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习题集 - 统计学习题集 第一章 绪论 一、 单项选择题 1、统计总体的特点是〔A〕 A. 大量性、同质性、差异性 B. 数量性、综合性、详细性 C. 数量性、社会性、工具性 D. 数量性、同质性、差异性 2、某学校的所有学生为一总体时,那么学生的平均年龄就是〔D 〕 A. 数量标志 B. 质量指标 C. 品质标志 D. 数量指标 3、某商店有职工50人,把他们的工资加起来除以50,就是〔 B〕 A. 对50个变量求平均数 B. 对50个变量值求平均数 C. 对50个标志求平均数 D. 对50项指标数值求平均数 4、某学生某门课成绩为75分,那么其中的变量为〔B 〕 A. 某学生 B. 某门课成绩 C. 75分 D. 某学生的成绩 5、连续型变量可以〔 A〕 A. 被无限分割,无法一一列举 B. 按一定次序一一列举 C. 不按一定次序一一列举 D. 可以一一列举 6、统计指标〔A 〕 A. 都是可量的 B. 不都是可量的 C. 不具有综合特征 D. 具有综合特征,但不可量 7、理解某地区职工情况时,统计指标是〔C 〕 A. 该地区某个企业 B. 该地区每个职工 C. 该地区职工工资总额 D. 某企业人数1000人 8、对统计指标来说,〔 D〕 A. 其中的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而成 B. 其中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而成 C. 既有数量标志汇总而成的,也有品质标志汇总而成的 D. 是根据指标汇总而成的 9、某地区全部商品作为总体,每一商店为总体单位,那么该地区全部商品零售额是〔A 〕 A. 数量指标 B. 品质标志 C. 质量指标 D. 数量标志 10、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A 〕 A. 现象的数量方面 B. 统计学的规律和方法 C. 统计活动的规律和方法 D. 现象的规律和方法 12、统计指标体系的整体性是指〔C 〕 A. 统计指标体系内各详细指标不可分开使用 B. 统计指标体系内各详细指标分开无意义 C. 统计指标体系的整体功能要大于其所属各指标的详细功能 D. 统计指标体系的整体功能要不小于其所属各指标的简单加总 13、统计指标体系内各指标之间互相关联,因此〔 D〕 A. 各指标之间一定存在数量上的平衡关系 B. 各指标之间一定存在数量上的推算关系 C. 各指标之间一定存在数量上的依存关系 D. 各指标一定在逻辑上或数量上相关 14、数量指标是反映〔C 〕 A. 总体内部数量关系的统计指标 B. 总体单位内部数量关系的统计指标 C. 总体绝对数量多少的统计指标 D. 总体相对数量多少的统计指标 15、数量指标是用〔D 〕表现的 A. 相对数形式 B. 平均数形式 C. 相对数或平均数形式 D. 绝对数形式 16、要理解某班5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那么总体单位是〔C 〕 A. 50个学生 B. 50个学生的学习成绩 C. 每一个学生 D. 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 17、某班三名学生统计学的考试成绩分别是76分、85分和92分,这里的“统计学成绩”是〔C 〕 A. 数量指标 B. 质量指标 C. 数量标志 D. 品质标志 18、某消费班组四名工人月工资收入分别是785元、860元、5元和1200元,这四个数字是〔B 〕 A. 变量 B. 变量值 C. 数量标志 D. 数量指标 19、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D 〕 A. 现象 B. 现象的数量方面 C. 统计活动 D. 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从数量上反映现象的规律性 20、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有如下明显的特点〔C 〕 A. 数量性、总体性、社会性 B. 总体性、变异性、详细性 C. 数量性、总体性、变异性 D. 总体性、变异性、广泛性 21、指标与标志的关系是: 〔甲〕数量指标的数值是总体中各单位数量标志值〔变量值〕汇总而来;〔乙〕数量指标数值是由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质量指标的数值由品质标志汇总而来;〔丙〕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指标可以成为标志,标志也可以成为指标。
请指出其中的正确答案〔C 〕 A. 甲 B. 乙 C. 甲丙 D. 乙丙 二、多项选择题 1、据对某市工业消费进展调查得到的资料,其中的统计指标是〔B C E 〕 A. 某企业为亏损企业 B. 全市工业产值1. 2亿元 C. 全市机床台数7500台 D. 某企业资金利税率为30% E. 全市工业企业职工人数10万人 2、把某市15个大企业的产值进展平均,这是对〔 〕 A. 15个变量值求平均 B. 15个变量求平均 C. 15个数量标志求平均 D. 15个指标求平均 E. 15个数量标志的详细表现求平均 3、指出以下指标中的质量指标〔 A B D〕 A. 劳动消费率 B. 单位产品工时消耗量 C. 利税额 D. 设备利用率 E. 新产品品种数 4、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内容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A B E 〕 A. 总体可以转化为总体单位 B. 总体单位可以转化为总体 C. 只能是总体转化为总体单位 D. 只能是总体单位转化为总体 E. 总体和总体单位可以互相转化 5、全国人口普查中〔 〕 A. 全国人口数量是总体 B. 每个人是总体单位 C. 全国男性人口数量是指标 D. 人的性别是总体单位的标志 E. 人的年龄是变量 6、“统计”一词的含义有〔 A B D〕 A. 统计活动 B. 统计数据 C. 统计机构 D. 统计学 E. 统计软件 7、统计认识社会的特点是〔 〕 A. 数量性 B. 大量性 C. 总体性 D. 科学性 E. 客观性 8、数量指标反映总体某一特征的〔 〕 A. 规模 B. 工作总量 C. 强度 D. 程度 E. 内涵 9、统计指标按功能不同有〔 〕 A. 数量指标 B. 相对指标 C. 评价指标 D. 描绘指标 E. 实物指标 10、统计指标体系按其作用不同可分为〔 〕 A. 宏观指标体系 B. 科学技术指标体系 C. 根本指标体系 D. 国民经济指标体系 E. 专题指标体系 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与整理 一、单项选择题 1、要对某工厂消费设备状况进展调查,那么某工厂“全部消费设备”是〔 A 〕 A. 调查对象 B. 调查单位 C. 报告单位 D. 调查工程 2、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指〔D 〕 A. 这些单位的数量占总体全部单位数的很大比重 B. 这些单位是工作重点 C. 这些单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D. 这些单位的标志值在总体标志总量中占有绝大比重 3、对占煤炭开采量75%的大矿井进展劳动消费率调查;统计机关在住有全国城市人口一半以上的各大城市的超市零售价格程度进展系统调查。
这些都是〔 C 〕 A. 全面调查 B. 抽样调查 C. 重点调查 D. 典型调查 4、调查时间是〔 B 〕 A. 调查工作的期限 B. 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 C. 标准时间 D. 调查登记的时间 5、区分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的标志是〔 D 〕 A. 最后获得的结果是否反映总体特征的全面资料 B. 调查组织方式不同 C. 搜集资料的方法不同 D. 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 6、我国的人口普查采用的是〔 D 〕 A. 直接观察法 B. 报告法 C. 通讯法 D. 采访法 7、抽样调查与典型调查的根本区别在于〔 B 〕 A. 调查的范围不同 B. 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 C. 组织方式不同 D. 作用不同 8、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 C 〕 A. 确定组距和组数 B. 确定全距和组数 C. 确定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D. 确定组距和组中值 9、某企业职工按工资程度分为4组:500元以下;500—600元;600—700元;700元以上第一组和第四组的组中值分别是〔 A 〕 A. 450元和750元 B. 500元和700元 C. 400元和800元 D. 500元和750元 10、按连续变量分组,第一组55—65;第二组65—75;第三组75—85;第四组85以上。
那么数据〔 C 〕 A. 65在第一组 B. 75在第二组 C. 75在第三组 D. 85在第三组 12、区别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的根据是〔 C〕 A. 调查单位的多少 B. 调查工程的多少 C. 是否包括所有的调查单位 D. 最后获得的资料是否全面 13、我国统计报表制度中,多数统计报表属于〔A 〕 A. 经常性的全面调查 B. 经常性的非全面调查 C. 一次性的全面调查 D. 一次性的非全面调查 14、人口自然变动〔出生和死亡〕的资料来于〔B 〕 A. 统计报表 B. 普查 C. 重点调查 D. 抽样调查 15、调查时间的含义是〔A 〕 A. 调查资料所属时间 B. 调查进展的起止时间 C. 调查时实际登记的时间 D. 进展调查的时间 16、普查的标准时点是〔 D〕 A. 调查人员进展登记时的统一时刻 B. 普查登记工作所进展的时间 C. 普查工作的期限 D. 以上三个时间概念都不对 17、区别重点调查与典型调查的主要标志是〔C 〕 A. 调查单位的多少 B. 调查工程的多少 C. 调查单位的性质不同 D. 调查的组织形式不同 18、要理解我国工农业产品的比价情况,这种调查最合适采用〔D 〕 A. 普查 B. 典型调查 C. 重点调查 D. 抽样调查 19、填报单位是指〔C 〕 A. 调查工程的承当者 B. 构成调查对象的详细单位 C. 负责向上级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 D. 按照统计报表制度要求填报统计报表的单位 20、在我国,获得预计农产量全面资料最有效、最可行的调查方式是〔A 〕 A. 统计报表 B. 重点调查 C. 典型调查 D. 抽样调查 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因此也无法最终推算得到总体的全面资料 B. 现行的统计报表制度是采用报告法搜集资料的 C. 重点调查既可以是一次性调查,也可以是经常性调查 D. 典型调查应和其他调查结合起来使用,以防止出现片面性 E. 统计报表的内容包括表式和填表说明两个方面 2、我国进展的五次人口普查属于〔 〕 A. 全面调查 B. 不定期调查 C. 定期调查 D. 经常性调查 E. 一次性调查 3、以下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不一致的有〔 〕 A. 关于全国冶金企业炼钢设备的情况调查 B. 全国工业企业的消费情况调查 C. 城镇家庭生活程度调查 D. 学校教学设备普查 E. 城市食品部门食品质量调查 4、以下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有〔 〕 A. 人均国民收入 B. 人口密度 C. 商品流通费用率 D. 人均粮食产量 E. 人口自然增长率 5、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规定的标准时间是2000年11月1日0时,以下哪些人口现象不应计算在人口总数之内〔 〕 A. 2000年11月1日出生的婴儿 B. 2000年10月31日8时出生,20时死亡的婴儿 C. 2000年10月31日21时出生,11月1日8时死亡的婴儿 D. 2000年10月31日3时死亡的人口 E. 2000年11月1日死亡的人口 6、相对指标中,作为比照的分子,分母属于同一时间的有〔 〕 A. 构造相对数 B. 强度相对数 C. 比拟相对数 D. 比例相对数 E. 动态相对数 7、比拟相对指标可用于〔 〕 A. 不同国家、地区、单位之间的比拟 B. 不同时期的比拟 C.实际程度与方案程度的比拟 D. 落后程度与先进程度的比拟 E实际程度与标准程度或平均程度的比拟 8、以下属于时点指标的有〔 〕 A. 企业个数 B. 机器台数 C. 电视机销售量 D. 某地区2022年末人口数 E. 产品产量 9、在相对指标中,属于不同总体数值比照的指标有〔 〕 A. 动态相对指标 B. 构造相对指标 C. 比拟相对指标 D. 比例相对指标 E. 强度相对指标 10、以下相对指标中,分子分母不能对换的指标有〔 〕 A. 比拟相对指标 B. 构造相对指标 C. 比列相对指标 D. 强度相对指标 E. 方案完成相对指标 第 11 页 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