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化疗患者的血压变化及护理对策

go****ng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5.50KB
约5页
文档ID:137668282
化疗患者的血压变化及护理对策_第1页
1/5

化疗患者的血压变化及护理对策【关键词】 化疗;血压变化;护理对策  [关键词] 化疗;血压变化;护理对策  抗肿瘤药物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尤其是对胃肠道及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特别为人们所关注,而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报道尚少现将我院2006年42例化疗患者的血压变化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42例,年龄27岁~76岁,平均年龄49岁,年龄高峰为52岁~60岁,其中肺癌15例,食道癌21例,膀胱癌2例,乳腺癌4例  1.2 方法 临床所用化疗药物有顺铂、铂尔定、卡铂、环磷酰胺、5氟尿嘧啶、氨甲蝶呤、足叶乙甙、阿霉素及更生霉等以不同组合进行联合化疗,化疗前后均用立式汞柱血压计测右臂肱动脉血压,其中于化疗药物给予后第15 min、30 min、45 min、60 min、2 h、3 h、4 h时各测1次,以观察血压的变化情况  2 结果  42例中除了3例在化疗前血压偏高属临界性外,其余病例均无高血压,其中有1例血压偏低11.3/8 kPa(1 mmHg=0.133 kPa)  2.1 收缩压的变化 42例中除3例外,其余39例均有不同程度收缩压的下降化疗前收缩压平均值为(16.5±2.0)kPa,化疗过程中收缩压降至最低点的平均值为(14±2.0)kPa,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t=7.831,P<0.01)。

以下降幅度最高值计算,下降幅度0.8 kPa~7.76 kPa,平均为2.53 kPa,其中3例化疗前血压处于临界状态患者降压最为明显,平均为4 kPa,在3例无收缩压下降的病例中,1例原为血压偏低的病例,另2例均为采用长春新碱、阿霉素及氮烯米胺联合治疗的病例血压降至最低点一般出现于化疗药物注射后3 h~5 h,以后逐渐回升,数小时后恢复至原水平附近  2.2 舒张压的变化 42例中除3例无明显变化外,其余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化疗前舒张压平均值为(10.5±1.34)kPa,化疗过程中舒张压降至最低点的平均值为(8.8±1.15)kPa,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t=8.118,P<0.01)其中下降幅度0.667 kPa~3.6 kPa,平均降幅为1.6 kPa,比收缩压降低的幅度小,3例无明显舒张压变化的病例中,1例为原血压偏低的病例,另外2例也为长春新碱联合化疗的病例,舒张压下降至最低点一般出现在化疗药物给予后3 h~5 h  3 讨论  3.1 化疗药物可引起脑细胞释放 5羟色胺这一神经递质既可直接作用于第四脑室化学感受区,并激活延髓呕吐中枢引起呕吐[1]又可作用于延髓血管运动中枢,增强迷走神经作用,使心脏功能抑制、心输出量降低、血压下降[2,3]。

  3.2 化疗药物对肾上腺皮质功能有抑制作用 有人发现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血浆皮质醇及醛固酮水平均显著降低[4]因此,肾上腺皮质功能的抑制也是化疗时血压下降的重要因素  3.3 长春新碱联合化疗 本组有2例应用长春新碱联合化疗的病例,在给药后均未出现明显血压下降,这现象尚未见类似报道,值得今后进一步积累病例进行研究  4 护理对策  4.1 心血管疾病 化疗前应注意患者有否心血管疾病,特别是高血压病,因为这些患者化疗时血压可能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因此,在化疗过程中对这类患者尤应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者各种反应,特别是心跳、脉搏及血压的变化  4.2 预防血压下降 血压下降通常出现于用药后3 h~5 h,在此段时间内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以免因血压过低发生意外  4.3 胃肠道反应 对于化疗有严重胃肠道反应的患者,可适当选用枢复宁针及康泉等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以减轻呕吐及血压波动此外,化疗时合并应用地塞米松等皮质激素药物也可以减轻化疗药物对血压的影响  4.4 化疗时间 有报道,夜间化疗的毒副作用明显轻于日间化疗因此,对于有心血管病、高血压患者、年老体弱者以及对化疗反应特别强烈者,可考虑改为夜间化疗。

  参考文献:  [1] 孙燕.内科肿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65.  [2] 周绍慈,翁思琪,封茂滋.神经生理学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170.  [3] 北京药学院基础部针麻原理研究组生理组.中枢神经介质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398399.  [4] 刘昌俊.肿瘤化疗对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影响[J].肿瘤防治研究,1994,21:245.  [5] 侯春霞,孙晓峰,王金华.不同时相化疗毒副作用的对比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726.。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