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工业用液体二氧化碳工艺设计

daj****de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18.86KB
约41页
文档ID:152296752
工业用液体二氧化碳工艺设计_第1页
1/41

设计任务书 设计提要第一章总论(一) 简述二氧化碳生产的国内外概括及意义(二) 产品的性质、用途、规格和国家标准、国际标准(三) 设计的原始依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四) 二氧化碳设计采取的生产方法(五) 确定原料来源及性质(六) 论证设计选定的厂址、交通、气候、地质条件(七) 简要说明主辅车间地组成、工作制度及水、电地供应装备(八) 三废情况及环境保护的大体方案(九) 安全注意事项第二章工艺流程设计及设备论证(一) 设计论证 逐步完善工艺流程(二) 工艺流程叙述(三) 设备论证第三章物料衡算(一) 衡算依据(二) 总算(三) 100#工序洗涤除尘工序(四) 200#工序脱硫干燥工序(五)从原料压缩机至提纯塔的过程物料衡算 第四章 热量衡算(一) 缓冲罐(二) 洗涤塔(三) 吸U攵塔(四) 原料压缩机及其冷却器(五) 二级脱硫(六) 产品气压缩机及其冷却器(七) 提纯塔(八) 氨冷器第五章工艺设备选型(一) 换热器选型(二) 提纯塔工艺设计(三) 其他各塔及设备的工艺计算主要参考资料结束语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年产10000吨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工艺设计二、主要原料:合成氨脱碳放空气 三、产品质量标)隹:符合国家标准^8/丁 6052 - 1993)四、主要设计参数:见附表五、设计要求:按设计大纲六、设计内容: 1、设计说明书工艺流程的选择和论证 工艺指标的确定和论证 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 设备选型及计算按大纲要求的其它内容2、设计图纸(1)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 (2)设备平、立面布置图七、完成日期:二00三年六月二十五日设计者:发出日期:二00三年五月三日附表:主要设计参数1. 年工作日300天;2. CO2的提取率为86% ;组成COCO2N2O2SO2含量1.8 2%86 %10 %1 2%50 mg/Nm 3组成NOXAH2SCS2COS粉尘含量20 mg/Nm 3500mg/Nm 30.97 mg/Nm 3200 mg/Nm 350 mg/Nm 33. 产品质量标准:组成h2sSO2有机硫H2ONOXA含量<2mg/Nm 3<2mg/Nm 3O.5mg/Nm 3<30ppm韦ppm组成O2N2COCO2含量<20ppm<20ppm<10ppm羽 9.0 %4.原料气组成:5. 原料气水洗工序放空气出口温度:常温放空气出口压力:30-40mm水柱放空气出洗涤塔温度:< 30 °C放空气出洗涤塔含尘量:< 5 mg/Nm 3放空气出吸收塔H2S含量:< 500ppm6. 原料气压缩、预处理工序预处理器出口无机硫含量:< 500ppm一级脱硫器进口气体温度:< 35 C三级脱硫出口转化率取90% 99%四级脱硫器出口:总硫 < 0.2ppm7. 提纯塔进口 CO2含量为86% (v/v),塔顶CO2含量为95% (v/v),塔釜CO 2含量为99.0 %(v/v);8. 置换气放空CO2含量为45% (v/v), N2含量为52% (v/v),其余为3% (v/v);9. 废气、顺放气CO2含量为20% (v/v);10. 缓冲罐、洗涤塔、吸收塔、原料气压缩机段后冷却器的出口水蒸汽浓度取相应温度下的水蒸 汽饱和 分压。

设计提要本次设计是生产10000吨/年的工业用二氧化碳工业流程设计,采用技术为分子筛法设计中以节约能源、经济合理、工艺简单、保证产品质量为前提,依据永氮合成氨厂的工艺 情况并结合本设计的要求,在流程中首先将含CO原料气体进入予处理工序,采用湿法除尘工艺 除尘,多级脱硫脱除硫化物,分子筛吸附技术除水等技术,除去杂质气体,然后再进入提纯工 序,得到纯度较高的CO气体,以满足工业需要,最后通过提纯工序,得到纯度更高的液态CO 产品,产品的质量标准符合GB/T 6052-1993的标准本设计共包括:设计总论、工艺流程设计论证、设计计算和绘图四个部分在设计总论部分,首先对产品进行了概述,并按厂址选择要求,对选定厂址的水文、气象、 地质等情况作了初步调查,并从水、电、汽供应情况和交通运输方面进一步说明了厂址选择地合 理性,并对主、副原料的供应要求作了明确的规定同时,重点从生产CO的用途和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车间生产费用等目的出发 ,确定了分子筛吸附法,提纯CO的方法,并对本工艺路线和生产原理作了扼要的介绍,就流程中各工序 的任务作了明确的说明着重从工艺的各个角度,对整个生产过程,通过工艺条件的分析,工艺 流程的论证,主要设备的论证,进一步阐明本设计在生产中的先进性和合理性。

并对安全保护措 施、三废处理问题作了具体的说明在设计计算部分,主要从给定地生产任务出发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总算,并对各个设备进行 了具体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在此基础上对主要设备进行了工艺设计计算,对部分设备进行了选 型计算在绘图部分,根据设计说明和计算,绘制了工艺流程和设备布置图由于本设计在时间上比 较仓促,以及有些数据难以查找,对某些方面只按厂里的工艺指标或经验数据为依据,因此有待 于今后实际生产中的摸索和探讨第一章总论一、简述二氧化碳生产的国内外概括及意义二氧化碳的发现应追溯到17世纪初,当时,比利时化学家J B -Van Helmont (1577-1644)在 检测木炭时发现一种与其他气体不同的气体 1757年,J Black第一个应用定量的方法研究这种气体,由于它是固定在石灰石中的,所以定名它为“固定 空气”此后,H Cavendish和J Priestley分别研究了 “固定空气”的性质1773年,A L Lavoisior把碳放在氧气中加 热,得到被他称为“碳酸”的二氧化碳气体,测出质量组成为含碳23.5%-28.9%、含氧71.1%-76.5% 1823 年,M Faraday发现加压可以使二氧化碳气体液化。

1833年,M Thilorier制得固态二氧化碳(干 冰)1884年,在德国建成第一家生产液态二氧化碳的工厂二氧化碳化学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引起世界各国,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的普遍关注据统计,全 世界各种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燃烧排放到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量达到185-242亿吨/年而其 利用尚不足1亿吨/年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不仅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做为主要的温室效应气 体,引起的环境公害举世注目,美国、英国和德国都研究制定了排放制度,日本则加快了二氧化碳综合利 用方面的研究,计划用10年时间建立起以二氧化碳为原料的独立工业体系我国随着工业发展,二氧化 碳排放量也在逐步上升,1981年已达532.3 X106t,占世界排放的10%排在第三位,因此加快二氧化碳 研究与利用已显的日益必要和迫切目前,二氧化碳主要用于碳酸饮料、气体保护焊、三次采油、超临界流体萃取、气肥、保解、烟丝膨 化等用途,其用量及应用范围都在逐年扩大,因此二氧化碳的分离提纯技术显的尤为重要,她是CO化学 发展的基础,也是化学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工业上分离提纯二氧化碳的方法有低温蒸馏法、膜分离法、溶剂吸收法、变压吸附法(PAS等。

近年来我国主要CO2装置情况见表生产厂家原料来源工艺产能(Kt/a)广东江门氮肥厂合成氨厂气三塔变压吸附10川化集团公司合成氨厂废气低压净化,提纯液化4广州石化总厂制氨装置副产力□压法,分子筛吸附和 静压提纯10山东鲁化集团合成氨厂合成氨厂副产压缩净化15黄桥二氧化碳厂CO2气田净化-提馏-吸附10金东实业公司环氧已烷副产低温分馏精制30兴化BOC气体有限公司造气排放废气BOCK 术20美国普莱克斯公司独资鹰山石化排放的工业尾气PRAXA IF 技术30上海焦化有限公司焦化脱硫脱碳工业尾气林德公司技术,提纯压 缩,净化,液化60BOC公司化工厂废气BOCK 术10X7茂名周伦公司制氨装置废气低温分馏精制30万金塔CO2气田气田10韶刚集团公司碳厂变压吸附技术10二、产品的性质、用途、规格和国家标准、国际标准1.物理性质CO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能溶于水,溶解度为 0.1449克/100克水(25C)在20T时,将二氧化碳加压到5.9 X106帕即可变成无色液体,常压缩在钢瓶中贮存 在-56.6 °C、5.27 X05Pa时变为固体液态二氧化碳减压迅速蒸发时,一部分气化吸热,另一部分骤冷 变成雪状固体。

将雪状固体压缩,成为冰状固体,俗称“干冰”干冰”在01 X05Pa -78.5 C时可直接升华变成气体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在标准状况下密度 为1.977g/L,约是空气的1.5倍二氧化碳无毒,但不能供给动物呼吸,是一种窒息性气体在空气中通 常含量为 0.03% (体积),若含量达到10%寸,就会使人呼吸逐渐停止,最后窒息死亡枯井、地窖、地洞底部一般二氧化碳的浓度较高,所以在进入之前,应先 用灯火试验,如灯火熄灭或燃烧减弱,就不能贸然进入,以免发生危险二氧化碳是非极性分子,可溶于 极性较强的溶液中,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分子直径(nm) 0.35-0.51气体密度(0C,0.101MPa /(kg/m ) 1.977汽化热(0 C)/(kJ/kg) 235临界状态温度 /C 31.06压力 /MPa 7.382密度 / kg/m 3 467比热容(20 C ,0.101 MPa)/ [kJ/kg1 k]Cp 0.845Cv 0.651气体粘度(0 C ,0.101 MPa)/mp s 13.82. 化学性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性质稳定,无毒性,不燃,不助燃,在高温或是有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二 氧化碳可以参加一些化学反应:① 还原反应CO 2+2Mg|A2MgO+CCO 2+CH2CO② 有机合成反应在高温(170C-200 C)和高压(13.8-24.6MPa)下,CO2和氨反应CO 2+2NH3aNHCOONHCO(NH2在升温加压和有铜-锌催化剂存在时,用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气态混合物可以合成甲 醇,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CO2+3HYHOH + HD3. 用途① 在化工合成上的应用二氧化碳除了成熟的化工利用(例如合成尿素,生产碳铵,生产碳酸盐、阿斯匹林,制取水扬酸及其衍 生物等)以外,现在又研究成功了许多新的工艺方法,如合成甲酸及其衍生物,合成天然气,乙烯,合成 甲醇,壬醇,草酸及其衍生物,丙脂及芳烷的烷基化,合成高分子单体及进一步二元或三元共聚,制成 了一系列高分子材料等,另外利用二氧化碳代替传统的农药做杀虫剂,也在研究之中。

② 在农业上的应用用于蔬菜、瓜果的保鲜储藏,二氧化碳也可用于粮食的储藏,它比通常所用的蒸蒸剂效果更好 把二氧化碳引入蔬菜温室,能使蔬菜的生长速度增加,缩短其生长周期用飞机将干冰撒入云层 施行人工降雨,能解决以旱无雨、庄稼欠收的问题③ 在一般工业上的应用二氧化碳是很好的致冷剂它不仅冷却速度快、操作性能好、不浸湿产品、不会造成二次污染,而 且投资少、人力省利用二氧化碳保护电弧焊接,既少避免金属表面氧化又可使焊接速度提高9倍最近 美国制成了不受烟、砂石和烟雾妨碍,能够正确测定距离的二氧化碳激光测距器二氧化碳作为油田注入 剂,可有效地驱油目前,地热资源是能源开发的重大课题,低温和较低温地区的地下热水最多,而且没 有充分利用,其最大的难度是利用地下热水发电时的工作介质不理想,国际上用氟里昂和异丁烷所进行 的试验都证明没有希望,然而,用二氧化碳作为介质,利用较低温地下热水资源来发电已在罗马尼亚研究 成功④ 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由于具有与液体相近的密度,而粘度只有液体的1%扩散系数是液体的100 倍,所以它的萃取能力远远超过有机溶剂,更为理想的是控制条件就可定向分离组份,可在常温下和较低 温下工作,没有毒性和发生爆炸的危险,使用时不但又很好的工作性能,而且可有效地浸出高沸点、高粘 度、热敏性物质。

4. 产品质量标准①国家标准GB/T6052-1993W工业液体二氧化碳》项目指标二氧化碳%(v/v ) >9999.599.9油份按标准4,4检验 合格按标准4,4检验 合格按标准4,4检 验合格一氧化碳、硫化氢、磷化氢及有机还原物 b—按标准4,6检验合格按标准4,6检 验合格气味无异味无异味无异味水份露点儿 V--60-65游离水无--限定说明:感官:夕卜观、气味工艺过程:生产之中十分重要并必须控制的关键项目法规:行政部门的限定规定三、设计的原始依据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设计的原始依据,按设计任务书1. 年产量10000吨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2. 年工作日300天;3. CO2的提取率为86% ;4. 产品质量标准:组成h2sSO2有机硫H2ONOx含量Qmg/Nm 3电 mg/Nm 3O.5mg/Nm 3<30ppmWppm组成02N2COCO2含量0ppm<20ppm<10ppm为 9.99%5.原料气组成:组成COCO2N2O2SO2含量1.8 2%86 %10 %2 3 %50 mg/Nm 3组成NOxH2SCS2COS粉尘含量20 mg/Nm 3500mg/Nm 30.97 mg/Nm 3200 mg/Nm 350 mg/Nm 36. 原料气水洗工序放空气出口温度:常温放空气出口压力:30-40mm水柱放空气出洗涤塔温度:v 30 C放空气出洗涤塔含尘量:v 5 mg/Nm 3放空气出吸收塔H2S含量:v 500ppm7. 原料气压缩、预处理工序预处理器出口无机硫含量:v 500ppm 一级脱硫器进口气体温度:v 35 C三级脱硫出口转化率 取90% 99%四级脱硫器出口 :总硫v 0.2ppm8. 提纯塔进口 CO2含量为86% (v/v),塔顶CO2含量为95% (v/v),塔釜CO?含量为99.0 % (v/v);9. 置换气放空CO2含量为45% (v/v), N2含量为52% (v/v),其余为3% (v/v);10-废气、顺放气CO2含量为20% (v/v);11.缓冲罐、洗涤塔、吸收塔、原料气压缩机段后冷却器的出口水蒸汽浓度取相应温度下的水蒸汽饱和 分压。

四、二氧化碳设计所采取的生产方法、工艺流程特点1. 生产方法① 低温蒸馏法本法由于设备庞大、能耗较高、分离效果较差,因而成本较高,不适应中小规模生产,一般适用于油 田开采现场,生产无硫二氧化碳产品直接注入油井,以提高采率② 膜分离法和溶剂吸收法膜分离法具有装置简单、操作方便、能耗较低特点,是当今世界上发展迅速的一项节能型气体分离技 术但是,膜分离法的缺点是很难得到高纯度的 CO,为了得到高纯度的二氧化碳,它必须与溶剂吸收法结合起来,前者用于粗分离,后者用于精分离,工艺极其复杂③ 分子筛吸附法分子筛吸附法具有工艺过程简单、能耗低、适应能力强、自动化程度高、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等优点,桥氮二氧化碳装置采用此项技术提纯二氧化碳装置,一次开车成功,对以放空气气为原料的混合 气中难以解决的氨氧化合物已找到一定的淡化方法,使产品基本满足GB/T 6052-1993标准要求2. 本设计采用分子筛吸附法分离提纯二氧化碳,其生产方法为:① •以合成氨放空气为原料气,经湿法除尘装置除尘,采用多级脱硫技术脱除SO、H2S、cos cs 等有害杂质,并采用分子筛吸附技术脱除H20,再经液化装置得到液态二氧化碳,最后经提纯塔装置提纯 二氧化碳产品。

3. 工业用CO工艺流程示意图五确定原料来源、性质原料来源为脱碳工艺放空气,其中主要含有氮气、氧气、一氧化碳等气体1. 氮气① 物理性质:常温下是无色五味、无臭的气体② 物理常数:熔点63.29K比热容(288.8K,0.101MPa):Cp 1.04kJ/kg KCv 0.741 kJ/kg K气体粘度 y(273K,0.101MPa) 879.2 xl0-2MPaS 沸点 77.35K汽化热 196.895kJ/mol③ 化学性质在通常情况下,氮是惰性的,在常温常压下,除金属锂等极少元素外,氮几乎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 6Li+N 2=2Li 3N在高温高压或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氮可以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如:3H 2+NH2NH3Mg+N TMgN222. 氧气① 物理性质:纯净的氧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气体,它的密度稍大于空 气,氧气微溶于水,液态氧是淡蓝色② 物理常数熔点 54.75K摩尔比热容(273.15K,0.101MPa):Cp 29.33J/(mol K)Cv 20.96J/(mol K)气体粘度(300K,0.101MPa) 20.75 X10-6Pa S沸点 90.188K汽化热 6.8123kJ/mol③ 化学性质氧气是最活泼的元素之一,除氦氖和氩等稀有气体和一些不活泼金属夕卜,氧能和所有 的元素形成化合物,虽然在某些情况中甚至在高温中同分子氧难以达到直接化合,当氧与 其他元素直接化合生成氧化物时,反应是放热的,生成的氧化物一般很稳定。

同时,氧分子作为一种重要的配位体在生物内起着重要作用,除氧外,自然界还存在氧的 两种同素异形体,即Q和Q3. —氧化碳④ 物理性质: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刺激性可燃烧的有毒气体⑤ 物理常数熔点 68.15K比热容(20 C ,0.l0lMPa)Cp 1.0393 kJ/kg KCv 0.7443 kJ/kg K气体粘度(273K,0.101MPa) 16.62Pa S沸点 81.63K汽化热 6.042kJ/mol③ 化学性质由于CC分子是不饱和的亚稳分子,在化学上,就分解而言,CO是稳定的,但由于存在未被占 有的反键轨道,易于被催化剂激活在高温高压下,CO具有极高的化学活性,能和多种单 质和化合物反应,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六. 论证设计选定的厂址、交通、气候、地质条件:厂址选于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城关镇西郊,距市区三 公里,便江南岸,东径113005',北纬26008',地面平均海拔131m地势东低西高交通便利,宽12m的水泥公路直达厂区水电丰腴,便江江上、中游建有二座水电站,还有国家电网变电所输出3.5万伏供给,电源充足厂内用引水达200m3/h,水质良好常年为东南风和西北风,年均气温17C,相对湿度77%地震烈度7级。

七. 简要说明主辅车间的组成,工作制度以及水、电的供应装备1. 主车间主车间由除尘、脱硫、分子筛吸附、压缩、液化、提纯、贮存等工序组成,仪表接入工业用 二氧化碳仪表集控室2. 辅车间辅车间由机修车间、动力车间、仪表车间等组成3. 工作制度车间员工9人,其中管理人员3人,普通职工实行三班倒制度4. 水、电的供应水、电由永氮公司统一供应调配八. 三废情况及环境保护的大体方案本工艺流程其本身因考虑环境因素,分离、提纯放空气气中的二氧 化碳因此工 艺流程中产生的污染很少排放物主要是洗涤塔废水及旧催化剂等,处理方案是:将洗涤塔废水经沉降后排放,废旧催化剂统一 处理等九. 安全注意事项二氧化碳是无毒的,大气中低浓度的二氧化碳不会对人体造成直接危害,但是,高 浓度的二氧化碳却是有害的,因此生产二氧化碳场所必须保持通风良好进入密闭设备、容器和地沟等 处,必先进行安全分析,确定是否合格,分析合格前不可擅自进入进入高浓度二氧化碳场所进行检查 修理工作前,应先抽风排气分析不合格时,应戴上氧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并要人监护如果发现有 人中毒,应该迅速将中毒者脱离毒区,吸氧必要时用高压氧治疗抢救人员应佩戴氧气呼吸或隔离式 防毒面具。

充装液体二氧化碳时,防止低温液体喷向人体,万一发生冻伤,立即用 40C的温水浸泡充装工作需有专人负责充装人员应定期培训,考核合格才能上岗操作严格执行充装重量复 验制度,严禁过量充装气瓶应定期检查,防止泄露,防止腐蚀吸附剂装填时,进塔人员应穿戴好劳保用品,外部必须有人进行监护,以防不测,当塔内时可燃性 气体和惰性气体时,严禁入塔,用新鲜空气置换合格后,才能进塔在搬运、装填吸附剂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粉尘,这些粉尘吸附剂本身均会刺激人的眼睛、鼻子、 喉咙和皮肤,如果眼睛内含有粉尘时,可用足够的水冲洗,不能将吸附剂放入口中,决不能将水倒入吸 附剂中,否则会引起灼烧系统停车时,压缩机气缸夹套内水需放干净,所有冷却器夹套内的水要放干净各岗位都要配备合 适的消防器材第二章工艺流程设计及设备论证一、设计论证逐步完善工艺流程1. 生产原理本设计以合成氨脱碳工艺放空气为原料气,生产工业用二氧化碳,整个工艺流程共分八个工 序,各个工序生产原理如下:1) 原料气(二氧化碳)经过水冷器冷却后进入缓冲罐,经萝茨鼓风机提压至0.05 Mpa左右进入复 合洗涤塔,去除气体中夹带的MDE (A脱碳)溶剂,降温并脱除气味;2) 从复合洗涤塔出来的气体进入氨冷器降温至25C左右分离出气体中的大部分水份,之后进入汽 水分离器分进行汽水分离,3) 从汽水分离器出来的气体进入CQ压缩机一级压缩至0.4 Mpa左右,经一级冷却器、油分离器后 进入压缩机二级压缩至1.3 Mpa左右,经二级冷却器、油分离器后进入第一脱硫塔和第二脱硫塔,脱除 大部H2S;4) 从第二脱硫塔出来的气体进入第三脱硫塔。

在活性碳的作用下吸附有机硫和微量的H2S;5) 从第三脱硫塔出来的气体进入第四脱硫塔,在精脱硫剂的吸附下脱除微量的 H2S和有机硫,使其达到工艺要求(总硫在20ppm以下);6) 从第四脱硫塔出来的气体进入CO压缩机三级压缩至3.3Mpa左右;7) 经三级压缩的气体通过三级冷却器、油分离器冷却、分离,进入1号净化器或二号净化器,在 3A分子筛干燥剂的作用下,脱除气体中的湿度水份,使气体中含水量小于20ppm8) 净化器出来的气体进入氨蒸发冷凝器被液化,然后进入提纯塔 ,经提纯闪蒸后的气体直接进入CO2低温贮槽或去充装槽罐车2. 工艺条件分析、选择① 洗涤塔和吸收塔液气比和吸收温度的选择填料塔是一种常见的湿法除尘设备,其特点是结构简单便于抗腐蚀性材料制造,压强小等特点,其 原理是依靠液膜界面的完成粒抽集过程,同时吸收有害气体成分洗涤塔与吸收塔均采用填料塔,其除尘效率与吸收效率和液气比与吸收温度有关液气比大,则水 量大,吸收温度低即吸收效率高,除尘效率高,但产品成本增加;相反,液气比小,水量小,吸收温 度高,吸收效率低,除尘效率低,因此本设计考虑可循环利用水量,故取液气比1: 219,吸收温度为30C 与1: 112吸收温度为25.9 C。

②脱硫塔的空速和温度选择一二级粗脱硫器的空速的选择同样也直接影响 CO2的生产空速小则脱硫器的生产能力低下,空速太大,则硫容减少,有机硫的转化率低,不能满足工艺要求,根据催化剂厂家提供的参 数,选择空速为2500h-1,温度的选择对有机硫的脱除也有较大影响, 该催化剂的正常操作温度为常温到100C (一般高于气体漏点温度为20-30 C),因此温度为40-60 C③ 四级脱硫器的空速和温度选择三四级脱硫所选用的催化剂为活性炭,选择空速取为 1500h-1,温度低于70C,以10-40 C为最好④ 料气干燥器工艺条件中分析选择原料气干燥是利用分子筛吸附的原理,将原料气中的水分脱除分子筛吸附一般可分为三个步骤: 吸附、加热再生和冷吹可通过双塔切换操作来实现吸附剂有多种,如:活性氧化铝,硅胶,沸石等, 本设计采用硅胶吸附剂吸收周期的确定,吸收周期的确定需根据吸附质吸附性能,加热冷却所需时间,能耗,投资等各种 因素综合考虑,吸收周期长,吸附剂用量大,利用率低,投资高;吸收周期短,吸附剂用量小,但再生频 繁,生产能耗高,吸附剂使用寿命短鉴于此本设计的吸附周期选定为80小时,其中高燥时间8小时, 逆放时间5分钟,加热时间3小时55分,冷却时间为3小时55分,升压时间为5分钟。

再生温度的选择再生温度是变温吸附中非常关键的参数提吸附剂的再生温度有利于解吸的完全 程度,也就是提高了吸附剂的利用率,但再实际操作过程中,再生温度不能任意提高,受吸附剂性能下降 以至于失去吸附作用,所以选择的再生温度必须低于吸附剂耐热温度,硅胶吸附剂的耐热温度为250匚 本设计再生温度为145C -150 C空速的选择,空速的选择也影响着吸附效果空速小,则处理时间能力低下,空速太大,则吸附剂的 吸附率低,不能满足工艺要求,根据硅胶的物性参数,选择空速为1000h-1⑤ 分子筛吸附工艺条件分析选择分子筛吸附是根据吸附量与吸附压力成正比,在较高压力下进行吸附压'由关系图可以看处出,压力越高,吸附量越大但吸附量随压力升高而增大的趋势逐渐减小因此吸附需在较高压力下进行,但也没必要很大的吸附压力,本设计选择3.0MPa左右空速的选择,空速小则设备生产能力低;空速大,废气中 CO含量高,CO的提取率下降,故选择空速1000h-i再生方法的选择吸附剂的再生程度影响吸附剂的吸附能力,本文选用升温还原的方法,当吸附塔 降到大气压后,用电炉加热提纯塔放空气反向吹扫,以获得更好的再生效果二、工艺流程叙述1) 原料气(二氧化碳)经过水冷器冷却后进入缓冲罐,经萝茨鼓风机提压至 0.05 Mpa左右进入复合洗涤塔,去除气体中夹带的MDE (脱碳)溶剂,降温并脱除气味;2) 从复合洗涤塔出来的气体进入氨冷器降温至25C左右分离出气体中的大部分水份,之后进入汽 水分离器分进行汽水分离,3) 从汽水分离器出来的气体进入CO压缩机一级压缩至0.4 Mpa左右,经一级冷却器、油分离器后 进入压缩机二级压缩至1.3 Mpa左右,经二级冷却器、油分离器后进入第一脱硫塔和第二脱硫塔,脱除 大部H?S;4) 从第二脱硫塔出来的气体进入第三脱硫塔。

在活性 碳的作用下吸附有机硫和微量的HS;5) 从第三脱硫塔出来的气体进入第四脱硫塔,在精脱硫剂的吸附下脱除微量的 H2S和有机硫,使其达到工艺要求(总硫在20ppm以下);6) 从第四脱硫塔出来的气体进入CO压缩机三级压缩至3.3Mpa左右;7) 经三级压缩的气体通过三级冷却器、油分离器冷却、分离,进入1号净化器或二号 净化器,在3A 分子筛干燥剂的作用下,脱除气体中的湿度水份,使气体中含水量小于20ppm8) 净化器出来的气体进入氨蒸发冷凝器被液化,然后进入提纯塔 ,经提纯闪蒸后的气体直接进入CO低温贮槽或去充装槽罐车二、设备论证v一>.除尘设备1. 湿法除尘与干法除尘相比较,其优点有:(1)除尘效率周湿法除尘的效率可与某些高效率的干法除尘的效率相媲美 如电除尘,过滤除尘等方法其通过合 理的设备结构设计可以达到99冲上的去除率,即使是效果不是很理想的湿法除尘设备,其除尘效率也都 在85%U上另外,其去除粉尘粒径的范围很广,可有效去 除粒径在0.1mm左右的尘粒2) 设备构造简单,投资少 湿法除尘的设备相对来说窑简单的多将一些不规则的或规则的填料 (如拉西环)装入一个容器即可构成一个简单的填料塔,就可用来除掉含尘气流中的大部分颗粒。

另外,湿法除尘设备本身一般无可动部件,只要制造材料质量好,就不易发生故障,使得维修管理 方便3) 适用于高温、高湿烟气及非纤维性粉尘的处理,可用于净化易燃,易爆及有害气体这是由于洗涤液一般是水,而且是在常温下输入分 散,在其与气体接触时,由于热交换的过程,使得含尘气体得到冷却,湿度增加同时,含尘气体中 的某些有害有毒气体如硫化氢,二氧化碳及易燃易爆气体如醇类、醚类等与水接触时,大量溶于水而被 一起除 去2. 湿法除尘的缺点:(1) 消耗大量的水,使得运转投资增加.虽然湿法除尘的基建投资少,如上面提到的三种 除尘设备,但 是它们最终的平运转费用和每立方米的总投资费用相当.这主要是因为湿法中用水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所 致2) 粉尘回收困难,造成有用粉尘资源的浪费3) 不利于粘性的粉尘去除.粘性的粉尘遇水易形成稠状而发生挂灰及堵塞设备现象4) 在严寒地区,冬季需考虑防冻问题5) 设备腐蚀问题这类情况在湿法除尘中较为常见,因此采用湿法除尘时,应该考虑到设备腐蚀问 题,如果考虑不周,则往往会引起设备严重腐蚀而迫使除尘系统难于正常运行6) 过程会造成水的二次污染,这也是当前湿法除尘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如果对这些废水不做妥 善处理就进行排放,就会造成污染物转移,即把烟气对大气的污染转化为对江河水系的污染。

3. 本设计选择湿法除尘的原因有:(1) 厂址选择在水电丰腴,气候湿暖的南方,故防冻问题及水投资费用影响较小;(2) 粉尘为非粘性的尘粒,且为有害杂质,故不须回收及考虑堵塞设备现象;(3) 原料中气体含有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杂质,采用湿法除尘可吸收这些有害杂质,这些有害杂质酸性 气体含量较少,故设备腐蚀问题可适当考虑;(4) 对除尘过程中的废水,可经沉淀后排放〈二〉.吸收装置1.板式塔和填料塔比较,列表如下项目板式塔填料塔处理能力与操作弹性操作弹性大规整填料处理能力比板式塔大在真 空和常压下为30%- 50%新型散装 填料处理能力也比板式塔周些各块理论板压降约 1KPa散装填料约为0.3 Kpa规整填料约 为0.15 Kpa压降小是填料塔德的主 要优点对腐蚀性物料的适用性必须用耐蚀材料制作,往 往 比较重或价格太高易用陶瓷一类耐蚀材料制作较合小直径0.6m m以下较难制作很合适分离效率(HETP分离效率比较稳定,大塔效 率会更周些规整填料的HETP值比板式塔小, 丝网的效率更周,新散装填料与板 式塔相同塔的检杳容易较困难,规整填料几乎不可能易起泡沫物系较难,塔径、塔高均需较大 值比较合适2. 该工艺过程中,吸收塔和洗涤塔采用填料塔的原因有:a. 原料气中含有硫化氢,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对设备具有腐蚀性,而填料塔便于用耐腐蚀性材料制造;b. 填料塔节约简便,占地面积小,金属耗量少;c. 该工艺过程中对除尘要求不是很高,采用填料塔可满足要求。

3. 填料塔中采用耐腐蚀的瓷拉西环作填料,其特性指标如下:填料尺寸Arn/m3r.1/m 3乱堆瓷拉西环50X50X4.5930.8160004. 脱硫催化剂干法脱硫中传统的催化剂有:氧化锌,氧化铁,活性碳等上匕较其性能,列于下表中:j'-催化剂种类 性能活性碳氧化铁氧化锌能够脱除的硫化物HS RSH CS、COSHS RSH COSHS、RSH CS、COS净化度,出口总硫v 1v 1v 1 ———: : 、 脱硫温度「C)常温 m /nn340 400350 400操作压力(atm)俵)0 300 300 50空时400400硫容量215 25再生情况可用蒸汽再生可用蒸汽再生不再生新性的催化剂有:T504型常温有机硫水解催化剂,T101,T102,T103型活性碳精脱硫 剂,EAC-4型硫化氢,二氧化硫精脱硫剂a. T104型催化剂有以下特点:(1) 常温下活性好30 C,空速600h-1,C0S转化率〉90%;(2) 抗硫化氢及二氧化硫中毒能力强,使用寿命长;(3) 机械强度好,遇水不粉化,床层阻力小.b. EAC系列精脱硫剂有以下特点:(1) 脱硫精度高 普通脱硫精度为出口硫化氢vl.Oppm,用于粗脱,而EAC精脱硫 剂脱硫精度为出口硫化氢V0.03ppm.(2) 反应速度快研究表明,EAC的穿透空速是普通脱硫剂的2-4倍,工业使用时,普通脱硫剂使用 空速是200-500h-i左右.(3) 精脱硫剂的工作(穿透)硫容高研究表明,EAC型精脱硫剂工作硫容为其它常温脱硫剂的3-5 倍,EAC-4型解决了在常温下精脱二氧化硫的难题,其硫容可达10%.(4) 对有机硫有一定的脱除作用本设计中,预处理器和三级脱硫塔采用EAC-4型精脱硫剂,其性能指标列于下表:精脱硫剂外观粒度堆密度(g/ml)比表面积(m/g)孑L 容(ml/g)空隙率EAC-4 型黑色条形4 ( 3-4) X(5-15)06 ±).1> 8000.60.41二级脱硫塔采用T504型常温有机硫催化剂,其性能列于下表中主要成份外观粒度(mm堆密度(g/ml)比表面积(nVg)空隙率AI2Q加特种添加剂白色球状颗粒42 443 544 60.7 1.0150 3500.355. 吸附分离设备工业上分离提纯CO的方法有低温蒸馏法,膜分离法,溶剂吸收法① 低温蒸馏法本法由于设备庞大,能耗较高,分离效果差,因而成本较高不适应于中小规模生产一般适用于油田 开采现场,生产无硫CO产品直接注入油井以提高采油率。

② 分离和溶剂吸收法膜分离法具有装置简单,操作简单,能耗较低等优点,是当今世界上发展较迅速的一项节能型气体 分离技术.但是膜分离法的缺点是很难得到高纯度的CO,为了得到高纯度的CO,它必须与溶剂吸收法结合 起来,前者用于粗分离,后者做精分离,工艺极其复杂③ 分子筛吸附法分子筛吸附法具有工艺过程简单,能耗低,适应能力强,自动化程度高,技术先进,经 济合理等优 点CO在物理吸附剂上表现出与其他气体具有更强的吸附能力 ,变压吸附法就是利用这种吸附能力的差异达到从混合气体中分离提纯不同纯度的 CO的目的6. CQ提纯装置本文设计提纯的目的是从CO中除去易挥发组分NG、CO等杂质NQ、CO与CO的相对挥发度 较高,本文利用精馏法来提纯CO提纯装置中采用精密填料,为了克服散堆填料层中由于空隙率不均匀而造成的液相壁流现象和沟流 现象,规定了气液流径,改善了填料层内气液分布状况在很低的压降下,可以提供更多的比表面积,使 得处理能力和传质性能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本设计采用压延制刺孔板浓缩填料本填料由于金属表面辗压有十分密集的微小刺孔 ,增强了填料表面的毛细作用,液体充分湿润构成成膜,刺又强化液膜的湍动,利于液膜表面更新,这种填料有很好的分离效率。

第三章物料衡算一、衡算依据1. 年产量工业用CQ10000吨;2. 年工作日300天;3. CO?的提取率为86% ;4. 产品质量标准:组成h2sSO2有机硫H2ONOx含量Qmg/Nm 3电 mg/Nm 3O.5mg/Nm 3<30ppmWppm组成O2N2COCO2含量0ppm<20ppm<10ppm为 9.99%为5.原料气组成:组成COCO2N2O2SO2含量1.8 2%86 %10 %2 3 %50 mg/Nm 3组成NOxH2SCS2COS粉尘含量20 mg/Nm 3500mg/Nm 30.97 mg/Nm 3200 mg/Nm 350 mg/Nm 36. 原料气水洗工序放空气出口温度:常温放空气出口压力:30-40mm水柱放空气出洗涤塔温度:v 30 C放空气出洗涤塔含尘量:v 5 mg/Nm 3放空气出吸收塔H?S含量:v 500ppm7. 原料气压缩、预处理工序预处理器出口无机硫含量:v 500ppm 一级脱硫器进口气体温度:v 35 C三级脱硫出口转化率 取90% 99%四级脱硫器出口 :总硫v 0.2ppm8. 提纯塔进口 CO?含量为86% (v/v),塔顶CO?含量为95% (v/v),塔釜CO?含量为99.0 % (v/v);9. 置换气放空CO2含量为45% (v/v), N2含量为52% (v/v),其余为3% (v/v);10-废气、顺放气CO?含量为20% (v/v);11.缓冲罐、洗涤塔、吸收塔、原料气压缩机段后冷却器的出口水蒸汽浓度取相应温度下的水蒸汽饱和分 压。

二、总系统的物料衡算1. 原料气用量的计算(即至气流量)产品组分提取率(% =产品流量X产品中产品组分含量/ (原料流量X原料中产品含量)X100%60%=1400X1000 七 20 吃 4T.976 X99.99%/(XX40% X100%(式中 101.33kPa, 273K 下 CO 的密度为 1.976Kg/m3)解的 X=3843.485nm/hr=1.068nm 3/s2. 进入100#工序的各组分的mol流量以CO为例,摩尔流量计算方法如下:3ns. CO=1.068 X10 X40%/22.4=19.071mol/s 单位:mol/sCQCONbQSQNOCSHbSCOS19.0710.95426.2231.4318.34X1Q45.62X10-41.36 X10-53.14 X10-33.56 X10-347.687三洗涤工序洗涤塔进水2 5C进:气体进口 8 0C气体进口 8 0C 出水3 0C② 取该设备的用水量5.13L/S (液气比1: 219,吸收温度为30C)③ 该过程对粉尘的吸收率为60%吸收的量为(1.068 >50- 出水3 0C!排污—1 一/取该设备的用水量5.13L/S 区Li : 1「须9,吸收温度为30 C)37.38) 00%=9.612mg/s,余量为 1.068 X50-37.38-9.612=6.408mg/s④ 对CO的吸收:洗涤塔的出口温度为30C (计算见热量衡算)查得CO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0.4204ml/ml(水)吸收CO的量为:5.13 X) .4204/22.4=0.096mol/s进洗涤塔后CO的余量为19.071- 0.096=18.975mol/s⑤ 对出塔后水蒸汽的夹带量(每秒的量)查得该温度下水蒸汽的饱和分压为4.2474 kPa4.2474/101.325=nH2( /(47.591+ nH2On hzo/.O^。

1式中:47.687为干基流量速度.为进口气体流量-吸收掉CO量即47.687-0.096=47.591mol/s⑥ 对SO吸收以平均每秒的量为计算)根据亨利公式P=EX查得该温度下SO的亨利系数为4.85 xiO6Pa则有 101325xnso2余/(47.591+2.09)=4.85 乂16乂跖2 ⑴再根据摩尔量守恒八nSQ2 余广5.13 X000/18 XXsq2=8.34 X (2)联合(1)、(2)解得气相中nsQ2余)为7.45 x0-4mol⑦ 其余的组份可参见进口的流速四.脱硫脱水工序1. 一二粗级脱硫① T504型常温有机硫水解催化剂反应原理:Cqs+2Hs=== H2s+Cq2 △H=-355KJ/molCQS勺转化率为90%)Cs2+2H2q===2H2s+Cq2 空速为 200-300h-1② 计算吸收后余量 2 2二级脱硫塔工有三层,每层的CQS转化率为91%CQS 勺剩余量 3.56 X10-3 X (1-90%) 3=3.56 X0-6CS的转化率为60%则剩余为 _ -5— , 3 -7 — —1.36 X10-5X(1-60%) 3=8.70X10-7mol 刀有机 S “ = (3.56 X0-6+8.70 X0-7) mol 有机 S “(余) ° 7 (余)含量:(3.56 X0-6+8.70 X10-7) /52.63=0.084 X0-8 v 0.1PPM③ 过程中所产生的组分增量:(平均每秒的量)弋了 -3 弋了 -4 弋了 -3nH2s(增 fos 耗)+2F !CS2(耗)=3.56 X0 +L56 x0 =3.72 x04. 三四级脱硫① 反应原理H2s+1/2Q2===s+H2Q △H=-343.0KJ/mol采用EAC-4型HS, SQ精脱硫剂,其技术指标:脱硫精度出口: H.SO.03PPM SQ 2O.05PPM空速:HS, SQ

U吸)6. 2 )工序后各组分流量 单位mol/s18.7710.95426.2231.4311.97 X0-6 1CSCOSHO 1.228 X10-68.70 X10-73.56 X10-67.368 X10-447.380五.从原料压缩机入口至提纯塔的物料衡算1. 计算进入循环到原料压缩机入口的置换气设X为废气和弛放气的总的流量(平均每秒)其组成为:C02 12%,N 82%,其余约6%设丫为置换气每秒的放空量(从吸附塔到原料压缩机)其组成为:C02 78%,2 19%,其余约3%根据CO守恒列出方程:XX12%+Y78%+11.443=18.771 (1)根据整体总的摩尔量守恒:X+Y+11.443=47.380 (2)解得 X=31.368,Y=4.569即置换气有4.569mol放空,另有4.569mol进入原料压缩机入口2. 计算提纯的进口和塔顶流量根据CO守恒得:F >95%=W09.99%+[>90%根据总系统的守恒得:F=W+D解得:D=11.420,F=22.863,w=11.443塔釜出口标准即产品的标准第四章热量衡算-.洗涤塔1. 计算依据气体出口温度不超过40C,该塔40C。

气体温度进入塔时温度为80 C2. 计算(平均每秒的热量)① 设水的进口温度为25T,水的出口温度为30C② 则气体放出的热量:a.降低所放出的热Q4 %(353阡乩 %(3怦)=(80-25) X (19.071 X 38.31+0.954 X 29.26+26.223 X 29.17+1.431 X 29.57)/10〔(40-25) XJ19.071 X37.48+0.954 X29.20+26.223 X29.14+1.431 X29.44)/10 3 =86.12kJb.夹带的水蒸气部分冷凝所放出的汽化潜热Q?=A ^暴80句-△八只(40句+Q潜部分30 C时的水蒸汽夹带量为2.09mol式中 Q 潜部分=2.44mol X18g/ mol X2435.0kj/irnol X10- -2.09mol X18g/mol >2423.7kj/g X10-3* 刀=15.77kj△t nC (80C ) - At nC (40C )=(80-25)n C (80 C)-(40-25)n C (40C )所以:Q 1 i pmi' , 2 i pm' ' ' 1 i pmi' ' ' 1 i pm' ' " 总放=86.12+15.77=101.89KJ③ 根据Q 吸=Qm5.13kg X0.95X4.174KJ/(kg. C) X(t-25) C =101.89KJt=30 C =30C即假设成立。

3. 热负荷上限该塔上限是因前面窑气达到上限温度 370C时,文丘里的出口温度为51C,此时夹带的蒸汽量较大,冷却时水温将升高到t :此时t '必须小于洗涤塔气体出口温度,即t' 0C .Q放上限=Q温降+Q潜热Q 温降=86-12kJ当t '35 C时计算得:Q'=7.03 X8 >2375.76/100-4.41 X8 >2405.62/100=109.67KJ此时 Q 吸=5.13 >1-0.05) X4.174 X(35-25) =203.42KJQ 放总=86.12+109.67=195.79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