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钢结构熔嘴电渣焊焊接施工工艺标准则3.3.1 总则3.3. 1.1 适用范围本施工工艺标准适用于桁架或网架(壳)结构、多层或高层梁柱框架结构等工业与民用建筑和一般构筑物的钢结构工程中3.3.1.2 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1)《焊接用钢丝》GB1300(2)《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3)《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3.3.2 术语、符号3.3.2.1 术语(1)母材:被焊接的材料统称2)焊缝金属:构成焊缝的金属,一般是熔化的母材和填充金属凝固形成的那部分金属3)层间温度:多层焊时,停焊后继续焊之前,其相邻焊道应保持的最低温度4)定位焊缝:焊前为装配和固定焊接接头的位置而施焊的短焊缝3.3.2.2 符号 I-电流3.3.3 基本规定3.3.3.1 为在建筑钢结构焊接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定本工艺标准3.3.3.2 钢结构焊接,必须按施工图的要求进行,并应遵守现行《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的规定3.3.3.3 钢结构的焊接工作,必须遵守国家现行的安全技术和劳动保护等有关规定。
3.3.3.4 钢结构的焊接,除应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3.3.4 施工准备3.3.4.1 技术准备在构件制作前,工厂应按施工图纸的要求以及《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的要求进行焊接工艺评定试验生产制造过程应严格按工艺评定的有关参数和要求进行,通过跟踪检测,如发现按照工艺评定规范生产质量不稳定,应重做工艺评定,以使质量稳定根据施工制造方案和钢结构技术规范以及招标文件的有关要求编制各类施工工艺,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工艺评审3.3.4.2 材料要求(1)钢材及焊接材料应按施工图的要求选用,其性能和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规定,并应具有质量证明书或检验报告如果用其他钢材和焊材代换时,须经设计单位同意,并按相应工艺文件施焊2)按指定焊丝的牌号和规格使用3.3.4.3 主要机具焊接用机械设备表 表-1工厂加工检验设备、仪器、工具表 表-23.3.4.4 作业条件(1)熔嘴电渣焊不允许露天作业当气温低于0℃,相对湿度大于或等于90%,网路电压严重波动时不得施焊2)焊接区应保持干燥、不得有油、锈和其他污物3)熔嘴电渣焊焊剂在使用前应按产品说明书规定的烘焙时间和烘焙温度进行烘焙,不得含灰尘、铁屑和其他杂物。
烘干温度一般为250℃,时间2h4)熔嘴孔内受潮、生锈或沾有污物时不得使用5)熔嘴不应有明显锈蚀和弯曲,用前250℃、1h 烘干,在左右存放和待用6)焊丝的盘绕应整齐紧密,没有硬碎弯、锈蚀和油污焊丝盘上的焊丝量最少不得少于焊一条焊缝所需焊丝量7)所有焊机的各部位均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8)焊机的电流表、电压表和调节旋钮刻度指数的指示正确性和偏差数要清楚明确9)保证电源的供应和稳定性,避免焊接中途断电和网压波动过大10)施焊前,焊工应复核焊接件的接头质量和焊接区域的坡口、间隙、钝边等的处理情况当发现有不符合要求时,应修整合格后方可施焊3.3.5 材料和质量要求3.3.5.1 材料的关键要求(1)焊接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2)重要钢结构采用的焊接材料应进行抽样复验复验结果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3)熔嘴不应有明显锈蚀和弯曲;焊剂不应受潮结块4)所用钢材及焊接材料的规格、型号、材质以及外观检查,均应符合设计图纸和规程的要求3.3.5.2 技术关键要求焊工应严格按照焊接工艺及技术操作规程施焊3.3.5.3 质量关键要求建筑钢结构焊接质量检查应由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并须经岗位培训取得质量检查员岗位合格证书。
3.3.5.4 职业健康安全关键要求焊工须有合格证及施焊资格,禁止无证上岗3.3.5.5 环境关键要求熔嘴电渣焊不允许露天作业当气温低于0℃、相对湿度大于或等于90%、网路电压严重波动时不得施焊3.3.6 施工工艺3.3.6.1 工艺流程3.3.6.2 操作工艺(1)施焊前,检查组装间隙的尺寸,装配缝隙应保持在1mm 以下;当缝隙大于1mm时,应采取措施进行修整和补救2)检查焊接部位的清理情况,焊接断面及其附近的油污、铁锈和氧化物等污物必须清除干净3)焊道两端应按工艺要求设置引弧板和熄弧板4)安装管状熔嘴并调整对中,熔嘴下端距引弧板底面距离一般为15~25mm5)焊接电流的选择可按下述经验公式进行计算:I=KF式中I——平均焊接电流,A;F——管状熔嘴截面积,mm2;K——比例系数,一般取5~76)在保证焊透的情况下,电压尽可能低一些焊接电压一般可在35~55V 之间选取7)引弧时,电压应比正常焊接过程中的电压高3~8V,渣池形成后恢复正常焊接电压8)焊接速度可在1.5~3m/h 的范围内选取9)常用的送丝速度范围为200~300m/h,造渣过程中选取200m/h 为宜10)渣池深度通常为35~55mm。
11)焊接启动时,慢慢投入少量焊剂,一般为35~50g,焊接过程中应逐渐少量添加焊剂12)焊接过程中,应随时检查熔嘴是否在焊道的中心位置上,严禁熔嘴和焊丝过偏13)焊接电压随焊接过程而变化,焊接过程中随时注意调整电压14)焊接过程中注意随时检查焊件的炽热状态,一般约在800℃(樱红色)以上时熔合良好;当不足800℃时,应适当调整焊接工艺参数,适当增加渣池内总热量15)当焊件厚度低于16mm 时,应在焊件外部安装铜散热板或循环水散热器16)焊缝收尾时应适当减小焊接电压,并断续送进焊丝,将焊缝引到熄弧板上收尾17)熔嘴电渣焊不作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只是引弧前对引弧器加热100℃左右18)在组装好的构件上施焊,应严格按焊接工艺规定的参数以及焊接顺序进行,以控制焊后构件变形19)因焊接而变形的构件,可用机械(冷矫)或在严格控制温度的条件下加热(热矫)的方法进行矫正1)普通低合金结构钢冷矫时,工作地点温度不得低于-16℃;热矫时,其温度值应控制在750~900℃之间2)普通碳素结构钢冷矫时工作地点温度不得低于-20℃;热矫时其温度不得超过900℃3)同一部位加热矫正不得超过2 次,并应缓慢冷却,不得用水骤冷。
焊接反变形参考数值 表-1焊接收缩量 表—23.3.7 质量标准3.3.7.1 主控项目(1)焊接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检查焊接材料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中文标志及检验报告等2)重要钢结构采用的焊接材料应进行抽样复验,复验结果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检查复验报告3)焊条、焊丝、焊剂、电渣焊熔嘴等焊接材料与母材的匹配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行业标准《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 的规定焊条、焊剂、药芯焊丝、熔嘴等在使用前,应按其产品说明书及焊接工艺文件的规定进行烘焙和存放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书和烘焙记录4)焊工必须经考试合格并取得合格证书持证焊工必须在其考试合格项目及其认可范围内施焊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检查焊工合格证及其认可范围、有效期5)施工单位对其首次采用的钢材、焊接材料、焊接方法、焊后热处理等,应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并应根据评定报告确定焊接工艺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检查焊接工艺评定报告6)设计要求全熔透的一、二级焊缝应采用超声波探伤进行内部缺陷的检验,超声波探伤不能对缺陷作出判断时,应采用射线探伤,其内部缺陷分级及探伤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法》GB11345 或《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3323 的规定。
一级、二级焊缝的质量等级及缺陷分级应符合表3.3.7.1 的规定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检查焊缝探伤报告.(7)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焊瘤、烧穿、弧坑等缺陷一级、二级焊缝不得有表面气孔、夹渣、弧坑裂纹、电弧擦伤等缺陷;且一级焊缝不得有咬边、未焊满等缺陷检查数量:每批同类构件抽查10%,且不应少于3 件;被抽查构件中,每一类型焊缝按条数抽查5%,且不应少于1 条;每条检查1 处,总抽查数不应少于10 处一级、二级焊缝的质量等级及缺陷分级 表注:探伤比例的计数方法应按以下原则确定:(1)对工厂制作焊缝,应按每条焊缝计算百分比,且探伤长度应不小于200mm;当焊缝长度不足200mm时,应对整条焊缝进行探伤;(2)对现场安装焊缝,应按同一类型、同一施焊条件的焊缝条数计算百分比,探伤长度应不小于200mm,并应不小于1 条焊缝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或使用放大镜、焊缝量规和钢尺检查;当存在疑义时,采用渗透或磁粉探伤检查8)T 形接头、十字接头、角接接头等要求熔透的对接和角对接组合焊缝,其焊脚尺寸不应小于t/4(图a、b、c);设计有疲劳验算要求的吊车梁或类似构件的腹板与上翼缘连接焊缝的焊脚尺寸为t/2(图d),且不应大于10mm。
焊脚尺寸的允许偏差为0~4mm检查数量:资料全数检查;同类焊缝抽查10%,且不应少于3 条检验方法:观察检查,用焊缝量规抽查测量3.3.7.2 一般项目(1)二级、三级焊缝外观质量标准应符合表3.3.7.2 的规定三级对接焊缝应按二级焊缝标准进行外观质量检验检查数量:每批同类构件抽查10%,但不应少于3 件;被抽查构件中,每一类型焊缝应按条数各抽查5%,但不应少于1 条;每条检查1 处,总抽查处不应少于10 处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或使用放大镜、钢尺和焊缝量规检查二级、三级焊缝外观质量标准(mm)表注:t 为连接处较薄的板厚2)焊成凹形的角焊缝,焊缝金属与母材间应平缓过渡;加工成凹形的角焊缝,不得在其表面留下切痕检查数量:每批同类构件抽查10%,且不应少于3 件检验方法:观察检查3)焊缝感观应达到:外形均匀,成型良好,焊道与焊道、焊道与基本金属间过渡平滑,焊渣和飞溅物清除干净检查数量:每批同类构件抽查10%,但不应少于3 件;被抽查构件中,每种焊缝按数量各抽查5%,总抽查处不应少于5 处检验方法:观察检查3.3.8 成品保护3.3.8.1 构件焊接后的变形,应进行成品矫正,成品矫正一般采用热矫正,加热温度不宜大于650℃,构件矫正应符合表3.3.8.1 的要求:表3.3.8.2 凡构件上的焊瘤、飞溅、毛刺、焊疤等均应清除干净。
要求平的焊缝应将焊缝余高磨平3.3.8.3 零、部件采用机械矫正法矫正,一般采用压力机进行3.3.8.4 根据装配工序对构件标识的构件代号,用钢印打入构件翼缘上,距端500mm 范围内构件编号必须按图纸要求编号,编号要清晰、位置要明显3.3.8.5 应在构件打钢印代号的附近,在构件上挂铁牌,铁牌上用钢印打号来表明构件编号3.3.8.6 用红色油漆标注中心线标记并打钢印3.3.8.7 钢构件制作完成后,应按照施工图的规定及《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进行验收,构件外形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上述规定中的要求3.3.8.8 钢结构件在工厂内制作完毕后,根据合同规定或业主的安排,由监理进行验收验收合格者方可安排运输到现场验收要填写记录报告3.3.8.9 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包装包装应保护构件不受损伤,零件不变形,不损坏,不散失3.3.8.10 包装应符合运输交通部门的有关部门规定,超限构件的运输应在制作之前向有关交通部门办理超限货物运输手续3.3.8.11 现场安装用的连接零件,应分号捆扎出厂发运3.3.8.12 成品发运应填写发运清单3.3.8.13 运输由钢结构加工厂直接运输到现场根据现场总调度的安排,按照吊装顺序一次运输到安装使用位置,避免二次倒运。
3.3.8.14 超长、超宽构件安排在夜间运输,并在运输车前后设引路车和护卫车,以保证运输的安全3.3.9 安全环保措施3.3.9.1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规,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施工安全规程同时结合公司实际,制定安全生产制度和奖罚条例,并认真执行3.3.9.2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对职工经常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定期开展安全活动,充分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掌握一定的安全生产知识,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在安全生产上,一定要克服麻痹思想3.3.9.3 坚持所有进入车间的人员必须戴安全帽,每天上班前检查车间用气体的安全措施3.3.9.4 搞好安全用电所有电缆、用电设备的拆除、车间照明等均由专业电工担任,要使用的电动工具,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值班电工要经常检查、维护用电线路及机具,保持良好状态,保证用电安全3.3.9.5 各种施工机械编制操作规程和操作人员岗位责任制,专机专人使用保管,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3.3.9.6 切实搞好防火氧气、乙炔气、CO2 气要放在规定的安全处,并按规定正确使用,车间、工具房、操作平台等处设置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材电焊、气割时,先注意周围环境有无易燃物后再进行工作。
3.3.9.7 做好防暑降温、防风、防雨、防台风和职工劳动保护工作3.3.9.8 起重指挥要果断,指令要简单、明确按“十不吊”操作规程认真执行3.3.9.9 定期进行安全大检查3.3.9.10 库房材料成堆、成型、成色进库,整洁干净钢材必须按规格品种堆放整齐;油漆材料、焊材等辅助材料要存放在通风库房,并堆放整齐3.3.9.11 保持车间整洁干净,成品、半成品、零件、余料等材料要分别堆放,并有标识以便识别3.3.9.12 要使食堂、厕所等特殊部位保持清洁防止流行性病毒的传播,积极采取预防措施,保证职工健康3.3.9.13 场容整洁,宣传标志、安全标志醒目3.3.9.14 加强现场消防,治安保卫工作3.3.9.15 对施工人员进行文明施工教育,加强员工的文明施工意识3.3.9.16 实行区域管理,划分责任范围,定期进行文明施工检查3.3.9.17 废料要及时清理,并在指定地点堆放,保证施工场地的清洁和施工道路的畅通3.3.9.18 做好成品的外观及形体保护,减少污染3.3.10 质量记录钢结构(钢构件焊接)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应按表3.3.10 进行记录钢结构(钢构件焊接)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表附加说明当设计对厚板有Z 向性能要求时的焊接工艺措施(1)选择合理的焊接节点连接形式,应选择合理的节点连接形式,以减小局部区域由于焊缝收缩而引起的应力集中或尽量避免钢板Z 向受拉。
1)在满足要求焊透深度的前提下,采用较小的焊接坡口角度及间隙2)在角接接头中,采用对称坡口或偏向侧板的坡口,减小板厚方向承受的收缩应力3)采用对称坡口,减小焊接收缩应力4)在T 形或角接接头中,不应在板厚方向受焊接拉应力的板材的端部设置焊缝,而应使该板厚方向受拉的板材端部伸出接头焊缝区5)在T 形、十字形接头中采用过渡段,以对接接头取代T 形、十字形接头6)对大型连接节点,建议采用下图的构造设计来避免或减少厚度方向的应变2)焊材及母材选择1)对有特殊部位的部位,可选用Z 向延性性能好的钢材2)在满足受力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屈服强度低的焊条3)使用涂层和垫层,采用软金属丝(一般为低强度的焊条)做垫层,使收缩变形发生在焊缝中或在节点焊缝处涂焊一层低强高延性焊接金属,让焊缝收缩变形发生在涂焊金属中4)防止层状撕裂的工艺措施1)T 形焊接时,在母材板面用低强度焊材先堆焊塑性过渡层2)厚板焊接时,可采用低氢型、超低氢型焊条或气体保护焊施焊,并适当提高预热温度3)当板厚在80mm 以上时,对Ⅱ类或Ⅱ类以上钢材箱形柱角焊缝,板边火焰切割面宜用机械方法去除淬硬层4)对大尺寸熔透焊,可采用窄焊道焊接技术,并选择合理的焊道次序,以控制收缩变形。
焊接过程中,应用锤击法来消除焊缝残余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