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五讲事物的永恒发展和创新思维

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5KB
约5页
文档ID:154618374
第五讲事物的永恒发展和创新思维_第1页
1/5

第五讲事物的永恒发展和创新思维事物的普遍联系、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运动时物质的存在方式,发展是事物前进的变化或上升的运动,意味着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自然界的进化,人类社会的变迁,乃至人的思维变化,总体上是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和处理问题,不断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一、食物是永恒发展的在唯物辩证法中,“发展”与“运动”、“变化”密切相关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孔子感慨“逝者如斯夫”,说的是运动;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说的也是运动唯物辩证法肯定事物的联系,就必然肯定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因为相互联系包含着相互作用,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正如恩格斯所说,自然界的各种物体“处于某种联系之中,这就包含了这样的意思:它们是相互作用着的,而它们的相互作用就是运动”运动具有多种形式、不同方向,总体上看无非三种方向:一是单一水平运动,即同一等级运动形式间的转化;二是下降的运动,即从高级形式向低级形式变化;三是上升的运动,即从低级形式向高级形式的变化发展指的是事物上升的运动,是事物从低级形式向高级形式的变化,其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发展,不仅是现实世界中随处可见的普遍现象,而且是现实世界变化的整体方向和主导趋势19世纪50年代,达尔文就用生物进化的事实证明了生命现象总体上升运动的发展趋势20世纪70年代,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和超循环理论等非平衡态的自组织理论,进一步从理论上说明了自然界的上升运动自组织理论认为,由于事物的普遍联系,纯粹的孤立系统在现实世界中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任何系统在不同程度上都是开放系统当开放系统具备某些内外部条件时,如远离平衡状态、存在非线性作用和随机张落时,就会自发地从无序走向有序,从低级有序走向高级有序由于这一过程的指令来自系统内部而非外部,因此这种现象被称为“自组织”从宇宙的演化到人类历史的演变表明,现实世界以进化、上升为主线,在总体上呈现出明显的方向性,即前进、上升的变化趋势发展的这种方向性又是通过发展的过程性体现出来的所谓过程,就是指事物的发生、发展和灭亡,一个事物向另一个事物的转化,或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互转化事物是作为过程而存在的,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恩格斯指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同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像即概念一样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在这种变化中,尽管有种种表面的偶然性,尽管有种种暂时的倒退,前进的发展终究会实现。

因此,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是否承认运动变化中存在着前进、上升和发展的趋势,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之一辩证法认为,不仅一切事物都在运动变化着,而且这种运动变化的主导趋势和必然结果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腹”中孕育成熟的,它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因素,继承了其中的合理因素,增加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因素,并具有新的结构和功能,以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因而必然产生;旧事物的结构和功能由于不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因而必然灭亡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不可避免、不可抗拒的唯物辩证法揭示了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我们正确理解和认识发展问题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坚持唯物辩证的发展观,就要坚持发展的观点,把事物看作是一个不断发展前进的过程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是不断克服困难、开拓前进的尽管我们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依然不能自我陶醉、固步自封,而要保持居安思危、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不断推进我们事业发展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作为唯物辩证法根本原则的发展思想,指出了发展是事物运动的总趋势;二是作为人类社会演进的发展思想,指出了人类社会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的总趋势;三是特指人类社会工业化进程的发展思想,指出了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这三个层面一个比一个更为具体,一个比一个更为贴近现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发展理论,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世界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二、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事物的发展是渐进性与飞跃性的统一渐进性是指事物在量上发生的变化,是一种连续性的量变;飞跃性是指事物在质上的变化,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是渐进过程的“终端”事物不是处在量变之中,就是处在质变之中,整个世界就是质变和量变交织的活动过程渐进性与飞跃性的统一是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的体现任何事物都有质的规定性作为哲学范畴,质是指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固有的规定性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此物之所以为此物,并有别于他物,就是由于它具有自身的规定性不同的事物之所以不同,就是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质质和事物的直接同一意味着:事物是具有一定质的事物,某物一旦丧失自己固有的质的规定性,就不是原来的某物而变为他物;质是一定事物的质,离开特定事物的质是不存在的认清事物的质十分重要只有了解事物的质,才能区别不同事物,找到解决不同事物矛盾的方法。

如果混淆了事物之间质的区别,就会真假不辩、是非不清,就不可能有效地认识和改造世界任何事物都有量的规定性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以及事物构成因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方式量和质一样,也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比如,物体的大小、质量的疏密、运动的快慢、人口数量的多少、国民生产总值的高低等等,都是事物量的规定性量的规定性不同于质的规定性:质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而量在一定的范围内的增减并不影响某物之为某物大家所熟知的一例子是: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温度在高于0°和低于之间变化,不会改变谁的液体状态这种物理的质认识事物的质固然十分重要,认识事物的量同样不可忽视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在把握事物质的规定性的同时把握事物量的规定性,做到“胸中有数”指挥作战,要对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作准确的估量,才能知己知彼,克敌制胜;指导建设,要通过市场调节或宏观调控保证各个经济部门资源分配的恰当比例关系,才能综合平衡,协调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和互联网络的迅猛发展使人类进入大数据时代,准确而完备的统计和计算,为我们进行量的分析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质与量的统一体体现在“度”这个范畴中。

度是指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度的两端都存在着关节点或临界点,度就是关节点范围内的量变幅度在这个范围内,事物的质保持不变;超出这个范围,事物的质就发生变化比如,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度就是两个关节点0°到之间范围内的量,低于0°或高于°C,水就变成冰或汽,而不再是液态水了农作物种植要保持适当的种植密度,一个国家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要达到适当的积累率,国民经济的发展要争取适当的增长速度等,都是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正确把握的度的问题只有重视和争取达到最佳适度的量,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在度的范围内是连续渐变的,所以表现为渐进性古人所说的“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小胜为大胜”,这个“积”的过程就是渐进性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的较量就是一个积小胜为大胜的过程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把抗日战争划分为战略防御阶段、战略相持阶段、战略反攻阶段,就是根据敌我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趋势而做出的判断质变是事物从一种质转化为另一种质,是旧质的中断和向新质的跃迁,因而表现为飞跃性事物作为一个完整的发展过程,必须有渐进性的量的积累,然后才有间断性的质的飞跃自然现象中的物种的演变,社会现象中的社会形态更替,都是在量的积累基础上引起的质的飞跃。

改革开放也是一个由量变引起质变的飞跃过程,从最初的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再到全方位的改革,从最早的4个经济特区,到沿海沿边开放,再到内陆地区的开放,中国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由封闭半封闭向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飞跃当然,渐进性与飞跃性又是相互包含、相互依存的渐进性的每一步进展都是对飞跃性的接近,正是因为有了以往的渐进性的积累才可能产生飞跃事物发展过程是质变和量变的统一量变不是质变,但又可以引起质变;质变不是量变,但又可以引起新的量变量变是在度的范围内连续进行,保持着事物质的稳定的状态,但这种变化一旦突破度的界限,就会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结果,又是新的量变的开始量变——质变——量变,如此相互转化、相互交替,形成了量变质变规律或质量互变规律,构成了事物的发展过程在实际工作中,把握和运用质量互变规律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在对待量变与质变的问题上,必须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抽象第谈论量变与质变孰优孰劣对于发展而言,量变与质变都是缺一不可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条件,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当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不实现质的变革,事物就不能继续发展的时候,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在事物发展中就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当质变条件尚未成熟,量的渐进性积累对事物的发展就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社会主义建设就是一个渐进性与飞跃性相统一的过程一方面,需要在生产力、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方面进行量的长期积累,需要进行长期艰苦的努力,另一方面,又要根据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不失时机地推进经济体制的改革,加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质的转变其次,要把握适度原则办事情,做决策,都要“注意分寸”、“掌握火候”,也就是要“适度”我们应该懂得“过犹不及”的道理在实际工作生活中,达不到一定的限度与超过一定的限度一样,都会影响到事物的质本来是好药,吃过了头,也会造成伤害习近平说,在工作实践中,在日常生活中,必须有“底线思维”,凡事不能超越底线一些底线,如法律底线、政策底线、利益底线、道德底线,就是度的关节点,一旦突破这些底线,事情就会发生质变,不仅当事人会因触犯党纪国法受到惩处,严重的甚至会给党和国家事业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底线思维是适度原则的体现,体现了度的两个关节点的对立统一,是“底”与“顶”的有机结合只有“守底”,才有可能逐步达到事业的顶点;胸无大志、没有攀登高峰的目标,也就无所谓“守底”我们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朝好的方面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

三、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事物的发展过程不是平直的、一帆风顺的,而是前进行与曲折性的统一,用形象的语言说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这里体现的就是否定之否定之规律具体说,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与否定方面的对立,由于矛盾双方的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当否定方面由被支配的地位上升为支配地位时,事物便转化为自己的对立面,由肯定自身达到否定自身,而后,再由否定进到否定之否定这样,事物便显示出自我发展的完整过程正如恩格斯所说,事物发展的过程“按本性说是对抗的、包含着矛盾的过程,一个极端向它的反面的转化,最后,作为整个过程的核心的否定的否定”事物发展的总趋势之所以是前进上升的,是因为发展是由辩证否定所组成的链条,每一次辩证否定不仅抛弃了以前发展环节中过时的、消极的东西,而且继承了其中有益的、积极的成果,并且加进了富有生命力的新内容因此,每一次辩证否定都产生出新的东西,从而使事物的发展达到更高的水平事物发展的道路之所以是迂回曲折的,是因为经过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三个阶段,矛盾双方两次向对立面转化,使得否定之否定阶段会重复原有肯定阶段的某些特征,仿佛又回到了原来的出发点,从而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曲折性。

更重要的是,每一次否定的实现都是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新事物与旧事物斗争的结果,由于双方发展的不平衡,力量的此消彼长,斗争的此起彼伏,决定了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很可能多次反复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即使新事物取得了支配地位,也可能出现旧事物死灰复燃的情况,使新事物的发展受到暂时的挫折,从而出现暂时的、局部的倒退现象,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曲折的过程否定之否定规律表明,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引起否定的根本原因是事物的内在矛盾就是说,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固有矛盾的展开而必然带来的转化和更替过程,事物正是通过自我否定而实现自我运动、自我发展的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统一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否定自己从前存在的形式,否则,就没有新旧事物的区别同时,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连续性,都要继承旧事物中的合理因素,新事物不可能是“无中生有”所以,列宁指出:“辩证法的特征和本质的东西不是单纯的否定……而是作为联系环节、作为发展环节的否定作为联系环节和发展环节的辩证否定就是扬弃扬弃是指既克服、变革,又保留、继承一方面是新事物克服旧事物,是质变,是渐进过程的中断,这是发展过程中的非连续性;另一方面是新事物继承旧事物中的合理因素并加以改造,这是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

辩证否定就是克服与保留、变革与继承的统一,是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扬弃”一词,深刻地揭示了新事物与旧事物之间的本质关系,体现了辩证否定的实质辩证的否定观告诉我们,对任何事物都不能简单采取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的态度,而要在肯定与否定的统一中进行具体分析,实事求是地肯定应当肯定的东西,否定应当否定的东西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否定,它否定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制度,但是,对于资本主义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不仅不应当抛弃,而且应当保留继承并加以改造,使之成为发展社会主义的基础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没有经过西方那样完全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国家来说,要建成社会主义,更需要大胆吸取人类社会包括资本主义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邓小平说,社会主义制度“将一天天完善起来,它将吸收我们可以从世界各国吸收的进步因素,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以正确的态度看待前进中的困难与曲折我们的事也代表着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历史的发展趋势,前途必定是光明的同时,前进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难免会走弯路我们干的是前人没有干过的事业,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可以照搬,需要大胆创新,开拓进取,这就不可能不冒一些风险,也可能出现暂时的失误和曲折。

要正确分析和看待前进中的曲折,不断总结经验,找到克服困难的办法,推动事业不断前进对于那些因为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乃至追逐私利、徇私枉法等因素造成的错误和挫折,就不能以发展的曲折性为理由加以掩饰,必须坚决地与之斗争,尽可能避免这些现象我们不能保证永远不走弯路,但是可以通过主观努力,避免重大的曲折和错误,力争以较小的代价换取较大的进步发展本身就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要勇于直面前进中遇到的各种困难、问题和挑战,不为问题所困,不为艰难所阻,以百折不挠的信心和无坚不摧的勇气推动发展。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