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试题新人教版

zh****u6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73.50KB
约6页
文档ID:166154662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试题新人教版_第1页
1/6

第1课 改革迫在眉睫[课程标准] 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一、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1.崛起(1)北魏是源于我国东北的鲜卑族________建立的政权2)东晋时建立代国,不久被前秦所灭,____________后,再度崛起2.发展(1)386年,________重建代国,改国号为魏,史称______2)398年,拓跋珪迁都______,北魏历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3.统一(1)完成:439年,北魏统一____________,初步结束了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2)影响①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②推动了_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_的转变③国家机构日益完备二、社会改革迫在眉睫1.阶级矛盾激化(1)北魏靠武力统一北方,各种制度建设不够完善2)宗主督护制影响了国家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也激化了阶级矛盾2.民族矛盾激化:北魏统治者没有处理好与其他民族的关系,激化了矛盾3.社会危机严重:由于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激化,各地起义不断三、冯太后和孝文帝1.冯太后(1)积极推动北魏统治者学习________________2)亲自督促孝文帝自幼学习____________,使其接受汉文化。

2.孝文帝(1)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借鉴汉族封建国家的____________,改革______落后的统治方式2)和______一起掀起改革运动知识点一 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1.关于北魏政权的发展史,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统一黄河流域后建立B.曾被其他政权吞并C.曾多次迁都D.统一北方后社会环境较为安定2.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初步结束西晋灭亡以来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是在(  )A.386年 B.398年 C.439年 D.471年3.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开始采用汉族的先进文化进行统治,其措施主要有(  )①参照汉族封建政权的一些统治方式 ②推行发展农业的经济政策 ③重用汉族儒生 ④兴办太学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知识点二 社会改革迫在眉睫4.北魏太武帝在一次攻城时曾给守城主将写信说:“我今所遣战士,尽非鲜卑人你杀了他们等于替我清除内部隐患,对我们有利无害以上言论本质上反映了(  )A.北魏统治者实行民族歧视和压迫的政策B.太武帝在战斗中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战术C.北魏统治者实行民族平等团结的政策D.太武帝在战斗中采取了迷惑敌人的手段5.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导致北方社会矛盾不断激化的主要原因有(  )①鲜卑贵族推行民族歧视政策 ②鲜卑贵族对百姓巧取豪夺 ③都城偏远 ④南朝政权的威胁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6.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之后,面临着尖锐复杂的矛盾,这些矛盾的产生大多由于(  )A.鲜卑族的落后 B.统治者的残暴C.战争不断发生 D.汉族不断反抗知识点三 冯太后和孝文帝7.使孝文帝对汉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最终推动其进行汉化改革的是(  )A.拓跋珪 B.道武帝 C.冯太后 D.拓跋宏8.据史书记载,北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

这表明孝文帝(  )A.摒弃了鲜卑族的传统习俗B.注重对汉文化的研习C.改革了鲜卑族传统教育方式D.重视推广先进的文化题号12345678答案9.北魏是鲜卑族建立的政权,曾统一黄河流域,结束这一地区分裂割据的局面在北魏的发展史中,出现了许多著名的人物观察下列各图,完成相关问题:图一 道武帝拓跋珪(371~409年在位)图二 太武帝拓跋焘(423~452年在位)图三 冯太后(441~490年)(1)简述北魏道武帝和太武帝对北魏发展所作的重大贡献2)冯太后辅佐孝文帝执政时,面临着哪些重大的社会问题?她所选择的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是什么?(3)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冯太后?10.阅读下列材料:北魏初期,在地方上实行宗主督护制地主豪强把宗族、佃客组织起来,修筑坞堡,割据一方许多逃避战乱的农民投奔他们,成为坞堡中的一员坞堡主又称为宗主,与堡户结成牢固的依附关系北魏统一北方后,无力消灭遍及大河南北的坞堡,被迫承认坞堡组织的合法性北魏政府任命这些坞堡主为地方行政官员,由他们代管征收赋税和徭役这就是宗主督护制宗主督护制作为地方基层政权,有许多的弊端,宗主往往隐冒户籍,“五十、三十家为一户”,借此逃避赋役请回答:(1)根据材料可知,北魏的基层政权实行何种制度?(2)该制度的推行有何危害?(3)它的推行与孝文帝改革有何关系?【答案解析】第1课 改革迫在眉睫知识清单一、1.(1)拓跋部 (2)淝水之战2.(1)拓跋珪 北魏 (2)平城3.(1)黄河流域 (2)②畜牧经济 农业经济二、1.(2)赋税收入 徭役征发3.阶级矛盾 民族矛盾三、1.(1)汉族先进文化 (2)儒家经典2.(1)统治经验 鲜卑族 (2)冯太后对点训练1.A [386年拓跋部首领拓跋珪重建代国,不久改称魏,史称北魏。

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所以说建立北魏政权后,才统一黄河流域]2.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于439年重新统一了黄河流域,初步结束了西晋灭亡以来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3.D4.A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太武帝对汉人及其他少数民族实行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5.A [社会矛盾的激化,主要是由统治者的统治措施造成的,与其都城的位置和其他政权没有直接的内在联系]6.A [鲜卑族统一黄河流域后,他们靠落后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风俗,很难巩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这是北魏统一初期一系列矛盾产生的根源]7.C [北魏孝文帝是在冯太后帮助下登上皇帝宝座的,他在冯太后的影响下实行汉化措施,进行改革]8.B [本题提供的材料只是反映了孝文帝对汉文化的研究和学习,没有涉及教育和文化的推广,也没有涉及他对传统习俗的改革]综合提升9.(1)386年,拓跋珪重新建立了鲜卑族的代国,并改国号为魏;398年,他迁都平城,并于第二年称帝拓跋珪为北魏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拓跋焘最重大的贡献在于统一了黄河流域,拓展了北魏的疆域2)问题:阶级矛盾、民族矛盾错综复杂,社会动荡不安方式:改革鲜卑族落后的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促进鲜卑族的封建化。

3)冯太后能在北魏发展的历史关头,积极辅佐孝文帝进行改革,顺应民族融合发展的潮流,不愧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改革家10.(1)宗主督护制2)剥削农民,隐冒户籍,逃避赋税,造成国家税收的减少,也造成地方割据势力3)它的推行激化了矛盾,改革迫在眉睫,导致孝文帝进行改革教材问题解答学思之窗你认为太武帝的言论反映了北魏统治者的什么问题?答案提示 反映了北魏统治者不能较好地处理民族关系,对其他各族人民实行民族压迫和歧视政策探究学习总结一、本课测评1.简要叙述北魏统一北方后的形势答案提示 北魏于439年统一黄河流域后,初步结束了西晋灭亡以来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创造了一个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民族融合趋势加强;北魏统治者在一定程度上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开始了封建化进程但是,北魏各种制度的建设有许多欠缺之处,基层统治方式实行宗主督护制,赋税制度上“纵富督贫,避强侵弱”,导致广大农民负担沉重,苦不堪言,阶级矛盾尖锐;北魏统治者实行民族压迫、民族歧视的高压政策,致使民族矛盾尖锐;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导致北魏社会动荡不安,各地不断发生人民起义2.简要分析冯太后对孝文帝改革的影响答案提示 冯太后临朝听政期间,积极推动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进行社会改革;她对孝文帝实施系统的汉文化教育,亲自督促他自幼学习儒家经典,恪守儒家的纲常礼仪,同时指导他阅读诸子百家的著作和历史典籍,使孝文帝养就了深厚的汉文化底蕴;在冯太后死后,孝文帝继续推行冯太后的改革政策。

所以说,孝文帝改革是在冯太后的影响和直接推动下进行的二、学习延伸1.探究活动:请查阅史料并参考当代历史读物,对两者在统一上的成败得失作比较,提出你自己认为值得借鉴的经验教训提示 北魏统一北方后,采用汉族的先进文化进行统治,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而前秦统一北方后,仍然实行原有的政策措施,以落后的文化统治先进地区的人们,必将引起人们的反抗,所以民族矛盾、阶级矛盾不但得不到解决,反而进一步恶化因此落后民族统治先进地区一定要采取先进文化方式进行统治,这样才能生存、发展2.阅读上述材料,思考冯太后在孝文帝改革中究竟发挥了什么作用?提示 冯太后对孝文帝改革起了推动作用,并且孝文帝第一阶段的改革实际上是在她的主持下展开的。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