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分析  第一时亿以内数的读法2~页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页的例1,例2,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一中的习题P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  2.理解多位数的读法,在具体情境中,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多位数,体会并能阐述多位数读数的规律  3.结合现实素材,使学生感受亿以内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4.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我评价和善于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教学读万级的数  2.难点:亿以内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教学准备:  准备计数器学生每人收集现实生活中有关万以内的及比万大的数的信息各两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1.复习导入:我们已经学过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还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如:1994年首都北京的人口有一千零五十一万.光的速度是每秒二十万千米、地球离月亮大约有三十八万四千四百千米.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像这些比较大的数的读法.(板书亿以内教的读法)  2.考考你:这些数你会读吗?(在万以内数据中选择4条:一般数、中间有0的数,末尾有0的数、中间、末尾都有0的数,让学生尝试读数)  3.说说你是怎么读的?小结万以内的数的读法。
  
                              4.关于万以内的数,你还知道什么知识?  (1)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  (2)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如: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3)数位: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4)组成:例8030是由8个千和3个十组成的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还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屏幕上随即展示我国XX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及北京人口等有关数据  同学们这些数据你会读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亿以内数的读法,同学们有信心学好吗?  板书题:亿以内数的读法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自主探索先四人小组讨论,在汇报,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计数单位要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教师对着计数单位,在上边板书数位,(师边板书边整理出数位顺序表)  1.数位名称: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  2.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边汇报边整理成数位顺序表:  ……  亿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万  万  万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3.计数方法:  用万作单位,一万一万地数,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由此得出: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要求学生在小组里拨珠数一数,然后请学生代表在全班进行示范  4.分级方法: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都是一级  (1)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个级,表示的是多少个一  (2)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万级,表示的是多少个万  (3)亿位和亿位以上的数位是亿级,表示的是多少个亿  在数位顺序表上补充数位  亿级  万级  个级  ……  亿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万  万  万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数的组成:在13819000中8在十万位,表示8个万,说说其他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  6.总结: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他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一个数字所占的数位不同,它所表示的数的大小也不同  7.练一练:  (1)一万一万地数,从九十六万数到一百零三万  (2)十万十万地数,从七十万数到一百万  (3)一千万一千万地数,从八千万数到一亿指名读,全班读  (4)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万以上的数分小组读一读本小组成员收集的信息数据  (二)互动交流  看来大家对亿以内数的知识了解得真不少,那么这些亿以内的数你们会不会读呢?  2496  24960000  6407000  8000300  1.学生试读。
  
                              2.全班交流  (1)在出现不同答案时,鼓励学生各抒己见,阐明理由教师适当点拨,指正  (2)把每个数的读法用汉字记录下来,开展小组讨论:读数时有哪些规则?  (3)小组推荐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修正,最后进行归纳:  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读万级时,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读一个“万”字;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4)试一试:读出下面各数  69000  24600  708000  ()向读得又对又快的同学取经,看怎样读起来更方便?学生可能提出以下几种方法:  (三)共同优化,形成结论  数出最高位后,按照数位顺序往下读;  先分级,用虚线把万级和个级隔开,先读万级,再读个级;(可以进一步询问:为什么用虚线隔开呢?)  标上数位再读  肯定学生的方法,然后征求意见:你们会选用哪种方法呢?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本第9页的第题:你能正确地读出第2页上的数吗?(先个别读,再同桌互读  2.本第8页的第2题:读出下面每组数重点是准确读出每一级中间,末尾有0的数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这节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亿以内的数位顺序是怎样的?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怎样读亿以内的数?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或者有疑惑的地方?提问质疑。
  
                              2:教后反思  第二时亿以内数的写法6-7页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7页例3、例4,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一的第6、9、11、12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己有知识基础上,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法,能根据数级正确地写出亿以内的数  2.培养学生主动迁移知识的思维习惯  3.结合显示素材感受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教学写万级的数让学生熟练掌握数位顺序表,掌握数位的名称、顺序,进率关系  2.难点:亿以内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  教具、学具准备:  师:含有亿以内数相关信息的音像材料,数位顺序表  生:收集现实生活中亿以内数的信息数条,计数器或算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1.播放新闻  闽江大桥总长四千三百九十八米  群众路小学现有学生一千九百五十三人,校园面积为九千五百平方米  2.师:你在刚才的画面中了解到了哪些数据?你能把这些数据写出来吗?  订正时,让学生说说万以内数的写法:从高位写起,哪一位是几就在哪一位上写几,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老师:刚才我们写的几个数,都是万一内的数的写法同学们掌握了这些方法,还谈到了写数的体会,并总结出一些经验很好!这对于我们进一步学习写数很有帮助今天,我们就进一步学习新的内容─亿以内数的写法板书:亿以内数的写法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自主探索  1.继续播放新闻:  据统计,XX年有六千八百五十万少先队员参加了“手拉手”活动,三千零八十万人参加了“保护母亲河”行动  2.提问:在刚才的新闻中你注意到了哪些数据?这些数据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可能会说:这些数都很大,它们都占有两个数级……学生的回答只要有道理,教师都给予肯定  师:你能试着写出这些数吗?先独立写一写,再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教师倾听小组意见,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  (二)互动交流  各小组代表介绍自己的方法,学生可能会出现两种意见:  (1)先写出数位顺序表,对准数位一位一位地往下写,如果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2)一级一级地写,先写万级,再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教师鼓励同学提出质疑或进行补充  (三)共同优化,形成结论  即时练习:让学生试写第6页“做一做”的四个数  师:这些数的位数很多,写的时候可能会出错,谁有好的检查方法介绍给大家呢?学生可能提出两种方法:  (1)写完后可以把写出的数再写一遍,看是否与要求写的数一致  (2)根据最高位的判断这个数是几位数,然后进行核对  教师肯定学生的方法,并提醒学生写完后注意检查。
  
                              三、巩固练应用,内化提高  1.完成第9页第6题,先在计数器上拨出下面各数,然后再写下来   本题没有数位表来支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画数位线或数位格来代替,逐步过度到直接写出  2文第7页:“你知道吗?”  介绍有关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发展历史,对学生形成数感,感受数字的文化内涵提供了素材  3.数学游戏:  由新闻发布官发布自己在前收集的信息,各位小记者负责将信息中的数据记录下来,最后统一核对,考察小记者工作是否合格  如:三年内中国数字电视用户将达到三千万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发言后,教师总结  P9-13页第三时亿以内数的认识练习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13页第4、6、12、14、1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理解数位、计数单位、数级等数学概念,掌握亿以内数的读写法  2.通过“争当小老师”一事,培养学生反思的意识  3.培养学生做事认真负责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亿以上数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回顾再现  我们都想当小老师吧?今天我们就比一比谁是“优秀小教师”  每人发一张学生前做的小片子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判断题:(1)万级的计数单位是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  (2)2496   读作:二千四百九十六?(×);  24960000   读作:二千四百九十六万(√);  6407000   读作:六百四十万零七千?(√);  8000030   读作:八千五百万零零三十(×)  (3)六千八百五十万   写作:6800000 (×)  一百万七千   写作:1007000 (√)  四万零九十   写作:4090   (×)  (4)17860000米=(1786)万米   (√)  1786000米≈(1786)万米   (×)  判断反思:  (1)请小老师判断第一题  反思:①第一题涉及哪些数学概念?  (数位、计数单位、数级)  ②谈谈你对数位的认识  (把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在的位置,叫做数位;所学的数位有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  ③谈谈你对计数单位的认识  (所学的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计数单位与数位的字面的区别是没有“位”字  ④谈谈你对数级的认识  (四位一分级,分为个级、万级、亿级)  ⑤你对这三个数学概念还有什么疑问吗?  ⑥提问: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2)请小老师判断第二题。
  
                              ①观察第一、二小题你有什么想法吗?  (亿以内数的读法与万以内数的读法相同,只是多加一个级称)  ②观察第三、四小题你觉得应该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  (亿以内数每级末尾的零不读,数中间的零只读一个)  ③谁能对亿以内数的读法进行总结?  (3)请小老师判断第三题  ①想一想怎样写出亿以内数?  ②有什么需要提醒同学注意的地方吗?  (零占位的问题)  (4)就亿以内数的读写法你有什么建设性的意见?也就是怎样能迅速、快捷、避免错误  (读、写法注意四位一分级;做完回查  ()请小老师判断第四题  ①请说明判断的理由  ②你能说说改写和省略的异同之处吗?  (6)请你对自己评价一下,是否是一个好老师  (三)自主检测,评价完善  要想当一个好老师光给别人挑出问题是不够的,自己必须概念清晰下面请你们自己测试一下自己  1.出示书中的图片练习P9第4题,P10第8题,P11第11题  通过这组练习请你为自己打分  2.判断下面那些说法不合理  珠穆朗玛峰高8848米;  我今天卖出二千万根冰棍;  我们学校有00多人;  我们学校有十万人  3.用0、0、0、1、2、3、4这七个数字按要求组成七位数。
  
                              读两个0;  读一个0;  所有的0都不读;读三个0  4.第16页第3题;第17页第题;  .合作小组用自己做的转盘练习读、写数  (四)归纳小结,外延伸  请你谈谈当一名好老师的感受  P13页第四时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页例4,做一做及练习二第1~2、6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会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2.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类推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  1.重点:学会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2.难点:学会比较位数相同亿以内数的大小  3.关键:以比较万以内数为基础,把个级比较方法推广到万级,能正确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1.填空  101010是( )位数,最高位是( )位;36000左起第二位是( )位,表示( )个( )  2.在○里填上“>”,“<”或“=”  999○1010  601○64  687○678  (请学生说一说万以内数的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3、导入新  教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还需要对一些大数目进行比较。
  
                            如:经调查我国面积最大的有六个省份,黑龙江44800平方千米,内蒙古1100000,青海7XX0平方千米,四川48000平方千米,x藏1210000平方千米,x疆1660000平方千米你知道哪个省份的面积大,哪个省份的面积小  (可以让学生自由读一读这些大数,为下面的自主学习做铺垫)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自主探索  出示例4:你会比较每两个省面积的大小吗?  7XX0和1100000  ,  44800和48000  教师:这么大的数,同学们比较过吗?(没有)能不能用以前学的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来比较这些大数呢?(学生回忆原来学的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如果位数不相同,位数多的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从左起的第一位比较;如果左起的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的第二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二)互动交流  让学生分组讨论例4:⑴两个数的数位相同时怎样比较大小?⑵两个数的数位不同时怎样比较大小?教师加入学生的讨论中,对有困难的学生加以  讨论完后,每一组推荐一个代表上台讲述讨论的结果老师结合学生的口述板书:7XX0<1100000,44800<48000让学生重点说一说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位数相同和位数不同两种情况总结比较大小的方法:如果位数不相同,位数多的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从左起的第一位比较;如果左起的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的第二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三)共同优化,形成结论  教师结合学生的总结板书: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学生完成第13面“做一做”的题目,并且说说比较的方法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完成练习二第1题  让学生先比较大小,再说出比较的方法  2.完成练习二第2题  由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让他们说一说排列的过程和方法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教师:同学们回忆一下,这节我们都学了哪些知识?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我们在比较数的大小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小结后教师做概括性的总结和评价,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2、布置作业:完成相对应的配套练习  P14-1页第五时求近似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4-1页例、例6,“做一做”及练习二第3-、7-8题。
  
                              教学目的:  1.会将整万的数改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2.会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以内数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能把整万的数改写用“万”作单位的数  2.难点:能正确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写出它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1.在○里填上“>”“<”或“=”  999○1010601○64687○678  (1)第一组两个数你是怎样比较大小的?(第一个数是三位数,第二个数是四位数,三位数一定小于四位数)  (2)第二、第三组数都是三位数,你又是怎样比较的?(两个三位数比较,百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就大;百位上相同,十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我们已经学过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今天我们继续比较学习亿以内数的大小  2投影出示白细胞和红细胞的图片,介绍白细胞:能消灭病菌,清洁血液;红细胞:能输送氧气一小滴血液含有:红细胞:000000个,白细胞:10000个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教学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让学生把红细胞和白细胞的个数读出来  ①按照四位分级的方法把上面三个数表示成下面形式:  000000  10000  ②让学生读出二个数:五百万、一万  ③教师:读了这些数以后,你发现了什么?  ④教师根据学生的读数过程作如下板书:  000000=00万  10000=1万  3.学生观察、比较等号右边与等号左边的数  ①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等号右边的数与等号左边的数有什么不同?  (等号右边的数省略了万位后面的尾数,等号左边的数没有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  ②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等号两边的数大小完全相同)  4.A:比较数的大小一共有几种情况?位数不同怎样比?位数相同怎样比?    B:数位和位数有什么区别吗?  学生小组讨论:  ①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用“万”作单位表示整万的数?(用万作单位表示整万的数只需要去掉万位后面的四个“0”,并写上“万”字  ②用万作单位表示数有什么好处?  (用万作单位表示数既简单又不容易写错,使人一看就知道数的大小  .小结:为了读数和写数的方便,今后我们可以直接用“万”作单位表示整万数  6.练习:  ⑴让学生独立完成第14页“做一做”1、2题,师巡视。
  
                              ⑵改写完后,抽一部分同学把完成的练习在展示台上展示出来,集体评价  (二)教学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1.导入:  有些较大的数,有时没有必要或者无法说出它的准确数比如,重庆市开展万人长跑活动,参加的人数约1000人,这个1000人就是一个近似数又比如北京申办XX年奥运会的经费是XX0000(2千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1亿6千万元,这个1亿6千万也只是一个大概数据既然生活中用到近似数这么多,那我们就应重视近似数的学习,怎样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呢?  我们已经学过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2.复习:  用什么方法省略4926和937千位后面的尾数?两个数的省略方法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说出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要根据百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的方法  师:如果把数扩大到比万大的数,还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求它的近似数吗?  3.教师出示例6  ①让学生试做,同时指定一名学生在黑板上完成  ②集本订正,然后分组议一议:⑴在省略1276和1389000万位后面的尾数时,要根据哪一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⑵在求近似数时,1276的千位上的数不满,应该怎么办?1389000千位上的数比大,该怎么办?⑶求出的近似数为什么不使用“等号”而要使用“约等号”?  ③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解决以上三个问题。
  
                            要特别注意让学生搞清楚:因为是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不是准确数,所以要使用“约等号”  (讨论交流,引导归纳)把一个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和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它的近似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A、相同点:都是计数单位发生变化(从以“一”作单位变成以“万”作单位)  B、不同点:整万数的改写,改写前后数的大小不变,用等号连接;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值),数的大小发生了变化,用约等号连接  ④让学生完成第1页“做一做”的题目,然后抽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4.小结:  ①同学们,我们学习了把一个较大的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我们还学习了把一个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这两方面内容在意义和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②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由每小组推荐一个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最后由教师总结:求近似数和改写数都要改变数的表现形式,但它们的实质是不同的,求近似数改变了原数的大小,而用“万”作单位只改变了数的表现形式,没有改变数的大小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①完成练习二第3、题  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和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在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②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二第4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教师:同学们回忆一下,这节我们都学了哪些知识?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以及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时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小结后教师做概括性的总结和评价  P17-18页第六时比大小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改写练习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7-18页的练习二第4、、7、8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会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2.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类推的能力  3.会将整万的数改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4.会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以内数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  1.重点:学会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能把整万的数改写用“万”作单位的数  2.难点:学会比较位数相同亿以内数的大小能正确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写出它的近似数  3.关键:以比较万以内数为基础,把个级比较方法推广到万级,能正确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回顾再现  1、复习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师:我们已经学了怎样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谁来说一说比较大小的方法。
  
                            指名1、2个学生回答)  师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并记住:首先要看数位是否相同,相同的数位就要从最高位比起,如果不能比较出来,就一位一位往下比,直到比出大小为止如果数位不相同,就看哪一个数的数位多那个数就大  2.复习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1100000=110万  1210000=121万  7XX0=72万  师:要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就要把万后面的零去掉,要加上一个“万”字  3.做一做练习学生独立完成,全班核对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1.让学生表演地球与太阳(本例6)  2.师:“大约130万个”是一个什么数?  生:是一个大概数,近似数  师:求一个近似数要用什么方法?  生:四舍五入  3.1276≈10000=1万  1389000≈1390000=139万  ≈13000=13千   =1389千  ①师:我们要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应该怎么做?  生:首先找出万位,再看千位上的数是否满,不满就四舍,满就五入,然后在把万后面的数改写成零或加一个万字  ②请同学思考:如果是省略千、百后面的尾数又该怎么办呢?  做练习1页的“做一做”,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请小组派代表来汇报。
  
                              生总结:省略哪一个数位上的数要先找出那个数位,然后看到右边下一位是否满决定四舍五入,但必须在后面加上省略那一数位上的计数单位  三、自主检测,评价完善  1.第4题由师生对答哪些是近似数,哪些是准确数  2.第题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然后开火车的形式校正,并要求说明过程  3.第7题由老师提示,讲解题意,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对投影校对,并让学生提出质疑  4.第8题学生独立完成,拿学生的本投影校对,并请学生说明理由  四、归纳小结,外延伸  1、让学生说说这节的学习体会,并提出质疑  2、布置作业:完成相对应的《配套练习》  P19-20页第七时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9-20页的数的产生与十进制计数法,练习三中的习题P1-2  教学目标:  1.了解数的产生  2.初步认识自然数  3.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掌握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和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重难点:  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掌握千亿以内数位顺序和十进制计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读一读这些数:7、29、9000、136  我们已经认识了很多数,这些数是怎样产生的呢?  前大家了解了一些,我们一起来交流。
  
                              (师生共同介绍数的产生)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自主探索  1.数的产生  学生回答:人们在劳动生产中有了计数的需要,比如数人数、物体个数等,这样就产生了个数.  教师明确:远古时代人们虽然有计数的需要,但开始不会用一、二、三、四.……这些数词数物体的个数,只是知道“同样多”.“多”、“少”,因此那时人们只能借助一些其他物品来计数.  2、学生观察教材插图内容  (1)放牧时摆小石子,每放出一只羊,就摆一个小石子,放出多少只羊就摆多少个小石子.放牧回来,再把这些小石子和羊—一对应起来,若二者同样多,说明放牧时羊没有丢.  (2)人手中的木棒,木棒上有好多道,这就是记录.人们出去打猎时,拿走的武器,每拿一武器就在上面刻一道,等到人们打猎回来时,再看二者是否同样多,以此来判断武器的丢失.  (3)结绳计数的道理也是这样.过去人们无论采取的哪种计数方式,都是要把数的实物和用来计数的实物一个一个地对应起来.  (4)随着语言的发展,便逐渐出现了数词,随着文字的发展人们发明了记数的符号,也就是最初的数字.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符号也不同.  教师提问:你知道哪些国家的数字?各是怎样的?  (巴比伦数字、中国数字、罗马数字、阿拉伯数字)  ()人类对数的认识逐渐增加,数认得越来越大,这样就产生了进位制,因进位制有很多种,十进制计数比较方便,所以后来逐渐统一采用十进制.有了数的概念、数字和计数方法,又逐渐发展成较完整的计数方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十进制计数法”.  (板书题:十进制计数法)  (二)互动交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交往的增多,需要相互交换物品,又经过了很长时间,产生了较完善的计数方法  就象我们已经学过亿以内的数及计数单位和亿以内的数位顺序在日常生活中还经常用到比亿大的数,例如我国人口已达到13亿,世界人口已有0多亿,银行存款已超过百亿等你能从亿接着往下数吗?  1.数位顺序表  (1)猜一猜  师问:“亿”后面的计数单位是谁?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可能会说从前面学过的万级、个级类推出来,这时师从学生所说的引导生说出10个亿是十亿等  (2)师小结: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师:相邻是什么意思?谁来说一说?  师:像个与十,十与百,万与十万,千万与亿这样紧挨着的就是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  (3)学生独立补充完整本数位顺序表  (三)共同优化,形成结论  1.填写数位和计数单位  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为读写方便,把数位分级,学过的亿以内的数是怎样分级的?  数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数级……(   )级(   )级(   )级  计数单位……  (小组合作完成)填写完整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10个千万是多少?  ②10个亿是多少?10个十亿是多少?10个百亿是多少?  ③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叫什么级?每级各表示什么?  2.个、十、百、千、万……千亿都是用来计数的,叫什么?(计数单位)  直到现在我们一共学了哪些计数单位?  亿以内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小组讨论)  (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即十进关系)  写数的时候,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填一填  ①一百亿有( )个十亿,( )个百亿是一千亿  ②从个位起,第( )位是万位,第( )位是亿位  ③和亿位相邻的两个数位是( )和( )  ④( )个一百亿是一千亿,10个( )是一百亿、10个亿是( )  ⑤4在十亿位,表示( )个(   )  2.写出一些多位数,说说每个数字所在的数位和表示的意义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P21页第八时亿以上数的读法  .理解多位数的读法,在具体情境中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多位数,体会并能阐述多位数读数的规律  2.结合现实素材,使学生感受亿以上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3.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自我评价和善于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读亿级的数  教学难点:亿以上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1、游戏:抽数字组成一个数,并读一读,比一比谁读得既快又对  要求:用4个0和、6、7、8,八个数字组成不同的数第一个同学先抽4个数字组成一个四位数并读出来后面的同学只能抽一个数字并读出来。
  
                            直到抽完8个数字  2、看来同学们对亿以内数的读法掌握的不错你们能读更大的数吗?有没有信心读好?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更大的数的读法:亿以上数的读法板书题)  3全班交流:  (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重点处理亿以内的数,引导学生看亿以内的数是怎么读的,怎么写的在交流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数据的,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2)全班交流亿以内数的读、写方法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亿以上数的读法  1.出示一些亿以上数的信息有学生搜集的、也有教师提供的)例如:  ①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是149600000千米  ②我国平均每月生产和丢弃的一次性筷子大约是370000000双  ③XX年我国出口总额约为32600000000美元  ④截止到XX年一月,我国青少年上网人数约为10XX300人  师:请你比较一下这些数和刚才读的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目的是让学生观察到数级扩展成是三级数  2.以小组为单位合作研究:  要求:  (1)先自己试着读读这样含有三级的数,再在小组内互相读读  (2)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你是怎样读这些数的?试着说说读数方法是什么?  3.全班反馈:  (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前边来读数。
  
                              (2)在学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读亿以上的数的方法是什么?  方法:(学生可能说得不完整,教师可帮助学生整理补充实际是把亿以内数的方法迁移到这  ①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②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  ③数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4.说读法时,重点处理0的读法:(如果刚才学生说到的数中有0的可以指着让学生读读  (不管学生说到0的问题没有,都要着重处理0的读法在读数时,0最难读,数中间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出示几个练习强化0的读法)例如:  (1)听录音判断对错:  61000000000 读作:六百一十亿?(√)  2360090008 读作:二百三十六亿零五百零九万零零零八╳)  1004000XX 读作:一千零四亿零二千╳)  问:“你怎么这么快就得出答案来了?”(分级了)  (2)教师出示读数的卡片让学生读:  8007000  60006   1008000  30400000   700000000  08000600000  (教师在这要重点抽问:哪个0读了??哪个0没读?为什么?)  .师:你觉得读含有2级的数和含有3级的数在读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读法一样,数级扩展)  6.下面围绕读法进行练习。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一)基本应用  (1)读出下列各数:(先自己读读,再2人互相读读1人读1人判断再换过来读有争议的可以举手  8300000000  78000000   20700600  读完六个数可以填写反思表,一共3个题  (二)综合应用  反思表  1.六个数,你读对了(  )个数?  2.你是怎么读出比亿大的数的?(多选)(  )  ①数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②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③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  3根据收集到的错例引导学生总结“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错例点击]  预设:如30000760读作:三亿零七千六百五十  如300076  读作:三千七百六十五  如40030000000读作:四千零三亿零五百  ……  (2)本“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  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或者有疑惑的地方?提问质疑  2  布置作业:后请同学们试着以“亿以内数的写法”为学习基础,自学亿以上数的写法,下节来汇报,看看谁学得最好。
  
                              P21页第九时亿以上数的写法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掌握亿以上数的写法,能根据数级正确地写出亿以上数  2.培养学生主动迁移知识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教学亿以上数的写法  教学难点:亿级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1.让学生看一看数位顺序表,说一说从数位顺序表中可以知道哪些方面的知识(从数位顺序表中可以知道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五位是万位……,还可以知道从个位到千位组成个级,从亿位到千亿位组成亿级)  2.让学生回答亿以上数的读法法则做练习第28页第题  3.写出下面各数  四千八百三十二万  二万八千五百八十七  七千零三万五千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亿以上数的读法,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仅仅会读这些大数目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会写这些数,这节,我们就来学习亿以上的数的写法  板书题:亿以上数的写法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亿以内数是怎样写的呢?在写法上要注意什么问题?  生:可能回答……(先写最高位,再依次往下写,最后写个级)  师:那么,亿以上数的写法和亿以内数的写法有什么联系呢?我们一起来探讨,看看下面这些数该怎么写?  1.整亿数的写法。
  
                              师在黑板上写出三亿,让学生自己试着写一写,并跟你的同桌说说为什么这样写引导学生说出整亿的数,要从亿级写起,在万级、个级各写4个0就可以了)  师总结:整亿的数先写亿级的数,再在后面加8个0  2.非整亿数的写法  师:同学们都很聪明,会写整亿的数,还总结了方法,下面这些数又该怎么写呢?  三十亿九千万   写作:  七千零三亿零二十万  写作:  师:这两个数比较复杂,但你们都是聪明的孩子,我相信你们都能写出来,有没有信心?打开本22页,写在书上,写完后四人小组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①这些数包含几级?(写数时先写哪一级,再写哪一级?)  ②百万位到个位为什么写0?(哪一个数位上没有单位,就用0占位)  ③百亿位到十亿位为什么连续写两个0?  3.在这里教师要重点处理0的写法  (1)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用0占位  (2)使学生意识到,不能读几个0就写几个0  4.组间交流学生手中有很多数据,可以充分利用,可以安排这样一个活动,两人间读一条自己喜欢的大数的数据,1人读,1人记录  师:谁来根据大家说的总结一下亿以上数的写法  .本做一做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  三、巩固练应用,内化提高。
  
                              1.写出下面各数先自己写,再小组间互相说说)  二百零六亿零五百八十万  写作:  四百八十亿    写作:  十二亿七千六百万   写作:  三十亿零六十万    写作:  一千零四十亿零五百万   写作:  同时提供给学生思考题思考:(先自己思考,再小组间说说)  2.请你思考一下有什么好方法、好经验要和同学们交流的?  3.本练习三,6、7、8、9题,由学生独立完成再讲评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怎么写亿以上数的?  (2)自己是怎么解决新问题的?再次回头反思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关注学习过程和方法,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P22第十时改写和省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把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四舍五入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理解改写与省略的相同与不同  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3.让学生感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他们的学习乐趣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掌握改写、省略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今天,我们全班进行一下信息的交流分小组汇报)  要求:先说说你们收集的是哪方面的信息,是怎样得到的   再每组选一条你们最喜欢的信息,介绍给大家。
  
                               其他同学,如果听到你感兴趣的信息可以记录下来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刚才,同学们分组介绍了自己收集的信息通过交流我们对居住的北京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谁来说说你记录了哪些信息?(学生实物投影展示)  抓住学生用不同记录方式记录的信息,引导学生观察:  (1)两位同学记录了相同方面的信息,看看一样吗?  例如:  ①北京每年因漏水浪费水资源100000000立方米   北京每年因漏水浪费水资源1亿立方米  ②北京天然气供应量超过1400000000立方米   北京天然气供应量超过14亿立方米  ③XX年全市从事科研活动人员240000人,科技活动经费23000000000元   XX年全市从事科研活动人员24万人,科技活动经费230亿元  (2)引导学生观察、比较,100000000、1亿两种记录形式你有什么发现?  计数单位不同:个、亿  数值相同:大小相等  两种方法你喜欢哪种,为什么?  为了读、写、算时更方便,我们常常会把这样的大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  (3)总结改写的方法:  1.学生试着将收集的信息进行改写汇报反馈)  2.根据改写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怎样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去掉万级、个级的8个0,换一个亿字。
  
                            还有什么问题?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出示:全市公交线路776条,年客运量约47亿人次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大约是47亿人次,可以是47亿多也可以不到47亿,是一个近似数  2.小组合作(先把下面的数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再总结你们小组的方法  全年订阅报纸1170000000份  收寄函840000000份  西城区大型商场年营业额达到980000000元  3.汇报,交流:  1170000000≈12亿   (五入)  840000000≈8亿  (四舍)  98000000元≈10亿元  (进位)  4.小练:老师这儿有一组信息:  XX年北京的铁路年运送乘客239000000人次  XX年北京的铁路年运送乘客210000000人次  ①自己独立完成,省略亿后面的尾数  ②订正 239000000人次≈2亿人次  210000000人次≈3亿人次  ③师:都是2亿多,为什么一个是2亿,一个是3亿  ④利用手中的数轴,小组合作解释这个问题:  0   1亿   2亿   3亿  汇报  ⑤看图  (4)小结方法:看千万位四舍五入  四、回顾整理,内化提升。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改写和省略,对于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想法?把你的体会写下来  P23-2第十一时计算工具的认识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各种计算工具,对算盘和计算器有一定的了解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认识算盘、计算器,计算器的使用  教具准备:算盘、计算器  教学过程:  前参与:查找有关计算工具的资料,准备一下,把你所认识的计算工具用最清楚的方式介绍给大家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一)前参与反馈(学生介绍计算工具)  前面我们了解了数是怎样产生的,随着数的产生,就会出现数的计算,为了计算方便,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计算工具,前同学们进行了有关资料的查询,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计算工具?  (二)老师根据学生介绍的情况补充介绍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算盘  刚才同学们介绍了许多的计算工具,其中算盘是我们中国所特有的,现在在许多地方还能见到你认识算盘吗?对算盘有哪些了解?  (1)算盘各部分名称  算盘的长方形的框内装有一根横梁,梁上钻孔镶上小棍数根,称为档每根上穿一串珠子,叫算盘子儿或算珠。
  
                              常见的算盘是两颗算珠在横梁上,每颗代表五;五颗在横梁下,每颗代表一计算时按规定的方法拨动算盘子儿而得出计算结果  在拨数时要先定好数位,规定哪档是个位,然后再拨数规定从右往左数第三档为个位)  拨出一个数,说一说这表示多少?  (2)两种不同的算盘:  出示两种不同的算盘(书23页图):  观察有什么不同  左边的算盘是中国算盘,上面有两颗珠子,每颗代表  后来算盘发展到日本,逐渐演变成右边这样,上面变成了一颗珠子  原因是:原来是中国采用的是16进制,满1进1,所以算盘每档上是1;进入日本后,采用的是十进制,所以算盘的上面剩下1颗珠子  (3)算盘的两种功能:计算和计数  2.计算器  (1)计算器的使用非常的广泛,你认识计算器吗?  出示一个计算器,你能说说每个键的功能吗?  显示屏、时间键、日期键、清除键、开关及清除屏键、存储运算键、括号键、数字键、运算符号键、等号键等  (2)让学生看本自学,边看自己的计算器边看书,然后小组交流  (3)计算器的使用与算盘相比有什么优势?  (4)全班看计算器,师生对口令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计算器的使用为我们带来了许多的方便,通过使用计算器,你觉得计算器如果具备哪些功能就更好了?不妨我们去找一找是否有具备这种功能的计算器,该如何使用,更希望同学们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明出更好的计算工具。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继续查找有关计算工具的资料有兴趣的同学,如果能根据计算工具的发展史将其罗列就更好了  2.了解计算器的其他功能  P26页第十二时用计算器计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利用电子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2.使学生知道用电子计算器计算顺序和笔算顺序是一样的  3.让学生善于观察发现数学的秘密,能够对一些有规律的数进行口算  教学重点:  能够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  懂得观察发现一些有规律的数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1、谈话:同学们,你们跟爸爸妈妈到菜场去买过菜吗?菜场里买菜的人多吗?那你们看到那些卖菜的小贩是怎样算钱的吗?怎样不会算错呢?(使用计算器)  2、(出示图片):你们看出图中的场景是在哪里吗?他们在干什么?  他们为什么都用计算器?  你们还在什么地方也见过或用过计算器?  3、揭题:现在,计算器已经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它给我们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具体计算问题带来了方便,所以在进行比较复杂的计算时,人们通常使用计算器来计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和学习使用计算器  4、386+179=  说说你是怎样使用的。
  
                              (先按“386”,屏幕上显示386,再按“+”,屏幕显示不变,再按“179”,屏幕显示179,按“=”,显示结果6  试试e键有什么功能?(清除)  自己试试看:  26×39=     312÷8=  2.你觉得使用计算器需要注意些什么?  看清数,别摁错了;每次计算前要清0  、计算  4+46=  60×2=  198÷49=  0+30=  38×79=  201+99=  计算后说一说你怎么算的这么快?(并不是任何时候用计算器计算都是最好的,像可以直接口算的、能简算的题目,就不需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