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电气及静电安全技术

pia****nwu
实名认证
店铺
PPTX
3.78MB
约163页
文档ID:155369683
电气及静电安全技术_第1页
1/163

第六章第六章 电气安全与静电防护技术电气安全与静电防护技术第一节第一节 电气安全电气安全第二节第二节 静电防护静电防护第三节第三节 防雷电防雷电电气安全 案例解析:1999年_月_日,西宁铁二中小学部夏令营的60名师生到青岛一家著名企业的工业园参观小学生霍鹏在碧波荡漾的如意湖边照相,不慎落水为救小学生,霍鹏的同学、老师、导游、公司员工等19人纷纷跳下湖 结果,有七个大人被夺去了生命孩子都获救了医生诊断结果:触电溺水身亡 原因:如意湖内有三台潜水泵和7个水下射灯,事故是由其中一个潜水泵漏电所致电气安全 Q:为什么身亡的七人都是大人?Q:潜水泵虽漏电,但通过湖水与大地相连,接了地,为什么还能电人?A:罪魁祸首是跨步电压电气安全ba20 mUNUEv可见,从漏电点到可见,从漏电点到20m20m外的大地,电压外的大地,电压是逐渐降低的是逐渐降低的v大人身高体长,在水大人身高体长,在水中所承受的电压也就中所承受的电压也就大电气事故的类型电气事故电气事故触电事故触电事故人体人体触及触及带电体或带电体或接接近近带电体所造成的伤害带电体所造成的伤害雷电事故雷电事故因雷击造成的电气因雷击造成的电气设备的损坏等设备的损坏等静电事故静电事故是电力运行和生产过是电力运行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静电引发的事故程中产生的静电引发的事故电磁场伤害事故电磁场伤害事故高频幅射引起的高频幅射引起的电路故障电路故障本身是设备与线路的本身是设备与线路的事故事故 触电事故定义 触电事故是指人体或动物碰触带电体时,电流通过人体或动物体而引起的病理、物理效应。

由于人体组织有60%以上是由含有导电物质的水分组成的所以人体是良导电体故当人体未有防护而直接触碰带电体形成电流回路时,电流就会通过人体,产生触电触电事故 触电事故的类型主要包括电击和电伤1)电击电击 电流通过人体,刺激肌体组织,使肌肉非自主地发电流通过人体,刺激肌体组织,使肌肉非自主地发生痉挛性收缩而造成的伤害生痉挛性收缩而造成的伤害按照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电击可分为以下几种按照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电击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情况:单相触电 两相触电 跨步电压触电触电事故(1)电击的特征:电流比电压对人体的效应更具直接性;触电是最主要的电气事故;是电流通过人体内部直接造成对内部组织的伤害;按电气设备的状态分:直接接触触电和间接接触触电 按途径分:单线电击、两线电击、跨步电压电击 大部分的触电事故都是由电击造成的触电事故 (2)单相电击:人体直接接触到电气设备 电力线路中的一相带电导体,或者与高压系统中一相带电导体的距离小于该电压的放电距离,造成其对人体放电,这时电流将通过人体流入大地A、电源中性点接地的单相触电 这时人体处于相电压下,危险较大通过人体电流:OCBAR0R RrR0触电事故mA50mA219P0Pb RRUI 式中:UP:电源相电压(220V)Ro:接地电阻 4 Rb:人体电阻 1000触电事故 B、电源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单相触电人体接触某一相时,通过人人体接触某一相时,通过人体的电流取决于人体电阻体的电流取决于人体电阻RbRb与输电线对地绝缘电阻与输电线对地绝缘电阻R R 的的大小。

大小若输电线绝缘良好,绝缘若输电线绝缘良好,绝缘电阻电阻R R 较大,对人体的危害较大,对人体的危害性就减小性就减小但导线与地面间但导线与地面间的绝缘可能不良(的绝缘可能不良(R R 较小)较小),甚至有一相接地,这时人体甚至有一相接地,这时人体中就有电流通过中就有电流通过R对地绝对地绝缘电阻缘电阻Ib(3)两相电击 这时人体处于线电压下,这时人体处于线电压下,A38.01000380bb RUIlmA50mA380 当电气设备内部绝缘损坏而与外壳接触,将使其外壳带当电气设备内部绝缘损坏而与外壳接触,将使其外壳带电电当当人触及带电设备的外壳时,相当于单相触电大多数人触及带电设备的外壳时,相当于单相触电大多数触电事故属于这一种触电事故属于这一种两相触电两相触电Ib为救他,立即断开电源!图图 双极触电双极触电 零线零线火线火线这样是安全的!单单相相触触电电双双相相触触电电U双脚跨步双脚跨步0.8m20m接地点接地点电位分布电位分布跨步电压跨步电压 在高压输电线断在高压输电线断线落地时,有强大线落地时,有强大的电流流入大地,的电流流入大地,在接地点周围产生在接地点周围产生电压降如图所示如图所示。

当人体接近当人体接近接地点接地点时,两脚之间承受跨步电压而触电跨时,两脚之间承受跨步电压而触电跨步电压的大小与人和接地点距离,两脚之间的跨距,接地电步电压的大小与人和接地点距离,两脚之间的跨距,接地电流大小等因素有关流大小等因素有关一般在一般在20m20m之外之外,跨步电压就降为零如果误入接地点,跨步电压就降为零如果误入接地点附近,应双脚并拢或单脚跳出危险区附近,应双脚并拢或单脚跳出危险区对地电压、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对地电压、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跨步电压电击电压电压(KVKV)10102035203544446011060110154154220220330330500500安全距离安全距离(M M)0.70.71.001.001.201.201.501.502.002.003.003.004.004.005.005.00人体与高压带电设备应保持的安全距离n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由于设备使用时间太长,内部绝缘老化,造成击穿;或由于安装不良,造成设备的带电部分碰壳;或其他原因会使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带电人若碰到带电外壳,就要触电,这就是接触电压触电n接触电压是指人站在带电金属外壳旁,人手触及外壳时,其手、脚之间承受的电位差。

接触电压触电触电事故2)电伤电伤是指触电时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以及电刺激引起的生物效应对人体造成的伤害电伤多见于肌体外部,而且往往在肌体上留下难以愈合的伤痕常见的电伤有:电灼伤 皮肤金属化 电烙印 机械损伤 电光眼触电事故v电流直接作用于人体电流直接作用于人体v特点:特点:伤害内部伤害内部 致命电流小致命电流小 无明显痕迹无明显痕迹 无预兆无预兆 迅速降低防卫能力迅速降低防卫能力 急救困难急救困难 触电伤害事故的特点触电事故 2.2.4 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 缺乏电气安全常识 电气安装不符合要求 设备有缺陷或故障触电事故(1)原因分布 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约各占1/2分布之一:缺乏安全意识超过95%明显违章47%直接关联漏电26%触及高处带电体20%移动式设备25%高压触电38%6_月49%专业电工27%连接部位16%多重原因32%分布之二:操作使用中55%施工装拆中25%维护检修中18%触电事故(2)事故成因分布 1)季节性明显,6_月份最集中;2)低压设备触电事故多;3)便携式和移动式设备触电事故多;4)电气连接部位触电事故多;5)农村触电事故多;6)冶金、矿业、建筑、机械行业触电事故多;7)青、中年人,以及非电工事故多;8)误操作事故多;触电事故 伤害程度与电流的关系触电时,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是决定人体伤害程度的主要因素之一。

按照人体对电流的生理反应强弱和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程度,可将电流分为三种1)感知电流 是指引起人体感觉但无有害生理反应的最小电流值男性平均1.1mA,女性平均2)摆脱电流 是指人触电后能自主摆脱电源的最大电流男性为9mA,女性6mA3)致命电流 指在较短时间内引起触电者心室颤动而危及生命的最小电流值一般认为是50mA(通电时间在一秒以上)触电事故 电流对人体的作用 人本身就是一种电气设备,这是因为:人的整个神经系统是以电信号和电化学反应为基础的上述电信号和电化学反应所涉及的能量是非常小的人只要求正常功能所必要的电能,由于这个能量非常小,因此,系统功能很容易被破坏电流通过人体头部、脊髓和心脏等器官的危害;热效应会造成人体电灼伤;化学效应会造成电烙印和皮肤金属化;电磁场辐射会导致人头晕、乏力和神经衰弱电流对人体的作用 心室颤动 数秒数分钟(分钟)死亡 波前半部(约)心脏易损(激)区 心室颤动,幅值小,频率高(8001000次/每分钟以上),无规则,发生始于T波的前半部收缩舒张心室颤动 电流对人体的作用 窒息 窒息缺氧或中枢神经反射室颤.特点:致命时间较长1020分钟电休克(昏迷)由于中枢神经反射造成体内功能障碍,昏迷时间长后的死亡。

电流对人体的作用 电流对人体作用的影响因素 电流的大小 电流的种类 电流的持续时间 电流的途径 个体特征电流对人体的作用(1)电流大小 通常,1mA的工频电流通过人体时,就会使人有不舒服的感觉,1 0mA 电流人体尚可摆脱,称为摆脱电流,而在50mA的电流通过人体时,就会有生命危险当流过人体的电流达到100mA时,就足以使人死亡v 感知电流感知电流引起感觉的最小电流如轻微针刺,发麻引起感觉的最小电流如轻微针刺,发麻v 平均平均(概率(概率50%50%),男:),男:1.1 mA ;女:;女:0.7 mAv 摆脱电流摆脱电流能自主摆脱带电体的最大电流能自主摆脱带电体的最大电流v 平均(概率平均(概率50%50%),),男:男:16mA;女:女:10.5 mAv 最低最低(概率(概率0.5%0.5%),),男男:9mA;女女:6 mAv 室颤电流室颤电流引起心室发生心室纤维性颤动的最小电流引起心室发生心室纤维性颤动的最小电流v I I颤颤 50 mA 50 mA 适用于当适用于当1s t 1s t 5s5s时时;电流对人体的作用工频电流工频电流(mA)(mA)直流电流直流电流(mA)(mA)男性男性女性女性男性男性女性女性感知电流感知电流1.11.10.70.75.25.23.53.5摆脱电流摆脱电流161610.510.576765151致命电流致命电流5050500(3500(3秒秒),13001300(0.00.03 3秒)秒)电流的种类各种阙值电流的种类各种阙值电流对人体的作用电流对人体的作用通电途径心脏电流系数左手至左脚、右脚或双脚;双手至双脚左手至右手右手至左脚、右脚或双脚背至右手背至左手胸部至右手胸部至左手臂部至左手,右手或双手 1004080307131507 (2)电流的途径电流对人体的作用电流电流 范围范围 电流电流 (mA)(mA)电流持续时间电流持续时间 生生 理理 效效 应应 0 0 0 00.50.5 连续通电连续通电 没有感觉没有感觉 A1A1 0.50.55 5 连续通电连续通电 开始有感觉开始有感觉,手指手腕等处有麻感手指手腕等处有麻感,没有痉挛没有痉挛,可以可以摆脱带电体摆脱带电体 A2A2 5 53030 数分钟以内数分钟以内 痉挛痉挛,不能摆脱带电体不能摆脱带电体,呼吸困难呼吸困难,血压升高血压升高,是可以是可以忍受的极限忍受的极限 A3A3 30305050 数秒至数分钟数秒至数分钟 心脏跳动不规则心脏跳动不规则,昏迷昏迷,血压升高血压升高,强烈痉挛强烈痉挛,时间过时间过长即引起心室颤动长即引起心室颤动 低于脉搏周期低于脉搏周期 受强烈刺激,但未发生心室颤动受强烈刺激,但未发生心室颤动 B1B1 5050数百数百 超过脉搏周期超过脉搏周期 昏迷昏迷,心室颤动,接触部位留有电流通过的痕迹心室颤动,接触部位留有电流通过的痕迹 低于脉搏周期低于脉搏周期 在心脏搏动周期特定相位电击时在心脏搏动周期特定相位电击时,发生心室颤动发生心室颤动,昏昏迷迷,接触部位留有电流通过的痕迹接触部位留有电流通过的痕迹 B B2 2 超过数百超过数百 超过脉搏周期超过脉搏周期 心脏停止跳动心脏停止跳动,昏迷昏迷,可能致命的电灼伤可能致命的电灼伤 (3)持续时间(3)持续时间 t 吸收电能 伤害 t 电流重合心脏易损(激)期,危险 t 人体电阻 人体电流 伤害 t 中枢神经反射 危险电流对人体的作用(4)个体特征 女性较男性敏感,儿童较成人敏感,体重小的较体重大的敏感,患有心脏等疾病的时,遭受电击的危险性较大。

电流对人体的作用有分散性特征即使对于同一个人,多次实验的结果也不一样电流对人体的作用人体触电时间和通过人体电流对人身肌体反应的曲线人体触电时间和通过人体电流对人身肌体反应的曲线电流对人体的作用 小结:通过人体电流越小越安全;时间越长获救的可能性越小;左手至前胸的途径最为危险;工频交流伤害最大(25300HZ);老、弱、病、妇较为危险路或设备安装有防止触电的速断保护装置下,人体电流允许电流可按30mA考虑,因此漏电保护开关的动作电流按30mA设计电流对人体的作用 人体电阻人体电阻人体电阻=体内电阻体内电阻+皮肤电阻皮肤电阻体内电阻一般体内电阻一般不低于不低于500500主要由角质层()主要由角质层()角质层越厚,电阻越大角质层越厚,电阻越大人体电阻因人而异,通常以人体电阻因人而异,通常以80010008001000来考虑来考虑电流对人体的作用在干燥、电流途径从左手到右手、接触面积在干燥、电流途径从左手到右手、接触面积5050 100cm100cm2 2的条件下的条件下,人体人体电阻电阻()见下表接接触触电电压压 最最 低低 百百 分分 数数 (V V)5 5%5 50 0%9 95 5%2 25 5 5 50 0 7 75 5 1 10 00 0 1 12 25 5 2 22 20 0 7 70 00 0 1 10 00 00 0 1 17 75 50 0 1 14 45 50 0 1 12 25 50 0 1 12 20 00 0 1 11 12 25 5 1 10 00 00 0 7 75 50 0 7 70 00 0 3 32 25 50 0 2 26 62 25 5 2 22 20 00 0 1 18 87 75 5 1 16 62 25 5 1 13 35 50 0 1 11 10 00 0 1 10 05 50 0 6 61 10 00 0 4 43 37 75 5 3 35 50 00 0 3 32 20 00 0 2 28 87 75 5 2 21 12 25 5 1 15 55 50 0 1 15 50 00 0 干燥:干燥:1000100030003000 ,潮湿:,潮湿:500500800800 。

电流对人体的作用与皮肤状态有关与皮肤状态有关干燥:干燥:1000100030003000 ,潮湿:,潮湿:500500800800 接触电压接触电压(V)皮肤干燥皮肤干燥皮肤润皮肤润皮肤湿皮肤湿皮肤浸入皮肤浸入水中水中107000350012006002550002500100050050400020008754401003000150077037525015001000650325人体电阻()人体电阻()一般年纪愈大电阻愈大,且男生电阻较女人为大廋的人比胖的人电阻大,因此,胖子、小孩与女人较易触电电流对人体的作用线破损火线露出水水晾衣服触电防护技术 提高电气设备完好率 采用漏电保护装置 绝缘 屏护和间距 安全电压 电工安全用具 保证安全载流量 接地与接零 基本防护原则应使危险的带电体不会被有意或无意地触及基本防护措施绝缘、屏护和间距 绝缘 定义:绝缘是用不导电物把带电体封闭起来绝缘材料的电阻率一般在109欧姆/厘米以上常用的绝缘材料有陶瓷、橡胶、塑料、云母、玻璃、木材、布、纸、矿物油,以及某些高分子合成材料等绝缘 绝缘破坏 在电气设备的运行过程中,绝缘材料会由于电场、热、化学、机械、生物等因素的作用,其性能发生破坏。

1)绝缘击穿(2)绝缘老化(3)绝缘损坏绝缘 击穿电压:使绝缘材料产生击穿的最小电压叫做击穿电压,此时的电场强度称材料的耐压强度气体绝缘击穿后能自动恢复绝缘性能多次液体击穿可能导致液体失去绝缘性能固体绝缘击穿后不能恢复绝缘性能绝缘(1)绝缘击穿 施加于电介质上的电场强度高于临界值(击穿场强)时发生的破坏气体电介质的击穿 液体电介质的击穿 固体电介质的击穿(2)绝缘老化 绝缘老化过程十分复杂,主要有:热老化 促使绝缘老化的主要因素是热多发生在低压电气设备上原因包括:低分子挥发成分的逸出;材料的解聚和氧化裂解、热裂解、水解;材料分子链继续聚合等过程绝缘材料都有其极限耐热温度电老化 电老化:由局部放电所致多发生于高压电气设备原因包括:局部放电时产生的臭氧、氮氧化物、高速粒子;材料局部发热等3)绝缘损坏 绝缘损坏是指由于:绝缘材料选用不当、电气设备和线路安装不正确或使用不合理时,导致绝缘材料受到外界腐蚀性液体、气体、蒸气、潮气、粉尘的污染和侵蚀;或受到外界热源、机械因素的作用,在较短或很短的时间内失去其电气性能或机械性能的现象另外,动物和植物也可能破坏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的绝缘结构屏护 屏护:采用遮栏、护罩、箱匣、金属管等装置把带电体与外界隔开。

类型:有永久性与临时性装置 固定式与移动式装置 使用要求:应与警示标志及联锁装置配合使用屏护和间距v 一般要求一般要求材料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的耐火性能材料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的耐火性能变配电设备应有完善的屏护装置变配电设备应有完善的屏护装置网眼遮栏与网眼遮栏与低压设备低压设备10KV设备10KV设备20-35KV设备20-35KV设备裸导线的距离裸导线的距离0.15m0.15m0.35m0.35m0.6m0.6m栅栏与裸导线栅栏与裸导线户内栅栏高度户内栅栏高度户外栅栏高度户外栅栏高度栏条间距栏条间距的距离应0.8m的距离应0.8m应1.2m应1.2m应1.5m应1.5m应应0.2m m户外变电装置围墙户外变电装置围墙 高度应2.5m高度应2.5m屏护和间距屏护装置的安全屏护装置的安全条件条件尽管尽管屏护装置是简单装置屏护装置是简单装置,但为了保证其有效性但为了保证其有效性,须须 满足满足如下的条件如下的条件:屏屏护装置所用材料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的耐火性能护装置所用材料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的耐火性能屏护装置应有足够的尺寸屏护装置应有足够的尺寸,与带电体之间应保持必要的距离与带电体之间应保持必要的距离。

遮栏遮栏、栅栏等屏护装置上应有、栅栏等屏护装置上应有 “止步止步,高压危险高压危险!”等标等标志必要时应配合采用声光报警信号和联锁装置必要时应配合采用声光报警信号和联锁装置网眼网眼遮栏与带电体之间的距离遮栏与带电体之间的距离额定电压/kv1102035最小距离/m0.150.350.6屏护和间距 间距是指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其他设备和设施之间,带电体与带电体之间必要的安全距离间距的作用是防止人体触及或接近带电体造成触电事故;避免车辆或其他器具碰撞或过分接近带电体造成事故;防止火灾、过电压放电及各种短路事故,以及方便操作在间距的设计选择时,既要考虑安全的要求,同时也要符合人-机工效学的要求不同电压等级、不同设备类型、不同安装方式、不同的周围环境所要求的间距不同屏护和间距v 线路间距线路间距架空线路应避免跨越建筑物,必须跨越时,架空线路应避免跨越建筑物,必须跨越时,应取得有关部门的同意应取得有关部门的同意线路经过地区线路经过地区 线路电压(KV)线路电压(KV)导线与地面或水面的最小距离(m)导线与地面或水面的最小距离(m)1101035居民区居民区6 66.56.57 7非居民区非居民区5 55.55.56 6交通困难区交通困难区4 44.54.55 5不能通航的或浮运的冬季水面不能通航的或浮运的冬季水面5 55 55.55.5不能通航的或浮运的最高水面不能通航的或浮运的最高水面(50年一遇年一遇)3 33 33 3屏护和间距 线路电压线路电压(KV)导线与建筑物的最小距离(m)导线与建筑物的最小距离(m)1101035垂直距离垂直距离2.52.53 34 4水平距离水平距离1 11.51.53 3导线与树木的最小距离(m)导线与树木的最小距离(m)垂直距离垂直距离1 11.51.53 3水平距离水平距离1 12 2 v 临时线路间距临时线路间距临时线路应用电杆或沿墙用合格瓷瓶固定架设,导线距地面的高度室临时线路应用电杆或沿墙用合格瓷瓶固定架设,导线距地面的高度室内应不低于内应不低于.米,室外不低于米,室外不低于.米,与道路交叉跨越时不低于米,与道路交叉跨越时不低于米。

米屏护和间距敷敷 设设 条条 件件平行敷设平行敷设水平敷设水平敷设控制电缆之间控制电缆之间0.60.6与电杆或建筑物地基之间与电杆或建筑物地基之间0.50.510KV以下电缆间或与控制电缆间KV以下电缆间或与控制电缆间0.10.10.50.51035KV电缆间或与其他电缆间KV电缆间或与其他电缆间0.250.250.50.5不同部门的电缆之间不同部门的电缆之间0.50.50.50.5与热力管道之间与热力管道之间2 20.50.5与水管、压缩空气管道之间与水管、压缩空气管道之间0.50.50.50.5与可燃气体、易燃液体管道之间与可燃气体、易燃液体管道之间1 10.50.5与道路之间与道路之间1.51.51 1与普通铁路路轨之间与普通铁路路轨之间3 31 1与直流电气化铁路路轨之间与直流电气化铁路路轨之间1010(单位:单位:m)屏护和间距 设备间距 变压器与四壁的间距应大于米;一般开关设备安装高度为米;拉线开关高度可取3米;明装插座离地面高度可取米;检修间距 在高压无遮栏操作中,人体或工具与带电体的间距10KV以下应米、2035KV应 米;路上工作时,人体或工具与带电导线的间距10KV以下应米、35KV应 米。

屏护和间距 安全电压:使通过人体的电流不超过允许范围的电压值,也称安全特低电压安全电压是低压,但低压不一定是安全电压安全电压保护原理:通过对系统中可能作用于人体的电压进行限制,从而使触电时流过人体的电流受到抑制,将触电危险性控制在没有危险的范围内安全电压n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中规定:电气设备对地电压在250V以上者称为高压,电气设备对地电压在250V及以下者称为低压n我国规定的安全电压是指36V、24V、12Vn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规定的接触电压限值(相当于安全电压)为50V、并规定25V以下不需考虑防止电击的安全措施n我国规定工频电压有效限值为50V,直流电压的限值为120V潮湿环境中工频电压有效值限值为25V,直流电压限值为60V安全电压(国家有关标准规定)凡特别危险环境使用的携带式电动工具应采用42V安全电压;凡有电击危险环境使用的手执照明和局部照明应采用36V或24V安全电压;凡金属容器内、隧道内、水井内以及周围有大面积接地导体等工作地点狭窄、行动不便的特别危险环境或特别潮湿环境应使用的手提照明灯采用12V安全电压;水下作业等特殊场所应采用6V安全电压安全电压(1)种类和功能 绝缘安全用具分为基本安全用具和辅助安全用具。

绝缘杆和绝缘夹钳 二者都作为基本安全用具绝缘手套和绝缘靴 二者都作为辅助安全用具,但绝缘手套可作为低压工作的基本安全用具、绝缘靴可作为防护跨步电压危险的基本安全用具绝缘垫和绝缘站台 二者都只作为辅助安全用具3.4电气安全用具(2)(2)验电器验电器验电器属于基本安全用具3)(3)登高安全用具登高安全用具 登高安全用具包括梯子、高凳、脚扣、登高板、安全腰带等专用用具登高安全用具包括梯子、高凳、脚扣、登高板、安全腰带等专用用具4)(4)临时接地线临时接地线 临时接地线装设在被检修区段两端的电源线路上,用来防止突然来电,防止临时接地线装设在被检修区段两端的电源线路上,用来防止突然来电,防止邻近高压线路的感应电,临时接地线也用作放尽线路或设备上残留电荷的安全器邻近高压线路的感应电,临时接地线也用作放尽线路或设备上残留电荷的安全器材临时接地线的须采用截面积材临时接地线的须采用截面积25mm25mm2 2以上的多股软裸铜线以上的多股软裸铜线5)遮栏 遮栏主要用来防止工作人员无意碰到或过分接近带电体,也用作检修安全距离遮栏主要用来防止工作人员无意碰到或过分接近带电体,也用作检修安全距离不够时的安全隔离装置。

不够时的安全隔离装置6)标示牌名 称悬 挂 位 置式 样 和 要 求尺寸(mm)底色底色禁止合闸有人工作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施工设备的开关和刀闸操作手柄上200100和 8050白色红字禁止合闸线路有人工作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施工线路的线路开关和刀闸操作手柄上200100和 8050红色白字在此工作室外或室内工作地点或施工设备上250250绿底,中有直径210mm 的白圆圈黑字,写于白圆圈中止步高压危险工作地点邻近带电设备的遮栏上;室外工作地点邻近带电设备的构架上;禁止通行的过道上;高压试验地点250200白底红边黑字,有红箭头从此上下工作人员上下的铁架、梯子上250250绿底,中有直径210mm 的白圆圈黑字,写于白圆圈中禁止攀登高压危险邻近工作地点可能上下的铁架上250200白底红边黑字已接地看不到接地线的设备上200100绿底黑字保护接地是最古老的电气安全措施保护接地是防止间接接触电击的基本安全技术措施接零是将电气设备正常时不带电的部分与电网中的零线连接,保护接零需要与其他安全措施(熔断器、断路器)等配合使用,方能起保护作用接地与接零(1)接地的基本概念 所谓接地,就是将设备的某一部位经接地装置与大地紧密连接起来。

接地分类:接地分为临时接地和固定接地两种临时接地又包含检修接地和故障接地固定接地又分为工作接地和安全接地,安全接地包含保护接地、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屏蔽接地等工作接地是指为维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而在变压器或发电机中性点的接地接地与接零接地装置的装设接地装置的装设p自然接地体:自然接地体:凡是与大地有可靠接触的金属导体,如埋入地下的金属管道、建凡是与大地有可靠接触的金属导体,如埋入地下的金属管道、建筑物的钢结构和钢筋、行车的钢轨、电缆金属外皮等都可作为自然接地体筑物的钢结构和钢筋、行车的钢轨、电缆金属外皮等都可作为自然接地体p人工接地体:人工接地体:采用钢管、圆钢、角钢、扁钢等钢材制成采用钢管、圆钢、角钢、扁钢等钢材制成垂直埋设的接地体:用垂直埋设的接地体:用3850mm的钢管或的钢管或40 40 4mm50505mm的角钢水平埋设的接地体:用水平埋设的接地体:用16mm的圆管或的圆管或404mm的扁钢接地线:用接地线:用204mm404mm的扁钢p接地网的布置:接地网的布置:应使接地装置附近的电位分布尽可能均匀,以降低接触电压和应使接地装置附近的电位分布尽可能均匀,以降低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保证人身安全。

跨步电压,保证人身安全说明:说明:接地装置由多根接地体组成,这些接地体可成排布置,也可接地装置由多根接地体组成,这些接地体可成排布置,也可以环形布置每根接地体长左右,接地体之间的距离约以环形布置每根接地体长左右,接地体之间的距离约5m,将各接,将各接地体打入地中后,用圆钢或扁钢连成一体地体打入地中后,用圆钢或扁钢连成一体接地与接零 为防止人身因电气设备绝缘损坏而遭受触电,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电网的零线相连接,称为保护接零适用于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TNS,TNC)当采用保护接零时,除电源中性点必须采用工作接地外,零线要在规定的地点采取重复接地采用保护接零方式,设备发生外壳漏电,接地短路电流通过该相和零线构成回路,由于零线阻抗很小,短路电流很大,使低压断路器或继电保护动作,切除故障2)、)、保护接零保护接零接地与接零低压触电时脱离电源的方法 立即拉开开关或拔出插头,切断电源用干木板等绝缘物插人触电者身下,隔断电源拉开触电者或挑开电线,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可用手抓住触电者的衣服,拉离电源触电急救触电者就地脱离电源的方法触电者就地脱离电源的方法触电触电急救急救高压触电时脱离电源的方法 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

带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靴,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拉开开关抛掷裸金属线使线路短路接地,迫使保护装置动作,断开电源抛掷金属线前,应注意先将金属线一端可靠接地,然后抛掷另一端;被抛掷的一端切不可触及触电者和其他人触电触电急救急救触电急救的方法 对症救护 人工呼吸法 胸外心脏挤压法 触电触电急救急救 脱离电源后的处理(1)伤员的应急处置触电伤员如神志清醒者,应使其就地躺平,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触电伤员如神志不清者,应就地仰面躺平,且确保气道通畅,并用5s时间,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部,以判定伤员是否意识丧失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需要抢救的伤员,应立即就地坚持正确抢救,并设法联系医疗部门接替救治2)呼吸、心跳情况触电伤员如意识丧失,应在10s内,用看、听、试的方法(见图24),判定伤员呼吸心跳情况触电触电急救急救 看看看伤员的胸部、腹部有无看伤员的胸部、腹部有无起伏动作;起伏动作;听听用耳贴近伤员的口鼻处,用耳贴近伤员的口鼻处,听有无呼气声音;听有无呼气声音;试试试测口鼻有无呼气的气流试测口鼻有无呼气的气流再用两手指轻试一侧再用两手指轻试一侧(左或右左或右)喉结旁喉结旁凹陷处的颈动脉有无搏动。

凹陷处的颈动脉有无搏动若看、听、试结果,既无呼吸又若看、听、试结果,既无呼吸又无颈动脉搏动,可判定呼吸心跳停止无颈动脉搏动,可判定呼吸心跳停止触电触电急救急救(a)检查瞳孔)检查瞳孔 (b)检查呼吸)检查呼吸 (c)检查心跳)检查心跳对触电者的检查对触电者的检查触电触电急救急救 心肺复苏 1触电伤员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即通畅气道;口对口(鼻)人工呼吸;胸外按压(人工循环),正确进行就地抢救2通畅气道(1)触电伤员呼吸停止,重要的是始终确保气道通畅如发现伤员口内有异物,可将其身体及头部同时侧转,迅速用一个手指或用两手指交叉从口角处插入,取出异物;操作中要注意防止将异物推到咽喉深部2)通畅气道可采用仰头抬颏法(见图25)用一只手放在触电者前额,另一只手的手指将其下颌骨向上抬起,两手协同将头部推向后仰,舌根随之抬起,气道即可通畅(判断气道是否通畅可参见图26)严禁用枕头或其它物品垫在伤员头下,头部抬高前倾,会更加重气道阻塞,且使胸外按压时流向脑部的血流减少,甚至消失触电触电急救急救(a)气道通畅 (b)气道阻塞触电触电急救急救(a)触电者平卧姿势)触电者平卧姿势 (b)急救者吹气方法)急救者吹气方法 (c)触电者呼气姿态)触电者呼气姿态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人工呼吸要领(1)在保持伤员气道通畅的同时,救护人员用放在伤员额上的手的手指捏住伤员鼻翼,救护人员深吸气后,与伤员口对口紧合,在不漏气的情况下,先连续大口吹气两次,每次115s。

如两次吹气后试测颈动脉仍无搏动,可判定心跳已经停止,要立即同时进行胸外按压2)除开始时大口吹气两次外,正常口对口(鼻)呼吸的吹气量不需过大,以免引起胃膨胀吹气和放松时要注意伤员胸部应有起伏的呼吸动作吹气时如有较大阻力,可能是头部后仰不够,应及时纠正3)触电伤员如牙关紧闭,可口对鼻人工呼吸口对鼻人工呼吸吹气时,要将伤员嘴唇紧闭,防止漏气a a)急救者跪跨位置)急救者跪跨位置 (b b)急救者压胸的手掌位置)急救者压胸的手掌位置(c c)挤压方法示意)挤压方法示意 (d d)突然放松示意)突然放松示意胸外心脏挤压法胸外心脏挤压法(a a)单人操作法)单人操作法 (b b)双人操作法)双人操作法对心跳和呼吸均停止者的急救对心跳和呼吸均停止者的急救 胸外按压要领(1)正确的按压位置是保证胸外按压效果的重要前提确定正确按压位置的步骤: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沿触电伤员的右侧肋弓下缘向上,找到肋骨和胸骨接合处的中点;两手指并齐,中指放在切迹中点(剑突底部),食指平放在胸骨下部;另一只手的掌根紧挨食指上缘,置于胸骨上,即为正确按压位置 (2)正确的按压姿势是达到胸外按压效果的基本保证正确的按压姿势:使触电伤员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救护人员立或跪在伤员一侧肩旁,救护人员的两肩位于伤员胸骨正上方,两臂伸直,肘关节固定不屈,两手掌根相叠,手指翘起,不接触伤员胸壁;以髋关节为支点,利用上身的重力,垂直将正常成人胸骨压陷35cm(儿童和瘦弱者酌减);压至要求程度后,立即全部放松,但放松时救护人员的掌根不得离开胸壁 按压必须有效,有效的标志是按压过程中可以触及颈动脉搏动。

3)操作频率:胸外按压要以均匀速度进行,每分钟80次左右,每次按压和放松的时间相等;胸外按压与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同时进行,其节奏为:单人抢救时,每按压15次后吹气2次(15:2),反复进行;双人抢救时,每按压5次后由另一人吹气1次(5:1),反复进行救护中的注意事项(1)救护人员不可直接用手或其他金属或潮湿的物件作为救护工具,而必须使用干燥绝缘的工具救护人最好只用一只手操作,以防自己触电2)防止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可能摔伤特别是当触电者在高处的情况下,应考虑防摔措施即使触电者在平地,也要注意触电者倒下的方向,以防摔倒3)要避免扩大事故如触电事故发生在夜间,应迅速解决临时照明问题,以利于抢救v电气防火防爆的重要性电气防火防爆的重要性 电气火灾爆炸事故比例很高;电气火灾爆炸事故比例很高;农村电气火灾排在事故原因第农村电气火灾排在事故原因第2位;位;城市则排在首位;城市则排在首位;4电气防火防爆技术电气防火防爆技术v4.1电气火灾爆炸原因电气火灾爆炸原因v4.2防爆电气设备及线路防爆电气设备及线路v4.3电气防爆技术电气防爆技术4电气防火防爆技术电气防火防爆技术电气火灾爆炸原因v主要分为两类:主要分为两类:危险温度危险温度电火花和电弧电火花和电弧v4危险温度危险温度 故障短路故障短路 过载过载 接触不良接触不良 散热不良散热不良 电气设备中的铁磁材料电气设备中的铁磁材料 绝缘劣化绝缘劣化 电热器具和照明灯具电热器具和照明灯具 漏电漏电电气火灾爆炸原因电炉电阻丝电炉电阻丝 800 800电熨斗和电烘铁电熨斗和电烘铁 500 50060060040W40W白炽灯泡白炽灯泡 55 5560 60 100W100W白炽灯泡白炽灯泡 170 170220220 注:注:200W200W的灯泡紧贴纸张时,十几分的灯泡紧贴纸张时,十几分钟即可将纸张点燃。

钟即可将纸张点燃400W400W高压水银灯高压水银灯 150 1502502501000W1000W卤钨灯卤钨灯 500 500800800电气火灾爆炸原因v4 4电火花和电弧电火花和电弧v电火花电火花电极之间的击穿放电大量电火花将电极之间的击穿放电大量电火花将汇集成电弧,电弧高温可达汇集成电弧,电弧高温可达80008000,能使金属熔,能使金属熔化、飞溅,构成火源化、飞溅,构成火源v分为:分为:v 工作火花工作火花正常时应无引燃危险,但异常时如:正常时应无引燃危险,但异常时如:三相刀开关不同时闭合等三相刀开关不同时闭合等v 事故火花事故火花短路、断线短路、断线v 其他火花其他火花雷电、静电、电磁感应雷电、静电、电磁感应电气火灾爆炸原因防爆电气设备及线路 4.2.1防爆电气设备类型(1)按照使用环境,防爆电气设备分成两类:类 煤矿井下用电气设备;类 工厂用电气设备v 4.2.1防爆电气设备类型防爆电气设备类型v(2)防爆电气设备类型防爆电气设备类型 隔爆型(d)具有能承受内部的爆炸性混合物爆炸而不致受到损坏外壳,而且通过外壳任何结合面或结构孔洞,不致使内部爆炸引起外部爆炸性混合物爆炸的电气设备。

增安型(e)在正常时不产生火花、电弧或高温的设备上采取措施以提高安全程度的电气设备充油型(o)将可能产生电火花、电弧或危险温度的带电零、部件浸在绝缘油里,使之不能点燃油面上方爆炸性混合物的电气设备防爆电气设备及线路v(2)防爆电气设备类型防爆电气设备类型 充砂型充砂型(q)(q)将细粒状物料充入设备外壳内,令壳内出现的电弧、火焰传播、壳壁温度或粒料表面温度不能点燃壳外爆炸性混合物的电气设备本质安全型本质安全型(i)(i)正常状态下和故障状态下产生的火花或热效应均不能点燃爆炸性混合物的电气设备本质安全型设备按其安全程度分为ia级和ib级正压型正压型(p)(p)向外壳内充入带正压的清洁空气、惰性气体或连续通入清洁空气以阻止爆炸性混合物进入外壳内的电气设备正压型设备按其充气结构分为通风、充气、气密等三种型式防爆电气设备及线路v(2)防爆电气设备类型防爆电气设备类型 无火花型无火花型(n)(n)在防止产生危险温度、外壳防护、防冲击、防机械火花、防电缆事故等方面采取措施,以防止火花、电弧或危险温度的产生来提高安全程度的电气设备特殊型特殊型(s)(s)上述各种类型以外的或由上述两种以上型式组合成的电气设备。

防爆电气设备及线路 4.2.2防爆电气设备的标志 防爆型电气设备外壳的明显处,须设制清晰的永久性凸纹标志设备铭牌的右上方应有明显的“Ex”标志防爆标志表示法:防爆型式 类别 级别 组别 例如:dBT3表示类B级T3组的隔爆型电气设备;iaAT5表示类A级T5组的ia级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如有一种以上复合防爆型式,应先标出主体防爆型式,然后标出其他防爆型式如epBT4表示主体为增安型,并有正压型部件的防爆型电气设备防爆电气设备及线路 4.2.2防爆电气设备的标志 请读出以下电气型号:dBT3iaAT5epBT4d(NH3)或d氨eBT4或eB(125)防爆电气设备及线路 4.2.3防爆电气的选择 依据:所在场所和区域范围划分及所在场所内爆炸性混合物的级别、组别等有关资料;根据电气设备使用场所的等级、电气设备的种类和使用条件选择电气设备;所选电气设备的级别和组别不应低于该场所内爆炸性混合物的级别、组别;有国家检验部门防爆合格证的产品防爆电气设备及线路 爆炸危险环境电气设备选型按区域危险等级确定类型按危险物品类别确定组别和级别尽量少用尽量不用携带式设备和移动式设备防爆电气设备及线路 4.2.4防爆电气线路 在爆炸危险环境中,电气线路安装位置的选择、敷设方式的选择、导体材质的选择、连接方法的选择等均应根据环境的危险等级进行。

1)电线路位置选择 应当在爆炸危险性较小或距离释放源较远的位置敷设电气线路当爆炸危险气体或蒸气比空气重时,电气线路应在高处敷设,电缆则直接埋地敷设或电缆沟充砂敷设;当爆炸危险气体或蒸气比空气轻时,电气线路宜敷设在低处,电缆则采取电缆沟敷设10kV及10kV以下的架空线路不得跨越爆炸危险环境;当架空线路与爆炸危险环境邻近时,其间距离不得小于杆塔高度的倍防爆电气设备及线路 4.2.4防爆电气线路(4)导线材料选择 爆炸危险环境危险等级1区的范围内,配电线路应铜芯导线或电缆在有剧烈振动处应选用多股铜芯软线或多股铜芯电缆煤矿井下不得采用铝芯电力电缆爆炸危险环境危险等级2区的范围内,电力线路也采用截面积4mm2及上的铝芯导线或电缆,照明线路可采用截面积2及上的铝芯导线或电缆防爆电气设备及线路 4.2.4防爆电气线路(5)允许载流量 1区、2区绝缘导线截面和电缆截面的选择,导体允许载流量不应小于熔断器熔体额定电流和断路器长延时过电流脱扣器整定电流的倍引向低压笼型感应电动机支线的允许载流量不应小于电动机额定电流的倍6)电气线路的连接 1区和2区的电气线路的中间接头必须在与该危险环境相适应的防爆型的接线盒或接头盒附近的内部。

1区宜采用隔爆型接线盒、2区可采用增安型接线盒2区的电气线路若选用铝芯电缆或导线时,必须有可靠的用铜铝过渡接头防爆电气设备及线路v选用适当的防爆电气选用适当的防爆电气设备设备;v选用适当材质和安装方式的电气线路;选用适当材质和安装方式的电气线路;v变电和配电设备有足够的间距和适当的毗变电和配电设备有足够的间距和适当的毗邻隔离条件;邻隔离条件;v采用正确的接零和接地方式;采用正确的接零和接地方式;v保持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保持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4.3电气防爆技术v4.3.1合理选择电气设备合理选择电气设备(1)防爆电气设备选型)防爆电气设备选型(2)照明灯具防爆选型图注:图注:适用;:适用;:尽量避免;:尽量避免;:不适用;:不适用;:结构上不现实;:结构上不现实;无符号:一般不无符号:一般不 用用 4.3.2 电气防火防爆措施 电气防火、防爆措施是综合性的措施其他防火、防爆措施对于防止电气火灾和爆炸也是有效的1)消除或减少爆炸性混合物 消除或减少爆炸性混合物属一般性防火防爆措施4.3电气防爆技术例如:采取封闭式作业,防止爆炸性混合物泄漏;清理现场积尘,防止爆炸性混合物积累;设计正压室,防止爆炸性混合物侵入;采取开式作业或通风措施,稀释爆炸性混合物;在危险空间充填惰性气体或不活泼气体,防止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安装报警装置,当混合物中危险物品的浓度达到其爆炸下限的10%时报警等。

4.3电气防爆技术(2)隔离和间距 隔离是将电气设备分室安装,并在隔墙上采取封堵措施,以防止爆炸性混合物进入10 kV及其以下的变、配电室不得设在爆炸、火灾危险环境的正上方或正下方.4.3电气防爆技术(3)消除引燃源 根据爆炸危险环境的特征和危险物的级别和组别选用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保持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安全运行;在爆炸危险环境,应尽量少用携带式电气设备,少装插销座和局部照明灯为了避免产生火花,在爆炸危险环境更换灯泡应停电操作在爆炸危险环境内一般不应进行测量操作4.3电气防爆技术(4)爆炸危险环境接地和接零 爆炸危险环境的接地、接零比一般环境要求高接地、接零实施范围 除生产上有特殊要求的以外,一般环境不要求接地(或接零)的部分仍应接地(或接零)4.3电气防爆技术 整体性连接 在爆炸危险环境,必须将所有设备的金属部分、金属管道、以及建筑物的金属结构全部接地(或接零)并连接成连续整体,以保持电流途径不中断保护导线 单相设备的工作零线应与保护零线分开,相线和工作零线均应装有短路保护元件,并装设双极开关同时操作相线和工作零线4.3电气防爆技术(5)通风 爆炸危险场所的通风 变压器室的通风 蓄电池室的通风 电气设备的通风和充气系统4.3电气防爆技术 5.1静电的产生 5.2静电的危害与特点 5.3静电防护技术5静电防护技术v 静电:静电:是由于物体的相对运动,分离和积累起是由于物体的相对运动,分离和积累起来的正电荷和负电荷。

来的正电荷和负电荷v 特点:特点:静电电压可能高达数万乃至数十万伏,可能在现场发生静电电压可能高达数万乃至数十万伏,可能在现场发生放电,产生静电火花放电,产生静电火花静电可以导致电击、火灾、爆炸或影响静电可以导致电击、火灾、爆炸或影响产品质量产品质量v 建议:建议:在石油、化工、粉末加工、橡胶、塑料等行业,必须充在石油、化工、粉末加工、橡胶、塑料等行业,必须充分注意静电的危害分注意静电的危害静电事故5.1静电的产生 实验证明,只要两种物质紧密接触(2510-8 cm)而后再分离时,就可能产生静电静电的产生是同接触电位差和接触面上的双电层直接相关的5.1静电的产生 5内因(1)物质的逸出功不同 两种物质紧密接触时一种物质将失去电子带正电,一种物质得到电子带负电;由于2种物质逸出功不同的缘故,逸出功较小的一方将失去电子带正电,另一方带负电;具体系列5.1静电的产生v静电:静电:由不同物质相互摩擦而产生的电子转移所造成由不同物质相互摩擦而产生的电子转移所造成v物质的静电序列:物质的静电序列:(+)玻璃)玻璃头发头发尼龙尼龙羊毛羊毛人造纤人造纤维维绸绸醋酸人造丝醋酸人造丝奥纶奥纶纸纸黑橡黑橡胶胶维尼纶维尼纶沙纶沙纶聚酯纤维聚酯纤维电石电石聚聚乙烯乙烯可耐可龙可耐可龙赛璐珞赛璐珞玻璃纸玻璃纸聚氯乙聚氯乙烯烯聚四氟乙烯(聚四氟乙烯(-)(+)石棉)石棉玻璃玻璃云母云母羊毛羊毛毛皮毛皮铅铅镉镉锌锌铝铝铁铁铜铜镍镍银银金金铂(铂(-)5.1静电的产生(2)物质的电阻率不同 高电阻率的物体,导电性差,易造成静电荷的的积聚;可分为 静电导体 电阻率在106 108*cm 静电亚导体 静电非导体电阻率大于108*cm5.1静电的产生 5外因(1)接触-分离起电根据双电层和接触电位差的理论,可以推知两种物质紧密接触再分离时,即可能产生静电。

静电序列按照两种物质间双电层的极性,把相互接触时带正电的排在前面,带负电的排在后面,依次排列下去,可以排成一个长长的序列,这样的序列叫做静电序列或静电起电序列5.1静电的产生(2)破断起电材料破断后能在宏观范围内导致正、负电荷的分离,即产生静电,这种起电称为破断起电固体粉碎、液体分离过程的起电属于破断起电5.1静电的产生(3)感应起电当导体B与接地体C相连时,在带电体A的感应下,B的端部出现正电荷,但B对地电位仍然为零;当B离开C时,B成为带电体5.1静电的产生(4)电荷迁移当一个带电体与一个非带电体接触时,电荷将重新分配,即发生电荷迁移而使非带电体带电当带电雾滴或粉尘撞击在导体上时,会产生有力的电荷迁移;当气体离子流射在不带电的物体上时,也会产生电荷迁移5.1静电的产生(5)附着带电某种极性离子或自由电子附着到对地绝缘的物体上,能使该物质带电或改变物质的带电状况5.1静电的产生(1)引起爆炸和火灾事故 在有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静电放电可能致火灾爆炸事故;举例说明:轻质油和溶剂使用场所 金属粉末、燃料粉末 氢气、乙炔等 爆炸性气体5.2.2 静电的危害1987年,哈尔滨亚麻厂静电引起粉尘爆炸,56人死亡!1977年,某炼油厂一油罐以的流速装油12min,产生强烈静电,罐内铁浮球放电发生爆炸!1997年,北京某粘合剂厂静电引起甲苯蒸气爆炸,当场死亡5人!,三艘200000t级油轮静电引起爆炸!(2)静电对人体的危害 直接伤害 二次伤害 精神紧张(3)妨碍生产 印刷、电子等行业影响较大5.2.2 静电的危害 静电的消失有两种主要方式,即中和和泄漏。

前者主要是通过空气发生的;后者主要是通过带电体本身及其相连接的其他物体发生的5.3 静电的消失 5静电中和 空气中的自然存在的带电粒子极为有限,中和是极为缓慢的,一般不会被觉察到带电体上的静电通过空气迅速的中和发生在放电时电晕放电 刷形放电 火花放电 雷形放电5.3 静电的消失 5静电泄漏 绝缘体上较大的泄漏有两条途径:一条是绝缘体表面泄漏;(遇到的是表面电阻);另一条是绝缘体内部泄漏遇到的是体积电阻)5.3 静电的消失消除静电的危害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创造条件加速工艺过程中所产生静电的泄漏或中和,限制静电积累,使其不超过安全限度;二是控制工艺过程,限制静电产生第一类方法泄漏法中和法接地增湿加入抗静电剂涂导电涂层感应中和器发射性中和器材料选择工艺设计、操作设备结构第二类方法5.4 防静电的措施(1)环境危险程度的控制 静电引起爆炸和火灾的条件之一是有爆炸性混合物存在为了防止静电的危害,可采取以下控制所在环境爆炸和火灾危险性的措施取代易燃介质(?)降低爆炸性混合物的浓度(?)减少氧化剂的含氧量(?)5.4 防静电的措施(2)工艺控制 材料的选用 限制摩擦速度或流速 增强静电消散过程 消除附加静电5.4 防静电的措施(3)接地和屏蔽 导体接地(?)导电性地面(?)绝缘体接地(?)屏蔽(?)5.4 防静电的措施(4)增湿一般从相对湿度上升到70%左右起,静电很快地减少。

5)抗静电添加剂 抗静电添加剂是化学药剂,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或较强的吸湿性加入抗静电添加剂之后,能降低材料的体积电阻率或表面电阻率(6)静电中和器5.4 防静电的措施 消除静电的措施小结一、限制和防止静电的产生:一、限制和防止静电的产生:采用导电材料;采用导电材料;减少摩擦阻力;减少摩擦阻力;限制静电产生的烃类油料等在管道中的最大流速限制静电产生的烃类油料等在管道中的最大流速管径(mm)最大流速(m/s)25.025.04.94.9100.0100.02.52.5400.0400.01.31.3600.0600.01.01.05.4 防静电的措施二、接地和屏蔽:二、接地和屏蔽:所有易燃物的贮池、贮罐以及输送设备、封闭的运所有易燃物的贮池、贮罐以及输送设备、封闭的运输装置、排注设备、混合器、过滤器。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