大感受是课真的是靠磨出来的,越磨越精彩,越磨越味道下面,我将我们教研组徐永飞老师执教的《“红领巾”真好》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