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度江都区四年级信息技术教学指导意见一、教材分析根据教材的延续性使用原则,本学年度四年级使用经江苏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2013年7月修订的《小学4年级信息技术》教材2013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是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根据《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2013年修订)》精神编写并修订使用,本套新教材对江苏省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进行了界定,实现了由计算机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向信息素养(识别与获取、存储与管理、加工与表达、发布与交流)培养的转变帮助学生通过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的体验,初步掌握应用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结合生活与学习实际理解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开始形成健康应用信息技术的习惯,勇于尝试应用信息技术富于个性地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4年级信息技术》教材以操作系统Windows XP为平台,内容涉及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信息的发布与交流等方面,主要包括因特网应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和Scratch程序设计等三大部教内容其中,因特网应用是在三年级学习信息的浏览与下载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电子邮件的收发与管理、论坛的使用和个人空间的建立与管理PowerPoint是一种媒体集成软件,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文字处理软件Word 文字处理的基础上,实现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媒体的集成,是学生进行信息加工与表达的有效载体。
2013版教材更关注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创新能力四年级教材新增了Scratch程序设计,scratch该程序的命令和参数是通过积木形状模块来实现的,学生通过模块的组成感受编程的过程,在编程的过程中孩子们会经历使用到涂鸦、录音、找图片等有趣的过程,这一模块深受孩子们喜爱2013版小学信息技术各册教材的编排遵循学生的知识与能力,采用螺旋上升的方式编排教材,内容安排上符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关注学科课程整合,尽可能地运用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背景和内容本册教材共设置了三个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主题活动板块,学生学完一个模块掌握了一定信息技术手段后,综合地运用已有知识,如信息的下载、Word文字处理、PowerPoint演示文稿等设计主题任务,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完成任务,形成对信息的采集、加工和发布等技能,此过程使学生深切感受到掌握信息技术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为便于教师与学生使用教材,本版教材设置了导学牌、实践园、探究屋、讨论坊、提示牌、成果篮等栏目,同时教材还采用了正文与辅文相结合,利用辅文对一些知识进行说明的编排方式,这些栏目的设置,能让学生形成独立自主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得到了提升。
此外,教材除了与实践指导同步发行外,摒弃单一纸质教材,实行了书盘合一,将多媒体光盘用作学生教材,是教育改革的一大尝试,也体现了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教材还与时俱进的创建了(中小学信息技术-凤凰教育网),也是对纸质和光盘教材的绝好补充,同时还为全省信息技术教师提供了交流平台――(信息技术-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二、教学建议2013修订版教材《小学4年级信息技术》供小学四年级使用两学期,每周一课时在使用新教材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建议教师努力做到如下几点:1.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为原则学生只有通过主动的学习才能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何强化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教师要为学生主动学习创造充分的有利条件,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自己学习,自己发表意见,自己动手操作凡是学生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让学生自己完成,教师的讲解主要是引导学生登堂入室,扫除学习阻碍,帮助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2.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教学方式是影响学生学习方式的形成、完善以及改变的重要因素,教师要强调自主、合作、引导学生探究式学习是一节信息技术课的核心。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常用的教学方式有:⑴创设情境教学情境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具体生动的场景,以引起学生的态度体验,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语言、实物、图像、视频等对象创设情境⑵ 任务驱动“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是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主题,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主动参加学习实践活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在“任务驱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所设计任务的开放性,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给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另外,完成任务的途径也可以多种多样,学生可以从多角度、多方式去思索,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形成⑶ 讲练结合 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是在兴趣的引领下,在自主操作实践中探寻新知,在教师精讲点拨中掌握新知,在多样练习中巩固新知,从而逐步掌握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不断提升信息技术的操作技巧和技能。
教师的精讲与学生的多练互为依托,精讲为多练打下基础,多练为巩固精讲内容,为下阶段精讲创造条件,做好准备⑷ 自学探究在信息社会中,自学不仅是获得知识和更新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每一个人实施终身教育的一种基本素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性特点,作为信息技术老师,我们应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会自学,让学生通过学习信息技术课程,不仅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提高自学探究能力 ①依托课本资源,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入手,培养学生利用课本资源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通过自主阅读操作促使学生自觉探索获取新知和技能②抓住软件特征,引导学生利用软件操作的相似性以及软件的的帮助功能,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勤动脑、爱动手的好习惯,以提高信息技术的自学探究能力⑸ 分层教学信息技术课上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分类指导,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练习,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布置新的更高层次的任务,进行拓展训练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一种促进各层次学生不断递进的机制,开发学生潜能,发展个性,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3.关注“整合”信息技术是一门工具,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切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有目的有针对性地主动将语文、数学、英语、美术、音乐等学科的教学内容整合到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来,即反向整合,当然这也对信息技术教师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备课时,不光要备好“技术”,还要对所教学内容进行研究,看哪些学科可以为我所用,整合在教学中,如下册中Word部分的教学,完全可以将语文教学的朗读渗透在我们的课堂中,这样渲染了信息技术的课堂文化氛围,也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升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进一步理解。
三、教学进度【四年级第一学期】新授《小学4年级信息技术》1~16课(每周1课时)周次日期教学内容备注19.1-9.6第1课 申请电子邮箱9月1日上课中秋节放假29.7-9.13第2课 收发电子邮件39.14-9.20第3课 管理电子邮箱49.21-9.27第4课 走进论坛59.28-10.4第5课 发贴与回贴国庆节放假610.5-10.11国庆节放假710.12-10.18第6课 进入“我的空间”810.19-10.25第7课 充实“我的空间”910.26-11.1第8课 应用“我的空间”1011.2-11.8第9课 管理“我的空间”1111.9-11.15主题活动1 中国传统节日期中考试1211.16-11.221311.23-11.291411.30-12.6第10课 初识PowerPoint1512.7-12.13第11课 编辑演示文稿1612.14-12.20第12课 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1712.21-12.27第13课 调整幻灯片及设置背景1812.28-1.3第14课 插入影片和声音元旦放假191.4-1.10第15课 插入超链接201.11-1.17第16课 设置动画效果211.18-1.24复习考查221.25-1.31期终复习、考试232.1-2.72月7日放寒假【四年级第二学期】新授《小学4年级信息技术》第17~27课(每周1课时)周次日期教 学 内 容备 注13.2-3.7第17课 放映幻灯片3月2日上课23.8-3.14主题活动2 创作演示文稿 33.15-3.21 43.22-3.28第18课 初识Scratch 53.29-4.4第19课 角色和背景 64.5-4.11第20课 移动和旋转清明节放假74.12-4.18第21课 快乐的小猫84.19-4.25第22课 “画笔”的秘密 94.26-5.2第23课 小丑演出 期中考试105.3-5.9第24课 穿越迷宫劳动节放假115.10-5.16125.17-5.23第25课 小猫出题135.24-5.30第26课 编排节目顺序 145.31-6.6主题活动3 设计小游戏 156.7-6.13第27课 了解历史 展望未来 166.14-6.20复习考查端午节放假176.21-6.27 186.28-7.17月1日放暑假制定:吴萍(江都实小) 季学飞(真武小学) 审定:张东明。