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会说》 一、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 案例 1:我就要 孩子:妈妈,我想吃蛋糕妈妈:家里正好没有了,吃点饼干吧孩子:不,饼干太硬,我就要吃蛋糕 妈妈:不是和你说没有吗,你怎么这么不听话,赶紧吃,要不你就饿着孩子:哇,你根本不爱我……,我要找姥姥结局 :姥姥带着孩子买了蛋糕,孩子当着你的面一边吃蛋糕一边向你示威 你的心里话:这孩子就是不听话,为难大人,没有蛋糕换饼干还不行吗,唉,姥姥还 老姑息纵容案例 2:有一种冷叫妈妈冷妈妈孩子妈妈孩子宝宝,今天降温,套件毛衣再走我不冷,我不穿不行,你感冒刚好了,必须得穿 你都烦死了,我们班上同学没人穿妈妈:他们是她们你是你,你是我孩子你就得听我的结局 :孩子无奈地穿上,走路上,头一回,发现你不看着,脱了毛衣,卷吧卷吧塞到 书包里,嘟嘟囔囔,飞一般离去你的心里话:青春期就是不听话,让你穿毛衣不是为你好吗,你再感冒了是你难受还 是我难受 问题的根本——大人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孩子的感受和他们的行为有直接的关系,孩子有好的感受,就会有好的行为 怎样让孩子感受好?那就是接受他们的感受! 当孩子的感受被不断地否定时,会感到困惑和愤怒。
这也是在暗示孩子不用去了解自 己的感受,不要相信自己的感受家长们也许会有疑问:孩子的感受是错的怎么办?家长不就是要教育孩子吗?那这样 还要不要树立规矩了?我们要告诉大家,感受是没有对错之分的,每个人都有感受, 包括孩子;每个人也都需要大家去理解和尊重他的感受,包括孩子这是做为“人” 的一般规律!孩子需要爸爸妈妈给予生存条件和安全感的“爱” ,也需要来自尊重、关 心、理解的“爱”!你认为孩子的选择是错的,可是有时候孩子并不知道这么做是有问题的,他们还不理 解你的逻辑;有时候他即使知道有问题,也因为你的态度而选择对抗家长需要做的 是如何让孩子能开心地知晓一个道理,并接受你的建议对于处理孩子无理要求的建议 孩子经常会提出一些看似无理的要求,1. 全神贯注地倾听2. 用简单的词语回应他们的感受 用“哦……”、“恩3. 说出他们的感受 “这件事让你很灰心!O”、“这样啊!我们建议按照以下四个步骤来处理……”来回应他们的感受4“.用真幻希想望的我方能式立实刻现把他香们蕉的变愿熟望了,给而你不吃是!逻”辑上的解释案例1我就要 孩子:妈妈,我想吃蛋糕妈妈:宝宝想吃蛋糕呀,不过家里好像正好没有了 (妈妈应该蹲下身,用温柔的眼神孩子:嗯,那样就太好了,对了,能不能让姥姥陪我去买蛋糕吃?(是商量而不是命 令)妈妈:宝宝,现在是吃饭时间,姥姥也要吃饭,要买了蛋糕回来你两都饿坏了,-直视孩子)孩子:不,我就要吃蛋糕!妈妈:蛋糕软软甜甜的,宝宝喜欢吃蛋糕,家里现在没蛋糕是不是让你不开心了?孩子:嗯,我就是想吃蛋糕。
态度软化了)妈妈:嗯,妈妈真希望马上能给变出一个像屋子一样大的水果蛋糕来, 好香好甜呀!(闭上眼睛,做享受状) 这样好不好,妈妈这有好吃的曲奇饼干,都是你喜欢的小熊、小狗 孩子:那就吃饼干吧如何才能自觉地理解孩子的感受理解孩子的感受是沟通的关键环节, 要说出孩子的感受、感觉、Feeling,而不是给建议, 更不是评价,甚至指责,家长要熟悉以下一些句型:场景说出感受错误做法孩子间发生冲突宝贝,你好像很生气她打你怎么不还手(建议还是错 的)跳绳比赛落后宝贝,你有点失望,是不是你的跳绳姿势就不对(评价,让人 更加绝望)作业太多听起来你很讨厌这些作业作业做不完抱怨,其他孩子怎么就 做完啦(评价指责)好朋友搬家恩,好朋友搬家是让人有点难过每个人都会遇到这些问题,再找一 个好朋友就不行了 (建议:孩子现 在需要的是理解)要从建议、评价、指责的角色转到理解孩子的感受、说出孩子的感受是一件非常困难 的事,有一个较好的办法是跟孩子做一个角色互换,让孩子扮演家长,家长来扮演孩 子,在扮演过程中体会孩子的需要二、鼓励孩子和我们合作在孩子没有做到我们期望时,下列 10种反应你干过哪些呢?反应类型场景责备、问罪“你又把脏手印弄到门上啦!怎么老是这样?。
你到底怎么回事?你就 不能小心点告诉过你多少遍啦,要用把手,你从来不听谩骂“把屋子弄得这么脏,你简直跟猪样 教了你多少次,还不会,你跟你把一样笨”威胁我数二下,你再不走,我就不要你一、二、二 你要再敢碰灯泡,你就会被点死命令干啥都磨磨蹭蹭,给你5分钟时间,马上把屋子打扫干净 你怎么还没到垃圾?现在就去!还等什么赶紧点啊说教你得明白,如果我们希望别人对我们有礼貌,我们就要对人有礼貌 你是不是也不愿意别人抢你东西?告诉你:及所必欲勿施于人■警告穿上毛衣,要不会感冒 别怕那么高的树,要不会掉下来控诉我累的要死要活,不都是为了你你能不能上点心,什么都得妈妈帮你,你是不是想累死我啊比较被人家的孩子嘲讽、挖苦明天就要考试啦,你今天还把书落到学校里,你可真行 你的汉字写的可真认真,让你爸看看能认出来吗预言你在撒谎的话,我告诉你,谁也不会相信你啦 你就会抱怨,从来也不自己想办法,我看长大了你也只会抱怨你想知道孩子对你的反应吗?孩子的感受们比我重要、我干脆骗他那不是我弄得、我就是 个脏鬼、我不想呆在这 样的家里、你说我从来不听,那我干脆就不听啦、 我恨你了说得对,我就是笨、 我把房子弄脏,你能把我怎么样、你又来了你看不见时候,我就去摸灯泡、妈妈别不要我,我害怕、我想哭我就不想干这些事,太烦啦、我讨厌在哦我耳边吼、我就不想干得了得了,又来了,谁想听你说、太无聊了,耳朵都起茧子啦你再啰嗦,我连夹克都不穿啦、烦死啦,做啥都麻烦我真多余、都是我的错,还不如不生我你好像爱别人比爱我多,你找别人给你但孩子吧、我讨厌。
挖苦我,你好像很行是的,你写的也不咋地、我做啥都不行,干脆不干了说得对,为可能也没什么出息了、我真想放弃让孩子与你合作的5个技巧既然哪些做法会给孩子们带来这么多的负面感受,可见,要想让不受伤害,让孩子与 你合作,家长们需要更新自己的思路书中给出了 5个建议,这与我们读书会以前推荐的《非暴力沟通》几乎完全一致,这些技巧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步骤关键正确做法描述事实描述你所看到的,或者描述问题,不要 评价我看到床上有块湿毛巾提示这事会产生的客观后果,无夸大毛巾把我的毯子弄湿啦说出自己的感受说出这件事给自己带来的真头感受,就 事论事,无夸大我不喜欢睡在湿哒哒的床 上提要求或帮助就这件事提出请求, 提出你想要的帮助请把毛巾放回原处写便条如果当面交流效果不好,可以写一个简 单便条我看到床上有块湿毛巾,我 不喜欢睡在湿哒哒的床上, 请把毛巾拿回原处晾干你可以做做如下的练习题1、 让孩子穿毛衣:你一贯的做法: 本书的建议做法: 2、 用手弄脏了门:你一贯的做法: 本书的建议做法: 3、 老想去摸灯泡:你一贯的做法: 本书的建议做法: 三、代替惩罚的方法惩罚并不全是体罚,也包括语言暴力、关黑屋子、面壁反思等。
惩罚似乎能解决一些 问题,比如孩子可能因害怕而变得配合起来,但这不是我们想要的惩罚实际上不仅 给孩子带来了许多负面情绪,而且最主要的是两个反应,一是他们在受惩罚时仇恨家 长,一心想着如何报复;二是他们觉得自己做得很差劲,充满罪恶感和自怜,觉得自 己没有价值无论如何,惩罚都剥夺了孩子们在犯错后反省自己错误行为的机会,而 这才是教育意义所在以下是 7个代替惩罚的技巧代替惩罚技巧正确方法请孩子帮忙孩子在超市乱跑:请帮我取几个苹果明确表达强烈的不同的立场 (不能攻击人格)我的新锯别扔到外面,都被雨淋的生锈啦, 我太生气啦表明你的期望我希望我的工具借走以后,冃匕兀好无损的 归还告诉孩子怎样弥补自己的失误现在需要用钢丝球使劲把地上的锈擦掉提供选择(有没做到)你要么接我的工具及时还,要么以后再也 不能借了,你自己决定行动(还做不到)把工具箱上锁让孩子体验错误行为的自然后果(仅仅是 其行为导致的后果,非惩罚)孩子:爸爸,你的工具箱上锁啦爸爸:没错,我希望我的工具箱放在哪儿, 还能在哪儿找到解决这类问题的5个核心步骤1、 讨论孩子的感受和需求2、 说出你的感受和需求3、 一起讨论,找到大家都同意的解决方法。
4、 把所有的想法都写下来(不带任何评论)5、 挑出哪些建议你们接受,哪些不接受,哪些要付诸行动 四、鼓励孩子自立我们的目标是想让孩子成长,可是在遇到孩子不会的时候,大部分人家长却既管不住 的嘴,也管不住自己的手:“来,妈妈帮你倒水”,“来,爸爸帮你系鞋带”,这种事情 简直数不胜数可是在孩子有能力学习时候,他们除了有点感谢外,更多感觉的是自 己没能力、没有价值,非常怨恨、挫败和生气事实上,话太多、手太长也剥夺了孩 子的自立和成长以下是6个鼓励孩子自立的技巧鼓励技巧技巧价值我那个孩子自己选择培养孩子做决定的勇气和思考策略尊重孩子的努力当孩子的努力得到尊重,就会更加努力不问太多问题问题太多会让人感觉私生活别触犯别急着告诉答案要引导孩子思考问题而不是答案鼓励孩子善于利用外部资源要让孩子意识到不必要完全依靠爸妈别毁掉孩子的希望保护孩子的希望、梦想和付出的努力正确做法错误做法你想吃苹果还是草每苹果营养好,来吃苹果系鞋带很考验手指的灵活性,你做的已经 不错啦你系鞋带怠慢了,来,我给你系你回来啦你今天和谁出去玩了,玩啥了,吃啥了, 开心吗你的问题很好,你是怎么想的我告诉你,月亮比太阳小得多孩子,你可以看看你们班的小朋友有没有好,爸爸帮你定孩子你想当科学家,这真好看看你的成绩还想当科学家,你得把现在 的功课做好鼓励孩子自立的一些建议1、 让孩子拥有自己的身体避免经常性地帮孩子捋头发、板直肩膀、摘掉线头、卷起裙边、整理衣领等动作,孩 子们会觉得这些动作是对他们身体的侵犯。
2、 不要在细节上过多干涉孩子的生活家长干涉太多、太细,孩子往往会不耐烦,如“妈一一” 、“爸一一”,这意思是:“别烦我了,这是我的事”3、 不管孩子多小,要尽量避免当面议论他们经常有家长当着别人面议论自己的孩子:“我们家宝宝有点害羞”、“我们家宝宝老不喜 欢吃青菜”孩子们会觉得自己简直就是父母的私有财产4、 让别人去问有关孩子的问题在有人当面问孩子的事,如“你家嘟嘟很愿意去上学吗? ”家长不应直接回答,而是 告诉对方,“这个问题我们请嘟嘟自己来回答! ”5、 尊重孩子偶尔出现的“没准备好”孩子有时很想去做某件事,但是还没做好思想准备,或者身体还没准备好如她想学 游泳,但有点害怕水,“不用担心,当你准备好了,就可以下水玩了” 6、 谨防说太多的“不”很多时候父母用生硬的“不”挫伤了孩子的热情,孩子会感觉这是对自己的攻击,他 们会尽可能来反抗,他们会尖叫、发怒、骂人、不开心,他们质问父母: “为什么不能?……你真讨厌……我恨你”五、学会赞赏孩子^景布鲁斯X卫早上七点钟 孩子们未起床妈妈:布鲁姆,快起床,你又要迟到了妈妈:“大卫,现在7点蜡, 你想现在起,还是5分钟后 起床”起床了没穿鞋就来吃饭妈妈:你的鞋呢,难道你要光着脚去了 吗?妈妈:“嗨,你已经穿好了, 就剩下鞋子没穿了”吃饭时果汁洒了妈妈很生气,边拿来嘛不收拾边说“我 真拿你没办法”妈妈:“大卫,擦桌子的布 在卫生间的挂钩上”准备上学 忘带午饭了妈妈“布鲁斯,你又忘记带午饭了,你 能不能长点记性”妈妈:’大卫,你的午饭’布鲁斯和大卫是一个班的同学,老师请孩子们做一个有挑战的志愿者,谁会主动举手 报名?赞赏的技巧《自尊心理学》提到:“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将直接影响到他的核心价值观以及是否 有积极的心态,自我评价还会影响他的思维方式、情绪、希望以及人生目标” ,本书的所有理念和技巧都是在帮助我们的孩子把自己看做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对他们的感受 表示尊重,给他们机会做选择,让他们自己解决问题,都是在加强他们的自尊和自信。
而赞赏他们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但赞赏不是等于:你真棒,你做得太好了,太美了 1. 描述你所看见的地板很干净,床很平整,书都整齐地码放在书架上2. 描述你的感受“走进这间屋子,感觉很舒服3•把孩子值得赞赏的行为总结为一个词你把笔都分类,彩笔、钢笔都放在不同的盒子里这叫做‘有条理’ 关于赞赏的注意事项1、要让你的赞赏符合孩子的年龄和能力“我看到你每天都刷牙”会让小小孩很开心,但是对12岁的孩子会觉得你是在嘲讽他2、 避免触及他过去的弱点或失误“我没想到你考试能过80分,你这次做得还真不错”一一虽然你是真心的,但会让孩 子觉得尴尬或是嘲讽3、 过度的赞美会扰乱孩子的积极性家长对孩子的行为表现得太过热情和满意,会给孩子带来压力 “你演奏得真不错,你能到国家大剧院去演出了”……“你已经知描道怎么表达你对孩子的赞音了时,—IB能会重复不停地去做这件事六、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所谓孩子的角色,就是家长一贯对孩子的评价,你老说孩子笨,孩子就真的很笨,你 老说孩子调皮,孩子就会一直调皮给你看,你老说孩子乖,孩子就会像小猫一样讨你 喜欢父母如何看待孩子,不仅影响到孩子如何看待自己,而且他们会把这些做出 来……如下是让孩子从原来角色中释放的六个技巧:1.寻找机会让孩子看到一个全新的自己。
对倔强的孩子:你虽然想和自己的朋友玩,但还是同意和我们一起去奶奶家,你很体 贴别人,谢谢你2.创造机会让孩子另眼看自己 对笨手笨脚的孩子:“麦克,你能用改锥把抽屉的把手弄紧吗?” 完成后好好赞赏孩子3. 让孩子无意中听到你对他们的正面评价对敏感的孩子:妈妈和爸爸聊: “虽然打针的时候很疼,但他还是一直举着胳膊 ”4. 以身作则 对不守信的孩子:“我虽然很想看电影,但已经答应了和爸爸一起去爬山,电影还是以 后再看吧”5. 记住孩子那些特别的时刻 对胆小的孩子:“你当时学骑车的时候,特别怕摔,后来自己克服了,学会骑车时你特 别开心”6. 当孩子又按原来的方式行事时,表达你的感受和期望 对小气的孩子:“我不喜欢你这样输了虽然很难过,我们努力还能赢回来,我希望你 能大度些结语这本书并不厚,我所摘出的要点也不多如果你能够把这几页 ppt 学会练熟,提问和 将成为你生活的习惯但我要强调难点: 控制住你的情绪和替人解决问题的惯性相信孩子,他们具备着解决问题的潜力 看起来很简单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