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4-16精选精选ppt123劳动力资源稀缺性劳动力资源稀缺性劳动经济学研究方法劳动经济学研究方法劳动力资源的供给与需求弹性劳动力资源的供给与需求弹性劳动力市场平衡劳动力市场平衡均衡价格理论与工资形式均衡价格理论与工资形式失业类型与调控措施失业类型与调控措施收入调控政策收入调控政策4劳 动劳 动力 商力 商品品劳动劳动经济经济学学5个人追求的目标是效用个人追求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最大化,企业追求利润企业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的最大化矛盾矛盾讨论:新劳动法的争论讨论:新劳动法的争论2008.5 助理助理 86、资源的稀缺性的属性包括、资源的稀缺性的属性包括()A)暂时的稀缺性暂时的稀缺性 (B)绝对的属性绝对的属性(C)相对的稀缺性相对的稀缺性(D)永久的属永久的属性性 (E)消费劳动资源支付手段的稀缺性消费劳动资源支付手段的稀缺性67二二 任务与方法任务与方法1.1.任务任务认识劳动力市场的种种复杂现象,认识劳动力市场的种种复杂现象,理解并揭示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理解并揭示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工资和就业决定机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作用原理工资和就业决定机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作用原理。
2.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实证研究实证研究方法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方法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的方法,其重点在研究现象本身确的知识的方法,其重点在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是什么”的问题它试的问题它试图图超越和排斥价值判断超越和排斥价值判断其特点是:其特点是:其一、目的在于人是客观现实,研究现象自身的运动规律其一、目的在于人是客观现实,研究现象自身的运动规律其二、对经济现象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具有客观性,并可根据经验和其二、对经济现象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具有客观性,并可根据经验和事实予以检验事实予以检验实证研究方法的操作步骤实证研究方法的操作步骤 确定所要研究的对象;确定所要研究的对象;设定假设条件;设定假设条件;提出理论假设;提出理论假设;验证8规范研究规范研究方法是以某种方法是以某种价值判断价值判断为基础,说明经济想象为基础,说明经济想象“应该是什应该是什么么”的研究方法的研究方法市场经济:万能的手市场经济:万能的手VS政府参与(亚当斯密政府参与(亚当斯密VS凯恩斯凯恩斯/计划经济计划经济经济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三种障碍:信息障碍、体制障碍、市场缺陷经济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三种障碍:信息障碍、体制障碍、市场缺陷因此规范研究可以为政府制定社会经济政策服务因此规范研究可以为政府制定社会经济政策服务2008.11.助理助理/管理管理 86、阻碍互惠交换实现的主要障碍包括(、阻碍互惠交换实现的主要障碍包括()。
A)体制障碍体制障碍(B)市场缺陷市场缺陷(C)诚信障碍诚信障碍(D)经济滞后经济滞后(E)信息障碍信息障碍实证研究方法重点是研究现象本身(实证研究方法重点是研究现象本身()的问题A是什么是什么 B怎么样怎么样 C应该是什么应该是什么 D本质本质实正研究方法步骤有(实正研究方法步骤有()A确定和分析研究对象确定和分析研究对象 B设定假设条件设定假设条件C提出理论假说提出理论假说 D验证验证 E反馈反馈9n2009.5 助 ce10劳动力是指在一定年龄之内,具有劳动能力与就业要求,从事或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劳动的全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即社会劳动力劳动参与率是衡量、测度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程度的指标例 题:劳 动 力 参 与 率 是 衡 量、测 度()程 度 的 指 标A.人 口 密 度 B 社 会 劳 动 强 度C 人 口 参 与 社 会 劳 动 D 参 加 工 作 人 口 比 例总人口率参率 劳动力 100 总人口年龄(性别)劳参率 某年龄(性别)劳动力 100 该年龄(性别)人口劳动力供给劳动力供给指在一定工资率条件下,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家庭或个人)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影响劳动力参与率的因素;社会、家庭的经济因素11劳劳动力供给弹性:动力供给弹性:指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比率,指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比率,即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
即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设设Es为劳动力供给弹性,为劳动力供给弹性,s/s表示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表示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w/w表示工资变动的百分比,则:表示工资变动的百分比,则:Ess/sw/w3、根据劳动力供给弹性的不同取值,劳动力供给弹性分为、根据劳动力供给弹性的不同取值,劳动力供给弹性分为5类:类:Es0供给无弹性,工资率如何变动,劳动供给量固定不变,供给无弹性,工资率如何变动,劳动供给量固定不变,A表表示示 Es供给无限弹性,工资率不变,劳动供给量无限,供给无限弹性,工资率不变,劳动供给量无限,E表示;表示;Es1单位供给弹性,工资率变动百分比与劳动供给量百分比相单位供给弹性,工资率变动百分比与劳动供给量百分比相同;同;这是供给曲线是一条与供给量成这是供给曲线是一条与供给量成45度向上倾斜的线,用度向上倾斜的线,用C表示;表示;Es1供给富有弹性,用供给富有弹性,用D表示;表示;Es1供给缺乏弹性,用供给缺乏弹性,用B表示2007.5 2007.5 师师 /助助2626、劳动力供给弹性是、劳动力供给弹性是()()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
A)(A)劳动力需求量劳动力需求量 (B)(B)劳动力需求增长量劳动力需求增长量 (c)(c)劳动力供给量劳动力供给量 (D)(D)劳动力供给增长劳动力供给增长量量 12劳动力参与率的生命周期发展趋势:劳动力参与率的生命周期发展趋势:1、1519岁年龄组的青年人口劳动参与率下降2、妇女劳动参与率上升3、老年人口劳动率下降4、2555岁男性劳动参与率保持较高程度,没有什么变化例题:对劳动力参与率的长期变动趋势描述正确的有()A 青 年 人 口 劳 参 率 下 降 B 女 性 人 口 劳 参 率 上 升 C 女生人口劳参率下降 D 老年人口劳参率上 E 老年人口劳参率上升13 14劳动力需求劳动力需求1.概念:指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愿意并能够雇佣的劳动量(意愿和支付能力的统一)劳动力需求的理论是关于生产的理论增加雇用能带来更多总收入的情况下,企业才愿意增加雇佣2.在假设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需求与工资率的关在假设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需求与工资率的关系:工资率上升,劳动需求减少,工资率下降,劳动需求增加系:工资率上升,劳动需求减少,工资率下降,劳动需求增加3、劳动力需求弹性:、劳动力需求弹性:是指劳动力需求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
如果用Ed表示劳动力需求弹性,用D/D表示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用W/W表示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则:EdD/DW/W,劳动力需求弹性有5种情况:Ed0需求无弹性,工资率变化,劳动需求量不变,A表示;Ed需求无限弹性,需求无限弹性,劳动工资率不变,需求量无限,B表示;Ed1单位需求弹性,单位需求弹性,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相同,是一条正双曲线,用C表示;Ed1需求富于弹性,需求富于弹性,用D表示;Ed1需求缺乏弹性,需求缺乏弹性,用E表示151617一)劳动力市场的含义:一)劳动力市场的含义:广义广义劳动力市场是指劳动力所有者个体与使用劳动要素的企劳动力市场是指劳动力所有者个体与使用劳动要素的企业之间,在劳动交换过程中所体现的的业之间,在劳动交换过程中所体现的的经济关系经济关系狭义狭义的劳动力市场是指市场机制介意发挥作用、实现劳动力的劳动力市场是指市场机制介意发挥作用、实现劳动力资源优化的资源优化的机制和形式机制和形式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市场的主体主体是劳动劳动力的所有者即劳动者和劳动力是劳动劳动力的所有者即劳动者和劳动力的使用者即企业;的使用者即企业;劳动力市场的内容是劳动者的劳动力即劳动者的智力和体力劳动力市场的内容是劳动者的劳动力即劳动者的智力和体力的总和。
的总和客体客体:劳动能力:劳动能力劳动力市场的性质:劳动力市场的性质:1、劳动力市场是社会生产得以进行的条件劳动力市场是社会生产得以进行的条件2、劳动力是一种等价交换劳动力是一种等价交换3、劳动力市场的交换决定了劳动力的价值、劳动力市场的交换决定了劳动力的价值工资工资是工资工资是实现和决定这种交换行为的必要手段实现和决定这种交换行为的必要手段4、通过劳动力市场的交换,实现劳动要素和非劳动要素的最、通过劳动力市场的交换,实现劳动要素和非劳动要素的最佳结合四、四、劳动力市场均衡劳动力市场均衡18 二)二)劳动力市场的静态与动态均衡劳动力市场的静态与动态均衡 经济均衡:既可指均衡状态,也可指均衡分析方法经济均衡:既可指均衡状态,也可指均衡分析方法 均衡状态:经济中各对立的变动的力量处于一种相当的、稳定的、均衡状态:经济中各对立的变动的力量处于一种相当的、稳定的、不再变动的状态不再变动的状态2009.5.助理助理19n2021重点掌握工资结构重点掌握工资结构一、均衡价格论的一般原理及工资决定一、均衡价格论的一般原理及工资决定新古典经济学家新古典经济学家A.马歇尔马歇尔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原理提出均衡价格理论提出均衡价格理论商品的供给规律和需求规律的运动决定商品价格形成的理论。
商品的供给规律和需求规律的运动决定商品价格形成的理论均衡价格是运用供求理论来说明局部均衡价格形成过程,而非价均衡价格是运用供求理论来说明局部均衡价格形成过程,而非价值理论值理论工资即劳动力的均衡价格,由劳动力的供给价格和需求价格相互工资即劳动力的均衡价格,由劳动力的供给价格和需求价格相互作用形成作用形成均衡价格论是由(均衡价格论是由()提出的A马歇尔马歇尔 B希克斯希克斯C亚当亚当斯密斯密 D瓦尔拉瓦尔拉22三三 工资形式(工资形式(重点重点)生产要素分为四类:土地(地租),劳动(工资,劳动报酬),生产要素分为四类:土地(地租),劳动(工资,劳动报酬),资本(利息),企业家才能(利润)资本(利息),企业家才能(利润)工资形式:基本工资福利工资形式:基本工资福利工资形式的关键是以何种方式准确地反映和计量劳动者实际提工资形式的关键是以何种方式准确地反映和计量劳动者实际提供的劳动数量供的劳动数量基本工资是以货币为支付手段,按照时间或产量计算的报酬,基本工资是以货币为支付手段,按照时间或产量计算的报酬,是工资构成的主要部分是工资构成的主要部分工资率就是单位时间的劳动价格工资率就是单位时间的劳动价格。
实际工资货币工资实际工资货币工资/价格指数价格指数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是应用最普遍的基本工资支付方式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是应用最普遍的基本工资支付方式货币工资计件工资率(计件单价)合格产品数量货币工资计件工资率(计件单价)合格产品数量例题:例题:货币工资的影响因素有(货币工资的影响因素有()A货币工资率货币工资率 B工作时间长度工作时间长度 C劳动力数量劳动力数量 D价格指数价格指数 E工资制度工资制度 2007.5.27实际工资计算公式是实际工资计算公式是()(A)货币工资价格货币工资价格 B)货币工资货币工资/价格指数价格指数(c)货币工资货币工资价格价格 D)货币工资货币工资价格指数价格指数2324一一 就业总量的决定就业总量的决定就业就业所谓就业或劳动就业一般是指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的人,参与某所谓就业或劳动就业一般是指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的人,参与某种社会劳动,并通过劳动获得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种社会劳动,并通过劳动获得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就业条件:社会有益劳动,就业者,报酬就业条件:社会有益劳动,就业者,报酬就业者:就业者:从事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劳动者从事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劳动者 2009.5.三级 25262728二二 失业(重点,掌握各种失业的概念)失业(重点,掌握各种失业的概念)概念: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在总量或结构上的失衡所形成概念: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在总量或结构上的失衡所形成的,具有劳动能力并有就业要求的劳动者处于没有就业岗位的的,具有劳动能力并有就业要求的劳动者处于没有就业岗位的状态状态2.失业的种类失业的种类 摩擦性失业: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直至活的就业岗位摩擦性失业: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直至活的就业岗位时所产生的时间滞差,以及劳动者在就业岗位之间的变换所形时所产生的时间滞差,以及劳动者在就业岗位之间的变换所形成的失业,称为摩擦性失业。
摩擦性失业是一种岗位转换之间成的失业,称为摩擦性失业摩擦性失业是一种岗位转换之间的失业,是供给与需求均衡状态下的正常失业的失业,是供给与需求均衡状态下的正常失业技术性失业: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引进先进技术替代人力,以及技术性失业: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引进先进技术替代人力,以及改善生产方法和管理而造成的失业,称为技术性失业技术性改善生产方法和管理而造成的失业,称为技术性失业技术性失业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解决的办法是强化职业培训,失业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解决的办法是强化职业培训,实施职业技能开发实施职业技能开发结构性失业: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动,在成劳动力供求结构上的失结构性失业: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动,在成劳动力供求结构上的失衡所引起的失业,称为结构性失业对策是超前的职业指导和衡所引起的失业,称为结构性失业对策是超前的职业指导和职业预测,广泛的职业技术培训,以及的费用的人力资本投资职业预测,广泛的职业技术培训,以及的费用的人力资本投资计划等29303132三、失业的度量和失业的影响三、失业的度量和失业的影响(4%-失业率的正常界限)失业率的正常界限)反应失业程度的指标有两个:失业率和失业持续期反应失业程度的指标有两个:失业率和失业持续期1、失业率是失业人数站社会劳动力人数(经济活动人口)的百分、失业率是失业人数站社会劳动力人数(经济活动人口)的百分比,表示为比,表示为失业率(失业人数失业率(失业人数社会劳动力人数)社会劳动力人数)100(失业人数(失业人数(就业人数失业人数)(就业人数失业人数)100例题:例题:失业率用公式表示为(失业率用公式表示为()。
A失业人数失业人数/就业人数就业人数 B失业人数失业人数/人口人数人口人数C失业人数失业人数/社会劳动人数社会劳动人数 D就业人数就业人数/失业人数失业人数 常用的反映失业程度的指标有(常用的反映失业程度的指标有()A平均劳动时间平均劳动时间 B失业率失业率C就业人数就业人数 D失业人数失业人数 E失业持续期失业持续期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A)物质帮助权原物质帮助权原则则(B)适用性原则适用性原则(c)劳动劳动关系民主化原关系民主化原则则(D)灵活灵活性原则性原则(E)保保证劳动者劳动权的原证劳动者劳动权的原则则4647484950 A社会保险的体制社会保险的体制 B社会保险的项目社会保险的项目C社会保险的种类社会保险的种类 D社会保险的社会保险的适用范围适用范围E社会保险的筹集、运营和管理社会保险的筹集、运营和管理n5152535455二(重点)劳动法律关系的种类(掌握概念):二(重点)劳动法律关系的种类(掌握概念):1.劳动合同关系、劳动合同关系、2.劳动行政法律关系、劳动行政法律关系、3.3.劳动服务法律关系劳动服务法律关系2008.11 师师 28劳动法律关系的主要形态是(劳动法律关系的主要形态是()。
A)劳动行政法律关系()劳动行政法律关系(B)劳动合同关系劳动合同关系(C)劳动服务法律关系)劳动服务法律关系(D)劳动监督关系)劳动监督关系28、()是雇员与雇主在劳动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关系是雇员与雇主在劳动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关系A)劳动合同关系劳动合同关系(B)劳动行政法律关系劳动行政法律关系(c)劳动法律渊源劳动法律渊源(D)劳动服务法律关系劳动服务法律关系2008.11 助理助理 29、劳动法律关系的主要形态是(、劳动法律关系的主要形态是()A)劳动行政法律关系劳动行政法律关系(B)劳动合同关系劳动合同关系(C)劳动服务法律关系劳动服务法律关系(D)劳动监劳动监督关系督关系劳动法律关系主要包括的类型为(劳动法律关系主要包括的类型为()A劳动合同关系劳动合同关系 B劳动行政法律关系劳动行政法律关系C劳动服务法律关系劳动服务法律关系 D民事劳务关系民事劳务关系 E劳动关系的现实形式劳动关系的现实形式56575859606162行业竞争者行业竞争者既有公司之间的竞争既有公司之间的竞争潜在进入者潜在进入者替代品替代品买买 方方卖卖 方方卖方的讨价还价能力卖方的讨价还价能力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替代品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新的市场进入新的市场进入者的威胁者的威胁波特:驱动产业竞争的五种力量波特:驱动产业竞争的五种力量6364656667686970717273742009.5.助理 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 2009.5 助理d9091本章重点掌握内容本章重点掌握内容929394959697社会知觉包括的类型有()。
A首因效应 B光环效应C投射效应 D对比效应E刻板印象9899100101生理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自我实现参考知识参考知识1马斯洛马斯洛1943年层次需要理论年层次需要理论(1)生理需要:指维持人类自身生命)生理需要:指维持人类自身生命的基本需要的基本需要2)安全需要:指人们希望避免人身)安全需要:指人们希望避免人身危险和不受丧失职业、财物等威胁方面危险和不受丧失职业、财物等威胁方面的需要3)社交需要:希望与别人交往,避)社交需要:希望与别人交往,避免孤独,与同事和睦相处、关系融洽的免孤独,与同事和睦相处、关系融洽的欲望4)尊重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地位需要地位需要):人们):人们追求受到尊重,包括自尊与受人尊重两追求受到尊重,包括自尊与受人尊重两个方面5)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成就需要成就需要):):是指人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实现自是指人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实现自我理想和抱负的欲望是一种最高层次我理想和抱负的欲望是一种最高层次的需要,是无止境的的需要,是无止境的要点要点1:只:只有低一层有低一层次需要得到基本满足次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较高层次需要之后,较高层次需要才发挥对人行为的推才发挥对人行为的推动作用(低层次需要动作用(低层次需要并未消失)。
并未消失)要点要点2:人的行为主:人的行为主要受优势需要的驱使要受优势需要的驱使102人的需要可归结为生存需要(existence)、关系需要(relation)和成长需要(growth)三种在同一层次上,少量需要满足后会产生更强烈的需要;较低层次的需要满足得越充分,对较高层次的需要越强烈;较高层次的需要满足得越小,低层次的需要则更强烈103(1 1)保健因素)保健因素 这属于和工作环境或条件相关的因素如公司这属于和工作环境或条件相关的因素如公司的政策和管理、人际关系、工作环境的条件、工作的安全性、的政策和管理、人际关系、工作环境的条件、工作的安全性、工资和福利等,当人们得到这些方面满足时,只是消除了不满,工资和福利等,当人们得到这些方面满足时,只是消除了不满,却不会调动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却不会调动人们的工作积极性2 2)激励因素)激励因素 这属于和工作本身相关的因素,包括的:工作这属于和工作本身相关的因素,包括的:工作成就感、工作挑战性、工作中得到的认可与赞美、工作的发展成就感、工作挑战性、工作中得到的认可与赞美、工作的发展前途、个人成才与晋升的机会等当人们得到这些方面的满足前途、个人成才与晋升的机会等。
当人们得到这些方面的满足时,会对工作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很大的工作积极性时,会对工作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很大的工作积极性104自我实现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尊重需要尊重需要社交需要社交需要安全需要安全需要生理需要生理需要保保健健因因素素激激励励因因素素105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认为人们在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以后,还有三种基本的激励需要,即: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和归属(亲和)需要研究表明:对主管人员来说,成就需要比较强烈这一理论常用于主管人员的激励106107108109110111112113背景背景组织文化组织文化团队设计团队设计奖励奖励团队运作团队运作内部团队过程内部团队过程边界管理边界管理有效性有效性绩效绩效成员满意度成员满意度团队学习团队学习外人满意度外人满意度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n专制的独裁型专制的独裁型n 仁慈的独裁型仁慈的独裁型n协商的民主型协商的民主型n参与的民主型参与的民主型130以以人人为为重重以工作为重以工作为重高关系高关系低工作低工作低关系低关系低工作低工作低关系低关系高工作高工作高关系高关系高工作高工作131低低高高高5.55.11.59.55.9132133关系导向关系导向类型领导-成员关系任务结构职位权力I好高强II好高弱III好低强IV好低弱V差高强VI差高弱VII差低强V III差低弱好好差差绩效绩效有利的有利的中等的中等的不利的不利的任务导向任务导向菲德勒模型的发现菲德勒模型的发现情景因素情景因素在最有利和最不利的情境下,任务型领导方式较为有效其它情况下,关系型领导方式较有效134135136137138139140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50151152153154155156157158159160161162163164165166167168169170171172173174175176177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