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市地税局成立十周年成效显著

豆***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9.10KB
约7页
文档ID:135802111
##市地税局成立十周年成效显著_第1页
1/7

市地税局成立十周年成效显著   摘要: 1994年8月18日,##市地税局正式成立10年来,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主要思想指导下,在省地税局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遵照“带好队、收好税、造环境、上台阶”的工作方针,各项工作全部取得了显著成绩地税收入    1994年8月18日,##市地税局正式成立10年来,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主要思想指导下,在省地税局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遵照“带好队、收好税、造环境、上台阶”的工作方针,各项工作全部取得了显著成绩  地税收入连续快速增加  10年来,##地税一直把组织收入作为政治任务和中心工作,认真落实国家各项税收政策,坚持“应收尽收,不收过头税”的标准,连年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收入任务,收入总量快速增加,收入结构日趋合理,支撑作用显著增强,社会效益日益凸现1994年至2004上半年,##地税部门累计组织各项收入84.67亿元,其中税收收入64.7亿元,2003年各项收入总额达成14.08亿元,其中税收收入9.33亿元,是1994年3.11亿元的3倍,年均增加幅度靠近12.97%地税收入占地方级财政收入的比重由1994年的29.5%上升到2003年的56.7%,占GDP的比重由1994年的2.1%上升到2003年的2.66%。

伴伴随收入规模的扩大,地税的职能不停拓展,全市地税部门除负责国家要求的14个地方税种的征收管理外,还负担着基础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教育费附加、文化事业发展费等多项征收任务10年来共为本市依法收费19.97亿元,仅2001至2003社保“两费”就达11.08亿元,其中基础养老保险费征收入库9.58亿元、失业保险费征收入库1.50亿元地税收入的连续增加,为本市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提供了必须的财力保障  税收管理水平不停提升  10年来,全市地税系统不停探索,建立适合##实际的高效的税收征管新模式1995年开展了征、管、查“三分离”改革试点,1996年确立了“以申报纳税、协税护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靠,集中征收、关键稽查”的新征管模式,1998年实施征管改革目标管理,并对征管模式添加“分类管理”新内容2001年根据“信息化加专业化”的要求,重组税收征、管、查业务和优化业务步骤,合理划分征、管、查业务职责,形成了各个职能部门岗位之间既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相互制约、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信息共享的管理链条2004年7月在##市区实施“―级稽查”,从机构设置、执法程序、制约机制、内部管理、队伍建设和装备等方面大力推进稽查单位规范化建设。

同时,主动开展税银―体划缴,强化办税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推行民主评税、有奖发票、纳税评定,建立健全征管质量考评制度,开展漏征漏管户清理工作,实施分类管理和税收管理员制度,探索单项税种的税收管征新措施,开展货物运输业税收管理改革,在部分行业试行个人所得税“双向申报”的全员申报管理制度,对印花税实施核定征收,和交警联合对车船使用税实施源头控管等,全部有效地提升了税收征收管理水平,也把高效文明的纳税服务落到了实处  税收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  10年来,认真落实科技兴税策略,累计投入资金近1000万元,建成了以光纤或FR数据专线为主干的广域网络,形成了覆盖市、县和基层分局所三级高速广域网络结构实现了定额税款由商业银行自动进行扣缴,同时实现和国库的联网,使税款的划缴和入库愈加立即方便建立全市关键税源信息库,实现对关键税源、关键行业的计算机动态跟踪管理建成一套完善的地税信息化系统安全保障体系,全方面实现以计算机网络为依靠,计算机网络在工作绩效考评、公文处理、纳税服务、信息传输等方面全部发挥着主要的作用全系统初步实现了“征管网络化、办公自动化、服务信息化”的工作目标  执法水平稳步提升  10年来,各级地税机关普遍建立健全了政策法规机构;完善执法制度和执法监督机制;细化执法岗位职责,规范执法工作规程,并进行严格的评议考评和执法过失追究;量化税收征管和执法考评标准,严格考评程序和要求,初步建立了以执法责任制为关键,包含执法考评管理、执法监督等内容的制度框架,很好地预防了执法不严、执法不准、执法不公现象的发生,促进了执法水平的整体提升。

基层执法违法行为显著降低,税收执法差错率显著下降,税务执法力度不停加大1997年专门设置地税稽查机构到2003年底,全市共检验纳税户1.48万户,查出有税收问题户1.16万户,共查补税费、滞纳金及罚款2.87亿元受理举报案件752件,查结655件,查补税款2167万元  队伍素质显著提升  制订了《全市地税系统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计划》,提出了思想建设革命化、管理手段当代化、税收征管法制化、工作作风军事化、组织结构科学化、干部素质知识化的队伍建设“六化”目标2001年开展了市局机关和县市、区局的机构改革,实施了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和交流轮岗为关键内容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有46位干部经过公开选拔走上各级领导岗位根据“分类培训、分级负责”标准,对干部着重进行初任、任职、专门业务、更新知识的培训,强化、提升和拓展了干部职员的业务、知识和技能激励干部参与继续教育,一大批干部经过多个院校、多个学习方法提升了学历层次,到2003年底,全系统含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已占80.6%,比10年前增加了45个百分点地税干部队伍素质的全方面提升,为出众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提供了主要的人才确保  文明创立硕果累累  10年来,认真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开展了以“建三基”思想教育基地、干部培训基地、文体活动基地、“树三风”争先创优之风、求真务实之风、团结活泼之风、“增三力”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为关键内容的地税文化建设活动,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不停上台阶。

全市共有8个单位取得省级文明单位,市局在全省第三届“创文明行业、建满意窗口”活动中列##市九个执法行业的第二名;市局机关党委被福建省委授予优秀基层党组织称号,市局被市委授予党建工作优秀单位;全市地税系统取得3个国家级优秀集体、26个省级优秀集体、108个市级优秀集体等荣誉称号,荣获地厅级以上的各类优秀个人122名,其中市地税直属分局前后荣获全国税务系统优秀集体、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全省优秀基层党组织、全省十佳职业道德优秀集体、全省五一劳动奖状等多项荣誉,福建省地方税务局、中共##市委前后发出向直属分局学习的号召  地税行业风气日益改进  10年来,根据“依法治税,从严治队”的总要求,突出对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的监督,主动落实“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手抓教育防范,―手抓管理查处全系统普遍推行公开招投标制度、政务公开制度、明察暗访制度,基层分局所经费报帐制、票证、经费和财产定时检验制等,立即、严厉查处违法违纪行为形成了以执纪监察、执法检验、稽查监督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立体监督机制,地税干部遵纪遵法的自觉性和自我约束力显著增强从2000年开始,在全系统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工作,促进了机关工作作风的转变和工作效率的提升,推进了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

2001年,有11个县市、区局参与当地政府效能建设考评,全部取得前3名的好成绩,其中获第1名8个行风评议工作多年来名列全市各部门前列,在2003年度全市行风民主评议中,全系统取得8个第一名、2个第二名的好成绩,被市政府纠风工作小组评为“纠风工作优秀集体”  营造良好税收环境  10年来,一直坚持正确的经济税收观,以服务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为己任,努力实现税收和经济的良性互动广泛开展了促产增收活动,认真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农业产业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扶持下岗职员再就业,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从1994至2003年,共报批审核减免税收1.88亿元,从而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今年省委做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重大决议后,我们又立刻着手布署开展税收政策调研,力争从税收政策、服务等方面支持和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第三层面建设  回顾10年来走过的历程,深切地感受到,要做好地税工作必需一直坚持六条标准:一是地税工作必需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二是地税工作必需牢靠树立和时俱进的观念三是地税工作必需坚持依法治税的方针四是地税工作必需紧密依靠党政领导的关心和相关部门的配合五是地税工作必需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兴税的新路子。

六是地税工作必需坚持以人为本狠抓队伍建设  回顾10年的历程,我们倍感自豪;展望美好的未来,我们充满信心以后##地税将继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主要思想为指导,以愈加饱满的精神姿态,坚持把聚财为国、执法为民作为税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科学正确的税收发展观,正确处理好税收和经济、管理和服务、收入和执法、队伍建设和业务建设等关系,加强统筹和协调,忠实推行好自己的职责,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不停推进地税工作上新台阶  作者为##市地税局局长。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