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

xt****7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8KB
约4页
文档ID:12445544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_第1页
1/4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推崇(cng)枢纽(shū)遒劲(qi)胸中丘壑(h)B.匀称(chn)桥墩(dūn)簇拥(ch)亭台轩榭(xi)C.残损(sǔn)摄取(sh)轧扁(y)长途跋涉(sh)D.嶙峋(xn)黏土(nin)纤维(qiān)摩肩接踵(zhǒng)2 . 下面对《木兰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民歌既展现了木兰的英雄气概,也生动表现了她的女儿情怀B.“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写历经多年的征战,将军战死沙场,面壮土胜利归来C.“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兼用排比和互文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木兰出征前的紧张准备,表现了她处事果断、精明干练的性格特点D.诗的结尾以妙趣横生的比喻,对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多年未被发现事进行巧妙的解答,赞美了木兰的谨慎、机敏二、字词书写3 .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琅琊(____)环滁(____)晦明(____)伛偻(____)觥筹(____)林霏(____)三、对比阅读阅读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选自《三峡》)(乙)六里,渡一溪,颇大又南,有峰东环而下又二里,盘峰冈之南,乃西向觅小径入峡峡中西望重峰掩映最高一峰当其后,有雪痕一派①,独高垂,如匹练界②青山,有溪从峡中东注,即清碧③之下流④也……从其后西二里,蹑⑤峻凌崖其崖高穹⑥溪上,与对崖骈⑦突如门,上耸下削,溪破其中出选自《游大理日记》)(注释)①派:量词②界:隔断③清碧:溪水名④下流:河流的下游⑤蹑:踩、踏⑥穹:隆起⑦骈:并列4 . 请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或王命急宣(2)乘奔御风(3)不以疾也(4)有峰东环而下5 .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乃西向觅小径入峡6 . 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峡中西望重峰掩映最高一峰当其后7 . 请分别写出(甲)(乙)两文中表现水流湍急的句子用原文语句回答)四、课内阅读阅读下面古文,回答各题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8 .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①月色入户②欣然起行③念无与为乐者④盖竹柏影也9 . 请赏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10 . 作者在文中抒发了那些情感?五、语言表达11 . 右边是一幅有关“世界读书日”的漫画,请说说标题“借‘光’”的妙处2分) 12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4)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13 . 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列,填入横线中与前后句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文字只填写序号)山水是自然最生动、最完美的体现人们品读山水,可以领悟到世界的兴衰变迁,人生的喜怒哀乐,故历代文人墨客无不与名山大川寻求灵感①智者则涉水而行,望水而思,以碧波清流洗濯自己的理智和机敏②那屹立万年的大山,多像静穆庄重的仁者③仁者在山的稳定、博大和丰富中,积蓄和锤炼自己的仁爱之心;④那欢快流动的江河,多像才华横溢的智者14 .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词语1)会天大雨________(2)楚人怜之________(3)天下缟素________(4)比至陈________第 4 页 共 4 页。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