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大蚕蛾银杏大蚕蛾对甘肃陇南核桃的危害 摘 要:甘肃省陇南市有核桃万hm2,共2088万株,多年银杏大蚕蛾危害严重经过观察和调查明确了该虫对核桃的危害,描述了其形态特征和发生规律,提出保护利用天敌、人工防治和化学防治的综合方法 关键词:银杏大蚕蛾;形态特征;发生规律;综合防治 中图分类号: 文件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91001-0025-02 甘肃省陇南市辖九县,均适合栽培核桃现在栽培面积已达万hm2,共2088万株,其中结果树580万株,年产坚果万t但多年银杏大蚕蛾忽然大发生,康县、成县、徽县、两当、文县等核桃关键产区受害面积已达 hm2,万株,每十二个月减产3600t,对目前生产及以后发展组成了严重威胁为此,笔者在陇南观察研究了该虫的发生规律并探讨了防治方法,取得很好效果 1 危害情况 调查发觉,该虫除危害核桃外,还危害银杏、柳、杨、栗、枸树、桑树和杜仲等在核桃和银杏产区都有发生,受害核桃以结果树为主危害严重时,1株树上有1000~2021头幼虫,整株树叶很快被吃光,仅存叶脉和青果挂于枝头该虫幼虫体型较大,粗如人手食指,体背披整齐的白色长毛,在核桃黑褐色的树皮衬托下,很远就能看到。
幼虫4~5龄时食量大增,当寄主树叶被吃光后,则下树迁移寻求新食源被害核桃通常减产50%~80%,严重时绝收甚至死树 2 形态特征和发生规律 该虫卵椭圆形,初产为绿色,后变灰白色幼虫体长10~12cm、粗1~,体背具带状白色长毛茧如家蚕茧,浅褐色,长5cm、粗2cm,茧壳网状,网孔圆形或为大小不等的椭圆形,孔径2~4mm;手捏较硬,如同铁丝网通常,上被少许白色丝状物,隔网眼能够看见蛹体蛹灰褐色,共6节,长3~4cm,头部较大,占体长的二分之一;尾部渐小,有5节,节间具2mm宽的深褐色环状纹雄成虫灰褐色,平均体长3cm,翅展12~;雌成虫红褐色,平均体长,翅展~雌、雄成虫都有触角1对,略弯曲,长、宽,浅褐色 该虫在陇南1年发生1代,以卵越冬4月上旬气温上升到18~20℃核桃树萌芽展叶时,卵开始孵化,1龄幼虫即上树群集危害嫩叶,4月下旬进入2龄期后分散取食,5月至6月上中旬为3~5龄期,食量增加,5龄食量最大,危害最重进入6月中旬,幼虫老熟后即爬至~3m高的灌木枝干、矮墙或石缝中结茧,脱皮化蛹蛹期80~100天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羽化成虫,咬透茧壳爬出后交尾产卵,交尾产卵后死亡每个雌成虫产卵250~300粒。
卵产于核桃树干或银杏树干粗皮夹缝中,堆积在一起越冬 3 综合防治方法 保护和利用天敌 银杏大蚕蛾虫体大,幼虫长久裸露在树上取食,生活周期长,天敌对其控制作用较强现已查明的天敌有60多个其中鸟类33种,如画眉、大山雀、喜鹊、鹦鹉,对幼虫和蛹的捕食量高达75%;大蜘蛛、大蚂蚁也有一定的捕食量,应充足利用和保护 人工防治 在结茧化蛹期,发动群众摘除虫茧,统一收购,集中用水煮后埋入土中9月下旬至10月,用捕虫网捕捉成虫,或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冬春季刮除虫卵 化学防治 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为最好药剂防治期可用苏云金杆菌1000倍液,或灭幼脲3号1500倍液或功夫1000倍液,对树冠枝叶喷雾,防治效果均在98%以上用天王星3000倍液、灭扫利2021倍液喷2~3次,也能有效控制此虫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