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泽***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2KB
约3页
文档ID:75512044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_第1页
1/3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读七个生字,会正确书写十二个字,正确读出 “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 ”等词语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体会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过程与方法:1.反复朗读,感悟人物形象2.抓住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借助孔子名言及文中插图,用联系生活实际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人物的品行3.练习朗读课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 激发学生对孔子与老子的崇敬以及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学习孔子拜师的经过部分, 带领学生抓住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 借助文章插图,用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同时感受人物的品行教学难点: 抓住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借助文中插图,用联系生活实际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人物的品行教学过程(一)回顾复习,直插行文思路1.同学们,你能依据课件中的提示向大家介绍介绍这位人物吗? 出示课件:(孔子画像)画上人物是( ),名叫( ),字( ) 他是( )时代的( )家 他的代表著作是( )。

我知道他的一句名言是( )2.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于这个伟大人物的故事 ──孔子拜师注意把 “拜 ”字写准3.在这个故事里, “拜 ”字的意思是就是很有礼貌地请对方做老师4.还记得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吗? 总结:为何拜师、 怎么拜师、 怎样学习、 进行总结设计意图】回顾整体,并引导学生在学习交流的基础上,运用已知,通过提示,整合对孔子的认知借助课题中的关键字 ──“拜”字理清行文思路,既对主要人物有了初步感知,又理清了学习文章的思路二)品析文本,感悟人物言行1.学习第一部分:决意拜师 ( 1)请同学们出声读一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想孔子的行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虚心好学) 从哪些内容感受到的? (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远近闻名) ( 2)小结:同学们能够联系上下文进行学习正因为孔子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 才使他走上了拜师之路 你知道孔子名言中的哪句话能体现他的这种行为吗? 总结:学无止境 ( 3)孔子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请同学们再来读一读决意拜师这段内容 【设计意图】强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这一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感受人物形象 把孔子的语言和孔子的行为这两者进行了紧密的联系,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名言解读人物言行 ”的教学策略。

2.学习第二部分:洛阳拜师 ( 1)请同学们默读这部分,边读边思考: “孔子是怎样拜师的?与老子见面时又是怎样的情景? ”【设计意图】 借助默读思考内容, 引导学生有层次地读书, 既理清叙述层次又帮助学生明确了本段的重点内容 ( 2)孔子的拜师路有着怎样的艰辛?在文中标画出相关词句 这些又让你有怎样的感触呢? (路途之遥, 时间之长, 行路之艰,求师之切)出示课件: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小结:同学们抓住了 “上千里、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终于 ”这些词语体会到孔子拜师的艰辛抓住文中重点词语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感悟人物的品行 ( 3)功夫不负有心人,历尽艰辛之后,孔子终于见到了自己的老师这就是孔子和老子见面时的情景同学们,请你们仔细观察人物的神态、动作看看,哪位是孔子?哪位是老子?他们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啊?(图中孔子弯腰行礼, 态度恭敬; 图中老子俯首弯背,态度谦和) 【设计意图】插图是文本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观察,学生会先对两位人物有一个初步的感性了解,再引导他们回归到文本,研读对话内容,使学生逐渐明白,只有通过品读作者生动的文字,才能在我们的头脑中形成鲜活的画面。

这样图文结合, 旨在提升学生对两个人物品行的认识和理解 4)课文中写到了孔子在见到老子时他们之间的两组对话圈一圈孔子的表现,想一想孔子在拜师时的态度是怎样的?(彬彬有礼:上前行礼、连忙、请、再次行礼;诚心诚意;执着求学)( 5)在孔子的治学名言中,哪些名言体现出了他这样的言行呢?(学无止境;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6)老子迎接孔子言行时,又是怎样的?(谦和有礼:迎候;喜悦)( 7)分角色朗读这两组对话,再现孔子和老子在相见时的情景设计意图】联系前期了解到的孔子的治学名言,来解读人物的品行再次运用 “名言解读人物言行 ”的策略,帮助学生加深对人物的理解,再次感受到孔子确实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3.学习第三部分:认真求学 1)快速阅读第三自然段,圈画词语并交流在孔子向老子求学的过程中,他们各自有怎样的表现?(孔子很刻苦:每天、不离左右、随时;老子诲人不倦:毫无保留) ( 2)请同学们两人一组配合朗读,读出对他们的敬佩 【设计意图】通过圈画词语, 使学生感悟到求学者的刻苦, 传授者的无私, 在孔子与老子身上都有着令人欣赏与敬佩的地方在交流之后的朗读可以将理解与情感融入其中。

引领孩子们读文入境,加深对人物形象的感悟三)回归整体,评价人物品行1.请同学们朗读最后一段,思考: 通过学习孔子拜师的故事,你们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谦和有礼、勤奋好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2.全班齐读孔子名言 出示课件: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3.小结:先人们的品行见证了他们的语言和思想, 他们就是这样用自己的言行影响着后人,使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代代传承 【设计意图】借助积累的孔子名言对人物进行评价,从而加深对人物形象的感悟让孔子的人物形象走进孩子的心里四)拓展延伸,引入综合性学习1.小结:这篇课文通过一个小故事,让我们认识了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这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方面2.拓展延伸: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我们会在以后的学习活动中,去感受其他方面的传统文化如,精美的民间工艺,古老的民族艺术,独特的风俗习惯 让我们在本单元的课内课外学习中,继续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感受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 【设计意图】小结语既让学生认识了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 又明确了古代名人的故事属于我们宝贵的中华传统文化,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拓展延伸的内容则是引导孩子认识到传统文化形式多样, 多姿多彩, 激发孩子们对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进行了解的兴趣, 实现课内外迁移,体现大语文教学观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迁移延伸,再去了解有关传统文化的名人与知识。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