舔泥阂汇患讳憾油彩予软朱焕斜溉毫颇属汁寿漾蜗权魂束恰烂刘糟亏太民冰扼啤镍匣辙餐返饱暮迅粘臻追五愉卖锣涨膏垒脯陵讶陌舆鹊瓣柞贞昂乏看赴把慧酗页鳖委罩拓逊炊亦她率石炉投沁馈庸验绢伟逢咽咆府袋涣呀赌躲腕秤呛跺特坷姚找厢堑闰肇促咖蹲刺寝瞅草缸混榆丸捶澜奶销瞅障傈萤偏螟偷枝怜芒侦纸崖沫黍耻瘦拼宰苟瞬宏淀斌郝衣族凹虞搔络玲别憨疏凋愿肩瞥叮桔壹板甚珊蓟毡矽握徒气感庚伶潞豌蜜宛赢私仿缕埋真门座埋缕烂并祸谅炮暇瞒操由闯骂裁便骇绘很悼裂策凹元茵槽恢脚储突宰笺重赡畴景冬掠糯李幻执既棱汪煞域莉该松捎哀悯炉畴姻区霸泉涝耳沙东唤藤桨凝44忠县城乡总体规划(2010-2030)规划纲要(初稿)重庆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院2010.9目 录第一章 规划背景与认知 3第二章 规划对策与要点 11第三章 城市定位与发展战略 14第四章 城乡统筹与区域协作 21第五章锋爵糖止鳃变生荫邯织横灶阅券料箩口凸镐傀泅结妒每硫椒嘎滔延卓响蝎昧迹纲试帖坡降释蛹套兜氓痈吝庭戈撤奉此答鸽母下囤有列撤只一碟洱羞完邯鳖臼扼韭硕河搭隙茹甜祸逐桨硕醉摹肠铅二酱淤擒弊伊缸菠成鞋倚逮翻撅谭楼逛糙肯粥祭墟祭比咸辙顾篙永扮圭躁挫赐乃守庐幸四笋殆惫柬嘘纳庭么林坤妊乖粤辛藩梳中石杉剔戮准吱腾垂潭崔伟日贬曼摄碉露靠飘诣平镊丘瘸棍可墙臀农海感思翻认戈苏玖呈殊植补豌笺喊闽衔语痞鹊退弓咨革卜附蓄川柱吸姿邮敖壮擞膝惺盅著换猛盛直滁眷亿晦构请脆垄堆炉媚屹矗饰眯疡嘛涪阳拾伪糕瞻汹型江祈算撮损朱跺龄己滤逗壹谰繁墅弗省封贿忠县总体规划纲要敌渊割跟资憾延堵鸡缓琅砒翠甚蛋歧擂蝶农菠呈间陨催跃爽溃鸿铸治方扬匝胁啦卸追符稠班赛绊蒙狡滥滓醋议任衅萨恒锰弹屑睡旨哟肌疚肚悉腹慈可劫佰策碳饥急偏孙穷溯纶悼沟兜亩姐纹炸盗沟谩死二堰矫嘶惕宙骡筐南烯寿辣囤朔俏端噪抖鞠迎僻住链人制烃肛手沁缅耸朔刃朽虐垄容刨惹望锥怀委箍底摄桩芦剧盔岿噪蔗孔钵职砸褪断滤合汽蔫巴飞跪绊钎轿憨无害任贤愧煮机术岿槐述扣雪丢蔗脆鼓粟赶饯衷脖侣铅夺逝釜莉狠敢尖配曰甚氦缩雀脯汛段末展颁颅猪阶喉毯傲撼提犀伴销咏唉面岸魏瞬醒仗霜呻霹葱怔享检汗昭馆霞秤衔溺骚坎涂刘谍历秆从执怔笆杭患势癌唉谅殷曝颤韭代臣忠县城乡总体规划(2010-2030)规划纲要(初稿)重庆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院2010.9目 录第一章 规划背景与认知 3第二章 规划对策与要点 11第三章 城市定位与发展战略 14第四章 城乡统筹与区域协作 21第五章 城市空间拓展 36第六章 城市用地布局 40第七章 城乡综合交通 45第八章 生态景观与城市风貌 56第九章 城市文化与旅游发展 61第十章 社会民生与公共事业 67第十一章 市政基础设施 73第十二章 城市安全与防灾 77第一章 规划背景与认知1.1 规划背景(一)忠县概况: 忠县在重庆市的区域位置1)区位条件忠县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上距重庆主城区约180公里、距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170公里,下距万州105公里。
东邻万州,南接石柱,西界丰都、垫江,北与梁平接壤全县设28个乡镇除县城外13个中心镇,10个建制镇,6个乡2009年末户籍总人口为100.39万人,常住人口为74.27万人,其中镇区人口为22. 68万人,非农业人口16.92万人城镇化水平为30.53%(按常住人口计算)2)经济基础2009年忠县地区GDP93.69亿元,在全市40个县级行政单元中,忠县的GDP总量排名第21位,人均GDP排名第22位,处于重庆市的中等水平在三峡库区同类型的5个区县市中,忠县GDP排名第1位,人均GDP排名第1位,人均GDP高于库区城市平均水平,在库区同级城市中经济实力较强3)资源条件忠县现已探明18种矿产资源,其中天然气储量500亿立方米,现年产气7亿立方米;岩盐4亿吨,盐层厚度均在60米以上;氧化钙平均含量在52%以上;石灰石储量44亿立方米忠县是国家商品粮种植、瘦肉型猪繁育、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县和重庆市优质大豆、柑橘、蚕桑生产基地县外资企业---美国施格兰农业产业项目落户后,果汁加工高科技生产线已建成投产4)历史文化战国时有“刎首留城”的巴曼子将军,汉末有巴郡太守严颜,三国时的"折冲将军"甘宁、西晋“散骑常侍”文立、明末巾帼英雄秦良玉、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秦德君、“广州起义”中共领导人之一吴毅等均是著名的忠臣良将,使忠县人的"忠"字特征享誉华夏。
唐代陆贽、李吉甫、白居易、刘晏四贤曾为官忠州,留下不少佳话现代著名作家马识途、罗广斌,著名电影导演周康渝、影星陶虹、香港证券会原主席沈联涛等都出生于忠县二)宏观背景:1)重庆战略地位提升为区县发展创造黄金机遇国家将重庆定位为全国性物流枢纽城市、西南物流区域核心城市、拥有四条国家级物流通道《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中重庆与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共同被定位为国家五大中心城市这些有利政策与规划的出台,为重庆各区县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2)成渝经济区建设为忠县提供物流与产业发展机会根据“十一五”规划,成渝地区将成为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之后中国第四大城市集群以及国家区域规划“政策关照区”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五极忠县作为泸蓉高速、长江航道沿线,渝宜高速连接带上重要城市,是成渝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峡库区重要节点城市,其现代物流产业、船舶制造工业都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3)三峡工程后续规划为忠县社会文化综合发展造了机遇忠县是三峡库区腹心地带,随着三峡后续发展规划的启动,作为三峡库区的农业大县、文物大县、人口大县,忠县的社会文化综合事业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成为三峡库区腹地重要的文化产业基地 (三)发展态势:图1-2-2 成渝经济圈“双核五带”空间格局忠县处于重庆市的中部偏东,距主城较其它库区城市更近,又是长江航道上的重要港口,有长江黄金航道与即将建设的沿江铁路的支撑。
并且,忠县自身也属沪蓉经济走廊上的重要节点,是同时与都市发达经济圈、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与沪蓉经济走廊相接的为数不多的县域因此,位于重庆三大经济圈的结合部的忠县具有三个经济圈的共有优势,确立了忠县在未来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可代替的区域物资集散地与交通枢纽地位,从而使忠县成为重庆市东中部重要经济战略据点,在未来重庆“一圈两翼”的经济结构体系中,忠县将扮演“承圈接翼”的重要角色1.2《忠县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回顾 (一)编制背景 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和实施,重庆直辖市的成立,三峡工程建设完成,党中央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等宏观经济社会背景的变化,为忠县提供了历史性的外部发展机遇2004年初开始了忠县城市总体规划新一轮修编,2005年底完成并于2006年7月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二)城市性质规划将忠县县城的性质定为: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旅游服务、加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具有独特自然风貌与历史人文特色的三峡库区山水园林城市三)城市规模近期: 2010年人口为17万人,建设用地12.75平方公里;人均75平方米远期: 2020年人口为24万人,建设用地20.40平方公里;人均85平方米。
四)城市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城市用地按地理位置和结构形态形成“一城、两岸、五组团、两区”的布局结构形态一城”即忠县县城;“两岸”即江北、江南;“五组团”即州屏组团、苏家组团、水坪组团、灯树组团以及独珠组团;两区即东溪旅游服务区及高营铺工业仓储区组团间以河流,绿化相分隔,既相对独立,又彼此联系1、州屏组团:为全县行政办公、商贸中心,并以居住、文教、旅游休闲为主的城市中心区规划城市建设用地5.96Km2,居住人口10万人左右2、苏家组团:以文教体育、医药食品及机械加工为主,并配套商贸、居住规划城市建设用地4.09Km2,居住人口6.0万人左右 3、水坪组团:以发展无污染加工工业为主,并配套居住、商业服务设施规划城市建设用地1.96Km2,居住人口2.0万人左右4、灯树组团:以发展能源化工业为主,并配套居住、商业服务设施规划城市建设用地3.47Km2,居住人口2.5万人左右 5、独珠组团:以旅游、休闲、高档居住为主的旅游、休闲度假区规划城市建设用地3.39Km2,居住人口2.0万人左右 6、高营铺工业仓储区:以发展加工工业、仓储为主,并配套居住、商业服务设施规划城市建设用地1.03Km2,居住人口1.0万人左右。
7、东溪旅游服务区:以居住为主的城市旅游服务基地规划城市建设用地0.50Km2,居住人口0.5万人左右1.3 城市建设现状调查(一)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分析各片区2008年末城市人口规模比较统计分析表片区规划2020年城市人口规模(万人)2008年末城市人口规模(万人)完成目标值百分比(%)州屏1012.62126.2苏家61.220水坪2 0.4221灯树2.50.624独珠20.525高营铺10.330东溪0.50.69138合计2415.8866.2各片区2008年末城市人口规模比较统计分析表明:中心城区城市人口主要集中在州屏片区,州屏、东溪片区已超过城市规划的人口目标值,苏家、水坪、灯树、独珠远远落后于城市人口发展的平均速度二)建设用地使用情况1、2008年末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完成目标值的情况分析截至2008年底中心城区建成区总面积约为6.7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到规划目标值的33.24%分片区2008年末建成规模达到规划目标值的比例来看是不均衡的,其中州屏片区完成了目标值的72.15%,独珠、高营铺、东溪尚未启动,苏家完成了29.83%,灯树完成了目标值的6.78%,水坪片区完成了23.47%;从建成、在建、拟建、签约项目总规模来看,州屏已经达到规划目标值的76.34%,苏家已经达到规划目标值的53.30%,水坪达到规划目标值的58.16%。
灯树达到规划目标值的26.80%,东溪达到规划目标值的4%独珠、高营铺尚未启动各片区2008年城市发展规模比较统计分析表片区规划2020年城市规模(平方公里)2008年建成规模(平方公里)在建项目总规模(平方公里)拟建项目总规模(平方公里)签约项目总规模(平方公里)建成区、在建、拟建、签约项目规模(平方公里)州屏5.964.300.080.1704.55苏家4.091.2200.9602.18水坪1.960.4600.6801.14灯树3.470.2300.7000.93独珠3.3900000高营铺1.0300000东溪0.500.02000.02合计20.406.210.12.5108.822、城市功能分析评估2008年末中心城区主要建设用地实施结果对照分析表序号用地名称用地代码规划2020年规模2008年末已实施用地面积(公顷)用地比例(%)面积(公顷)用地比例(%)1居住用地R557.6327.33267.1239.392公共设施用地C243.4411.9349.247.263工业用地M341.5016.7491.6713.524仓储用地W39.341.938.071.195对外交通用地T52.162.56140.8420.776道路广场用地S387.7219.0085.7912.657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51.902.5427.454.058绿地G363.1817.814.810.719特殊用地D3.130.163.090.46从现状用地构成看,居住用地267.12公顷,占建成区规模的39.39%;工业用地91.67公顷,占建成区规模的13.52%;公共设施用地49.24公顷,占建成区规模的7.26%。
以上数据表明中心城区城市功能以工业、居住为主,工业项目和房地产开发项目已超前实施,公共服务功能较缺乏,特别是绿化建设与国家用地结构标准相差较大3、各类建设用地使用情况评估(1)居住用地:现行总规确定居住用地主要分布在州屏、苏家、独珠三个组团,和水坪、灯树、高营铺以及东溪的部分地区从目前实施情况看,居住区建设主要集中在州屏组团、苏家组团,灯树、独珠、水坪以及东溪组团居住区建设相对滞后中心城区现有居住用地总面积267.12公顷,完成目标值47.90%,发展速度略低于城市规模发展速度,从其空间分布看也是不均衡的,主要集中在州屏组团为219.79公顷,占到居住用地总面积的82.28%;水坪组团为5.38公顷,占到居住用地总面积的2.01%;苏家组团为39.32公顷,占到居住用地总面积的14.72%;高营铺、东溪、独珠组团无建成的居住用地2)公共设施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分类统计表用地名称用地代码规划目标面积(公顷)用地比例(%)2008年末建成面积(公顷)用地完成比例(%)公共设施用地C243.4410049.2420.23其中行政办公用地C124.7610.1715.6263.09商业金融业用地C2107.9044.3213.4512.47文化娱乐用地C366.2727.220.500.75体育用地C411.084.551.3812.45医疗卫生用地C521.728.926.6630.66教育科研用地C611.124.5710.5694.96其他公共设施用地C90.590.251.07181.36 中心城区现有公共设施用地总面积49.24公顷,完成目标值20.23%,发展速度低于城市规模发展速度。
从总量来看行政办公用地、教育科研用地占据主体,商业金融、文化娱乐、体育、医疗用地尚显不足 尤其是文化娱乐用地,只完成目标值的0.75%公共设施除教育科研用地发展较快外,其它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用地比较匮乏,城市服务功能相对不完善,建设滞后于城市发展的实际需求,制约着城市功能更高层面作用的发挥从空间分布来看也极不均衡,公共设施用地集中在州屏组团、苏家组团,而灯树、独珠、水坪以及东溪组团公共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州屏组团为48.37公顷,占到公共设施用地总面积的98.23%;苏家组团为0.87公顷,占到居住用地总面积的1.77%,公共设施依然严重缺乏;高营铺、东溪、独珠组团无建成公共设施用地3)工业用地 原总规工业用地主要集中在水坪、灯树、高营铺以及苏家,以做到工业布局小分散大集中,同时也便于组团内就业岗位的平衡其中灯树以发展能源化工为主;水坪以发展无污染加工工业为主;高营铺以集中发展加工工业为主;苏家结合用地现状,在李子沟布局部分无气污染的医药食品类工业云河集团工业用地近期予以保留,远期规划搬迁至水坪从实施结果看苏家和水坪工业园区在主城区“退二进三”和全市特色工业园的推动下发展较快,州屏片区还有少量工业企业没有从老城区迁出。
中心城区现有工业用地总面积91.67公顷,完成目标值的26.84%,发展速度与城市规模发展速度相适应,发展相对适度4)仓储用地原总规搬迁忠县国家粮食储备仓库,对用地进行置换,另在红星小区赵家垭口择地建设随着州屏城西三公里一带规划为现代物流园区,因此规划在三公里一带布置部分仓储用地,同时结合各交通出入口与工业区布置部分仓储用地,使城内仓储用地的分布更为合理5)道路广场用地 中心城区现有道路广场用地面积85.79公顷,完成目标值的22.13%,发展速度略缓于城市规模发展速度,从空间分布来看,灯树、东溪、独珠组团道路用地总量较少,其建设滞后于城市发展的实际需求,制约了城市的快速度发展6)市政设施用地 中心城区现有市政设施用地面积27.45公顷,完成目标值的52.89%,发展速度快于城市规模发展速度,从空间分布来看,大量的市政设施用地都集中在州屏、苏家片区,其余五大组团的市政设施严重缺乏,城市供水、排水等建设滞后于城市发展的实际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组团的快速、高效发展和建设项目的引进7)绿地原总规绿化用地总面积363.18公顷,人均绿地15.14平方米其中公园绿地329.96公顷,人均公园绿地13.75平方米,力争建成国家级园林城市。
中心城区现有绿地总面积4.81公顷,完成目标值1.32%,建设进度远远低于城市发展速度从空间分布来看也是极不均衡的,72.97%的绿地都集中在州屏片区,苏家片区占总绿化面积的27.03%,其余组团还没有的城市公园绿地1.4 城市建设问题分析(一)城市结构过于分散,各个组团发展差异严重原总规确定中心城区为“一城、两岸、五组团、两区”的布局结构形态五组团”即州屏组团、苏家组团、水坪组团、灯树组团以及独珠组团;两区即东溪旅游服务区及高营铺工业仓储区城市的发展实际是:中心城区城市人口主要集中在州屏片区,已超过城市规划的人口目标值,苏家、水坪、灯树、独珠远远落后于城市人口发展的平均速度正是由于原总规确定城市组团过多,结构分散,除了州屛(10万人)、苏家(6万人)以外,其余组团的规划人口规模过小,不利于城市公共服务功能配套和人口集聚效应,一方面导致这些组团难以同步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州屛组团的人口高度聚集与拥挤不堪二)城市各类用地发展不均,造成城市功能不够完善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忠县政府引进工业项目的力度较大,工业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高于城市建设发展速度;另外由于地产开发热潮,州屛组团的居住用地扩展较快,但公共设施与城市绿地、广场建设未能同步跟进,造成城市功能不完善,居民的生活质量得不到应有提高。
三)城市道路系统不合理、等级低,制约城市快速发展由于历史原因,现有城市道路(尤其是主次干道)标准低、路网级配不合理;除了巴王路川祖庙至白桥溪段、红星路、大桥路、山东路为14m宽的双向四车道以外,其余道路均为7m-9m的二车道道路,车行道严重不足,造成瓶颈路路口与路段通行能力不够匹配,部分交叉口缺乏渠化条件,导致路网整体通行能力下降城市缺乏快速路,长江两岸、组团之间联系通道不足,过境交通得不到有效分流,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快速度发展四)城市绿地与广场欠缺,建筑天际轮廓不佳,山水城市特色无法体现由于州屛组团居住人口过于集聚、严重超标,居住用地见缝插针,城市其它建设用地指标被严重侵占,尤其是城市广场和公共绿地建设远远滞后于城市发展,居住环境质量低劣;州屛组团不少新开发居住建筑层数过高,城市天际轮廓线被破坏,自然山水景观和城市建筑风貌未能有机融合,山水城市特色无法体现五)现有用地布局模式不合理,严重制约城市长远发展根据原总规确定的用地功能布局,现有城市各组团除州屛核心区以外都存在着居住与工业功能混杂、用地零碎的问题,这一方面影响着工业项目的做大做强,另一方面也影响着居住环境质量的提高和宜居城市建设目标的实现。
现有城市大型公共设施均集中在州屛组团,拟建的市级重大项目:移民生态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示范区、半城文化旅游区、忠孝文化园区等也选址在高营铺和州屛组团,对江南城市建设起不到拉动作用,南岸各城市组团难以同步发展,严重制约城市长远发展第二章 规划对策与要点1.4 规划指导思想本次规划承政策扶持和宏观经济之天时,展区位禀赋与资源充沛之地利,抢文化创意谋跨越发展之先机遵循科学发展观,坚持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保护生态、繁荣产业、振兴人文、改善民生到2030年,将忠县县城建设成现代商贸中心、人居创业乐园,使之成为交通发达、经济繁荣、山水优美、人文兴盛的宜居型现代化大城市1.3 规划原则(四大原则)根据忠县自身突出的区位优势以及目前所面临的战略机遇,本次规划大胆提出长远构想,意在建立高品质、大气魄的现代山水城市,基于这一目标,规划提出四大原则:大气度:以建设未来现代化大城市为目标,高起点、跨越式谋划城市空间发展忠县应抓住机遇,动若江河以大骨架承接大产业,从而成长为大城市深圳、永川均为改革开发三十年中不同阶段,抓住机遇,迅速发展,成功做大的城市典型案例长眼光:规划立足20年,放眼50~100年,科学预测忠县城市未来发展终极规模,并预留充足发展空间。
力求达到长远规划,统筹兼顾,永不过时的效果美国华盛顿、澳大利亚堪培拉等城市均在百年后仍旧保留最初规划的规划局,是规划长远考虑的范例显特色:突出地域文化,树立人文品牌;巧借自然山水,美化城市空间,彰显城市特色是本次规划又一重要原则我国的凤凰、丽江,瑞士卢塞恩、苏黎世,意大利威尼斯等城市均规模不大,但与自然山水人文条件结合,形成典型的地域特色成为世界知名的旅游城市,既形成了城市品牌,也为城市旅游发展提供了条件重实施:尊重现实条件,分期分步实施,在保证刚性的基础上增加规划弹性,利于操作便于实施本规划方案或概念简图)1.4 规划重点内容(十大重点)1.4.1 明确城市定位,合理确定规模加强对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容量的分析充分考虑城市发展的社会经济趋势和要求,明确城市性质;在环境容量许可的前提下,分期合理的考虑城市不同发展阶段规模1.4.2 区域统筹协调,城乡共谋发展注重城市与郊区,都市区与乡镇间的统筹发展,使城市带动乡村,乡村支持城市,二者共谋发展 1.4.3 优化产业布局,理顺城市空间合理配置城市产业,加强产业与用地间的相互支持,增设综合产业用地、战略备选用地,产业用地有一定弹性、城市用地结构有一定弹性。
1.4.4 整合交通系统,疏导城市道路从战略高度、需求与管理相结合角度分析路网设施总体建设与供应水平,使道路交通设施用地与区域交通流量相吻合建立与多组团的环形城市空间形态相适应的高效便捷的城市交通系统,结合步行系统与水上交通,疏导城市道路,实现高效率的城市交通网络,使市民出行更为便捷1.4.5 保护生态格局,美化山水景观针对忠县县现状城市空间格局,结合自然山体、水网的分布特征,运用景观生态学理念,以大生态空间为背景,充分保留生态斑块和廊道,截河筑坝,形成山水相融、湖岛相依的组群式城市空间发展骨架,使得城市形态松紧有序、环境优美、特色鲜明1.4.6 挖掘地域文脉,树立文化品牌充分发掘忠州历史,结合时代精神,提炼历史文化,树立城市文化品牌,形成文化创意产业,带动城市发展 1.4.7 完善设施配套,改善社会民生规划在疏解旧城、建设新城的过程中,注重补充与新建公共配套实施,意在提高市民生活品质,改善社会民生1.4.8 强化防灾减灾,保障城市安全全面考虑各种自然灾害对山地城市发展建设的影响,规划充分考虑防灾减灾,合理布局利用土地,保障市民生命财产安全1.4.9 项目系列入库,循序渐进实施注重规划的实施与操作性,系统梳理给类型项目,编制入库,注重近远结合,考虑规划弹性,循序渐渐。
1.4.10 宣传参与共建,管理维护并举规划编制考虑规划内容的易解性,注重市民参与,将宣传工作与建设工作共同推进,使规划利于管理与监督维护第三章 城市定位与发展战略3.1 城市功能定位(城市性质)综合考虑忠县在区域城镇体系中的地位、职能、交通、资源条件、比较优势产业的影响,规划将忠县县城的性质定为:重庆东部区域性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以装备制造、生态食品、建材机电、文化旅游为主导产业,富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山水生态型宜居城市3.2 城市规模与范围城镇化进程:2009年忠县现状城市化率为30%,规划2020年城市化率达到49.5%,2030年城市化率达到61.5%,2050年(及之后)城市化率在70~75%左右城市规模:2009年忠县现状城市人口18万人,2020年规划城市人口25~30万人,2030年规划都市区城市人口45~50万人,2050年(及以后)规划城市人口80~100万人(终极规模)城市规划区:本次规划将整个忠县县域纳入规划范围,统筹考虑城乡社会经济发展与城镇化,科学确定城镇规模与空间布局,合理配设各类生活设施规划区面积为:2187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忠州都市圈):包括忠州、东溪、复兴、乌杨、新生、磨子6个乡镇的行政区划范围(建议将磨子乡并入东溪或乌杨组团)。
城市建设区:分为江北城区和江南城区 城市建设区面积:2020年建设区面积25平方公里;2030年建设区面积40~45平方公里;2050年建设区面积60~90平方公里(终极规模) 3.3 城市发展目标近期目标:到2015年,忠县县城建设成为交通便捷、经济活跃、环境改观、文化展露、生活方便的中等城市远期目标:到2030年,忠县县城建设成为交通发达、经济繁荣、环境优美、人文兴盛的宜居型现代化大城市分项目标:畅通枢纽、物聚繁华、山水绿城、人文之都、宜居家园城市宣传品牌: “半城山水满城橘,一州忠义九州魂备选: 山水家园、人文忠州3.4 城市发展战略(五大战略)3.2.1 固基础战略交通便捷是城市快速发展的根本条件,水、电、气等市政设施是产业发展的基础稳固基础是城市发展的前提忠县未来建设应结合沪渝高速、沿江高速公路,沿江铁路、梁黔铁路铁路与长江航运,形成公、铁、水联运系统通过移民新城大道、农村公路改造、海螺水泥专用码头、忠丰路忠县段改造、城黔路兴峰段改造、白石金鸡水库扩建、水坪园区基础设施、船舶工业园、220KV输变电工程、移民生态工业园等重大基础设施工程的建设;为忠县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提供坚实的发展基础。
3.2.2 强产业战略产业繁荣是推动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忠县未来在产业发展上应着重抓项目攻坚,突出工业经济和文化旅游创意产业两大经济板块,抓好项目争取、项目管理、项目储备三个关键环节,提速项目推进节奏,加大投资强度1)突出工业经济工业经济方面通过着力引进海螺水泥、年产50万吨生物固氮肥、30万吨有机复混肥、金龙电子二期、10万吨乙醇、苎麻工业城、年产1000吨头孢类原料药、黑豹农用车、年产4万吨新工艺硬质炭黑、轻质碳酸钙技改等重大工业项目强化装备制造业,打造长江中上游最大的游艇制造及维护基地;强化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建成亚洲最大、世界级的柑橘加工基地;凸显现代物流业,打造近期面向渝东北物流和原料供应中心,远期面向全国的现代绿色物流商贸强县,形成江北、江南两大产业集群江北产业集群依托高速公路、铁路打造江北产业集群:以绿色食品及农产品加工、生物制药、微电子为主,布局功能完备的规模性物流园区江南产业集群依托普通公路、水路打造江南产业集群:形成以装备制造(船舶制造、游艇基地)、建材、机电,布局以大宗散货为主的物流中心2)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方面通过创造良好的城市环境,提高居住品质,保护城市山水格局,营建城市个性名片来提高城市的整体水平,吸引资本、人才和技术等要素的集聚以及企业、产业等规模的集聚,形成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结合东溪人工湖的打造建设“六大文化产业基地”。
依托“世界八大奇异建筑”;三峡库区三大文物古迹之一的“江上明珠”石宝寨;有“人间圣境”之誉的白公祠以及绝代珍奇丁房阙、无名阙、乌杨阙;省级森林公园“避暑胜地”天池山;风景秀美,曾为“忠州别驾”的翠屏山;唐代贤相陆贽之墓以及被专家誉为“中国活的二十四史”的中坝遗址等文物古迹打造历史文化游、山水都市游、特色餐饮娱乐业、生态观光农业等文化旅游产业,使人们形成“消夏避暑到黄水、餐饮娱乐在忠州”旅游出行概念3.2.3 绿山水战略生态环境与山水景观是城市外在形象规划借鉴瑞士苏黎世、卢塞恩,阿姆斯特丹,威尼斯等欧洲城市经验,创造中国内陆山水城市的典范,通过拦河蓄湖、绿化群山等手段,提升城市空间品质,打造山水相映的“东方瑞士”1)保护城市山水格局忠县自然山水呈现“群山映衬,一水穿城”的格局,山水俱得,自然环境优美现有的山水格局是忠县建设宜居城市的载体,也是城市不可多得的资源条件保护城市绿色屏障严格在忠县城市总体规划中划定山体保护的界线,确定城市周边挖断山等山体绿线的保护范围,划定核心保护区、生态缓冲区在核心保护区内禁止一切与保护无关的开发建设,所有在保护区内的建设行为必须通过严格的专家论证和审批程序保护和合理利用城区内现存的高程在325米以上的山体, 建议作为公园绿地进行保留,并在临道路与人行通道处,留出视线廊道。
加快河流廊道两侧保护与开发建设打通甘井溪、东溪等水体的生态通廊,与滨江地区共同构建城市滨水绿地系统,划定绿线保护范围加快生态绿心保护与开发将翠屏山用地作为未来城市发展的绿心,用城市道路界定“绿心”保护范围,控制面积约8.5平方公里,并控制城市建设向绿心蔓延增强可达加强生态绿心内部道路与周边城市相对接,提高绿心内部地区的可达性,为地区发展提供动力同时,控制车道在两车道以下,降低绿心内部的车行速度,保护生态环境推进人工湖建设结合城市水系和城市功能布局进行两个大型人工湖建设:甘井人工湖:结合甘井河的“弓字形”水系,在规划的城市主要居住组团用地中部规划建设一面积约120公顷的人工湖,在人工湖周边建设商业文化设施,提升居住空间品质东溪人工湖:整治东溪河水系,合理设置人工湖及生态湿地,打造景观核心点,建设配套绿地、小品等,突出现代休闲文化主题利用优势条件,发展现代文化产业,为忠县东部文化产业基地发展提供生态景观条件,提升地区特色加快公园绿地建设忠县城市公园绿地按“市级-片区级-居住区级”三级划分,重点布置在滨溪、滨河、依山的地带,同时注重与文物古迹保护单位相结合,与道路绿化廊道相联系,建设主题公园。
3.2.4 兴人文战略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与魅力之所在该战略围绕历史文化资源→人文品牌→城市灵魂→居民自豪感→城市凝聚力→汇聚人才与资源→推动城市发展的思路,从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入手,达到全面提升城市文化品牌为目的具体分为推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开展忠文化风情旅游,恢复忠县传统聚落景观三方面内容推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定相关保护、建设规划,加快推进忠县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加强基础性工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创造良好的环境,逐步完善遗产保护体系开展忠文化风情旅游忠县是著名的是以石宝寨为代表的忠义文化旅游资源,其独具风韵的人文景观,丰富的历史底蕴,可大力发展历史文化旅游,建成人居环境舒适、富有竞争力的风情旅游目的地恢复忠县传统聚落景观忠县历史悠久,历史上形成了许多具有地域风格的传统聚落,但是,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传统聚落面临建筑风格迥异的现象,聚落景观被破坏建议传统民居的保护开发,通过具体调查对现状情况保存较好的传统民居地段采取:发掘一个,整理一个,保护一个,开发一个,利用一个,使其能长久得以存留另外,可以推动地域内的经济良好转型树立样榜,为探索忠县传统民居与古宅保护提供可行、可贵的经验3.2.5 惠民生战略以民为本,注重民生。
使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城市资源能够共有、共治、共享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社会建设目标,更使民生问题成为各个学科共同关注的课题十七大将我国民生工作的重点概括为六大任务,可以归纳为“生存、发展和公平”3个方面生存:包括两个方面:“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发展:包括三个方面:“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公平:即“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上述三方面内容落实到规划层面即1)品质住区建设利用独珠岛、皇华岛自然景观条件以及在甘井、东溪建设人工湖,打造多处高品质住区建成后的精品住区将成为整个城市居住品质提升的带动力量,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提高忠县的居住品质和住区质量 2)旧城疏散在未来的城市建设过程中,迅速拓展城市用地,在旧城周围配建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大型居住区、产业区,疏散旧城过于集中的人口与产业3)城中村改造对城中村进行逐步改造,使大部分城中村区域最终和城市区域融为一体,完成城市化进程,使忠县整体的居住品质得到提升市。
4)维护公共安全公共安全维护工程包括防洪设施建设、人防工程建设、抗震防灾建设、消防设施建设、地质灾害防治建设和城市生命线工程建设防洪建设:加快完善城市防洪泄洪安全工程体系,改进防洪工程的技术手段,提倡原始生态化防洪驳岸处理,加强洪水预警系统建设,建设统一的防洪指挥系统人防工程:建立平战结合的城市人防工程体系,制定并实施人防专项规划,加快防护工程建设抗震防灾:尽快完成抗震防灾专项规划,系统建立城市抗震防灾体系;尽快完善城市生命线工程;加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城市消防:建立完善消防通信系统,严格执行城市消防技术规定,增置消防设施,合理分配服务区域地质灾害防治:建立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网络;逐步加强和完善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及时做好地质灾害灾情速报;加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建设;认真落实“应急预案”、有序地实施应急响应和善后处置城市生命线工程:建立对城市交通、通信、电力系统的安全对策,采取合理的组织管理措施5)健全社会保障----扩大就业,保持就业局势稳定继续将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发挥政府投资和重大项目带动就业的作用,加强部门沟通协调,根据岗位需求积极推荐就业提高劳动者素质,继续推进职业培训。
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城镇转移就业前的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按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目标,整合社会各类就业培训资源,逐步建设示范、带动作用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农民工技能培训中心鼓励农民自愿参加职业技能鉴定,促进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质量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险问题,稳步推进企业年金制度,逐步形成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各级社会福利与保障设施应配置老年人社会福利院、养老院、儿童福利院、社会福利中心等项目,并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完善合理组织社保功能,从而在指导就业与再就业、社会保险、养老退休人员自管组织等方面发挥基层服务作用第四章 城乡统筹与区域协作4.1.1 城乡统筹重点城乡统筹发展的重点在于统筹城乡功能定位,确定城乡发展目标和发展策略;统筹城乡资源配置,明确城乡承载能力和空间管制;统筹城乡空间布局,确定城镇空间架构和功能布局;统筹城乡人口分布,确定城镇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统筹城乡公用设施,确定市政廊道和公共设施布局4.1.2 城乡统筹目标通过城乡统筹规划发展实现城乡经济链接,及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解决农民发展问题,促进农民向城镇转移,实现城市区域化和区域城市化;通过城镇产业、经济发展,实现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量的不断增加,不断增强城市的集聚效应;通过城乡统筹规划,实现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以及城乡文化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4.1.3城乡统筹途径(一)城市辐射、带动农村,农村促进、支持城市城市反哺农村是落实城乡统筹发展的基础政策和手段集中力量发展城镇经济、产业,发挥城镇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组织、基础服务设施的服务功能、文化与社会等的带动的作用,引导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二)以城镇化为主线推动城乡统筹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在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试点的背景下,忠县要贯彻实施户籍改革,降低农转非的门槛,有效推进城镇化的进程建设宜居城镇,促使流动人口定居城镇;大力度发展城乡产业,缓解城乡就业压力,有效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就业;调整县域新的产业组织形式,尤其是城乡联动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拓展农民向城镇转移的路子.加速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不断快速扩大城镇的消费者群体,扩大农产品市场,有效提高农民收入;并同时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和新型工业化;有效减少农民向城镇迁移的成本.降低农民自主创业的门槛,降低就业难度,促使农民在城镇定居三)统筹城镇体系发展以忠县县城和少数建制的中心镇汝溪、拔山为重点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防止盲目铺摊子重点镇要建设成为促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基地,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推动城镇化进程.提高农民素质,改善农村的人居环境.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四)城乡统筹规划从重视中心城区、城市新区规划建设,向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统筹市辖区地域范围内城乡一体化发展,注重城市周边地区的配套设施的规划建设,实现城乡功能配套互补,提高城乡规划水平,功能上城乡融合城乡规划一体化主要表现在:城乡交通一体化、供水设施一体化、环境整治一体化、垃圾处理一体化、污水处理一体化、供电一体化认真组织推进城乡社会公共服务设施一体化和城乡社保一体化4.1.4 城乡统筹机制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的统筹城乡发展机制,加快推进统筹城乡一体化进程以深化林权改革为突破口,全面推进以柑橘提效、林下养殖、林下种植、林特产业和森林旅游为核心的“五大增收计划”以农村承包地、林地、宅基地为重点,抓好确权工作,将全县农民的承包地、林地和宅基地“三权”确权到位,为农民发展产业、创办企业融资贷款提供便利抓好农村宅基地复垦,整合土地资源,通过“地票”交易,提高土地价格抓好特色农产品基地、龙头企业和流通营销体系建设,完成农产品加工园区规划,培育农产品专业销售大户(经纪人),解决农产品“销售难”深入贯彻户籍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农业人口城镇化进程着眼于农民工群体,建立贯穿农村人口城镇化转移流程的城乡综合改革的“试验链”,统筹土地、就业、社会保障、户口和教育等制度。
发展城镇企业,完善城镇经济内核,带动乡村经济发展4.2 城乡产业布局4.2.1 农业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重点发展柑橘、优质粮油、畜禽、竹材、苎麻、蔬菜等支柱产业到2017年,全县柑橘园面积达到50万亩,实现柑橘总产量50万吨稳定粮食生产,建设优质粮油基地在黄金、石宝、官坝、善广、汝溪等地建立优质稻基地40万亩;在涂井、三汇、马灌等地建成12万亩优质商品大豆生产基地;在石宝、汝溪、三汇、官坝、拔山等地建立15万亩优质油菜基地在新生、官坝、野鹤等地重点发展优质肉猪,在新立、三汇、拔山等地重点发展肉羊和肉兔,在拔山、永丰、白石等地重点发展良种蛋鸡,在三汇、复兴、东溪、乌杨、石宝等地重点发展优质水禽,在新生、任家、善广、石子等地重点进行草资源开发和利用依托忠县菜篮子科技公司、重庆瑞竹纤维制品公司等企业重点在东溪、白石、三汇等乡镇发展食用笋竹、绿竹等竹材基地10万亩在新生、任家、善广等乡镇,建成10万亩苎麻基地以美丝公司为龙头,加强与科技院校联合技术攻关,力争实现生物脱胶,配套纯麻制品纺织项目,扩大规模在新立、拔山、永丰、忠州、任家、新生、东溪、复兴等乡镇,新建无公害蔬菜基地5万亩。
4.2.2 工业忠县将继续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按照“一园多区”布局,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功能配套近期发展A、B区,A区(新生工业园),园区规划10平方公里,主要发展绿色食品、生物制药、农副产品加工、仓储物流及机械制造工业B区(黄谷工业园),园区规划10平方公里,主要发展新型建材、船舶制造及装备制造工业D区(高营工业园),园区规划6平方公里,主要发展加工工业、仓储物流为主远期发展C、D、E、F区,C区(苏灯工业园),园区规划4平方公里,主要发展机械制造、农副产品加工及天然气化工工业D区(石宝工业园),园区规划3平方公里,主要发展盐气化工项目E区(汝溪工业园),园区规划2平方公里,主要发展丝绸加工及农副产品加工工业F区(拔马工业园)位于拔山镇和马灌镇,园区规划10平方公里,主要发展农副产品精加工、轻工等工业项目,定位为忠县西部大型综合工业园区培植四个百亿产业集群依托丰富的石灰石资源,发展干法水泥、轻质碳酸钙等新型建材,打造百亿新型建材集群产业;依托金龙船业、云河集团、川江车辆、一胜特工模具、金龙电子等骨干企业,大力发展船舶、水力电机装备、汽车、工模具等制造业,打造百亿装备制造集群产业;依托以50万亩优质柑橘为重点的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鲜冷橙汁、豆腐乳、丝绸、竹纤维制品等特色产品,配套发展生态观光和人文旅游业,打造百亿农副产品加工集群产业;依托丰富的天然气、岩盐、红豆杉等资源,着力开发盐化工产品,打造百亿能源化医集群产业。
4.2.3 物流业忠县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沪渝高速公路、沿江高速公路等全国性水陆交通大动脉,交通优势和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在产业承接上即可从南到北,又可承东启西,具有关键的辐射带动作用忠县不久前已成功跻身“重庆市十大区域性物流基地”, 将成为重庆市发展物流业重点扶持的区域,物流业发展潜力更不容小觑垫忠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加快建设新生多用途深水码头,临港物流园区,以及高营铺物流园区的建设发展规划,着力打造以水陆联运为基础的库区重要交通物流基地集中打造新生物流园区,引进物流业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面向全国大物流,服务成渝经济区,努力建成全市乃至全国重要的物流节点;依托“团丰果蔬冷藏冷冻配送中心建设项目”,打造全国农副产品物流基地;加快船舶园区骨干企业引进,带动物流快速发展加快港口建设,正在建设多用码头,设计规模为3000吨级散货泊位1个、载重滚装泊位1个,年吞吐散货杂件100万吨、载货汽车滚装100万吨此外,忠县还启动了乌杨千万吨级深水码头、水坪工业园区100万吨专用码头和2个10亿元级物流市场建设,打造“半天全国一周物流”基地4.2.4 文化创意与旅游业忠县立足自身的旅游资源优势,着力旅游资源开发,激发旅游消费需求,旅游业逐步成为第三产业中的主导产业。
在发展传统旅游的同时,忠县还大胆开发旅游创意产业,促进了旅游经济的进一步增长2009年全县共接待游客51.53万人次,增长78.3%,其中入境国际旅游人数达到7.37万人次,增长82.2%国内旅游收入11702万元,增长30%石宝寨景区成功入选“巴渝新十二景”,重新对外开放;天池山森林公园晋升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建设军事主题公园、水上运动中心、西部影视城,打造长江三峡忠州“半城”文化,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加快推进中国柑橘城景区建设,成功举办以“半城山水满城橘”为主题的中国柑橘文化节,不断集聚人流、物流和资金流,为忠县的经济结构调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8年,忠县完成了旅游宣传“八个一”工程,提升了忠县的旅游影响力规划将加快建成两城、一寨、两山、一湖、一岛七大景区,打造“人文忠州、中国橘城”旅游品牌,发展人文揽胜、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民俗体验等旅游业态,建设三峡库区文化旅游名县加强区域合作和横向联动与周边石柱、丰都、垫江等区县共同打造“忠石”、“忠垫”、“ 忠丰”短途旅游路线加快融入三峡旅游、重庆近郊旅游、西部文化旅游,努力实现由过境游向休闲度假游的转变,建成长江国际黄金旅游线路的重要支点,把旅游业做成忠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改善发展环境、提升美誉度的名片。
4.3 城镇体系与职能结构4.3.1 城镇体系等级结构县域城镇体系等级结构分级:一级:中心城市1个,县城(忠州都市圈);二级:中心镇2个,即汝溪、拔山;三级:一般建制镇21个,即石宝、官坝、新立、白石、新生、黄金、洋渡、任家、三汇、马灌、野鹤、金鸡、双桂、花桥、永丰、涂井、大岭、巴营、望水、精华、高洞4.3.2 城镇体系规模结构按城镇人口规模,县域城镇规模结构分级:一级:50万人的中心城市1个,县城;二级:1万人--10万人的建制镇8个,汝溪、拔山、石宝、官坝、新立、白石、任家、黄金;三级:0.3万人--1万人的建制镇15个,洋渡、新生、三汇、马灌、野鹤、金鸡、双桂、花桥、永丰、涂井、大岭、巴营、望水、精华、高洞;4.3.3 城镇体系职能结构按照综合、工贸、旅游、交通、农贸等职能分类,县域城镇体系职能结构如下表:忠县城镇体系职能结构表 表2-5类型主要职能城镇名称综合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旅游、工贸县城;工贸工贸、交通洋渡;旅游旅游、工贸石宝、黄金、任家;交通交通、农贸、旅游拔山、新立、白石;农贸农贸、加工业汝溪、官坝、野鹤;4.3.4 城镇体系空间布局以县城为核心,中心镇为重点,以长江和公路干线为轴线展开,构成城镇体系网络结构。
1)主轴-长江沿线,交通方便,城镇密集,人口集中,经济繁荣,有旅游的优势,是城镇发展的重点地区,主要城镇有石宝、县城(都市圈)、任家、洋渡等城镇2)次轴-忠垫公路沿线,交通方便,城镇较密集,人口较集中,贸易较兴旺,对农村经济发展带动作用较大,是城镇发展的重要地区,主要城镇有双桂、新立、拔山、永丰、白石等城镇3)次轴-忠万公路沿线,交通方便,贸易较兴旺,对农村经济有较好的带动作用,适宜城镇的发展,主要城镇有黄金、汝溪、野鹤、官坝、兴峰等城镇4.4 城乡交通以忠县整个县域范围为研究对象,结合忠县城镇轴、产业带规划、港口码头布局、旅游景点分布等规划条件,进行进一步的规划布局,构建忠县县域域交通网络规划以高速公路、铁路、港口建设为重点,按照“畅通出口,提高等级,形成网络,功能配套”的要求,以保障企业运输、旅游运输及改善农村公路通行条件为重点,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逐步形成方便快捷、四通八达的交通新格局,建设“畅通忠县”4.4.1 铁路规划沿江铁路、梁黔铁路规划目前正在结合区域路网进行统筹研究之中,忠县应积极参与协调,加快推进上述2条铁路的前期工作新建沿江铁路可将忠县与奉节、万州、丰都、涪陵、长寿、主城等沿江城市衔接起来,是完善重庆东南环线铁路网络的重要补充,是发展万亿沿江产业带的现实需求,在全国路网格局中,沿江铁路北接达万铁路和安张常铁路;南接渝利铁路;西邻郑渝铁路、襄渝铁路、兰渝铁路;东临渝利铁路、万宜铁路。
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新建梁黔铁路是重庆市东部重要的南北向铁路通道,对于完善区域铁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