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单元学习总结古代中国文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1.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社会剧变和经济发展,官府垄断教育的局面被打破,科技文化发展,学术思想异常活跃,这些都为后来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生产发展,各民族政治、经济联系加强,对外交往扩大,科技文化进一步发展,奠定了中国科技文化在当时世界上领先的地位,对世界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3.隋唐时期,因政治稳定、经济发达和对外开放,科技文化具有兼收并蓄、全面繁荣的特点,许多方面在世界领先它不仅影响到亚洲文明发展,成为“中华文化圈”的源流,而且在世界文明史上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知识线索4.宋元时期,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民族融合空前加强,对外交往更加频繁,我国科技文化达到高度繁荣的水平,三大发明在此时完成或外传其他科技文化领域也取得一定成就,为人类历史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5.明清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活跃、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闭关锁国政策等因素,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的传统科学技术虽仍走在世界前列,也出现了总结性的科学巨著,但继而转为停滞文化领域里专制色彩浓厚,同时,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产生;文学艺术繁荣兴盛,古典小说和戏曲成为文学主流,很多作品具有反封建色彩。
两宋时期我国封建文化高度繁荣的表现1.思想上理学是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其实质是儒家思想在这一时期的新发展一方面,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另一方面,理学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2.科学上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并应用于印刷行业;火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指南针应用于航海重点突破3.书法上宋代随着市民阶层的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书法艺术出现了各具形态的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大家他们推崇魏晋书法风范,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4.绘画上(1)重文轻武的国策使文人阶层壮大,理学兴起使文人注重内心的修养,文人画兴起,画家的追求从注重写实到注重意境2)伴随着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和文化的普及,民间文化日益繁荣,出现了许多描绘民间风情的作品,代表作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5.诗歌上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经济繁荣,娱乐场所需要大量的歌词;两宋之际,山河的破碎和民众的苦难激发了诗人们救亡图存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6.小说上宋代商业繁荣,城市生活丰富,市民阶层兴起,通俗的、内容丰富的说书流行话本是宋元时期主要的小说形式,塑造了许多小市民角色,表达了他们的心声。
两宋时期,商品经济的发达与市民阶层的崛起,使文学艺术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政治上的内忧外患及社会变迁,丰富了文艺作品的内容这些都使我国封建文化达到高度繁荣的阶段例题(2018江苏高考,4)清代黄周星评论元曲说:“曲之体无他,不过八字尽之,曰少引圣籍,多发天然而已制曲之诀无他,不过四字尽之,曰雅俗共赏这说明,元曲A.贴近生活,易受欢迎 B.寄情山水,意境悠远C.句式整齐,语言精炼 D.内容丰富,包罗万象真题感悟解题规范第一步:审题干一明考点:元曲的特征 二抓关键:“少引圣籍,多发天然曰雅俗共赏”第二步:逐项分析选项具体分析结论A材料中“多发天然”表明贴近生活,“雅俗共赏”表明受欢迎,故A项正确正确B意境悠远,与材料中“雅俗共赏”不符,也未涉及寄情山水,故B项错误排除C句式整齐,语言精炼属于诗的特点,不是元曲,故C项错误排除D材料中“少引圣籍,多发天然”不等于包罗万象,故D项错误排除解题技巧概念型选择题概念型选择题是指对历史基本概念进行阐释的选择题题干中常见的提示语有“内容是”“标志是”“性质是”“特点是”“最准确的理解是”等这类题的命题多数会在备选项的表述上采用混淆手法,或偷梁换柱,或以偏概全,或以末代本、或因果倒置等。
这类题目的考查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题干概念类,即题干提供一个概念,选项提供与概念相关的四个阐释,要求从中找出一个最符合题干概念的阐释;二是选项概念类,即题干提供某种现象的阐释,选项提供四个概念,要求从中找出符合题干阐释的概念;三是隐形概念类,即题干和选项均不出现概念,但解题时需要运用历史概念解答此类选择题多运用以下方法:(1)背景分析法:历史概念有其客观存在的特定背景,根据历史概念的时间和空间,联系所学知识,直接选取合适的答案2)本质定性法:就是对历史概念的性质、本质等属性上的界定,即分析“该概念是什么”,凡是与题目所考查的概念性质不同的就要被淘汰3)时空定量法:就是对历史概念的时间、使用范围等量度上的界定,即分析“该概念在什么时空区间内存在,在什么范围内适用”4)理论分析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可以迅速解答,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