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楚居》的性质、作者及写作年代

ca****in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27.50KB
约6页
文档ID:103630224
《楚居》的性质、作者及写作年代_第1页
1/6

《楚居》的性质、作者及写作年代赵平安在《清华大学藏战国楚竹简(壹)》中,《楚居》是一篇很另类的文献共14支简,原无篇题主要叙述自季连开始到楚悼王共23位楚公楚王的居处迁徙,内容与《世本》之《居篇》很相类,故定名为《楚居》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中西书局,2010年应该说,这个定名是有一定依据的《世本》十五篇,著录于《汉书·艺文志》“春秋类”,是先秦时期重要史籍之一陈梦家先生据《世本》述及赵王迁事,并称为“今王迁”,认为是战国末赵人所作;成书于秦始皇十三年至十九年(公元前234-228年)之间 陈梦家:《西周年代考·六国纪年》,第191-197年,中华书局,2005年原书及各家注本南宋以后已佚,现在所能见到的是清代中叶以后的辑本 [汉]宋衷注、[清]秦嘉谟等辑:《世本八种》,中华书局,2008年本文所引辑本都出自此书从辑本看,《世本》由帝系篇、王侯大夫谱、氏姓篇、居篇、作篇、谥法等组成有些辑本分类较细,如秦嘉谟辑补本把王侯大夫谱分为王侯谱、世家、大夫谱等帝系篇叙述三皇五帝的谱系,王侯大夫谱叙述王侯大夫的谱系,居篇叙述帝王的居处迁徙,作篇叙述各种事物的发明创造,谥法叙述君臣妇人死后的称号。

《世本》遗文可以透过辑本去寻绎为加深感性认识,也为方便比较,我们把《世本》辑本中帝系篇、王侯大夫谱和居篇里与楚有关的内容先移录如下《世本》辑本帝系篇、王侯大夫谱与楚有关的有: 昌意生高阳,是为帝颛顼母浊山氏之子,名昌仆高阳生偁,偁生卷章,卷章生黎吴回氏生陆终,陆终娶于鬼方氏之妹,谓之女嬇,生子六人孕而不育三年,启其左胁,三人出焉,启其右胁,三人出焉 ······ 六曰季连,是为芈姓季连者,楚是也 季连生附沮 楚熊渠封其中子之名某者为鄂王 楚武王墓在豫州新息 顷襄王卒,太子熊元立,是为考烈王秦将王翦灭楚 (王谟辑本) 穆王生王子扬,扬生尹,尹生令尹匄 蒍艾猎是叔敖之兄,冯是艾猎之子屈荡,屈建之祖父 楚大夫涉其帑楚平王孙有田公它成 (孙冯翼集本) 老童生重黎及吴回 句袒王庸就章王疵 (陈其荣增订本) 黄帝居轩辕之邱,娶于西陵氏之子,谓之累祖,产青阳及昌意 青阳降居泯水,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于浊山氏之子,谓之昌仆,产颛顼颛顼娶于滕坟氏,谓之女禄,产老童 老童娶于根水氏,谓之骄福。

生重黎及吴回 吴回产陆终,陆终娶于鬼方氏之妹,谓之女隤,是生六子孕三年,启其左胁,三人出焉,破其右胁,三人出焉 ······ 六曰季连,是为芈姓 季连产什祖氏,什祖氏产内(穴之讹字)熊九世至于渠娄鲧出自熊渠有子三人,其孟子名为无庸,为句袒王封其中子红为鄂王其季子名为疵,为就章王 (秦嘉谟辑补本《帝系篇》)楚芈姓,子爵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黎及吴回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六子,季曰连,为芈姓,楚之先祖也季连之后曰鬻熊,事周文王鬻熊生熊丽熊丽生熊狂熊狂生熊绎,当成王时,封为楚子熊绎生熊艾熊艾生熊[黑旦]熊[黑旦]生熊胜及熊杨熊杨生熊渠熊渠生熊毋庸及熊挚红、熊延熊延生熊勇及熊严熊严生熊霜及熊徇熊徇生熊咢熊咢生熊仪,是为若敖若敖生熊坎,是为宵敖宵敖生熊眴,是为蚡冒蚡冒弟熊通,是为武王楚武王墓在豫州新息武王生文王熊赀文王生熊囏,是为杜敖杜敖弟熊恽,是为成王成王生穆王商臣穆王生庄王侣庄王生恭王审恭王生康王招康王生员,是为郏敖灵王者,恭王庶子熊虔平王者,恭王庶子熊居平王生昭王珍昭王生惠王章惠王生简王中简王生声王当声王生悼王熊疑悼王生肃王臧及宣王熊良夫宣王生威王熊商威王生怀王熊槐。

怀王生顷襄王横顷襄王生考烈王熊完考烈王生幽王悍及王负刍王负刍五年,秦灭楚 (秦嘉谟辑补本《世家》)陆终子其六曰季连,是为芈姓季连产付沮氏付沮氏产穴熊九世至于渠娄鲧出自熊渠有三人,其孟之名为庸,为句袒王;其中之名为红,为鄂王;其季之名为疵,为就章王熊渠封其中子红为鄂王穆王生王子扬,扬生尹,尹生令尹匈(匄之讹字)楚武王墓在豫州新息康王名招顷襄王卒,太子熊完立,是为考烈王蒍艾猎,孙叔敖之兄蒍子冯,艾猎之子叶公,楚县公叶公子高屈荡,屈建之祖父平王孙有田公它成楚有大夫恒思公楚大夫涉其帑秦将王翦灭楚孙检曰:秦虏楚王负刍,灭去楚名,以楚地为秦郡 (张澍稡集补注本)陆终娶于鬼方氏之妹,谓之女嬇,是生六子六曰季连,是为芈姓季连者,楚氏也熊渠立其长子庸为句袒王熊渠封其中子红为鄂王少子疵为就章王康王名招考烈王熊完 (茆泮林辑本)《居篇》辑本中与楚有关的有: 楚鬻熊居丹阳武王徙郢 (王谟辑本、茆泮林辑本) 楚子熊渠封仲子红于鄂 (孙冯翼集本) 昭王徙鄀 襄王居陈 考烈王徙寿春 (秦嘉谟辑补本) 楚武王墓在豫州新息张澍稡集补注本)不同辑本取材宽严不同。

秦本最宽,茆本最严各本内容互有出入帝系篇、王侯大夫谱楚的内容较多,可以对照考察居篇楚的内容较少,可以汰去重复,重加整理由上两篇辑本,可以略略窥见《世本》面貌一、《世本》是先秦有关史料分门别类的辑集;二、叙述从黄帝开始,至战国末年;三、内容零散,缺乏完整性、系统性和可读性《楚居》则不同,它的内容是综合的,叙述从楚的芈姓始祖季连开始,完整、系统、可读性强如果按照《世本》的模式整理,可以把它打乱,分别置于王侯大夫谱、居篇、作篇和谥法等篇如武王以后的王号与谥法有关,“郢”的得名与作篇有关,等等诚然,与《楚居》关系最紧的是王侯大夫谱和居篇但《楚居》不是把王侯大夫谱和居篇内容分开,而是把两者结合起来,以楚公楚王的谱系为经,以居处迁徙为纬在叙述先公先王居处迁徙时,《楚居》不像居篇那么单纯,不枝不蔓,有时候铺得比较开如: 至酓择(绎)与屈(紃),思(使)若嗌卜徙于,为[木便]室,室旣成,无以内之,乃窃(鄀)人之犝以祭惧其主,夜而内(尸),氐(是)今曰,必夜若嗌”,人名,若是姓氏,嗌为名汉代有名若章者地名,可分析为之从土夷声,读为夷,水名,今湖北省中部汉水支流蛮河《水经注·沔水》:“又南过宜城县东,夷水出自房陵,东流注入。

又:“夷水,蛮水也桓温父名夷,改曰蛮水又谓之鄢水《春秋》所谓‘楚人伐罗,渡鄢’者也······昔白起攻楚,引西山长谷水,即是水也 即窀穸之窀《说文》:“窀,葬之厚夕从穴屯声《春秋传》曰:窀穸从先君于地下又:“穸,窀穸也从穴夕声杜预注《左传·襄公十三年》“唯是春秋窀穸之事”:“窀,厚也;穸,夜也厚夜犹长夜春秋谓祭祀,长夜谓葬埋包山简窀字加土旁,用法相同包山简166:“威王窀臧嘉”,172:“威王之窀人臧[上黾下曰]”,174:“肃王窀人翏亚夫”窀指厚葬之大墓林沄先生指出,历代楚王皆有窀楚王诸陵已有如汉朝之奉陵邑,有民人,有州里,有市 林沄:《读包山楚简札记七则》,《林沄学术文集》,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第19页 因夷水旁的墓葬区而得名,是比较晚起的名称这类地名《汉书·地理志》多见《史记·楚世家》:“熊绎当周成王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丹阳应即据《世本》,鬻熊居丹阳这个丹阳在丹江上游商县一带 参看尹弘兵:《楚国都城与核心区研究》第三章《丹淅说与枝江说的对比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两个丹阳同名异实熊绎迁都之后,也把这个地方叫做丹阳。

可能先称丹阳,后称《楚居》叙述历史用后起名称 [木便]室与墓葬有关,即便房、便殿的前身,虞祭安神的地方 参看高崇文:《释“便椁”、“便房”与“便殿”》,《考古与文物》2010年第3期,第46-52页;萧亢达:《“便房”新解》,《考古与文物》2010年第3期,第53-57页鄀在湖北宜城 李学勤:《论清华简〈楚居〉中的古史传说》,《中国史研究》2011年第1期地望与鄀临近,可以反过来证明我们对的解释这一段谈到因迁都而占卜,进而为[木便]室祭祀,落脚到得名的由来 至武王酓自宵徙居冗,焉(始)□□□□□福众不容于冗,乃渭(围)疆浧之波而宇人焉,氐(是)今曰郢我们曾论证,宵即湖北钟祥市郢州故城,冗在宜城雷河镇郭家岗一带楚武王自宵迁冗,因为冗不能适应人口增长,便对紧邻水域疆浧进行改造,扩大居住面积渭(围)疆浧之波”就是把疆浧的水围起来,向水域借空间,也就是后世的“筑圩子”经这种方法改造过的地方叫做郢 赵平安:《试释楚居中的一组地名》,《中国史研究》2011年第1期这里由迁都谈到城市改造,谈到楚都为什么称郢 上两段中关于和郢的部分,是由迁都衍生出来的众不容于冗”道出了对城市改造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楚居》叙述迁都时也往往交代迁都的原因如:若敖起祸,焉徙居蒸之野阖庐入郢,焉复徙居秦溪之上白公起祸,焉徙袭黍郢中谢起祸,焉徙袭肥遗邦大棘,焉徙居鄩郢迁都原因在《居篇》中是很少见到的《楚居》中有些内容与迁都无关季连初降于山,氐(抵)于穴穷前出于乔山,宅处爰波逆上汌水,见盘庚之子,处于方山,女曰妣隹,秉兹率□,詈四方季连闻其有聘,从及之盘,爰生伯、远仲毓羊,先处于京宗穴(鬻)酓(熊)遟徙于京宗,爰得妣,逆流哉(载)水,厥状聂耳,乃妻之,生侸叔、丽季丽不从行,渭(遂)自胁出,妣宾于天,巫赅(该)其胁以楚,氐(是)今曰楚人盘庚即迁都于殷的商王 李学勤:《论清华简〈楚居〉中的古史传说》,《中国史研究》2011年第1期季连见盘庚后人妣隹,“从及之盘”,“盘”应是地名这对于理解盘庚的名字结构很有启发大约盘庚曾居于盘,故称盘庚殷墟卜辞中,盘用为地名如:“盘入十《合集》6478反)“盘入五十《合集》3990反)“盘入十《合集》7407反)“盘入二《合集》16355) 参看方稚松:《殷墟甲骨文五种记事刻辞研究》之“相关材料列表”,线装书局,2010年徐协贞曰:“般······亦方名《山海经·泝水》:般水出焉。

《汉书·地理志》平原郡有般县,或即般方之领域也 转引自李圃主编:《古文字诂林》第7册,第714页,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般县在今山东乐陵西南西周金文有盘仲豦,春秋金文有盘仲柔,都是盘氏公族, 吴镇烽编纂:《金文人名汇编》,第267页,中华书局,2006年或系盘庚后裔盘庚迁殷以后,其后人仍有居于盘者季连所见应为这一支脉楚与商的联姻,极具象征意义我们知道,商文化对楚文化有深刻影响 高崇文:《从夏商时期江汉两大文化因素的源流谈楚文化的起源》,《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三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跟西周金文比起来,楚文字保留了比较多的商代甲骨文的写法,也说明这一点 可参赵平安:《新出简帛与古文字古文献研究》之“新出简帛与古文字考论”,商务印书馆,2009年季连生伯、远仲,鬻熊生侸叔、丽季,据《世本》和《楚世家》,两位先公之间还有付沮,他们系爷孙关系,其子嗣取名犹熊严四子伯霜、仲雪、叔堪、季徇, 司马迁:《史记》卷四十《楚世家》,第1693页,中华书局,1982年排行一贯而下,个中缘由,耐人寻味巫,人名,巫,表示身份,,是私名这一段谈到季连、穴酓追求妣隹、妣并结婚生子其中对于长相和生育过程的描写,对于楚人得名之由的说明,只能说与楚的世系相关,与楚的迁都没有直接联系。

可见,《楚居》和《世本》的《居篇》体式上、内容上还是有明显不同的那么,《楚居》究竟是什么性质的东西呢?上面已经提到,《楚居》是以楚公楚王的谱系为经,以居处迁徙为纬的综合体在叙述楚公楚王的世系时,及于求偶经历、配偶长相、生育过程等;在叙述居处迁徙时,及于都城改造、都城改名、迁徙原因等其中还涉及到楚、、郢的得名由来楚的得名具有传奇色彩,的得名不乏调侃意味,只有郢的得名比较平实近真楚、、郢是三个重要的楚文化符号,王公谱系和居处迁徙是正史中核心的部分毫无疑问,《楚居》内容是楚史的主体内容《孟子·离娄下》:“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晋国的史书叫《乘》,楚国的史书叫《梼杌》,鲁国的史书叫《春秋》,它们性质相同,谈的都是君王之事关于《乘》和《梼杌》的体例,过去多依《春秋》推定,以为是编年体 [美]蒲百瑞著、陈春译:《试析〈左传〉中的楚〈梼杌〉资料》,《楚文化研究论集》第六辑,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455-462页这种推论未必可信颇疑《楚居》即《梼杌》的部分内容,或者是在《梼杌》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楚居》的作者应该是位史家。

先秦时代的史都是世官,史家往往就是史官从《楚居》看,不是史官难以掌握这么系统详尽的资料颇疑《楚居》是清华简墓主人的作品李学勤先生指出,清华简的墓主是一位历史学家, 李学勤:《初识清华简》,《光明日报》2008年12月1日我很赞同这种说法实际上,他不仅是一位历史学家,而且应该是一位楚国籍的历史学家《楚居》的叙事截止楚悼王(公元前384-381年)时期,撰作年代应在楚悼王以后清华大学委托北京大学加速器质谱实验室第四纪年代测定实验室对清华简无字残片样品进行AMS碳14年代测定,经树轮校正的数据是:该样片产生于公元前305±30年如果这个样片具有普遍代表性,那么《楚居》的撰作年代的下限最晚不会晚于公元前275年综合考虑,我们认为应以楚肃王(公元前370-341年)时期成书的可能性最大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出土简帛与古史再建”(09JZD0042)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华文明探源及其相关文物保护技术研究”项目课题“古代简牍保护与整理研究”(2010BAK67B14)的阶段性成果 (原载《清华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