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化学课标解读》PPT课件.ppt

tia****nde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35.50KB
约29页
文档ID:6350460
《化学课标解读》PPT课件.ppt_第1页
1/29

第四章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内容标准 一化学课程内容的选择依据 化学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服务于化学课程目标 以确保在化学课程实施中能够实现化学课程目标 1 服务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 让学生掌握和形成未来发展所必备的化学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 基本能力和基本观点态度 以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 为目标确定化学课程的内容 是制定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内容标准的首要原则 2 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1803年道尔顿提出原子假说作为近代化学的起点 社会对化学的需求 二 化学课程内容的主要特点 衣服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内容必须适应科学的发展和时代要求 1 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通过科学探究 学生不仅可以获得知识 更重要的是能够学习科学方法 认识科学的本质 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价值观 因此在内容标准中除在科学探究主题中给出了4则科学探究学习的案例外 在其他4个主题都设立了活动与探究的建议栏目 2 突出与社会生活实践的联系 注意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 有的放矢地介绍日常生活 与社会实际相联系的部分活动建议 3 体现义务教育的基础性 标准 在说明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性质时指出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应该体现启蒙性 基础性 内容标准的基础性 4 强化实验对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功能 以实验为基础 是化学学科的基本特征义务教育化学课程中的化学实验 虽然绝大多数是对物质组成 结构 性能及其变化规律的再认识希望学生通过义务教育化学课程中的实验内容的学习 不仅能激发起学习化学的兴趣 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 更能够逐步改变初中学生被动学习学习的倾向 初步形成化学探究的能力 课程标准中的化学实验 三化学课程内容目标的表述 1 化学课程内容目标的表述方法 标准 中的内容标准是按 主题分级 陈述标准的内容标准包括科学探究 身边的化学物质 物质结构的奥秘 物质的化学变化 化学与社会发展等5个一级主题 这5个一级主题又分解成18个二级主题 课程内容目标表述中的所有主体都是学生一般来说 在具体阐述课程目标内容时 至少具备行为动词 表现程度两个要素课程内容标准所指向的表现程度是指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所产生的行为变化的最低表现水准或学习水平另外 在表述课程内容目标时 根据需要还会适当地附上一定的行为条件 2 课程内容目标表述中的行为动词课程内容目标陈述基本方式可以分为两类 一是采用结果性目标的方式 即明确告诉人们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 所采用的行为动词要求明确 可测量 可评价 这种方式指向可以结果化的课程目标 一般是认知性学习目标的水平和技能性学习目标水平用这种方式来表述 二是采用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的方式 所采用的行为动词往往是体验性的 过程性的 这种方式指向无需结果化的或难以结果化的课程目标 一般是体验性学习目标的水平这种方式来表述 课程内容目标表述中的行为动词解析 3 服务于内容目标的活动建议与情景素材 活动与探究建议 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达到内容目标而给予的教学建议 但它与课程内容目标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总之 活动与探究建议 中所列举的活动不要求全盘照搬 在教学时可依据实际情况选择应用 也可以另外增补更适当的探究活动 。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