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的多组分体系是指二元以上组分的共混聚合物和二元以上组分的共聚物第四章 高分子的多组分体系,共混聚合物,所谓共混聚合物(polymer blend)是通过简单的工艺过程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均聚物或共聚物或不同分子量、不同分子量分布的同种聚合物混合而成的聚合物材料,也称聚合物合金 通过共混可以获得原单一组分没有的一些新的综合性能,并且可通过混合组分的调配(调节各组分的相对含量)来获得适应所需性能的材料 共混与共聚的作用相类似,共混是通过物理的方法把不同性能的聚合物混合在一起;而共聚则是通过化学的方法把不同性能的聚合物链段连在一起4.1 高分子共混物的相容性,通过共混可带来多方面的好处: (1)改善高分子材料的机械性能; (2)提高耐老化性能; (3)改善材料的加工性能; (4)有利于废弃聚合物的再利用 共混与共聚相比,工艺简单,但共混时存在相容性问题,若两种聚合物共混时相容性差,混合程度(相互的分散程度)很差,易出现宏观的相分离,达不到共混的目的,无实用价值通过加入相容剂(增容剂)来提高聚合物共混的相容性4.1 高分子共混物的相容性,4.1 高分子共混物的相容性,两组分相容,两组分不相容,,,,----两相共存线或相平衡线,4.1 高分子共混物的相容性,假定NA个链段数为xA的高分子A和NB个链段数为xB的高分子B混合,二者的体积分数分别为 和 根据Flory晶格模型理论可知非晶高聚物的混合熵和混合焓分别为:,共混高聚物相分离的热力学解释:,混合自由能:,可调节温度和浓度是小于某临界值c,使共混物的FM变小而达到完全互溶。
讨论:,当T1
因为成核不分先后,故形成的相结构容易大小不均一当初始温度升高到高于亚稳极限线温度,及T3时,则体系处于不稳区,开始时两相组成差别很小,无需大的热涨落,体系就会自发出现浓度周期波动,最后也分离成两相,但此时非“海岛”结构而是“网络状”的相分布在另一相中,这种分相过程称为亚稳极限分解,见图4-5b,形成的相结构相对比较均一e.p:用5顺丁橡胶的PS溶液在搅拌下聚合而成的高抗冲聚苯乙烯 HIPS 颗粒状的“岛”是橡胶相,分散在连续的聚苯乙烯塑料相之“海”中从较大的橡胶颗粒内部,还可能观察到包藏着许多聚苯乙烯HIPS的海岛结构,共混高聚物的四种类型,1 分散相软(橡胶)-连续相硬(塑料) 例如:橡胶增强塑料(ABS、HIPS) 2 分散相硬-连续相软 例如:热塑性弹性体(SBS) 3 分散相软-连续相软 例如:天然橡胶与合成橡胶共混 4 分散相硬-连续相硬 例如:PE改性PC,,,,,共混物的研究方法,,,,,,,,4.3 嵌段共聚物熔体与嵌段共聚物溶液,4.3.1 嵌段共聚物的微相分离 嵌段共聚物在一定温度下会发生相分离,由于嵌段间通过化学键连接,形成的平均相结构微区只有几十至几百纳米,与单个嵌段的尺寸差不多。
发生微相分离的相转变温度被称为微相分离温度TMST或者有序-无序转变温度TODT,,,溶剂没有强选择性普通高分子溶液 溶剂有强选择性: 在一定条件下,与溶剂作用强的嵌段与溶剂混合,另一嵌段与其它链上相似嵌段聚集,形成胶束形成胶束的临界条件分别称为临界胶束浓度CMC和临界胶束温度CMT4.3.2 嵌段共聚物的溶液性质,嵌段聚合物浓度增加,胶束逐渐发生交叠,形成物理凝胶,几乎不能流动,形成凝胶的临界浓度被称为临界凝胶浓度对PI有选择性的正癸烷溶剂中PS-b-PI的光散射数据 25 x 45 55 65,,,胶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