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北京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幼儿)考试真题及部分答案

wu****ei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6.50KB
约6页
文档ID:155227216
北京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幼儿)考试真题及部分答案_第1页
1/6

北京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幼儿)考试真题及部分答案口20XX年北京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幼儿)考试真题及部分答案一、选择题1、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体现在______A、认识的直接性B、学生的主体性C、教学的教育性D、活动的开放性2、决定教育事业领导权的是______A、经济发展水平B、政治制度C、文化D、科技3、提出公民教育和劳作学校主张,具有社会本质倾向的教育家是______A、柏拉图B、涂尔干C、凯兴斯坦纳D、赫钦斯4、“因材施教”是人的发展的_______对教育的要求A、顺序性B、不平衡行C、互补性D、个别差异性5、卢梭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由的人这种观点属于______A、社会本位论B、个人本位论C、宗教本位论D、文化本位论6、人的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育应该做到_____A、相互衔接B、循序渐进C、长善救失D、教学相长7、《教师法》规定的教师考核内容为“政治思想、业务水平、_______、工作成绩”几个方面A、工作态度B、工作热情C、工作效率D、工作质量8、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的方法是_______A、参观法B、演示法C、情景教学法D、欣赏教学法9、提出“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的观点的前苏联教育家是_____A、克鲁普斯卡娅B、马卡连柯C、加里宁D、凯洛夫10、某班在“每月一星”的活动中,将表现好,进步大的学生照片贴在“明星墙”上以示奖励,这样的方法是_____A、说服教育B、品德评价C、指导实践D、陶冶政治二、填空题11、_遗传素质_____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生理基础与可能性。

12、德国教育家赫巴特被西方教育史称为科学教育学_____之父13、_教育基本法律____是依据宪法制定的全面调整教育内部、外部相互关系的基本法律准则,它可以说是“教育领域的宪法”,是教育法规体系的“母法”14、孔子提出“庶、富、_教__”的观点,认为是治国的三个要素15、20XX年教育部颁布《_教育规划纲要_____》,标志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开始16、20XX年我国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明确提出义务教育学制,主要有“六三制”和_“五四制”____17、我过实施素质教育,以_提高国民素质_____为根本宗旨18、我国小学的德育内容有统一的规定,它体现在1993年正式颁布的《_小学德育纲要______》里19、教师的教育专业能力包括教育能力、教学能力和_研究能力_____20、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开办_京师同文馆_____中首次采用班级授课制三、判断说明题21.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最基本、最经常有效的途径【中公教育解析】正确因为(1)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在学校全部工作中占时间最多,也是学生在学校的主要活动2)教学是学生进行德育工作最基本、最经常和最有效的途径22.教育现代化就是指学校设施的现代化【中公教育解析】错误。

因为(1)教育现代化不但包括学校设施的现代化,还包括教育观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手段、教师队伍、教育制度等方面的现代化2)认为教育现代化就是指学校教育设施现代化的观点是片面的23.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权利【中公教育解析】错误因为(1)政治制度决定着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权利,而不是经济发展水平;(2)一个国家什么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基本上由政治决定的,政治制度决定了教育的性质24.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中公教育解析】正确因为(1)我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2)教师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25.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中公教育解析】错误因为(1)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和促进作用,而不是决定性的作用,我们不能夸大教育的作用2)认为人的发展是由教育决定的,就夸大了教育的作用,如果没有遗传为之提供生理基础、没有环境的配合,没有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教育发挥主导促进作用是不可能的四、简答题26.简述班级常规管理的基本内容【中公教育解析】(1)班级组织经律管理;(2)班级环境与卫生管理;(3)班级文档管理;(4)班级工作计划和总结。

27.简述《教师法》中规定的教师应承担的义务【中公教育解析】(1)遵纪守法的义务;(2)教育教学义务;(3)思想品德教育义务;(4)爱护尊重学生的义务;(5)保护学生的义务;(6)提高思想业务水平义务28.简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中公教育解析】(1)改变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和形成价值观的过程;(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知识技能;(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死记硬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解决问题和合作能力等;(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现状,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的功能。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