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2014届高三4月调考化学学科质量分析武汉市育才高中 李月平2014年04月23日一、命题指导思想1、本次试题的命制严格依据《2014年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化学部分的命题要求,以能力立意为命题出发点,重点考查高中学生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化学知识和能力,强调学科内综合,全方位考查学生在现阶段所具有的化学水平与能力2、题量、题号、题型、分值比例与2013年高考试卷一致试题设计难度在0.55~0.65之间3、试题设计时,充分考虑高考试题命题趋势和社会热点,尽量覆盖中学化学的主干知识,体现学科内综合,强调以元素及其化合物为载体来测试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运用情况4、重视学生的薄弱环节,突出对图形、化学计算、化学用语、化工生产、文字表述的准确性规范性等方面的考查5、充分研究新课改区的高考真题及考试大纲,结合本省实际情况,体现了高中课改精神,注重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对高考复习备考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二、试题特点及总体评价1、武汉市2014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考测试理综(化学)测试(以下简称”四月调考”)命题思想正确,命题意图清晰,命题导向明确试题科学、规范,体现了《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 “考试大纲”)和“考试大纲的说明” 的命题要求。
受到了广大化学教师的充分肯定 2、立足基础考查主干,突出对学科内主干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知识覆盖面较广,针对性强,加强了对知识的理解及各知识结合点上的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核,体现了化学学科内在的联系与基本规律全卷试题,无怪题、偏题,易上手,但难得分,对学生的综合实力有很好的检测作用全区均分56.04,难度系数0.611,区分度0.459,数据表明本次试题难度适中,区分度较好,难度与2013年全国理综试卷化学试题比下降3、测试学习能力,体现学科特色.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都不是简单的知识再现性测试,而是注重化学学习能力测试.4、关注社会实际,展现学科应用. 这与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相吻合5、试题阅读量明显减少.规范化学用语,开创学科综合.6,显现了高考命题新动向,很好的体现了调研考试的分析、诊断、评价及导向功能,有利于公正评价学生目前的学业水平,对后阶段的复习备考有很好的导向作用7,新增内容受到关注,新课程教材中新增的内容受到了关注如化学平衡常数、盖斯定律、溶度积常数、新型电池,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等在考题中均有体现三、考试情况分析1、本区考况如下: 满分均分难度系数化学试题题号10056.040.611选择题763.430.57863.610.60964.70.781063.890.651163.520.59 1265.410.851363.690.55非选择题必做题第26题136.490.50第27题146.350.45第28题164.69+2.60=7.29 0.59,0.33非选择题选做题第36题155.05 第37题158.17 第38题155.83 2、学生选择题答案情况:选择题号标答本区ABCD客观题7C18.46%3.90%54.12%23.52%8B10.27%60.37%16.73%12.63%9B6.97%79.34%3.20%10.49%10C3.30%26.45%64.80%5.45%11A61.57%6.96%16.86%14.61%12D4.97%7.08%10.19%77.76%13D14.62%6.96%16.85%61.57% 3、考点情况分析:题号知识内容难度7主要考查煤的干馏,金属的防腐,海水的淡化及清洁燃料等化学与STSE知识中等8本题考查了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
包含PH试纸的使用,溶液的配制,中和滴定及乙酸乙酯的制备中等9此题考查有机反应的反应类型容易10本题考查了相关知识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及化学键等知识中等11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与化学反应速率的知识中等12本题考查了电化学中燃料电池的基本知识容易13本题考查了电解质溶液中的相关知识,有溶度积常数,离子浓度的比较等中等26考查了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运用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中等27是一道考查基本理论的试题以制备氮化铝为命题载体,重点测试了学生对化学平衡的掌握程度此题考查了化学平衡常数、反应速率、原子利用率的计算、结合图形判断平衡移动方向及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盖斯定义的运用中等28 本题是一道实验题考查了用多种实验方法测定样品的成分涉及实验装置的作用及误差分析.同时也考查了关于溶度积的计算.较难36本题是一道选做题是一道化学工艺流程题.内容涉及饮用水的消毒等相关知识.中等37本题是一道物质结构的选做题.内容涉及第一电离能,空间构型,电子排布及酸性强弱和晶胞计算等.中等38有机题考查了学生对有机化学基础的掌握情况,涉及到反应类型的判断、官能团的确定、命名、氧化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及依照条件设计反应路线等。
较难4、学生答题错误情况分析:A BCD18.46% 3.90%54.12%23.52%【分析】错选A、D两项多,错选A主要是对石油的分馏和煤的干馏原理不理解,产物也不清楚.错选D的主要是对常见物质的用途不了解.ABCD10.27%60.37%16.73%12.63% 【分析】错选A,是对PH试制的使用细节掌握不好.错选C是对中和滴定实验掌握不好.错选D是对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掌握不好.ABCD6.97%79.34%3.2%10.49% 【分析】是7道选择题中得分率最高的一道题.说明学生对有机反应类型掌握较好.错选D的原因是因为没看清题目问的是属于加成反应的.ABCD3.30%26.45%64.80%5.45%【分析】错选B的同学较多.很多同学未看清楚题目说的是前20号元素,也包括钙元素.ABCD61.57%6.96%16.86%14.61%【分析】错选C和D的同学,未将题目中的体积可变看清楚.ABCD4.97%7.08%10.19%77.76%【分析】这道题是得分率第二高的题目.错选C的同学,完全没理解是不是标况,其实是很容易排除的一个选项.ABCD14.62%6.96%16.85%61.57% 【分析】错选A,未理解溶渡积常数的影响因素只有温度。
错选C的很多同学想当然的看成对的,就没有看D选项1),正确率很高,错误的原因主要是不读后面的提示,要求写离子反映方程式,而用文字描述.还有就是把氢氧根离子也写在反应物中.(2),正确率也很高,错误的原因主要是不知道玻璃和陶瓷中都含有二氧化硅.还有就是不知道聚四氟乙烯是一种塑料.(3)这一问的错误是在产物三氟化铁后加了沉淀符号而丢分.但这样的学生较少,除非不会做.(4)这一问失分的现象很严重.错误的原因主要是不会写通风橱的橱字而丢分,在上面写什么通风槽,通风柜等的不少.再就是不理解题目的意思瞎写.(5)得分率很高的一问.(6)这一问的得分率很低.其实涉及的计算原理很简单,但就是做不好.很多学生怕计算题.有时看到计算题就放弃.与平时的作题心理有关.(1)第一问的错误较少,错误主要是单位的表达错误.(2)第一问答全面得满分的人很少.主要表现在漏选A或多选了D.四个选项中,选C的人很少,说明这一块掌握的较好.漏选A的同学,主要是判断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没掌握好,加上还要结合图形变化先判断反应是放热的,再结合焓变来判断出该反应能自发进行.相当于转了三个弯,对他们来说很有难度.对于D选项,很多同学直接理解为加压,导致错选.(3)第一空和第二问的A选项直接相关,要结合图判断出正反应放热,才能知道温度与K的关系.判断出来后这一问就好得分.第二空得满分的又很少.很多会做的同学把x大于或等于零给掉了.再有就是不会做或是计算错误.还有一些同学看到计算就放弃.(4)这一问得分率很低.主要是不理解何为原子利用率.还有一大不分同学写的是7/31,发现他们是用原子个数之比来求的.(5)这一问的丢分主要是a+b-c没有用括号而丢分,再就是没有单位.(1)这一问做了的同学基本都能得分.(2)第一空做了的同学当中,只有极少数同学写的是CO.第二空有少数同学只是答了沉淀溶解或有气泡产生再就是不按要求答题,题目要求写现象,有一部分同学答的是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等等.第三空,很多同学没有取实验1 中的澄清液,导致丢分.(3)第一空得分率较高.第二空本来很好得分,但是很有一些同学写的是防止空气进入,或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或防止空气中的水进入,导致得不到分,因为这反应的是学生不清楚是空气中的什么影响实验,以及答题的不规范.最后一空做了的同学基本能得分.(4)这一问的第一空基本上没有满分的,基本上没有能把碳酸氢根离子和水的电离都写出来再分析的,很多人写了碳酸氢根离子的水解或镁与水的反应,思维比较混乱,不能按要求答题,甚或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答题.第二空得分较好.(1)这一问做得较好.(2)第一空掉单位”度”的多,后一空答得较好.(3)掉B或D的多.(4)这一问基本上就不会了.(1)第一问做了的同学基本能得分,但还是有极少数同学第二空写的是三角锥形或平面三角形.(2)这一问的得分率不高,主要错误是答的是氮元素的歧化反应而丢分.(3)第一空做的同学基本上都能得分.第二空得分率就低了.主要是叙述的问题较大,错误表现在从键能键角或极性的角度答题.或只说氧原子数的多少,再有就是太简单,只说硝酸和亚硝酸中氮元素的化合价,都不能得分.(4)错误较多,表现在未看清楚题要求的是价电子排布图,或是掉了轨道名称3d或是3d的位置写的不对,这些都导致得不到分.非常可惜.后面两空得分率还比较高.(1)错误较多,主要问题是写对甲基苯酚或把甲苯做母体,把苯做母体.(2)(3)这两问基本没有错误.(4)主要问题是未配平,漏掉加热符号或沉淀符号.(5)错误主要是出现双键或在两个叁键之间加入亚甲基.(6)这一问得满分的人极少,思维混乱,完全未理解题目的意思.四、二轮复习过程中的一些做法 1,专家引领2,组内团结3,分析学生,分析试题4,具体的做法 (1)研究高考题,了解命题方向 (2) 落实好专题训练 专题复习内容的训练 选择题的训练 ①多题集中训练(100题) ②7道题的限时训练(10分钟) (3)每周进行一次学科内综合训练。
7道选择 题,4道Ⅱ卷题 (4)每周一次的理科综合训练(2.5小时)(5)高考真题训练、让学生树立信心(6) 训练新题型,扩大学生视野(7).重视训练讲评(重点审题方法、解题技巧)( 8).重视学生规范化答题(如化学用语不规范、有效数值及单位、语言表达不到位等(9).学生回归教材,阅读课本,教材是第一手复习资料 (10).特别关注新课标新增内容,配合专题复习 (11)训练答题模式、分析答题错因 (12) 训练有效做题,养成反思习惯新增内容有原理: 如盖斯定律、化学平衡常数、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带盐桥的原电池;熵、模型解释(有效碰撞理论、活化能理论等)有机:烯烃的顺反异构、二烯烃的加成反应;核磁共振氢谱法、红外光谱法、质谱法、缩聚反应必修:资源开发主题;科学方法(分类); 反应铜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分散);结构:电子排布式、电离能、电负性、晶格能、杂化轨道、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有关晶胞的计算等 题后反思效果更好反思什么呢?反思题目考查了那些知识点?题目给出哪些信息?题中设置了哪些陷阱?还有哪些其他解法?这样做,看起来耗时间,但收效很大。
做一题强于做5-6题,解题能力一定会大大提升心中有题,能够改编、整合、创新试题心中有数,能够准确把握高考、教学、学生心中有法,能够根据不同需要确定专题心中有生,能够利用机会教会学生考试心中有题讲题——识题——集题——改题——命题——评题高考成绩的取得决定两个因素教师:研究教学、研究高考、研究学生学生:个人素质、付出和方法(会学习+思维方法)五、对后阶段复习的几点思考: (一),切实转变观念 1,服务观念 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2,教育观念 要从学生现有实际出发 3,从高考实际强化教学 (二),进一步研读真题,明确方向 认真研读高考真题,对于高三复习备考很有意义.近几年全国新课标卷具有如下特点: (1)考察模式:必考选考结合,体现课程摸块设置 (2)考察内容:重视主干知识,体现化学学科思想 (3)信息呈现:图文交辉相映,体现学习能力考察后期关注:核心知识、思维方法、答题技巧三)、落实常规,注重纠错高考复习中备教考析研的每一个环节必需认真落实.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无论大考小考,教师命题和学生考试的状态必须是真枪实弹,不能带有一丝敷衍.让学生逐步将平常的考试看作高考,在考试中解题速度及应试技巧才能逐步得到缎练,以确保高考时做到平常心.同时,不能忽视每次考完后的质量分析,既要分析班上的整体情况,又要分析个别情况,既要分析学生的知识缺陷,又要分析学生的心理变化.提倡目标学生面批面改.当学生出现错误时,不能将自己的全盘推翻,应该将老师的解答与自己的想法碰幢出火花,找到问题的根本所在.这样才能作到下次不再犯类似的错误.(四)、优化课堂,搞好专题复习和题型训练,提高备考实效性 复习备考的关键在课堂。
为了更好的提高课堂的有效性、高效性,可以将高考热点、重难点、易错点进行整理归纳,编制以问题为核心的专题复习导学案和题型训练导学案特别是有机实验题,工艺流程题,化学反应速和化学平衡等都是新题形,尽管它们还是考查基础知识,但由于呈现方式丰富,情景设置多变,图文交相辉映,对学生多途径获起有效信息的能力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检验,对大多数考生来 说都是待以攻克的难点.所以要有意识的进行这方面的题型训练,提升答题能力.(五)、落实训练,注重方法和技巧训练是复习备考中的重要一环抓实“限时训练”,在单位时间内以正确为目的的更快做题,看试题的完成情况和正确率;辅以“抢分训练”,以正确为目的的更快的完成11道题,看完成的时间和正确率两者相结合,积极反思,讲评体会,总结得失,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答题的速度和准确度后阶段,要将训练从“量”转变为“质”, 教会学生学会合理分配考试时间,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答题习惯,促进学科的整体优化在题型训练时,还要加强选择题的答题技巧和答题方法的训练,如提倡“两遍读题”、启用“对比思维”、掌握“错误淘汰”,尽可能将选择题所有分数拿到 (六)、规范答题,减少失误,提高得分能力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提高审题能力,如在试卷上做好强调记号,抓住关键、挖出隐含信息,时刻提醒自己。
加强化学用语的规范教学,重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从本次考试情况来看,化学用语表述不规范或错误、语言表达不完整、不科学甚至多答后错误,是考生失分的重要方面,也可看出这是当前化学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七),坚持备考,不松懈 虽然四月调考已经完成,但高考还没结束,冲刺依然关键, 三轮复习是化学提分的至关重要的时期.2014年高考化学命题趋势(1)以能力立意为核心,注重对化学学科主干知识进行考查(2)注重对新课程新增内容的考查(3)注重对学科思维能力和化学学科思想方法的考查(4)注重对实验过程中问题的设计,考察实验设计能力和探究能力(5)注重基础知识在新情境中的运用,以及解决问题能力(6)重视对规范表达能力的考查(落点)①知识上,突出核心和主干知识②能力上,关注对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的考查涉及文字、图(数据图、装置图)、表三类信息)③方法上,关注对化学思想方法和思维品质的考查 更新的试题更突出试题情境的“学科性”、“应用性”和“时代性”,更加注重考查化学本质的理解,更加注重对能力和思想方法的考查,更加注重综合性 最后,让我们加强学习与交流,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让我们共同提高,为我市的高三备考工作做出贡献。
谢谢大家!反思与总结 这次全市的试卷分析,总体来说做的还比较好首先得感谢谢特等专家的指导下面我就这次活动谈几点反思 首先,在分析试卷时,虽然是逐题的分析,但还是有重点突出的讲了几道题如第7题,第11题,第27题的俩个问题,28题的前部分这种方法比上次九月调考在二中做的质量分析从头到尾,每一题都讲但没重点要好得多 其次,对这次试卷中学生丢分较多的题目,如原子利用率,海水淡化的电渗析法,以及有机中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的方程式等,都是新教材中涉及的内容,从这一点谈到教师如何利用好新教材的问题后来在会后的评议时,有几个教研员也谈到他们的一些重点中学也是因为用的老教材,导致这一块丢分,其实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如果他们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