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2年公司疫情防控综合管理制度

东***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6.27KB
约17页
文档ID:168088827
2022年公司疫情防控综合管理制度_第1页
1/17

疫情防控责任制度1、建立防控组织机构各部门负责人为具体责任人,对疫情防控、生活保障、治安保护、对外联系等实施具体管理2、公司负责人对疫情防控工作负总责,各部门负责人配合,明确责任做好相关工作3、情况报告明确报告联络员,做好疫情防控上传下达工作,保证信息畅通4、配备专职防疫工作人员负责监测体温、通风消毒、发放并监督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宣传教育等全员实名制登记及健康排查制度1、对进出工地人员的姓名、籍贯、来去方向、交通方式及时间等信息实施真实、动态记录,发现可疑病例,及时送往定点医院,严禁在工地留宿2、工地大门值班人员要严格登记管理制度,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施工现场3、疫情排查组每天两次对全部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和登记,当体温枪显示温度超过37°时,采用腋下体温计测量,腋下体温超过37.3°者禁止进入现场作业,需返回宿舍或家中留待观察4、对配送材料、物资等外来人员一并进行实名制登记,车辆进场后,车上人员不得出驾驶室,货物、物资由项目部安排工地内人员接收和装卸公司疫情防控综合管理制度为指导企业科学有序开展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提高企业防控能力,有效防范疫情在企业发生、扩散,保障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企业生产秩序,制定本方案。

—、建立机制(一)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要建立新冠疫情防控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企业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成立工作专班,负责企业疫情防控工作二)制定防控方案包括领导体系、责任分工、排查制度、日常管控、后勤保障、信息报告、应急处置等内容,要细化落实到车间、班组,明确专人负责三)健全信息报告和联络员制度要建立与辖区街道(乡镇)、卫生健康等部门的信息通报机制,专人负责建立疫情信息报告制度,明确流程和责任人二、严密排查(一)分类返岗企业要做好员工健康状况排查登记,确认员工健康后方可返岗目前仍在疫情重点地区的人员,暂不返岗;对有其他疫情较重地区旅居史、曾与确诊或疑似病例有密切接触史的员工,实行集中隔离或居家医学观察14天;对省内其他各市返回的无流行病学史、无相关症状的员工,确因生产需要返岗的,可按照“厂区内上班,14天内不得离开厂区、宿舍或区域”的方式返岗二)建立台账实行返岗职工健康状况“一人一档”管理,全面掌握职工返岗前14天内的行动轨迹(地点具体到门牌号,时间具体到某日某时)、身体状况是否良好、是否与发热患者有过密切接触、是否接触过野生动物、返程交通工具及行程等情况要与返岗职工签订诚信承诺书,并每日开展健康监测。

三)设置临时隔离点依托医务室或辖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医疗保障,在企业医务室、集体宿舍等区域按照要求设置临时隔离室不具备设置隔离场所条件的企业,根据县(区)和园区统安排,确定具体的隔离观察地点并按要求向所在园区和街道(乡镇)报备三、做好防护(一)防护准备统计、购置、储备所需的罩、消毒剂、手套等防疫物资,定时排查库存量,要确保每一名进场作业人员均能按规定佩戴罩,安排专人负责废弃防护用品处置二)通风消毒1. 日常消毒复工复产前,对企业所有场所进行一次消毒,之后定期开展消毒对重点区域要安排专人每天早晚各消毒一次通勤车使用后要立即消毒、更换椅垫套2. 日常通风工作场所每天至少两次保持30分钟开窗通风要关闭空调,确有需要的,按相关规定采取进风消毒过滤;对有回风的集中式空调系统,要在回风设置低阻中效空气过滤器,并加强新风空气过滤器的清洁和更换三)人员防护所有员工、体温检测人员上班期间要全程配戴罩,作业岗位保持安全间隔距离企业物业、保洁等要按要求侃戴罩、手套等防护用品1. 手卫生企业工作和生活场所要设置洗手设施和消毒用品2. 住宿安排集体宿舍要尽量减少同房间入住人数,尽量分散布置在四个方位,建议床外围设布帘隔断,避免头顶头休息。

集体卫生间要设置洗手消毒设备,个人生活用品严格分开四)人员管控1. 减少聚集鼓励采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办公,减少会议频次和开会时间如确需开会的,要选择相对宽敞、通风的空间,参会人员要佩戴罩2. 优化招聘方式提倡线上招聘员工,要做好应聘人员的健康预检,严格核查其过去14天内的流动情况并做好登记等工作,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办理入职手续3. 通勤安排鼓励工作人员自驾、骑行或步行上班,尽量减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外地员工原则上14天内不得离开厂区、宿舍或区域五)就餐管理1. 食堂安全卫生按照食品安全规范执行,不得采购未经宰杀、未经检疫的活禽活鱼肉品2. 规范操作服务每日岗前对食堂服务人员开展健康检查、体温测量,并做好记录,食堂服务人员作业中要统佩戴手套、罩、防护鞋等3. 合理安排就餐尽量个人单独用餐,推行分餐制、盒饭制,可采取分时段进餐、用餐人员之间保持1.5米以上距离并减少交谈、送餐到各单位等方式减少人员聚集食堂餐厅要加强日常消毒与通风四、开展监测(一)落实门岗体温监测登记制度企业要每日开展两次体温检查,多渠道及时了解员工健康状况在厂区、园区大门及集体宿舍区等地建立体温检测点,加强门卫管理,落实24小时人员值守,对进出人员、车辆实行严格检查,做好信息登记,一旦发现发热/呼吸道感染症状者,要求其暂停上岗,并及时就医。

二)落实员工健康监测报告制度做好员工日常缺勤登记,及时了解缺勤原因有通勤车的企业,应配专人在员工上车前进行体温测量,发现异常,按应急处置流程及时处置五、处置疫情企业要制定应急处置方案,及时处置突发情况一)疫情处置程序发现发热、咳嗽、胸闷、气促等可疑症状者,要第一时间报告辖区卫生健康部门及主管部门,并采取隔离等措施二)密切接触者管理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对密切接触者采取暂时隔离管理措施,并做好思想安抚工作三)终末消毒疫情发生后,在当地疾控机构指导下,按照《新冠防控方案(第四版)》中的《特定场所消毒技术方案(第二版)》,做好病例生产生活等疫点的终末消毒四)暂停生产经营根据疫情波及的范围、发展趋势,由辖区决定必要时采取临时停止生产经营措施六、开展宣传(一)广泛宣传收集有关防疫知识、宣传片和宣传视频,通过宣传板、电子大屏等开展宣传二)技术培训加强体温检测、消杀等相关工作人员操作技能培训三)健康教育普及新冠预防知识,让每一个员工都知晓新冠预防知识,教育引导员工注意个人卫生每日佩戴罩,与人交流保持1米以上距离一旦出现任何身体不适及时告知管理人员,及时就医,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隔离治疗和调查。

公司疫情防控综合管理制度为全面贯彻落实上级部门以及行业主管部门有关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有效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公司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一、公司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组长:XXX成员:XXX、XXX、XX疫情防控领导小组负责全面领导、指导公司新冠疫情防控(以下简称“疫情防控”)工作指挥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疫情防控指挥小组日常事务及指挥小组交办事项办公室设在行政办公室,XXX任办公室主任二、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原则认真贯彻落实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行业主管部门,把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复工复产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落实防控措施,全力做好防控工作,有效预防、及时控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发生,切实保障职工身体健康三、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明确任务分工1、本着为员工负责的态度,充分认识疫情防控形势的复杂性、严峻性和重要性,各部门负责人要切实安排好本部门人员,以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做好部门自身疫情防控工作责任人:各部门经理)2、加强疫情防控宣传教育面向员工,通过网站、公众号、工作群等网络渠道,及时开展新型冠疫情防控宣传教育,帮助员工提高防范意识、了解防治知识,引导员工做好科学防护,保持充足睡眠,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密切关注疫情防控形势发展变化。

责任人:各部门负责人)3、全面排查员工信息,规范管理各部门要做好相关人员排查,对春节假期后返岗、返工员工,省外员工2月17日前一律不得返岗,特别是对XX省、XX省敏感地市返岗人员要重点追踪、排查对于省内员工要每天监测其健康状况,发现有发热、咳嗽等感染症状疫情病例发生情况及时上报公司,并按照相关政策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对密切接触人员要进行隔离观察,防止疫情发生责任部门: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4、落实防疫物资,加强预防公司安保科设置疫情防控监测点,配备快速测温仪1-2个、消毒喷雾器1个、消毒喷壶1-2个、消毒液所有员工必须佩戴罩,检查人员必须佩戴护目镜责任部门:行政办公室)5、扎实做好厂区环境卫生与场所消毒工作对公司环境卫生进行彻底消毒,确保护生无污染,不留死角、不留隐患,并注意长期保持责任部门:行政办公室、各部门)6、全面加强人员、车辆出入管控XX市以外员工一律不得返厂疫情检查人员佩戴医用罩、戴护目镜所有入厂人员必须佩戴罩安保科人员对所有入厂人员进行详细登记,测量体温,对于体温异常、有咳嗽等症状者严禁入厂安保科人员对所有入厂的外部车辆进行详细登记,用喷雾器进行喷雾消毒一次,签订外来人员入厂须知,严禁外来人员在厂内随意走动。

四、制定应急预案,加强应急处理能力当公司出现新冠疫情时,立即启动《公司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并按以下程序办理:1. 立即报告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由办公室分别上报区卫生部门,并在区卫生部门指导下立即开展应急处置工作2. 对新冠病人立即送XX市医院隔离治疗3. 立即对与病人有密切接触的员工进行筛查及医学观察处理4. 迅速、严密、彻底做好全面消毒工作5. 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调查及后续处理工作五、本方案自下发之日起实施,如与政策、规定相冲突的,以政策、规定为准公司新冠疫情防控消毒管理制度面对新冠疫情加快蔓延的严重形势,为做好公司新冠防控工作,切实维护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加强防疫期间的消毒管理,特制定本方案一、消毒责任部门及消毒范围1、公司A楼一楼研发采购中心、展厅、二楼办公区域,B楼二楼办公区域、一楼办公区域、食堂、宿舍、门岗、废品库及公共区域由总经理办公室负责消毒工作2、采购部材料仓、物流部、用户服务部等部门按照其卫生责任区域划分,负责各自区域内的消毒工作二、常见消毒剂及配置使用方法1、84消毒液,有效氯含量5%,采用消毒液,水的比例为1:100稀释2、75%乙醇消毒液,直接使用。

3、注意事项1)、含氯消毒剂有皮肤黏膜刺激性,配置和使用时建议佩戴罩和手套2)、乙醇消毒液使用应远离火源三、消毒具体规定1、员工食堂消毒,每日喷雾消毒2次,餐桌椅使用后使用酒精消毒,餐具用品须高温消毒2、会议场所消毒,会议结束后场地、会议桌须进行喷雾消毒或酒精茶具用品建议开水浸泡消毒3、办公场所、公共区域消毒,每日下午18,30对门厅、楼道、会议室、电梯、楼梯、卫生间等公共部位采用84消毒液进行喷雾消毒清洁人员工作时须佩戴一次性橡胶手套,工作结束后洗手消毒每个区域使用的保洁用具要分开,避免混用每天两次使用75%酒精或含氯消毒剂对垃圾桶进行消毒处理4、采购部材料仓、物流部、用户服务部等部门生产区域消毒,每日须对生产岗位、使用的工具、设备、厂房通道、洗手间等进行喷雾消毒或使用75%酒精消毒5、公务车辆消毒,公司公务车辆内部及门把手建议每日用75%酒精擦拭3次乘坐人员须佩戴罩,建议使用后用75%酒精对车内及门把手擦拭消毒6、后勤人员消毒,安保人员、清洁人员工作时须佩戴罩,并与人保持安全距离食堂采购人员或供货人员须佩戴罩和一次性橡胶手套,避免直接手触肉禽类生鲜材料,摘手套后及时洗手消毒保洁人员工作时须佩戴一次性橡胶手套,工作结束后洗手消毒。

7、宿舍消毒,每日晚20: 00对宿舍楼内楼梯、走廊、过道、卫生间等公共区域采用84消毒液进行喷雾消毒,用75%酒精对栏杆、门把手、热水器水龙头等员工手部密切接触部位进行消毒,宿舍内建议个人采用酒精等每天消毒8、安保门岗值班室消毒,每日早8: 00、晚20: 00进行交班时对门岗值班室及大门进出区域采用84消毒液进行喷雾消毒,对值班室门把手、桌面、椅子把手等手部密切接触部位采用75%酒精消毒登记信息由每班专人负责,交接班对记录本和笔消毒9、消毒,尽量不用座机等公用建议座机每日75%酒精擦拭两次,如果使用频繁可增加至四次10、废弃罩收集处理,防疫期间,设置专门的废气罩、手套的垃圾桶,摘罩前后做好手卫生,废弃罩放入的垃圾桶内,每天两次使用75%酒精或含氯消毒剂对垃圾桶进行消毒处理四、消毒记录管理以上消毒具体规定,规定了消毒的药品配比、消毒责任分工、消毒方法、消毒时间、次数所有消毒工作按要求进行并如实填写消毒记录《公司防疫消毒记录表》,备查公司疫情防控综合管理制度为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应对新冠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关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分区分级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提高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科学性、精准性,依据《传染病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现就做好防控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总体要求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发展趋势变化,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分类指导、分区施策,坚持依法防控、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加强重点人群、重点场所管控,着力抓实抓细各项措施,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和针对性。

二、具体措施(一)加强人员社会管控,严防输入和扩散风险1. 实行人员分类管理根据居民近期旅行史或居住史、目前健康状况、病例密切接触史等判断其传播疾病风险,将居民划分为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人员,采取针对性的管控措施高风险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定点医学观察机构或居家实施严格的隔离治疗或医学观察,相关机构和社区对其(二)做好重点场所防控,严防扩散风险1.落实社区防控责任充分发挥社区动员能力,实行网格化、地毯式管理,责任到人,联系到户,确保各项防控措施切实落实、不留死角针对未发现病例的社区,实行“外防输入”的策略,做好组织动员、健康教育、信息告知、重点地区和高风险地区返回人员管理、环境卫生治理、物资准备等工作针对出现病例或暴发疫情的社区,实行“内防扩散、外防输出”的策略,在采取上述措施基础上,还应当做好密切接触者管理和消毒等工作针对出现疫情传播的社区,实行“内防蔓延、外防输出”的策略,进一步实行疫区封锁、限制人员聚集等措施2. 落实用工单位防控责任用工单位严格落实复工复产疫情防控要求,做好返岗员工登记报备并建立员工健康台账对于需要接受隔离医学观察但无相关症状的员工,经检测筛查排除感染,可适当缩短隔离时间,在做好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提前返岗。

做好办公场所、工区及公共区域、职工宿舍的通风消毒、环境清理等工作,为员工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实行“进出检”制度,做好员工日常体温检测和健康监测实施分区作业、分散错峰就餐,控制会议频次和规模,尽量减少人员聚集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事业单位采取错时上下班、弹性工作制或居家办公方式单位应当设立隔离观察区域,员工出现可疑症状时应当及时隔离并安排就近就医,配合当地疾控部门做好病例报告、流行病学调查、相关区域封闭消毒等工作3. 落实院校防控责任各地根据疫情发展情况确定开学时间,严禁学生提前返校院校开学前做好预案和监测设备准备、隔离空间预备、环境卫生改善等工作开学后学校医务室加强监测,对来自疫情防控重点地区、和确诊病人有过接触以及有相应症状的学生,采取单独隔离措施开展“晨午晚检”,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加强因病缺勤管理,对因病缺勤学生和教职员工及时追访和上报校园实行封闭管理,禁止校外人员进入,不组织大型集体活动学生和教职员工如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可疑症状,应当及时隔离并安排就近就医,发现病例的院校,要及时向辖区疾控机构或医疗机构上报,积极配合做好流行病学调查,以班级为单位,确定防控管理场所,排查甄别密接人员,严格采取消毒隔离等针对性防控措施。

4. 加强公共服务类场所防控对农贸市场、商场、超市等生活必需类场所及酒店、宾馆等生活服务类场所,在精准有序推动开业的同时,严格落实环境卫生整执、消毒、通风、“进出检”、限流等措施,商超物品尽量提前包装标价,顾客自助购物、自助结算,缩短排队等候时间提供住宿服务的经营单位要如实登记旅客信息,对来自疫情防控重点地区的旅客进行排查并及时报告当地疾控机构,按照疾控机构的指导采取相应措施对公共交通工具和机场、车站、码头等人员密集场所,按要求设立留验站,配备必要人员设备,严格落实体温筛检等防控措施,发现可疑人员应当劝阻其登乘,进行暂时隔离,并立即通知检疫部门或当地卫生健康部门及时处置5. 加强特殊场所疫情防控对管理场所、养老机构、福利院、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等特殊场所,重点防控输入性疫情和内部疾病传播要开展预防性卫生措施,全面排查入监干警职工、养老机构、福利院、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等,落实体温检测和健康监测制度,禁止有可疑症状的人员上岗要密切关注服刑人员、机构老年人、儿童、精神障碍患者的健康状况,出现新冠可疑症状,应当立即隔离观察并及时送医排查要做好防控物资配备,加强日常消毒和环境卫生,加强个人卫生防护。

出现确诊、疑似病例,应对其可能活动场所开展全面消杀,规范处置个人物品,对其密切接触者按要求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6. 加强农村疫情防控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村民自治组织以及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作用,组织动员农民群众开展群防群控减少集市等人群聚集活动,做好出外打工人员防疫常识教育对乡镇(涉农街道)和村组实行网格化管理,对发现病例的县,对疫点进行终末消毒和环境卫生清理,除有病例村组外,允许其他村组村民有序出行具备条件且防控措施到位的乡村旅游场所,可逐步有序对外开放,经营主体落实防控责任,确保游客和工作人员健康安全三、加强组织领导(一)强化责任落实各地各级要增强大意识,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压紧压实属地责任、部门责任、单位责任、家庭责任、个人责任,依法依规落实科学防控、精准施策总要求,推动由全面防控向精准防控、重点防控转变二)强化信息通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尽快公布当前本省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县(市、区、旗)名单,落实分区分级管控要求,并将动态调整的风险地区名单作为疫情防控工作措施日报告内容及时报送卫生健康委三)强化宣传引导切实加强传染病法等法律法规宣传,引导全社会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措施。

及时回应媒体关切,引导群众切身感受疫情发展的向好趋势全面做好政策解读,进一步凝聚民心、坚定信心、稳定人心四)强化监测评估动态评估防控成效,及时调整防控策略,全面提高建章立制规范性、风险识别合理性、措施落实精准性。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