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太阳能电池板的介绍及解释

daj****de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14.18KB
约9页
文档ID:198822258
太阳能电池板的介绍及解释_第1页
1/9

太阳能电池板@ @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太阳能电池板英文名称:solar cell panel定义: 由若干个太阳能电池组件按一定方式组装在一块板上的组装件所属学科:电力(一级学科);可再生能源(二级学科)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百科名片太阳能电池板主要材料是“硅”,“硅”是我们这个星球上储藏最丰量的材料之目录分类材料原理新型涂层研发成功组成寿命功率计算方法发电系统分类材料原理新型涂层研发成功组成寿命功率计算方法发电系统发展现状展开§太阳能电池板编辑本段分类太阳能电池板Solar panel分类:品体硅电池板: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单晶硅太阳能电池非晶硅电池板:薄膜太阳能电池、有机太阳能电池化学染料电池板: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发电系统由太阳能电池组、太阳能控制器、蓄电池(组)组成如输出电源为交流220V或110V,还需要配置逆变器各部分的作用为:(一) 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 也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价值最高的部分其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或送往蓄电池中存储起来,或推动 负载工作太阳能电池板的质量和成本 将直接决定整个系统的质量和成本。

二) 太阳能控制器:太阳能控制器的作用是控制整个系统的工作状 态,并对蓄电池起到过充电保护、过放电保护的作用在温差较大的地方, 合格的控制器还应具备温度补偿的功能其他附加功能如光控开关、时控 开关都应当是控制器的可选项三) 蓄电池:一般为铅酸电池,一般有12V和24V这两种,小微型 系统中,也可用竦氢电池、竦镉电池或锂电池其作用是在有光照时将太 阳能电池板所发出的电能储存起来,到需要的时候再释放出来四) 逆变器:在很多场合,都需要提供AC220V、AC110V的交流电源 由于太阳能的直接输出一般都是 DC12V、DC24V、DC48V为能向AC220V的 电器提供电能,需要将太阳能发电系统所发出的 直流电能转换成交流电能, 因此需要使用DC-AC逆变器在某些场合,需要使用多种电压的负载时,也要用到DC-DC逆变器,如将24VDC的电能转换成5VDC的电能(注意,不 是简单的降压)晶体硅太阳能电池 的制作过程:品体硅太阳能电池“硅”是我们这个星球上储藏最丰量的材料之一自从 19世纪科学家 们发现了品体硅的半导体特性后,它几乎改变了一切,甚至人类的思维 20世纪末,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硅”的身影和作用,品体硅太阳能电 池是近15年来形成产业化最快的。

生产过程大致可分为五个步骤: a、提纯过程b、拉棒过程c、切片过程d、制电池过程e、封装过程太阳能电池的应用:太阳能电池板涉及因素问题1、太阳能发电系统在哪里使用?该地日光辐射情况如何?问题2、系统的负载功率多大?问题3、系统的输出电压是多少,直流还是交流?问题4、系统每天需要工作多少小时?问题5、如遇到没有日光照射的阴雨天气,系统需连续供电多少天? 问题6、负载的情况,纯电阻性、电容性还是电感性,启动电流多大? 问题7、系统需求的数量?编辑本段材料当前,品体硅材料(包括多晶硅和单晶硅)是最主要的光伏材料,其 市场占有率在90%以上,而且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也依然是太阳能电 池的主流材料多晶硅材料的生产技术长期以来掌握在美、日、德等 3个国家7个公司的10家工厂手中,形成技术封锁、市场垄断的状况多晶硅 的需求主要来自于半导体和太阳能电池按纯度要求不同,分为电子级和 太阳能级其中,用于电子级多晶硅占55 %左右,太阳能级多晶硅占45 %, 随着光伏产业的迅猛发展,太阳能电池对多晶硅需求量的增长速度高于半 导体多晶硅的发展,预计到2008年太阳能多晶硅的需求量将超过电子级多 晶硅1994年全世界太阳能电池的总产量只有 69MW,而2004年就接近 1200MW,在短短的10年里就增长了 17倍。

专家预测太阳能光伏产业在二 十一世纪前半期将超过核电成为最重要的基础能源之一编辑本段原理太阳光照在半导体p-n结上,形成新的空穴-电子对,在p-n结电场的 作用下,空穴由n区流向p区,电子由p区流向n区,接通电路后就形成 电流这就是光电效应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一、太阳能发电方式太阳能发电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光一热一电转换 方式,另- 」种是光- 一电直接转换方式1) 光一热一电转换方式通过利用太阳辐射产生的热能发电,一般 是由太阳能集热器将所吸收的热能转换成工质的蒸气,再驱动汽轮机发电 前一个过程是光一热转换过程;后一个过程是热一电转换过程,与普通的 火力发电一样.太阳能热发电的缺点是效率很低而成本很高,估计它的投资 至少要比普通火电站贵5〜10倍.一座1000MW的太阳能热电站需要投资20〜25亿美元,平均1kW的投资为2000〜2500美元因此,目前只能小规 模地应用于特殊的场合,而大规模利用在经济上很不合算,还不能与普通 的火电站或核电站相竞争2) 光一电直接转换方式该方式是利用光电效应,将太阳辐射能直 接转换成电能,光一电转换的基本装置就是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是一 种由于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器件,是一个半导体 光电二极管,当太阳光照到光电二极管上时,光电二极管就会把太阳的光能变成电能,产生电流。

当许多个电池串联或并联起来就可以成为有比较 大的输出功率的太阳能电池方阵了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大有前途的新型电 源,具有永久性、清洁性和灵活性三大优点.太阳能电池寿命长,只要太阳 存在,太阳能电池就可以一次投资而长期使用;与火力发电、核能发电相 比,太阳能电池不会引起环境污染;太阳能电池可以大中小并举,大到百 万千瓦的中型电站,小到只供一户用的太阳能电池组,这是其它电源无法 比拟的电池板原料:玻璃,EVA,电池片、铝合金壳、包锡铜片、不锈钢支架、 蓄电池等组成部分太阳能电池板编辑本段新型涂层研发成功美国伦斯勒理工学院研究人员2008年开发出一种新型涂层,将其覆盖 在太阳能电池板上能使后者的阳光吸收率提高到 96.2%,而普通太阳能电池 板的阳光吸收率仅为70%左右新涂层主要解决了两个技术难题,一是帮助太阳能电池板吸收几乎全 部的太阳光谱,二是使太阳能电池板吸收来自更大角度的太阳光,从而提 高了太阳能电池板吸收太阳光的效率普通太阳能电池板通常只能吸收部分太阳光谱,而且通常只在吸收直 射的太阳光时工作效率较高,因此很多太阳能装置都配备自动调整系统, 以保证太阳能电池板始终与太阳保持最有利于吸收能量的角度。

多元化合物太阳电池除了常用的单品、多品、非晶硅电池之外,多元化合物太阳电池指不 是用单一元素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太阳电池现在各国研究的品种繁多,大 多数尚未工业化生产,主要有以下几种:a) 硫化镉太阳能电池b) 神化镓太阳能电池c)铜钢硒太阳能电池(新型多元带隙梯度Cu(In, Ga)Se2薄膜太阳能 电池)光伏发电的工作原理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 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的关键元件是 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 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 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光伏发电的优点是较少受地域限 制,因为阳光普照大地;光伏系统还具有安全可靠、无噪声、低污染、无需消耗燃料和架设 输电线路即可就地发电供电及建设同期短的优点光伏发电是根据光生伏特效应原理,利用太阳能电池将太阳光能直接 转化为电能不论是独立使用还是并 网发电,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太阳能电池板(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它们主要由电子元器件 构成,不涉及机械部件,所以,光伏发电设备极为精 炼,可靠稳定寿命长、 安装维护简便理论上讲,光伏发电技术可以用于任何需要电源的场合,上 全航天器,下全家用电源,大到兆瓦级电站,小到玩具,光伏电源 无处不在。

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最基本元件是 太阳能电池(片),有单晶硅、多晶硅、 非晶硅和薄膜电迪等目前,单品和多晶电池用量最大,非品电池用于一 些小系统和计算器辅助电源等国产晶体硅电池效率在10至13 %左右,国外同类产品效率约18至 23 %由一个或多个太阳能电池 片组成的太阳能电池板称为 光伏组件目 前,光伏发电产品主要用于三大方面:一是为无电场合提供电源,主要为 广大无电地区居民生活生产提供 电力,还有微波中 继电源、通讯电源等, 另外,还包括一些移动电源和备用电源;二是太阳能日用电子产品,如各 类太阳能充电器、太阳能路灯和太阳能草坪灯等;三是并网发电,这 在发达国家已经大面积推广实施我国并网发电还未起步,不过, 2008年北京 奥运会部分用电将会由太阳能发电和 风力发电提供编辑本段组成(1)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为 15%左右,最高的达到24%,这 是目前所有种类的太阳能电池中光电转换效率最高的,但制作成本很大, 以致于它还不能被大量广泛和普遍地使用由于单晶硅一般采用钢化玻璃 以及防水树脂进行封装,因此其坚固耐用,使用寿命一般可达 15年,最高可达25年2 )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多晶硅太阳电池 的制作工艺与单晶硅太阳电池 差不多,但是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则要降低不少,其光电转换效率约 12 %左右(2004年7月1日日本夏普上市效率为14.8%的世界最高效率多晶硅太阳能 电池)。

从制作成本上来讲,比单晶硅太阳能电池要便宜一些,材料制造 简便,节约电耗,总的生产成本较低,因此得到大量发展此外,多晶硅 太阳能电池的使用寿命也要比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短从性能价格比来讲, 单晶硅太阳能电池还略好3) 非晶硅太阳能电池非晶硅太阳电池 是1976年出现的新型薄膜式太阳电池,它与单晶硅和 多晶硅太阳电池的制作方法完全不同,工艺过程大大简化, 硅材料消耗很少,电耗更低,它的主要优点是在弱光条件也能发电但非晶硅太阳电池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光电转换效率偏低,目前国际先进水平为 10 %左右,且不够稳定,随着时间的延长,其转换效率衰减4) 多元化合物太阳电池多元化合物太阳电池指不是用单一元素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太阳电池 现在各国研究的品种繁多,大多数尚未工业化生产,主要有以下几种:a)硫 化镉太阳能电池b)神化镓太阳能电池c)铜钢硒太阳能电池(新型多元带 隙梯度Cu(In, Ga)Se2薄膜太阳能电池)Cu(In, Ga)Se2是一种性能优良太阳光吸收材料,具有梯度能带间隙(导 带与价带之间的能级差)多元的半导体材料,可以扩大太阳能吸收光谱范 围,进而提高光电转化效率以它为基础可以设计出光电转换效率比硅薄 膜太阳能电池明显提高的薄膜太阳能电池。

可以达到的光电转化率为18 %, 而且,此类薄膜太阳能电池到目前为止,未发现有光辐射引致性能衰退效 应(SWE),其光电转化效率比目前商用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提高约 50~75%,在薄膜太阳能电池中属于世界的最高水平的光电转化效率编辑本段寿命现在太阳能电池板厂家提供的数据是包用 20年,不是储能的铅酸电池 只是电池板,现在每瓦的价格在国内差不多 30-40元,国际价格3.5-3.8 美元每瓦价格是按瓦算的!编辑本段功率计算方法太阳能交流发电系统是由太阳电池板、充电控制器、逆变器和 蓄电池共同组成;太阳能直流发电系统则不包括逆变器为了使太阳能发电系统 能为负载提供足够的电源,就要根据用电器的功率,合理选择各部件下 面以100W输出功率,每天使用6个小时为例,介绍一下计算方法:1. 首先应计算出每天消耗的瓦时数(包括逆变器的损耗):若逆变器的 转换效率为90%,则当输出功率为100W时,则实际需要输出功率应为 100W/90 % =111W ;若按每天使用5小时,则耗电量为111W*5小时=555Wh2. 计算太阳能电池板:按每日有效 日照时间为6小时计算,再考虑到 充电效率和充电过程中的损耗,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功率应为 555Wh/6h/70%=130W。

其中70%是充电过程中,太阳能电池板的实际使用功编辑本段发电系统太阳能发电系统由太阳能电池组、太阳能 控制器、蓄电池(组)组成 如输出电源为交流220V或110V,还需要配置逆变器各部分的作用为:(一) 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是太阳能发电 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价值最高的部分其作用是将太阳的辐射能力转换 为电能,或送往蓄电池中存储起来,或推动负载工作太阳能电池板的 质量和成本将直接决定整个系统的质量和成本二) 太阳能控制器:太阳能控制器的作用是控制整个系统的 工作状态,并对蓄电池起到过充电保护、过放电保护的作用在温差较大的地方, 合格的控制器还应具备温度补偿的功能其他附加功能如光控开关、时控 开关都应当是控制器的可选项三) 蓄电池:一般为铅酸电池,小微型系统中,也可用竦氢电池、 竦镉电池或锂电池其作用是在有光照时将太阳能电池板所发出的电能储 存起来,到需要的时候再释放出来四) 逆变器:在很多场合,都需要提供220VAC、110VAC的交流电源 由于太阳能的直接输出一般都是12VDC、24VDC、48VDC为能向220VAC的 电器提供电能,需要将太阳能发电系统所发出的直流电能转换成交流电能, 因此需要使用DC-AC逆变器。

在某些场合,需要使用多种电压的负载时,也要用到DC-DC逆变器,如将24VDC的电能转换成5VDC的电能(注意,不 是简单的降压)太阳能电池模组结构及其对背板的性能要求一般按玻璃-胶膜-电池板-胶膜-TPT叠合于铝合金框内由于太阳能电 池模组是放置在室外的电气产品,因此背板除了具有保护功能以外,还必 须具备25年之久的可靠的绝缘性能、阻水性、耐老化性能表 1列出了背板性能要求的一览表,在这些指标中一个衡量太阳能电池背板性能好坏的 重要指标是水蒸气渗透率若太阳能背板阻隔水蒸气渗透的性能不良,则 空气中的湿气(尤其是阴雨湿气更大)会透过太阳能背板进入到内侧,水 蒸气的渗透会影响到EVA (乙烯一醋酸乙烯共聚物)的粘结性能,导致背板 与EVA脱离,进而使更多湿气直接接触电池片而使电池片被氧化编辑本段发展现状美国伦斯勒理工学院研究人员2008年开发出一种新型涂层,将其覆盖 在太阳能电池板上能使后者的阳光吸收率提高到 96.2%,而普通太阳能电池 板的阳光吸收率仅为70%左右新涂层主要解决了两个技术难题,一是帮助太阳能电池板吸收几乎全 部的太阳光谱,二是使太阳能电池板吸收来自更大角度的太阳光,从而提 高了太阳能电池板吸收太阳光的效率。

普通太阳能电池板通常只能吸收部分太阳光谱,而且通常只在吸收直 射的太阳光时工作效率较高,因此很多太阳能装置都配备自动调整系统, 以保证太阳能电池板始终与太阳保持最有利于吸收能量的 角度。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