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八达岭长城介绍

沈***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238.50KB
约6页
文档ID:176660511
八达岭长城介绍_第1页
1/6

八达岭长城八达岭长城八达岭长城简介“不到长城非好汉”,登上八达岭长城,可以看到脚下的长城依山就势,蜿蜒起伏,如一条不见首尾的巨龙在绵绵山岭上翻滚爬动,气势磅礴,雄伟壮观,令人叹止八达岭长城史称天下九塞之一,是万里长城的精 华,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明长城之一这里是长城 重要关口居庸关的前哨,海拔高达1015米,地势 险要,城关坚固,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八达岭 原为隘口,后建关城明隆庆三1569年至万历十 年(1582年)在各口修建障塞,并在各口两侧的 山上建起边城、梢墙、挡马墙等,后来逐渐增建为长城,并修筑敌楼、墩台城墙:八达岭长城城墙高6-9米,平面呈梯形大部墙顶宽阔平坦,青龙桥一带,山陡坡险,墙顶较窄,最窄处仅2米多墙两侧用花岗岩石条包砌,最长石条达3.1米,重1.5-1.7吨墙上体为3-4层城砖,用石灰膏粘接灌缝在坡度较大的陡峭地段,筑成梯道,便于上下墙顶两边有砖砌矮墙,外侧叫雉堞或垛墙,内侧叫宇墙或女儿墙垛墙为迎敌面,墙高1.7-2米,便于掩护人体上层周围设垛口和射洞,下层为士兵住宿和存放物资的房舍台堡的距离根据山势和地形而设一般敌楼为两层,高10米、长宽均10米敌楼:八达岭长城共有敌楼敌楼:八达岭长城共有敌楼43座,形制相仿又座,形制相仿又各具特色,其中有巡逻放哨用的墙台,也有上、各具特色,其中有巡逻放哨用的墙台,也有上、下两层的敌台,下两层的敌台,墩台又称烽火台。

墩台高五丈,周围建小城,高一丈五尺,上设悬楼垒木,下设壕堑吊桥,外设塌窖陷阱;门道上置水柜,冬日盛冰、夏日盛水;不修台阶,以绳梯上下;每台有火铳、火炮2门,有守卒10人,由附近城堡驻军防守,与城堡组成一个纵深防御网明成化二年(1466年)规定举烽办法,即敌人来百人以上一烽一炮;五百人以上二烽二炮;千人以上三烽三炮;五千人以上四烽四炮;万人以上五烽五炮战台:修筑于长城沿线的交通要道或地势险要之处,为碉堡式建筑,有一、二、三层之分,规模大小不一内可储兵器、弹药及其他战略物资,作用大于敌楼同时还储备一个月的口粮和用水等这种战台设施,既这种战台设施,既可出击,又可据守,可出击,又可据守,并可与长城上的城并可与长城上的城台、敌台等军事设台、敌台等军事设施密切配合,以组施密切配合,以组成密集的火力网,成密集的火力网,大大地增强作战威大大地增强作战威力,有效地阻击敌力,有效地阻击敌骑进攻,在军事防骑进攻,在军事防御上起着十分重要御上起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战术作用的战略战术作用。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