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形成原因:减数分裂时,某对染色体不联会,或联会后不分离,或着丝点分裂后分离迟缓甚至未分离,导致产生染色体数目异常的配子根据细胞质的分裂方式判断何种细胞(1)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化的行为有两个:一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进入一个细胞,使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减半;二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一分为二,染色单体分开变成染色体,使数目加倍2)解答有关细胞各分裂相中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数目的问题时,通常先根据已知条件,结合细胞分裂的过程求出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再以此作为“平台”进行转换推算3)回答细胞分裂后期、末期染色体或DNA数目变化时一定要注意题干中要求回答的是一个“细胞”,还是一个“(细胞)核”,后期、末期虽然两个核已形成,但仍属一个细胞同样道理,从曲线图中获取信息时也应注意同样的问题特别提醒】【特别提醒】特别提醒分别用放射性元素分别用放射性元素35S、32P标记噬菌体,验证噬标记噬菌体,验证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中,侵入细菌体内的是菌体侵染细菌过程中,侵入细菌体内的是DNA,而不是蛋白质,从而证明而不是蛋白质,从而证明DNA分子在生物的前后分子在生物的前后代中保持连续性,说明代中保持连续性,说明DNA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是生物的遗传物质在加热杀死在加热杀死S型细菌的过程中,蛋白质变性失活,型细菌的过程中,蛋白质变性失活,而而DNA因加热碱基对之间氢链断裂而解旋,而当因加热碱基对之间氢链断裂而解旋,而当温度降低时,又形成氢键而恢复活性温度降低时,又形成氢键而恢复活性R型转型转化为化为S型菌的实质是型菌的实质是S型的型的DNA进入呈感受态的进入呈感受态的R型菌体内并与型菌体内并与R型菌的型菌的DNA实现重组,从而表实现重组,从而表现出现出S型菌的性状,此变异类型属于基因重组型菌的性状,此变异类型属于基因重组培养噬菌体不能在普通培养基上培养,只能利用培养噬菌体不能在普通培养基上培养,只能利用活体细胞,因为病毒是专性寄生的活体细胞,因为病毒是专性寄生的DNA分子复制的有关计算分子复制的有关计算假设将1个全部被15N标记的DNA分子(亲代)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n代,结果如下:(1)DNA分子数子代DNA分子总数2n个含15N的DNA分子数2个含14N的DNA分子数2n个只含15N的DNA分子数0个只含14N的DNA分子数(2n2)个(2)脱氧核苷酸链数子代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链数2n1条含15N的脱氧核苷酸链数2条含14N的脱氧核苷酸链数(2n12)条(3)消耗的脱氧核苷酸数设亲代DNA分子中含有某种脱氧核苷酸m个,则:经过n次复制,共需消耗游离的该种脱氧核苷酸m(2n1)个。
在第n次复制时,共需消耗游离的该脱氧核苷酸m2n1个DNA复制过程中的数量关系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是一种半保留复制方式,一个DNA分子连续进行n次复制,可形成2n个子代DNA,其中只有2个DNA分子含有最初亲代的母链图解如下:基因突变对生物性状的影响(1)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如某些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引起部分氨基酸改变,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从而引起生物性状改变2)未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碱基对替换前后所对应的氨基酸未发生改变(密码子的简并性)由纯合子的显性基因突变成杂合子中的隐性基因特别提醒】(1)基因突变的结果是产生等位基因基因突变的结果是产生等位基因2)基因突变产生新的基因,可能出现新性状基因突变产生新的基因,可能出现新性状3)基因突变是染色体某一位点上的基因发生改基因突变是染色体某一位点上的基因发生改变,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变,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的判定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的判定(1)类型类型(2)判定方法判定方法选取突变体与其他已知未突变体杂交,据子代性状表现判断选取突变体与其他已知未突变体杂交,据子代性状表现判断让突变体自交,观察子代有无性状分离而判断让突变体自交,观察子代有无性状分离而判断。
根据细胞分裂图来确定变异类型减数分裂过程中造成B、b不同的原因有基因突变(间期)或交叉互换(前期)若为体细胞有丝分裂(如根尖分生区细胞、受精卵等)则只能是基因突变造成的;若题目中问造成B、b不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则回答是基因突变1)(1)碱基置换突变碱基置换突变 一个碱基被另一碱基取代而造成的突变称为碱基置换突变一个碱基被另一碱基取代而造成的突变称为碱基置换突变同义突变同义突变 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因此,单个碱基置换可能只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因此,单个碱基置换可能只改变改变mRNAmRNA上的特定密码子,但不影响它所编码的氨基酸上的特定密码子,但不影响它所编码的氨基酸 错义突变错义突变 错义突变是指错义突变是指DNADNA分子中的碱基置换不仅改变了分子中的碱基置换不仅改变了mRNAmRNA上特定的遗传密码,而且导致新合成的多肽链中一个氨基酸被另上特定的遗传密码,而且导致新合成的多肽链中一个氨基酸被另一个氨基酸所取代,这种情况称为错义突变一个氨基酸所取代,这种情况称为错义突变 (2)(2)移码突变移码突变 移码突变是指移码突变是指DNADNA链上插入或缺失链上插入或缺失1 1个、个、2 2个甚至多个碱基个甚至多个碱基(但但非非3 3个个碱基或碱基或3 3的整数倍的碱基的整数倍的碱基),导致在插入或缺失碱基部位以后的密,导致在插入或缺失碱基部位以后的密码子顺序和组成发生相应改变。
由于原来的密码子移位,终止密码子顺序和组成发生相应改变由于原来的密码子移位,终止密码子常常推后或提前出现,结果造成新合成肽链延长或缩短码子常常推后或提前出现,结果造成新合成肽链延长或缩短3)(3)整码突变整码突变 如果在如果在DNADNA链的链的密码子之间密码子之间插入或缺失一个或几个密码子,则插入或缺失一个或几个密码子,则合成的肽链将增加或减少一个或几个氨基酸,但插入或缺失部位合成的肽链将增加或减少一个或几个氨基酸,但插入或缺失部位的前后氨基酸顺序不变这种突变称为整码突变亦称密码子插的前后氨基酸顺序不变这种突变称为整码突变亦称密码子插入或缺失入或缺失体细胞中某基因发生改变体细胞中某基因发生改变,生殖细胞中不一定出现该基因;,生殖细胞中不一定出现该基因;DNADNA上某个碱基对发生改变,它上某个碱基对发生改变,它不一定位于基因的外显子部位不一定位于基因的外显子部位;若为若为父方细胞质内的父方细胞质内的DNADNA上某个碱基对发生改变,则受精后一般上某个碱基对发生改变,则受精后一般不会传给子代;不会传给子代;若该亲代若该亲代DNADNA上某个碱基对发生上某个碱基对发生改变产生的是一个隐性基因改变产生的是一个隐性基因,并,并将该隐性基因传给子代,而子代为杂合子,则隐性性状不会表现出将该隐性基因传给子代,而子代为杂合子,则隐性性状不会表现出来;来;根据根据密码子的简并性密码子的简并性,有可能翻译出相同的氨基酸;,有可能翻译出相同的氨基酸;性状表现是性状表现是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某些环境条,在某些环境条件下,改变了的基因可能并不会在性状上表现出来。
件下,改变了的基因可能并不会在性状上表现出来特别提醒】育种方法的选择根据育种目标的不同而培育新品种的方法,总结如下:(1)欲集中不同亲本的优良性状杂交育种;(2)欲既集中优良性状,又缩短育种年限单倍体育种;(3)欲获得较大果实或大型植株或提高营养物质含量多倍体育种;(4)欲提高变异频率,“改良”或“改造”或直接改变现有性状,获得当前不存在的基因或性状诱变育种;(5)欲实现定向改变现有性状基因工程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